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銅行業專題報告:供需緊平衡,宏觀環境決定銅價上漲高度
銅行業專題報告:供需緊平衡,宏觀環境決定銅價上漲高度
一、銅產業鏈概況
銅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大致分為采選、冶煉、加工和終端需求。原礦經過開采和選礦成為銅精礦,銅精礦冶煉成為金屬銅,銅冶煉分為火法和濕法兩種,火法冶煉是主要的煉銅工藝,顫培2019年全球火法銅產量占總產量85%。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導電性和導熱性,可加工成各類桿、管、板帶和箔,廣泛應用於電力、建築、汽車、家電和機械等領域。廢銅是銅供應的重要一環,既可以在火法煉銅的吹煉環節加入,起到降溫、增產的作用,也可以在加工環節用於制桿,降低成本。
二、全球銅礦資源狀況
全球銅礦資源較為豐富,2019年全球銅儲量(經濟可采儲量)8.7億噸,資源儲量達56億噸,近10年來全球銅可采年限始終維持在40年左右。銅資源儲量較為集中,尤其是環太平洋成礦域(重點為南美安第斯成礦帶),其中南美的智利、秘魯儲量分別為2億噸、0.87億噸,分別佔全球儲量23%、10%,2019年兩個國家銅礦產量分別佔全球27%和12%。
三、我國銅精礦對外依存度高
我國銅儲量僅佔全球3%,銅精礦年產量佔全球8%,然而我國銅粗煉產能佔全球42%,精煉產能佔全球38%,銅消費量佔全球47%。銅精礦產量和冶煉產能、消費能力極度不匹配,決定了我國需要大量進口銅精礦來補充產消缺口。
四、礦山企業資本開支下滑
雖然全球銅資源儲量豐富,但銅礦增產依賴於銅礦企業持續的資本開支和勘探支出,而礦山企業的資本開支受銅價影響,具有較強的周期性。過去20年有兩輪明顯的銅礦開發投資熱潮,驅動分別是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速增加銅需求和各國為擺脫金融危機推出經濟刺激政策。2011年之後,中國發展逐漸進入新常態,全球銅需求增速也出現放緩,銅價持續陰跌到2016年才觸底,在此期間銅礦山勘探開發投入大幅下滑。
五、精礦明後年預期增量大但不確定性高
根據機構統計的未來銅礦主要項目,未來2年銅礦增產主要集中在南美的智利、秘魯,非洲剛果金,以及亞洲的印尼。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3月份各國均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多次延長緊急狀態,南美洲主要產銅國受影響較為嚴重。上半年因疫情造成的礦山干擾率為2.3%,其他原因造成的干擾率為0.8%,如果按歷史平均干擾率5%計算,則僅剩1.9%的干擾率空間。由於疫情沒能得到有效控制,8月份以來國外二次疫情爆發,秘魯、智利相繼宣布進入新一輪國家緊急狀態,可能導致在產項目和新投項目持續受到影響,礦山干擾率可能進一步增加,超過歷史平均干擾率,並影響今後兩年的礦山投產進度。
六、全球銅精礦供需平衡
如果按5%的歷史平均干擾率計算,機構預計今年精礦供需緊平衡,明後兩年平衡或小幅過剩。如果疫情導致今年干擾率超過5%,則今年精礦缺口會擴大,同時影響新建或擴建項目進度,明後兩年精礦供應可能持續緊張。
七、精礦短缺最直接體現為精礦加工費(TC/RC)持續走低
TC是粗煉費,代表從銅精礦經過熔煉、吹煉和精煉加工成陽極銅的費用。RC是精煉費,代表從陽極銅經電解精煉產出陰極銅的費用。自2019年以來礦山勞資糾紛頻繁、部分大型礦山地上轉地下開采損失部分產量,導致精礦供應緊張,加上中國銅冶煉產能擴張高峰,反映在加工費上則是2019年以來TC持續走低,2020年銅精礦長單TC僅62美元/噸。2020年6月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敲定的三季度TC/RC地板價為53美元/噸及5.3美分/磅,是近年來的最低價,現貨TC也跌至50美元/噸以下,直接反映了當前銅精礦供應緊張的局面。
八、銅價具有明顯的成本支撐
銅礦品位長期下降趨勢導致采選成本上升。觀察全球22家銅礦生產企業礦石品位,近20年總體處於下降趨勢,品位下降一方面導致礦石采選成本近年來處於上升趨勢,另一方面影響礦石產出。分析過去20年銅價運行區間,在大多數時間,銅價運行在90%成本分位線之上,銅礦90%成本分位線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只有全球宏觀經濟遭受大的沖擊時,銅價才會跌破90%分位線,在75%成本分位線獲得支撐,如2001年、2008年和2015年。
九、廢銅供應受到多因素抑制
疫情影響廢舊金屬回收。廢舊金屬回收利用是所有金屬供應的重要一環,基本金屬當中除了鋅之外,其餘品種的廢舊金屬均占其總供應量30%以上。銅精煉環節加入的廢銅占冶煉銅總量的15%,再考慮到加工環節加入的廢銅,廢銅在精煉和加工環節用量占銅總供應量達32%,廢銅供應量大小直接影響供需平衡。今年國內疫情爆發以來,各地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廢銅的回收、拆解活動停頓了2個月左右,造成廢銅供應緊張,據SMM統計2-3月份廢銅單月減量至少在3-4萬噸,導致精廢價差一度收窄甚至倒掛。
十、銅傳統消費領域保持穩定
銅傳統消費領域用量大,是決定銅消費量的主要因素。今年電力電網投資繼續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1-7月電網投資累計完成額2053億元,同比增1.6%,今年國家電網計劃投資額4600億元,比去年實際完成額增2.8%,以此推算三、四季度仍有小幅增長空間。另外兩大消費領域空調和汽車需求都表現穩健。根據中汽協的數據,8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1.9萬輛和21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3%和11.6%。汽車產銷量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且銷量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在10%以上。產業在線空調產銷數據顯示,8月行業總產量同比3.32%,總銷量同比2.78%,銷量增長主要靠出口拉動,出口同比增7.49%。
十一、新能源領域成為我國銅消費新增長點
國際銅業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燃油車、混動車、插電混動車、純電車的單車用銅量分別為23kg、39kg、60kg、83kg。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25%。我們以2019年為基數,假設到2025年汽車總產量不變,新能源汽車當中純電動佔82%,插電佔18%比例不變,可大致推算新能源汽車用銅量。假設新增充電樁與新增新能源汽車數量相等,直流公共充電樁、交流公共充電樁和私人交流充電樁用銅量分別為60kg、20kg和5kg。假設到2025年車樁比提升到1:1。根據上述假設,簡單推算出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用銅量。從測算數據可以看出,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用銅量相比傳統行業偏小,但增速較快,隨著基數增加,未來幾年可能成為拉動銅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之一。
十二、全球主要經濟體製造業復甦利好銅價
銅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決定了銅價與宏觀經濟走勢密切相關,其工業屬性決定了銅價與主要經濟體製造業PMI走勢具有很強的關聯性。當前主要經濟體均處於疫情後的復甦時期,9月美國和歐元區Markit製造業PMI分別為53.5和53.7,均已連續3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且環比8月份數據有較大上升,中國製造業PMI指數連續6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且新訂單分項指數持續向好,說明全球主要經濟體製造業具有較強的復甦動力,中短期內將繼續拉動銅消費。
十三、銅行業公司情況
紫金礦業(601899.SH)擁有金、銅、鋅等核心礦種,公司擁有超過2000噸黃金、超過6200萬噸銅和約1000萬噸鋅(鉛)資源。2020年上半年礦產金產量20.24噸,同比增5.93%;產銅52.18萬噸,同比增31.36%;產鋅26.44萬噸,同比降10.48%;產銀389.
『貳』 「新基建」中的特高壓是什麼
這段時間,新基建火得一塌糊塗,從新聞到股市,從紅頭文件再到地方項目,新一輪以 科技 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成了一次下注國運的機會。
和傳統的「鐵公基」不同,新基建中的七大領域主要在 科技 領域發力,許多專家和媒體認為,特高壓是新基建亮點。
然而,很少有能把它說明白。
什麼是特高壓?
在我國,電壓等級一共分為安全電壓、低壓、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五種,特高壓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電,是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輸電技術。
根據國家電網數據, 一迴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輸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於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倍左右,同時輸送距離也是後者的2到3倍,還要節省60%的土地資源。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工業大國,電力產銷量一直逐年攀升,但是早期的電力供應並不 健康 。
以2003年為例,全國范圍內出現了一場罕見的電荒,全國各省市爆發缺電危機,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用電大省,甚至包括煤炭資源豐富的山西省,均不斷出現拉閘限電的尷尬,湖南一些省市更是直接停電一個月。
受電荒帶動,水泥、鋼鐵等原材料價格也大漲,工廠叫苦不迭,蠟燭脫銷,整個中國的發展進程都陷入了被動。
電荒原因有二: 1、煤電兩大壟斷行業多年扯皮,電力設施發展緩慢,相關投資僅占總投資7%,各地發電資源不平衡。2、經濟快速發展,耗煤耗電的重工業發展迅猛,電力需求猛增14%。
痛定思變,電力資源作為國家發展的基石,由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多年來,國家大力推動石油、風力、煤炭、水利等發電,但是不同地區之間差異巨大,76%的煤炭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分布在西南部,絕大部分風能、太陽能分布在西北部,而70%以上的用電需求卻集中在中東部。
經濟發達的地方鬧電荒,電力資源豐富的地方又浪費,實在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我們知道,電力不便於儲存,而中國的電力產銷量又逐年升高,而 電力是新基建的共同上游,不管是5G、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還是新能源 汽車 充電樁,這些技術的建設和運行都離不開電力網路。
以5G為例,它的基站數量將是4G的4-5倍,每台基站的耗電量是4G基站的3倍以上,也就是說5G耗電量將會是4G時代的12~15倍以上,這對電力的消耗是空前的!
所以,中國要想在新 科技 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發展特高壓是大勢所趨,它是基建中的基建,是未來 科技 產業的底層保障。
同時,特高壓作為一個重大領域,具有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經濟 社會 效益顯著等優勢,能為國家經濟托底,為未來幾年的經濟建設注入強勁活力。
特高壓在輸電和安全方面,相對於其他有碾壓性的優勢,但凡一個用電大國,都想辦法折騰出點名堂。
在國外,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發特高壓,比如義大利、蘇聯、日本、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國,但是它們要麼國土面積狹小,沒辦法很好商業化,要麼是聯邦制,各州之間還有壟斷集團抵制,所以紛紛被擱置了。
在我國,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
中國從2006年開始,大規模投入到特高壓的研發和建設中,如今已經稱得上是世界第一,根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台」數據,我國關於特高壓的公開專利共有4366件, 從2006年、2010年和2016年都是顯著增長期,這也符合中國近些年的宏觀調節節點 ,國家層面的戰略高度與投入,與行業發展緊密相關。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25條在運特高壓線路、7條在建特高壓線路以及7條待核准特高壓線路。
「十三五」期間,我國包括特高壓工程在內的電網工程規劃總投資2.38萬億元,帶動電源投資3萬億元,年均拉動GDP增長超過0.8%。
2020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根據國網基建部最新口徑,國家電網公司 全年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811億元,可帶動 社會 投資3600億元,整體規模5411億元,同比提供兩位數字的增長 ,為經濟 社會 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舉個例子,2月28日陝北―湖北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其總投資金額185億元,預計可直接帶動設備生產規模約120億元,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超過7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超過40000個。
目前,從項目招標時間節點及過往特高壓項目設備交付節奏來看, 2020、2021年也是特高壓設備製造商的交付大年,估算2019-2022年特高壓主設備的交付金額預計在87億元、228億元、283億元和34億元。
那麼,在這一波浪潮中,有哪些企業受益呢?
在我國,特高壓主要還是以國家電網為主導,具體到執行層面,產業鏈上下游有十幾家大型企業,比如平高電氣、國電南瑞、許繼電氣、中國西電、特變電工等傳統主設備供應商,也有長高集團、思源電氣等也將受益。
從企業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上來看,營業收入最多的是特變電工,三季度營收254億,第二名國電南瑞同時間段內營收172億,是特變電工的68%。其中,九洲電氣同時間段內的營收最少,共4.09億。
在11類主要的設備中,電感器和組合電器的數量最多。
從最近一段來看, 整個特高壓板塊受到資金的熱炒,對於2020年的預期十分高,在有限的設備公司里,特高壓中標概率比較高。
在整個產業鏈中,最主要的設備一共有三類:
1)換流閥:國電南瑞、許繼電氣與中國西電為龍頭,中標率為42%/31%/20%,合計達93%;
2)直流控制保護系統:國電南瑞、許繼電氣為唯二供應商,中標率為53%/47%;
3)GIS:平高電氣、中國西電為龍頭,中標率為40%+/20+%;
除此之外,以湖南長沙的長高集團為例,該公司是我國研製和生產高壓電器的骨幹企業,在斷路器和隔離開關上是主要的設備商,也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公司集中規模招標合格供應商,輸變電設備的營收佔到了整個公司的79.3%。
隨著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的 科技 驅動力的增長,電力消耗逐年增長將是一個大趨勢。
在中國,能源結構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新能源的發展與特高壓逐漸緊密結合,3月22日,國家電網宣布退出了房地產,表示要持續深耕電力領域,實際上算是對下一個時代的一種接力。
長遠來看,在整個中國的產業升級中,特高壓是直觀重要的一環, 能否做到「全網供應、穩定安全、價格低廉」,也將成為新基建中的六大領域在國際分工中的核心競爭力。
而基建一直是中國的強項,如印度、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地區,電力設施等基建一直都是痛點, 在世界貿易結構和一帶一路的大主題下,特高壓也將和「鐵公基」一樣,成為中國對外出口和貿易的一張名片。
『叄』 特高壓在我國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
1. 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發展迅速,關鍵裝備已實現100%國產化。自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開始特高壓技術的研究,2009年建成了全球首條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到2021年底,中國已建設28條特高壓線路,設備市場投資規模達到300億元,市場空間超千億。
2. 特高壓建設投資規模逐年增長,2016至2018年每年投資在600至1000億元之間。隨著特高壓被納入「新基建」,預計將進一步帶動投資增長。國家電網計劃顯示,2020年電網投資超4000億元,特高壓項目投資涉及設備、鐵塔、線纜和基建等多個方面。
3. 2018年至2021年,中國特高壓重點工程的投資建設規模持續增長。2018年達658億元,2019年為553億元,2020年更是達到919億元,2021年約為851億元。
4. 特高壓設備投資在整體投資中佔比較大,設備投資約佔25~35%,鐵塔與線纜投資約佔30%,基建及其他投資佔35%。直流設備中,換流變壓器、換流閥和GIS投資額較大;交流設備中,1000kV GIS、變壓器和電抗器投資額較大。
5. 特高壓設備市場競爭格局明顯。在交流特高壓設備市場中,特變電工、中國西電和保變電氣是主要的競爭企業。在直流特高壓設備市場中,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和中國西電是主要的競爭企業。這些數據基於2020年中標金額的計算,2021年的具體市佔率數據尚未有權威統計。
『肆』 特高壓在我國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
我國已完全實現特高壓關鍵裝備國產化
自從1960年以來,俄羅斯、日本、美國、義大利、加拿大等都已開始研究特高壓輸電技術所涉及的過壓、可聽雜訊、無線電干擾和生態效應等其它領域的技術,且在世界各地建成了大量特高壓實驗工程,但到目前為止,受制於經濟、政策、地理等因素影響,國外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使用。此外,部分國家在運營過程中由於運營效益問題最終導致降壓運營或停止運營。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進行特高壓技術的研究與探索,2009年建成全球第一條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至2021年底,中國已累計建成28條特高壓線路,特高壓關鍵裝備已實現100%國產化。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特高壓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計劃投資 27 億 國家電網將在年內新建充電樁 7.8 萬個
從官方獲悉,國家電網計劃在今年內投資27億元新建充電樁7.8萬個。截至2019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8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46%,與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萬輛,增長46.0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310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19%。新能源汽車增量連續兩年超過100萬輛,呈快速增長趨勢。2020年3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6.7萬台,同比增加37.6%。
近幾年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中也存在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便利性不夠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能源汽車消費。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且具有投資大、鏈條長的特點。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實現上述目標,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強大國內市場,培育數字經濟增長點。
國家電網公司此次啟動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數量多、投資規模大,以貼近需求、科學規劃、就近建設為導向,對於緩解里程焦慮、服務乘用車便捷出行,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帶動產業鏈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電力系統分為五大環節,其自動化應用與傳統工作模式相比,能夠大幅縮減工人運作成本。隨著自動化技術的推行與應用,電力系統運作效率更為高效。自動化系統一般將其應用於控制中心,用以調節電力系統內部操作結構與模式。同時現代化的控制中心可以提供電力系統更為精準的電力控制,從而全面監控電路系統運作狀況。自動化系統一般從控制中心呈輻射線狀網路鋪蓋整條電路系統,全面且立體化的網路覆蓋設置,可以確保相應的電路系統信息傳遞更為精準、更為高效。
(二)當前電力自動化技術應用范圍
1.電網的自動調節與配比
電力系統自動化設備與應用范圍比較廣泛。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化的普及,電力供應模式早已摒棄傳統的單一電路管理方式,而是利用自動化設備對電力線路選擇進行最優擇取。不僅有效提高了電路系統自動化控制水平,還提高了智能化在電路系統應用的進程腳步。電網自動化調節與配比,正是其主要應用和價值體現的所在。利用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控制與採集電力生產數據,通過自動監控與評估系統,能夠使工作人員在PC終端掌握電路生產情況,以及電壓情況。最終可以確定各項設施的工作效益,保障電廠電力供應能力一直處於穩定且高效狀態。
2.電力系統變電站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變電技術是其核心價值及工作重要環節。作為電力轉換承軸,變電站電力變壓技術主要為高壓電轉化為低壓電,及低壓電轉化為高壓電兩種電力轉化模式。變電技術的核心設備是變壓器,通過變壓器能有效轉變與控制電路電壓,確保工作更為安全穩定。另外變電站技術的自動化進程可提升線路穩定和數據實時傳輸,確保數字化發展進程更為有效。對於電網調度的自動化也能起到一定積極影響。可以說變電站的應用與發展是電力系統發展核心關鍵,也是重要基礎步驟。
二、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發展的現狀
我國的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在建國之初就有了初步的發展,並保持了快速的發展趨勢,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計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支持。
(一)自動化技術在電網調度中的應用
電網調度的現代化自動控制系統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計算機技術對電力系統的實時運行信息進行監測、收集和分析,並完成系統操作的高效進行。電網的調度自動化操作,通過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確保了電網運行的質量和可靠性,實現了電能的充分供應,使人們的需求得到滿足。
自動化技術應用的同時,將能源損耗達到最低,確保了供電的經濟性和環保性,實現了電能的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