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州石路五星電器買的家電有刮傷,我想退貨,但是賣家態度惡劣,我該怎麼維權
你這個的話很都是很簡單的,給你一些以下的建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上述規定一般可以理解為「退一賠三」「賠三」的金額大於等於五百元。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同時,受害人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這里所說的「欺詐」是指經營者故意欺騙消費。
例如:張三購買一根過期火腿,價值1元,日期已被商場用標簽故意遮蓋住。張三吃完住院10天,花費醫療費1萬,經鑒定是過期火腿所致。張三每日工資500元,無其他費用,未造成殘疾。則張三可以同時主張商場賠償:(一)因欺詐消費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1元+500元=501元;(二)因食用過期火腿導致人身健康損害所產生的醫療費、誤工費:10000元+500元/天X10天=15000元;(三)人身損失的懲罰性賠償:15000元X2=30000元。三項共計:501元+15000元+30000元=45501元。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張三購買一根劣質火腿,以假亂真,價值1元。張三吃完住院10天,花費醫療費1萬,經鑒定是假火腿所致。張三每日工資500元,無其他費用,未造成殘疾。則張三可以主張商場賠償:(一)因欺詐給消費者所造成的損失:1元+10000元+5000元=15001元;(二)懲罰性賠償:15001元X3=45003元;共計:15001元+45003元=60004元。
消費者遭遇欺詐的,可以撥打工商12315熱線。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消費者。
經營者的欺詐行為符合犯罪相關構成要件的,依照刑法的規定定罪。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報警處理。
❷ 解密家電銷售促銷使用的騙人伎倆
面對賣場里各種商品的降價促銷、瘋狂打折、返券優惠。。。活動,作為消費者我們究竟該怎麼辦呢?那麼折扣的水分有多大?返券消費合不合算?商家是真的讓利還是炒作噱頭?如果說送什麼是商家的自由,那麼消費者的權益到底在哪裡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賣場奸商以及黑維修店慣用的騙人伎倆。
西門子廚電
陷阱一購買大家電送小家電
買大家電送小家電,買一件家電可能抱回四五樣贈品,拿了廠家的贈品還可能獲得商家的贈品這兩年,在返券、抽獎等傳統促銷手段之外,家電廠商們又將贈品作為促銷新寵。家電贈品戰打得比產品戰還熱鬧,走進任何一家家電賣場都可以看到醒目的促銷活動,小到送飲料、電熱水壺、電熨斗、電壓力鍋,大到送洗衣機、微波爐、電磁爐等等。
經常會看到購買一台價值598元的電磁爐,便會贈送一個電火鍋這樣的促銷。但是經過仔細查看後發現電火鍋的包裝盒上除了印有「××公司贈」的字樣和幾句警示語外,其他廠名、廠址等一概沒有。當問及促銷員時,促銷員表示贈品都是公司定製的,具體的生產商不太清楚,並且贈品是免費的產品,即使出現問題也不會退換。
對於這個問題,有關專家表示家電贈品也是商品的一部分,不但質量要合格,售後服務也應該和正品享受同等待遇。07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家電專業店經營規范》規定,家電專業店開展促銷活動,不得降低促銷商品的質量和售後服務水平,不得將質量不合格物品作為獎品、贈品。「家電的贈品也是商品,『三無』贈品肯定是不允許的,商品怎麼規定的,贈品就該怎麼規定。」所以,家電的贈品也應該享受同樣的「三包」服務。
陷阱二賣場購物得返券
據了解在一些節假日的促銷活動中,賣場會推出如購滿一定金額贈送XXX元的購物返券,加1元還可以獲得禮金卡等優惠活動。
但是等消費者真正拿到購物返券以後,卻發現這些返券只是能用在某些特定商品中,並且不能與其他優惠同時使用。
規范的返券實際上是一種買賣雙方雙贏的活動,一方面商家可以通過增加銷售數量獲利,另一方面消費者只花了購買一次商品的錢獲得了購買其他商品的機會。
為什麼總有消費者抱怨,返券是商家的一種「隱性捆綁消費」呢?這是因為確實存在部分商家,通過限制使用返券選購同一品牌的商品、規定較短的返券使用期限等各種限制手段,開展不規范的返券行為,讓消費者把更多的錢一次支付掉,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跌進了重復消費的陷阱,從而感覺落入商家「隱性捆綁消費」的圈套中。
陷阱三商品瘋狂打折
某些賣場為了吸引消費者,在節假日的促銷活動中,往往打出XX商品瘋狂打折的旗號,例如XX牌32寸液晶電視血降800元,消費者對於此類的促銷活動會產生很大的興趣。
其實據有關專家透露,這些降價產品往往都是在節假日快要來臨的時候,商家故意將價格提高,然後等促銷的時候在打出XXX元的價格差來吸引消費者,但是實際購買的價格較促銷前相比並沒有明顯的降價,甚至還有可能出現買貴了的情況。
陷阱四商品大肆減價
一家電器城在報紙廣告宣稱,某型號微波爐原價900元,現價只售199元,「活動」期間先到先得。廣告刊登的次日早晨5點,約有數百名市民前去排隊,他們都希望能夠「頂門」買到便宜商品,但苦苦排隊4個小時,等來的結果卻是「商品已經賣完」。
特價搭售必須明示規格數量,「零售商開展價外饋贈促銷活動,應當告示饋贈物品的品名、規格、數量。」只要是按照規范進行的搭售,並不是捆綁消費。因為消費者有選擇權,可以不選擇有搭售的商品,完全可以購買沒有搭售的商品。只要經營者履行了這些義務,就是合法的促銷。
促銷商品售完,必須即時明示。「零售商開展限時促銷活動的,應當保證商品在促銷時段內的充足供應。零售商開展限量促銷活動的,應當明示促銷商品的具體數量。連鎖企業所屬多家店鋪同時開展限量促銷活動的,應當明示各店鋪促銷商品的具體數量。限量促銷的,促銷商品售完後應即時明示。」由此可見,如果經營者限量贈送的,只要經營者事先公布了贈品的數量,那麼事實上贈送完畢後無法繼續贈送的並不侵犯消費者的權益。
陷阱五最終解釋權
有些賣場會有一些促銷活動,但是面對消費者對於促銷活動的不滿時,商家就會亮出一樣法寶--「我有最終解釋權」。商家能最終解釋,但不能藉此侵權,商家對於自己的促銷活動肯定享有解釋權,甚至可以說是最終解釋權。但是商家不能借最終解釋權侵犯消費者的權益。
當商家以最終解釋權為由做出的解釋而與消費者的解釋不同時,如果訴之法院,法院應該依法做出公平的解釋。所以說,最終解釋權並非商家的「尚方寶劍」,商家不得以「最終解釋權」為幌子欺詐消費者。
陷阱六偷換零件
在一些舊貨市場內,有很多隻掛了一塊簡易牌子的家電維修店,這些維修店並沒有營業執照,但是類似於電磁爐、電飯鍋這樣的小型家用電器,廠家的售後並不健全,消費者只能拿到維修點進行維修。
記著對幾個家電維修店進行了一次暗訪,當走進維修店後,看到屋裡的光線很暗,面積只有幾平方米,到處雜亂地堆滿了家電的零部件。店主坦言,他所開的維修店沒有任何手續。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這在小家電行業已經不算啥新鮮事兒了,很多維修店都悄悄地干過。為了謀取暴利,維修人員將好件偷換下來後,再賣到其他的維修店。有時各維修店之間相互交換,加價後重新賣給前來維修家電的消費者。」
陷阱七漫天要價
據了解一些小維修店的從業人員都是臨時僱傭的,流動性大,因此服務質量也差。在利益的驅動下,面對外行的消費者,他們要價時常常是獅子大張口,往往幾元錢的一個小零件賣到幾十元錢。例如吸塵器中一個價值只有3元錢的小部件,店主卻要15元錢。當筆者提出疑問時,店主振振有詞:「我給你換的這個件是進口的。」
通常情況下,面對不是很專業的顧客,一些維修人員為了達到謀取暴利的目的,首先是「忽悠」,稱「某某零件壞了,市場上沒有賣的,只有這里有備用的。」當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同意更換時,就正中了他們的詭計。其實,這些零件很好買。更重要的是,花了高價,換上去的零件也不一定是新的。
陷阱八售後服務難兌現
與冰箱、彩電等大家電相比,電吹風、吸塵器等小家電的售後服務是「霧里看花」。據介紹,目前,我國很多小家電生產廠家還沒有設立專門的售後服務機構,而是委託其他企業代理,這就給維修小家電的質量及價格留下了隱患。另外,代理維修店往往沒有原廠生產的零件,只好採用拼湊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位消費者反應,他們家的電熱油汀是去年買的,前幾天天氣較冷,於是拿出來用,剛一插上電就突然響起「砰」的一聲,接著有燒焦的味道,原來是出現滲漏油現象。於是不敢用了,並趕緊找商家,因為商家當時承諾出現漏油可終身免費換新機。但商家告訴她,這款機子已無貨了,只能換其它型號的電熱油汀了。孫女士有了這樣一次經歷後,再也不敢買這類產品了,只好補差價買取暖爐。孫女士後來得知:這款電熱油汀導熱油PCB(多多氯化聯苯基)是由於商家摻雜了劣質回用油,致使導熱油的質量下降。
眼看著春節一天天的臨近,消費者在購買家用電器的時候,應該首選考慮自己需不需要該款產品,別被降價促銷所迷惑,其次在購買之前,應提前了解該款產品的性能、參考價格等,最後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仔細,並且向賣場所要發票,出現問題後能夠進行退換。
❸ 買完家電不給送貨怎麼辦可以告欺詐消費者嗎
如果商家沒有承諾為您免費送貨,那商家不送貨屬於正常的行為,不存在欺詐,如果商家承諾免費送貨,結果拒絕送貨,這是有欺騙嫌疑,但也不屬於欺詐,如果協商無法一致,你可以要求退款解決
❹ 買家電送來的機器有破損還十分的臟,懷疑是樣機。這樣的機器怎麼辦
如果已停產,你是否考慮換其他型號,相近的。跟買家協商,如果不成就找他們領導,再不管就向315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