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4人一起用電貓子電野兔,其中一人操作不當被電死,其他參與者付什麼
應該付刑事連帶民事責任
㈡ 兔子有哪些生活習性
所有家兔品種都起源於歐洲穴兔,我國最早的兔種來源於歐洲的野生穴兔,是通過「絲綢之路」經伊朗傳入我國的。家兔主要有八個生活習性:
(1)晝寢夜行性:野生穴兔體形弱小,無御敵能力,在長期的生態環境下,為了生存而形成了晝伏夜行的習性。白天在洞里生活,夜間則四處活動和採食。在養兔場中,我們常常可以觀察到家兔夜間十分活躍,而白天表現得十分安靜,除餵食時間外,常常閉目睡眠。同時,家兔在夜間採食頻繁,夜間採食量和飲水量佔全日量的75%。根據家兔這一習性,我們一方面應該注意合理安排飼養日程,晚上喂給足夠的夜草和飼料;另一方面,白天應該盡量不要妨礙兔的休息和睡眠。
(2)膽小易受驚:兔子耳朵長而大,聽覺靈敏,常常豎起耳朵聽聲響,以便逃跑而避敵害。家兔是一種膽小的動物,在遇敵害時,藉助敏銳的聽覺和弓曲的脊柱能迅速逃跑。在家養情況下,突然來的喧鬧聲、陌生人和陌生動物都會使家兔驚慌,在籠中來回奔跑和亂撞造成損傷,孕兔易造成流產,哺乳兔易造成吊乳,使仔兔摔死或凍死。家兔在白天一般是很安靜的,所以我們在飼養管理操作中,動作要輕,盡量避免發生容易使兔群驚慌的聲響,同時要避免陌生人和貓、狗等進入兔舍。
(3)厭炎熱潮濕,喜乾燥環境:家兔的體形弱小,抗病能力差。兔的汗腺不發達,主要靠呼吸散熱。成年兔最理想的環境溫度為14~20℃,初生仔兔窩內溫度為30~32℃。乾燥和清潔的環境能保持家兔的健康,而潮濕不衛生的條件往往成為家兔生病的原因。潮濕和污穢的環境有利於傳染病原和侵襲病原的滋生,家兔一旦患病,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我們應該遵循清潔乾燥的原則,搞好兔場設計和做好家兔的飼養管理工作。
(4)喜獨居,群居性差:家兔群養,不論公母,同性別的成年兔經常發生爭斗和撕咬,特別是公兔之間或者在新組織的兔群中,爭斗咬傷現象比較嚴重,管理上應特別注意。
(5)打洞穴居性:家兔一般都有挖洞造穴的習性。家兔的這種行為,對於管理人員來說必須十分注意,尤其對散養家兔來說更是如此。一般在散養條件下,應該是設有圍牆,圍牆下有地基並用毛石砌成,圍牆上設有圍欄,防止家兔打洞逃跑。
(6)嚙齒行為:家兔有同鼠類一樣的嚙齒行為,兔的牙齒終生不斷生長,常靠啃咬東西來保持原長度。為了保證家兔門齒的適當長度,可經常給家兔籠內投放一些樹枝或木棍,以供家兔啃咬。另外,飼養管理人員設計兔籠時要考慮平整,不要留有稜角,有條件的不應該使用木籠,防止家兔啃咬,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7)嗅覺靈敏,視覺遲鈍:家兔的嗅覺特別靈敏,常常以其敏銳的嗅覺識別飼料或自己的仔兔。因此,在日常管理中不要使仔兔沾染其他氣味,在寄養仔兔時要讓仔兔的氣味與保姆兔相同。
(8)有頓足動作:母兔發情、公兔配種後,以及遇敵害、驚恐時都會有頓足動作。家兔一般不叫,如果發出尖叫聲,說明遇有敵害,飼養員應立即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