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前途,我有同學畢業後自己開家店,維修電腦的。混的不錯。去工廠上班的話如果是個普工,那就沒啥可塑性,當然如果做的好的話可以例外。我一同學,是個女生,特別愛搞維修,平常什麼東西有點小毛病,就自己搞定,還蠻厲害的!她的另一志願是以後開一個汽修美容店,呵呵。
❷ 為什麼有些人電腦,電視,家電壞了首先是換新的,而不是維修
問題很簡單,就是人工和維修成本比新買的更高。
有些家用電器出故障,其實有些就是一個電阻或者是電容燒壞了,對於精通家電維修人員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事,很容易就處理了,但是年代不同了,人的思想也變了,換一個電阻什麼的也就一塊幾毛錢的成本,但維修人員他不可能也不甘心只賺你十塊八塊錢,一般動動機器都要幾十塊錢,這都是良心價了。
我有一台九十年代購買的步步高VCD,因為光頭老化不能讀碟,(當時還不懂什麼光頭老化,後來才在網上查資料,看一些維修視頻才懂的)拿去維修,收了我一百塊錢,現在全新的也就一百多塊錢,當時我也不好說什麼,回來後把機器拆開,細細看了,發現其他零件一個沒動,如果動過會留下痕跡的,就換了光頭,我在淘寶上查了一下,全新光頭才二十多塊錢,也就是說人工費要七十多了。從這個就可以看出,人工費比元件費成本高出幾十倍。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家用電器壞了就換新的而不願意拿去維修的原因之一。
我,家電若是壞了,要看程度。壞得輕維修費用不大就修一下,頂多修三次決不再修,再壞了就扔了買新的,就是這么辦。過於節省也不好。如果大家都這樣會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
電視電腦壞了不維修,直接換新的原因
1、 主要是費用問題,維修費用高 。說個人的例子,組裝電腦,已使用七八年,某天無法開機,叫來維修工檢測,是主板壞了,換一塊主板200元,維修服務費100元,果斷取出硬碟,棄修。因為這個機箱拿到市場上賣也就200元,甚至300買個二手電筒腦也比它強。親戚家電視,屏幕在搬動的過程中不小心碰了一下,碎裂,是去年2100元買的55英寸,打客服售後電話,換個屏幕要1500元,問其它家電維修商家也差不多,去商店問新機1700元,就差200,你說換新還是維修。回收舊電視的屏幕沒壞50,壞的20。
2、 價格下降問題。 電腦電視、包括手機這類數碼產品,從上市以來,價格一直是呈下降趨勢,所以很多時候,你去維修舊的,還不如買個新的劃算。家中前幾年花3800買的55寸曲面電視,屏幕中間下方,有一小片黑,現在這樣的電視,也就2000,如果去維修,換屏幕和買個新電視價格差不多。電腦的價格也一樣,很多電腦以及配件,價格年年下降。
3、推陳出新速度快,電器價值壽命短,維修價值低。 數碼產品更新的速度比較快,基本上每年都會出新,淘汰舊產品,一個產品也就2-3年左右的上市銷售時間,像手機基本上一年淘汰一批,電子數碼產品向來是寧買新不修舊。假設1000買的電器,用一年,目前新機售價800元,二手機600元,修理費300,你如何選擇?所以很多時候花一樣的錢,修舊的不如買新的劃算。新機的產品技術要比舊機的更先進,而且價格也差不了多少。
4、 時效問題: 有些維修配件,需要定製生產,或者遠程調貨,維修時間比較長。對於電視,電腦這些常用電器,維修時間長,影響正常使用,有些人願意多花錢買新。
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修舊不如換新劃算。除非是嶄新的電器,小部件壞了,維修費用在新品價格的10-20%左右,會有人去修。多數電器一般有1-2年的質保服務,電器質量問題,基本上質保范圍免費維修。
現在的維修工變著法兒的掙你的錢,本來壞的是小部位,他還要說面板壞了,你說換不換,換了,他還會給你預留下隱患,用不了多長時間,又壞了,三修兩修,價錢都差不多買個新的都行了!結果,修也修了,錢也花了,最後還得買新的。假如說面板壞了,你說不修也就罷了,最後,還得跟你要上門費,開開蓋費!你沒看以前生活一點通也報導過,一個冰箱修了無數次,沒辦法最後找「消費者協會」了結!還有維修者「良莠不齊」水平低的處理不好,還容易引起火災等事故!所以用戶賠不起時間和不斷的麻煩!所以壞了,直接換新的!
先說一個「題外話」:我家沙發前現用的鋼化玻璃茶幾有兩個,都在小區垃圾箱邊揀回來的。其中一個,是因為底腳生銹,影響了美觀,被主人扔了出來。我揀回來後,用沙皮打磨了數遍後,用黑色啞光自噴漆噴了一遍,無異於新品,現在使用中。另外一個茶幾,玻璃檯面的外包裝還沒拆除,我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底腳萬向輪少了一個,我按原規格,去專門商店花了二十多元買了一套,裝上後成了一個全新的茶幾,現處於備用狀態。回到本題上來,我認為現在有些人對電器只用新的,不修壞的,主要原因是:一,懶,怕動手!以我的這兩個茶幾為例:他的原主人難道不知道油漆可以翻新?難道不知道萬向輪可以補配?但必須要自己動手,哪有買新的方便?二,錢多!有錢者就是任性!
我家有台長嶺阿里斯頓冰箱,現在還沒壞,從來沒修過!企業早倒閉了,老不換新的,企業怎麼發展呀?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要看東西使用多久了吧,如果如果買的時間短,還有維修的價值,那就會選擇維修的,如果買的時間長了,且維修費用大於物件本身的價值了,這種情況維修就沒有意義了呀,如果是簡單的換個屏幕,用不了多少錢,估計還會有人去維修,但如果維修一次幾百元的話,使用時間還很長了,人家就不如買新的了,這種情況也肯定早就有換新的想法了吧。
疫情期間冰箱壞了,西門子對開門的,600多升,小一萬買的吧,用了九年。4月初維修人員檢查是冷凍液泄露,說沒有維修的必要了,然後就買了個海爾的。維修要500,聽他說修了也用不了多久,不值得修了。最後找了個收舊家電的,50元給拿走了。其實從我內心還是感覺可惜的,從外表看還是很新的,不知道他們收了做什麼,要是銷毀真是浪費了,如果維修後繼續使用還好。
專業人士的建議,我們一般都認真聽取。維修以後容易壞,索性就換了。
所有的電器都是有使用壽命的,如彩電也就12年為安全使用期,超過這個安全使用期後隨時都有出故障的可能,對身體 健康 也不好,所以國家對舊電器補貼以舊換新的主要原因
修的成本遠高於買新的成本,而且花很多錢修完了,還是一個舊的,為什麼不幹脆換個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