Ⅰ 河北淶源縣(1)·兩千年歷史的廣昌古城,七泉匯聚的拒馬河源
河北淶源縣位於北京西南160公里,太行山、燕山、恆山三條山脈在此交匯,平均海拔1000米,這里地勢險要, 歷史 上一直是北京的重要門戶。淶源於西漢設縣,原名廣昌縣,隋初因避諱隋煬帝楊廣的名字,改名飛狐縣。古代縣城北面有一條穿越太行山,連接華北平原與山西高原的飛狐古道,歷來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明洪武年間,飛狐縣復名廣昌縣,屬山西大同府蔚州管轄,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由直隸易州管轄。民國初年因與江西廣昌縣重名,改名淶源縣,取淶水源頭之意。
淶源縣城西南的旗山古稱淶山,淶水即發源於山下,因水量滂沱,如巨馬奔騰,因而俗稱拒馬河。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載: 「巨馬河出代郡廣昌縣淶山」 。淶山面積不大,因一山分七峰,又名「七山」,後訛傳為旗山,附會為楊六郎插旗之處。旗山地處地層斷裂帶上,花崗岩阻擋了流水下滲,因而在淶源城東南形成了一片岩溶上升泉,靠近縣城的分別為旗山泉、南關泉和北海泉。
清代以後,人們為紀念拒馬河曾叫易水、淶水,因而將三片泉水命名為淶水源、易水源和拒馬源。三源合流後,在石門村東南山口又匯入了四組泉,分別是石門泉、杜村泉、泉坊前泉與泉坊後泉,這七組泉群共同形成了拒馬河源頭。淶源泉群是拒馬河的主要水源,大量泉水從縣城附近冒出地面,流經易縣、淶水縣、北京房山,最後歸海河至渤海,全長70公里,它是發源於河北省唯一不斷流的河流。 歷史 上拒馬河水量大、流速急,上游對兩側山體切割明顯,著名的十渡、野三坡等處都是拒馬河塑造出來的喀斯特岩溶的地貌。
淶源老縣城即廣昌舊城,磚城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周長三里十八步,城牆高三丈五尺,開南北兩座城門,城牆四周築有垛口817個,四角築角樓。嘉靖十八年(1539年)擴建南關外土城,開五座城門,形成了與北京舊城類似的凸字形格局。可見淶源南關一帶因為泉水充沛,歷來都是人口聚集、商業繁盛的所在,時至今日,老 汽車 站、玉泉商場、超市服裝城、自由市場依然位於南關附近。
我沿著沙河南大街一路走來,路邊的集市熙熙攘攘,從鍋碗瓢盆到服裝農具、小吃攤位、眼鏡鞋帽、古玩傢具幾乎應有盡有,印象中的老縣城似乎就應該是這樣兒。在 歷史 上,淶源縣一直歸山西管轄,因而城裡傳統民居都是晉北風格,黃土築牆、街門寬大、青磚筒瓦。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在易縣修建泰陵之前,發現主峰永寧山來脈位於淶源境內,於是改將廣昌縣隸屬河北。建國以後,舊城牆、城門陸續拆除,只有閣院寺、泰山宮、興文塔幾處古跡保存了下來。
淶源縣地方不大,四周群山高聳、溪流縱橫、地貌奇特、又挨著飛狐古道,因而形成了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明代以後當地文人集成了廣昌十二景,分別為:白石晴雲、香山返照、閣院鍾聲、登梯瀑布、飛狐鐵壁、東塔松濤、淶易合流、彌羅四眺、層樓朝爽、鎮海晚霞、碧潭映月、古洞朝陽。後人將此十二景題詩並製成木刻圖,留下珍貴資料,近代以來,這些景觀大都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因素消失了,近年來恢復的一些,如香山返照、登梯瀑布、古洞朝陽,還是按照舊版木刻圖重修的。
南關附近最著名的景觀是拒馬河三源,淶源北海泉、易源南關泉和拒馬源旗山泉。拒馬源在西南旗山腳下,解放以前泉眼趵突,水噴如柱,是單孔泉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當地為了進一步擴大水源,用炸葯把泉眼炸開,結果失敗了,旗山泉從此變為潛流,在下游散為若干小泉眼,從此不復存在。易水源位於南關,許多泉眼從一片濕地中流出,位於現在的南關泉公園裡面。
三源中最有名的是淶源北海泉,縣城正得名於此泉。這里離城區最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北海泉都被認定為淶水正源。當地舊時傳說,北海之水就是從這里冒出來的,後來海水退去,只留了一個海眼。北海泉的水質屬國家一類淡水,碳酸鈣鎂型,燒水時會形成很多水鹼。水溫常年在7度左右,夏季冰涼,冬季由於溫差原因,北海泉附近霧氣繚繞,恍如仙境。
自唐代以來,泉眼附近開始陸續興建寺院佛塔,如今北面山坡上保留著建於唐代的興文塔和明代的泰山宮,曾是廣昌十二景之一東塔松濤。興文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744年),之後經歷代重修,現為五層八角閣樓式實心塔,高27米,由須彌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第一層塔身最高,以上逐層遞減,全塔採用磚仿木構件,塔身外面一圈用磚砌模仿出木質欄桿,遠看似乎可以爬上去,近看卻是假的。現存的遼代閣樓式磚塔大都為木質欄桿,這個塔的磚砌欄桿比較少見,推測是後期修繕時加上去的。
興文塔最初是一座文風塔,是當地鑄錢作坊聯合起來修建的,力圖振興本地文風。塔身的一層鑲嵌的一塊漢白玉碑,上寫著 「錢坊日鑄百萬貫,功匠千人若神仙。天寶三載置此塔,不朽不壞與天連。」 古人經常用「泉」代替「錢」字,在泉水噴涌的地方建塔,塔中供奉水母娘娘,使財源聚不外流。 歷史 上淶源一帶銅、銀等礦藏貯量豐富,曾是皇家重要的鑄幣場所,比現在富裕得多。
泰山宮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最初供奉什麼已經不知道了,現存建築為明代重修,供奉碧霞元君,為泰山神之女。我國民間歷來有「北元君、南媽祖」的信仰體系,分別由兩位女神代表山神和海神,幫助老百姓解決各種疑難雜症,都是宋代出現,元代以後普及起來的。明清時期,泰山宮東邊還有一座千佛寺,佛道兩家分居東西兩側,和睦共處,嘉靖十八年(1539年),泰山宮道長孟永寶、千佛寺方丈釋德舟共化銀錢修繕興文塔,一時傳為佳話。
在過去,每逢農歷四月十八碧霞元君聖誕,泰山宮前如期舉行盛大的廟會。解放後泰山宮院內曾長期作為淶源縣第一中學校舍,數十株參天古松都被砍了做成桌椅,東塔松濤的景觀不復存在,寺院也僅剩了山門和前殿。九十年代以後,縣一中在西邊開辟了新校門,泰山宮才重新開始了宗教活動。如今寺院免費開放,大殿前旁邊依然設有募化處,以傳統的方式集資重建後殿。
北海泉有南北兩個天然泉眼,1912年當地曾整修為南北兩個泉池,北邊的泉池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名「中山池」;南池中建了一座八角亭,名「水心亭」,正面匾額上書「北海第一泉」,解放後在亭中設立了烈士紀念碑。下午時分陽光直射池中,池水藍汪汪的非常清澈,一望見底,南池岸邊有幾位釣魚的大爺,湊過去看了看,收獲都是非常小的白條,據說因為水溫過低,裡面的魚長不大,所謂水至清則無魚。
北海泉從這里南流,匯合了旗山泉和南關泉,沿百泉路折向東流,從前這三處泉眼形成三條小溪平行流淌,最後在牛心山附近匯聚,這段河道冬季不結冰,水汽蒸騰,形成了廣昌十二景中的「淶易合流」。牛心山在縣城東南五里,山不高,上有巨石如牛心形狀,山上曾建有比干廟和仙女廟,相傳比干有顆七孔玲瓏心,對應著淶山七峰,仙女廟的來源似是從牛心聯想到牛郎織女傳說而建造的。解放前山下有定期牛市,六十年代寺廟被毀,近期正在籌備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