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鰻沒有發電機卻為什麼會有電是什麼原理
1. 電鰻,放電能力極強的淡水魚類,以其龐大的體型在原產地成為著名的食用魚。
2. 電鰻的放電能力使其成為十分出名的魚類,它是活生生的「發電機」。
3. 電鰻的尾部兩側肌肉由有規則排列的6000至10000枚肌肉薄片組成,薄片之間由結締組織隔開,並有大量神經直接連接到中樞神經系統。
4. 每枚肌肉薄片類似一個小電池,能產生約150毫伏的電壓。眾多薄片串聯,能產生高電壓。
5. 電鰻尾部產生的電流流向頭部感受器,形成一個弱電場,電鰻的中樞神經系統中有專門細胞監控電感受器活動,指揮電鰻的行為。
6. 實驗表明,電鰻能通過「電感」判斷周圍環境。放完體內蓄存的電能後,電鰻需要一段時間積聚才能再次放電。
7. 巴西人捕獲電鰻時,會利用家畜引誘電鰻放電或用拖網拖動電鰻使其放電,之後捕殺失去反擊能力的電鰻。
8. 電鰻放電原理:體內特定細胞在神經信號激勵下,使離子流通過細胞膜,產生電流。
9. 電鰻體內從頭到尾都有這樣的細胞,多個電池(電壓約0.15伏)串聯產生高電壓,並聯起來產生足夠大的電流。
10. 淡水電魚需要更多電池串聯,因為淡水電阻大,需要更高電壓產生同樣電流。
11. 電鰻能產生高達300伏甚至800伏的電壓,在水中3至6米范圍內,常有人被電鰻擊昏,甚至因此跌入水中溺死。
12. 因此,電鰻有水中的「高壓線」之稱。了解電鰻放電原因和原理後,應避免接觸電鰻,確保安全。
Ⅱ 電鰻能不能發電
Ⅲ 鰻魚的身上有電嗎
普通鰻魚的身上是沒有電的,有少部分比較特殊的鰻魚身上是帶電的。由於鰻魚的品種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每種鰻魚的特性是不同的。比如電鰻的身上是帶電的,當它們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發出電,從而可以擊暈敵人,給它們的逃跑製造更多的時間。
鰻魚屬於鰻鱺目分類下物種總稱,又稱鱔,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形狀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徵。鰻魚的魚仔體長大約是6cm左右,它們的頭部比較小,但身體比較高。又由於鰻魚的身體比較透明且薄,同時整體樣子比較像葉子,因此它們也被叫做柳葉魚。除此之外,它們的體液幾乎和海水一樣,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隨著洋流做長距離地飄送。
鰻魚喜歡在生活在淡水環境中,它們的性格比較迅猛,同時還喜歡到處活動,不喜歡待著原地一動不動。另外,它們還喜歡在夜晚活動,一般白天不出來,到了夜晚的時候就出來尋找獵物。
鰻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它們主要以水中的一些小生物為食,這些食物主要包括小魚、小蟹、水生昆蟲以及蟹類。鰻魚的體型並不是特別的大,它們大部分都是60-90厘米;而人工養殖的鰻魚體型更小,大概在40-5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