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車保修期內保養一定要去4s店么
在汽車保修期內,保養的選擇並非局限於4S店。根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不受限制,汽車製造商有義務在三包范圍內提供保修服務。
國家為了推動機動車維修業的健康發展,鼓勵維修企業採取集約化、專業化和連鎖經營模式,同時推廣環保、節能和非解體檢測及故障診斷技術。在保修期內,家用汽車消費者憑借三包憑證,可以享受免費的修理服務,包括工時和材料費用。在60天內或行駛3000公里內,如果發動機或變速器的主要部件出現問題,消費者有權選擇免費更換。
值得注意的是,易損耗零部件的質量保證期和種類范圍,通常會在生產者的三包憑證中明確標注。因此,消費者在選擇保修期內的維修服務時,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作出決定,不必局限於4S店服務。
然而,當涉及到更換發動機、變速器等關鍵部件時,消費者應確保在生產者明示的范圍內選擇維修服務,以確保質量和維護保修權益。
Ⅱ 保修和保養倆個詞一樣嗎
'保養"和"保修"這兩個名稱是我國五六十年代以來一直沿用的老術語,不夠准確,有意義回重疊之處。答現在根據「汽車維修術語」(GB/T5624-2005),已經不再使用並以「維修」代替。維修——維護和修理的總稱。維護:即護理。如日常維護,一級維護和二級維護,分別表示維護的三個級別。修理:對有故障和損壞的部件進行檢查、鑒定、分解、加工、更換、恢復原來使用功能的過程。分為小修和大修。該國標從發布以來,已經十個年頭,但是推廣情況還不夠理想。希望年輕一代正確使用標准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