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安鈴木退出中國市場 ,4S店又倒閉後指定其它車店保養,可以不去嗎
長安鈴木退出市場,4S店倒閉,那就只能去其他汽車保養店保養了,你不去保養那車子找誰保養
❷ 鈴木為什麼退出中國市場2022年鈴木即將重返中國市場
此前長安汽車公司以1元現金收購日方企業持有的長安鈴木50%股權的消息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這也代表著鈴木品牌正式推出中國市場了,這時很多人難免會感到疑惑,究竟鈴木為什麼退出中國市場?❸ jeep撤出中國後維修怎麼辦
維修保養正常進行,不用擔心。
Jeep經銷商處的銷售人員說:「即使是國產車型的後續維修保養問題也無須擔心。雖然廠家停止生產,但國家規定零配件供應需持續15年,我們店也會繼續進行進口Jeep車型的售賣,因此國產車型的車主依舊可以有地方進行維修保養。」
雖然廣汽菲克破產,但配件斷供的情況幾率不大,Jeep的配件供應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將保持配件的供應,維修保養仍是配件供應商及4S 店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
回顧近些年的中國市場,已經退市的合資品牌有長安鈴木、廣汽謳歌、東風雷諾等,相較於這些車企,廣汽菲克在國內深耕12年,在有如此龐大基盤客戶的情況下,國產Jeep車型的維修保養問題在近些年尚可以保證。
jeep汽車保養方法:
1、適時更換發動機防凍液。
有時遇到暖風水管中的防凍液長期不流動,凝結堵塞了循環管路的情況,需要檢查一下防凍液,防凍液的量一定要合適。
2、隨時注意檢查輪胎。
輪胎到了冬季橡膠會變硬而相對脆,摩擦系數會降低,輪胎氣壓不可太高,但是更不可過低,外部氣溫低,輪胎氣壓過低,軟胎嚴重可加速老化,並且加劇輪胎跟地面的接觸,會加速摩擦,降低輪胎壽命。
3、及時更換潤滑油。
氣候發生變化之後,潤滑油的粘度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一般會加劇機件的磨損,從而使發動機等重要機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❹ 鈴木的車現在還能買嗎
2018年,鈴木先是從昌河鈴木中撤資,後又將其所持有的長安鈴木50%股份出售給長安汽車,正式退出中國汽車市場。
不過,鈴木仍然向長安鈴木提供了生產許可,長安鈴木可以繼續生產、銷售鈴木品牌汽車並提供售後服務,也就是說,消費者仍然可以買到鈴木的產品並享受相應的售後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鈴木的產品目前仍然可以購買。而且,鈴木一直以來都有著皮實、耐用的特點,天語SX4、啟悅、雨燕、維特拉等產品都深受消費者認可,所以鈴木的產品對於看重可靠性的消費者來說是值得購買的。
所以,雖然鈴木曾經很棒,但以當下的眼光和其當下的產品來看,它的確已經落伍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長安鈴木改名鈴耀,難掩背後的凄涼
雖說鈴木早在2018年官宣退出中國市場,但畢竟目前其與長安的協議沒有到期,這也為彼此保留了迴旋的餘地。但如今,這份羈絆,還是付之東流。3月14日,有媒體報道稱,長安鈴木已經更名為鈴耀 汽車 。法人代表依然為劉正均,股東仍為長安 汽車 。
而此番名稱的改變,也意味著鈴木 汽車 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最後一絲痕跡被抹去。如今,鈴木徹底與國內市場告別,早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況且,眼看雙方的協議在明年即將到期,因此,選擇此時更名換姓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鈴木走的也並不安寧。特別是,鈴木轉身轉的越瀟灑,就越顯長安鈴木的處境暗淡凄涼 。
「小車之王」敗走中國
事實上,要說長安鈴木在國內的發展史並不算復雜,早年期間憑借著鈴木的品牌與技術背書,成功奪得了小型車市場,並獲得了持續增長的銷量。
畢竟,入華25年,不管是昌河鈴木還是長安鈴木,都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少的驚喜和期待。如果說菲亞特是生不逢時,從未趕上黃金時期,那鈴木可是曾經小型車的引導者。不管是雨燕還是北斗星亦或是奧拓,至今都還有身影活躍在街頭。
但隨著中國 汽車 市場從2015年開始走上SUV發展的紅利期之後,一向固執的鈴木掌門人鈴木修卻不願發展大尺寸轎車或SUV車型,始終堅持小型車的發展路徑。這顯然與中國 汽車 市場發展的背道而馳,因此遭受重創。
以長安鈴木為例,在2011年創下了22萬輛的 歷史 最高銷量成績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到這一水平,銷量也一路下滑到2018年的3.45萬輛。與此同時,昌河鈴木的銷量也長期處於低迷狀態。今昔對比之下,「小車之王」已經被「SUV浪潮」拍死在了沙灘上。
2018年9月,由於業績持續虧損,最終鈴木 汽車 以1元錢的象徵性價格轉讓持有長安鈴木50%股權給長安 汽車 ,長安鈴木由合資公司變為長安 汽車 旗下全資子公司,標志著鈴木 汽車 正式退出中國市場,結束了其34年的中國乘用車發展史。
彼時,鈴木董事長對退出中國事件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大約25年前,我們在中國推出了Alto,從那時起我們就努力培育中國市場。但是,由於中國市場轉向大型車輛,我們決定將所有股權轉讓給長安 汽車 。」
在中國 汽車 市場,落後就要挨打是不變的真諦。之前家喻戶曉的「老三樣」之一神龍富康敗走中國、曾經「入門車王者」別克凱越黯然停產、大排量後驅銳志被永遠封存在消費者的記憶中,中國 汽車 市場永遠不缺這樣的案例。
維持生計很難
然而,在鈴木宣布退出後,昌河鈴木和長安鈴木都面臨盤活產能、保障經銷商體系與售後體系的運轉等難題。
就拿長安鈴木來說,手握每年35萬輛閑置產能,確實也挺愁的。
當前,長安鈴木在重慶擁有兩個整車工廠,主要生產啟悅計程車,但是產能利用率很低。數據顯示,2020年長安鈴木累計銷量為15152輛,2021年1月為452輛。
此前,綠馳 汽車 曾與長安鈴木進行合作,計劃投產純電動車,但雙方合作已經沒有下文。也難怪,將希望寄託在在如今仍遲遲未能實現量產的綠馳身上,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失望大於希望。
在綠馳身上碰壁後,長安鈴木又打起了啟悅的主意,作為鈴木在國內的最後成果,長安此舉也希望「榨乾」鈴木最後一絲價值。
去年5月,在工信部333批新車變更名錄中出現了這樣一組信息:原本作為長安鈴木啟悅的車型將換標長安歐尚,外觀造型也基本和2015款鈴木啟悅保持一致。這或許意味著,未來長安鈴木啟悅或將並入長安歐尚品牌,並作為歐尚的轎車產品出現。
不可否認,在鈴木退出兩年之後,新款啟悅重新出山,其實是對於鈴木粉的一個安慰。或許,正是看到了這層「剩餘價值」,長安 汽車 才將啟悅劃歸長安歐尚旗下,試圖依靠鈴木的技術背書,打出「自主價格,合資品控」的噱頭,但從目前來看,這種盲目的自信,也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要知道,長安鈴木啟悅自2018年之後再無更新迭代,目前現有的車型也只能滿足國5排放標准,況且,對於長安高端品牌歐尚而言,引入一台售價不足8萬的「小黃車」,這無疑是在自毀形象。
如今,長安鈴木至此終結,新的鈴耀 汽車 有待重整旗鼓。而如何利用長安鈴木現有的工廠產能、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是長安 汽車 需要思考的當務之急。或許,「持續經營」四個字背後的責任到底有多重,也只有長安自己明白。
❻ 現在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都有哪些
聽說鈴木要撤出中國市場了,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撤出了對已經銷售的車有什麼影響?本來想要買維特拉,但是現在猶豫了。這個是真的,不過最近可能不光是鈴木,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品牌離中國市場會越來越遠,其實前幾次我也有說過,現在很明顯有一個趨勢就是中國的汽車市場在往品牌化方面發展。
那有朋友會問進口車怎麼辦?現在我也沒研究明白這個事情,所以到底進口車退出中國市場會不會找一個合作夥伴來對你的車進行維修保養的這個事情,我真的不好說,比如歐寶退出中國市場,因為那個車在中國的銷量太小了,所以也沒引起什麼波瀾,我最後真的也不太清楚到底是哪個廠商在負責歐寶的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