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在淘寶里開個傢具店,誰知道在哪裡找貨源
如果有朋友的話就找朋友先問清楚這一行的情況,最好朋友介紹,傢具這一行水也是很深。如果沒有的話,找一個考慮的代工廠最好是自己去實地考察一下,工藝啊,材料啊,價格啊,工期啊,方方面面。如果實在不在行,也可以找一個大一點的平台幫,一般會有很多代工廠,多看看留言。你也許聽說過淘工廠,不過現在也差不多水很深了,一不小心就被坑。給你推薦一個平台:點趴網 ,這個是專門做傢具製造的平台,你可以直接在上面找工廠下單,打樣或者量產都可以。
② 投資傢具代工廠賺錢嗎
現在很難賺到錢了,現在分析下難點。
代工廠是明顯的兩頭在外,即設計、銷售環節都在企業外部,自己沒有品牌,只接受別人的代工訂單,傢具電商代工廠實力各異,在合作方面前的議價權也就不同。
對於處於強勢的家居電商品牌,代工廠有多種風險與壓力:
① 代工廠需要墊資。每一筆訂單,電商企業先付30%-40%的定金,最後雙十一消費者確定收貨後一段時間,電商企業侍槐好才給代工廠匯尾款。
過程中生產產品的各種費用需要代工廠先行墊付,這樣累計下來,一年壓一年的舊賬根本就不能及時結清。
② 庫存壓力。一些不好銷的款式電商品牌方不補貨全部都庫存在廠里慢慢賣,在清庫存方面也會承擔一部分損失。
③好質保量卻無價。電商品牌方想要好的產品,又不願出對等的價格,導致代工廠每單的利潤很低;
第四是淡旺季明顯,很多電商品牌一年全靠「雙十一」,淡旺季節性明顯,代加工企業忙時忙死、閑時閑死,對其人工、廠房等各種資源的靈活性配置要求很高。
代加工廠「利潤被壓榨」幾乎成為共識,2013年就有某知名實體品牌代工廠集體叛變,寄望電商平台反客為主。
在今天傢具電商代加工的生存江湖裡,合作雙方話語權、實力不對等,互惠互利老鉛、相互促進的商業准則尚未形成。「站著把錢掙了」,已是奢望,很多代加工廠只能在微利中求生存,明閉微利中謀轉型。
轉型做自主品牌,經歷陣痛或可鳳凰涅槃;繼續代加工,就像溫水煮青蛙,生存之憂,一直是代工廠揮之不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