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產品售後服務費,會計怎麼核算
分成兩部分:
1)售後服務免費更換配件:
借:營業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原材料-配件
2)收取配件款:
借: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視執照上的經營范圍而有所不同)
且,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須與確認的收入類型相匹配)
貸:原材料-配件
Ⅱ 汽車售後服務的成本如何進行會計核算
汽車售後服務的成本分成兩部分:
1、售後服務,免費更換配件:
借:營業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原材料-配件
2、售後服務,收取配件款:
借: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同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
貸:原材料-配件
Ⅲ 關於汽車售後服務的會計處理
1)當月利潤=售後服務收入-耗用零配件成本-該部門應負擔的人工費用-各項應負擔的費用(如折舊等,如為下屬機構,還應包括總部的一些分攤費用)
2)領用配件材料怎麼結算?按每台車算還是按照月底盤庫的材料來結算?月底盤庫材料的成本怎麼計算? 按每台車算還是按照月底盤庫的材料來結算要看管理的要求。能做細一點當然是最好的。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每台車核算的話,可以倒擠成本:本期領用材料=期初結存+本期購入-期末結存,所此得出當月配件的領用成本。
這里的第二點指的是,第一點中「耗用零配件成本」的具體計算操作方法及計算過程,並非指重復結轉。
追問:不好意思,好像還是不太明白啊,第一點中的原材料和營業費用對應感覺有點牽強啊。但實際工作中往往當月的索賠廠家次月才會結算給服務站,所以當月通常不開發票,而且結算數往往不等於上報的索賠數,因為有的是廠家拒賠的。那麼當月出庫的索賠部分的配件成本和工時費記到什麼科目里邊呢?拒賠部分又要怎麼處理呢?期待您的回答,謝謝!回答:1)第一點中的原材料和營業費用對應感覺有點牽強啊。
領用的配件與營業費用,並不一定是對應的。經營方式不同在處理方法上有差別:
A.主營業務為售後,則售後配件應屬於成本;
B.售後為輔助銷售性質,則售後的配件支出屬於銷售費用。
2)但實際工作中往往當月的索賠廠家次月才會結算給服務站,所以當月通常不開發票,而且結算數往往不等於上報的索賠數,因為有的是廠家拒賠的。那麼當月出庫的索賠部分的配件成本和工時費記到什麼科目里邊呢?拒賠部分又要怎麼處理呢?
相對應的索賠數和實際賠付數應在日常的工作中做統計,得出一個大概的比例。比如索賠成功率為80%,那麼就可以根據這個經驗值來估計廠家的實際賠付率,掛在「其他應收款」;得到索賠款項後,再沖減「其他應收款」,差額部分增加或減少當期成本或費用。
以上建議供參考。
Ⅳ 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探討(2)
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探討
根據上述統計結果,在既有的會計處理方式上進行如下細化調整:保修期為一年及一年以內的合同,保修與售後服務收入和產品收入同時確認;保修期為一年以上的合同,按每台機器每年 80 元標准確認遞延收入,直至保修期結束。無論保修期限為一年還是一年以上,均按同期營業收入的 3% 計提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同時按照每個項目分別確認保修與售後服務收入和成本。隨著信息安全企業的業務規模不斷增加,企業中標和需交付的項目逐年增長,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不斷增加,對實際操作的挑戰越來越大。保修與售後服務內容呈現多樣化,比如「是否允許客戶選擇購買單獨報價的保修」、「雖然保修沒有單獨報價,但某些成熟產品線可預估保修成本」、「保修無單獨報價,新產品無法預估保修成本」等,會計人員需要考慮的因素越來越多,導致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收入成本確認越來越復雜。
經過信息安全企業會計人員和售後部門的詳細分析,基於會計角度總結了保修與售後服務的三個特點:一是大多數合同總價中包含了保修與售後服務的價格,且絕大部分產品的保修期為一年,超過一年的情形佔比很少,可忽略不計;二是內嵌軟體升級通知、軟體鏈接均呈現在企業網站上面,且內嵌軟體升級頻率非常低;三是相比銷售行為,保修與售後服務一般要滯後一個季度。因此,會計人員決定將前述會計處理方法進一步調整優化:取消「保修期為一年以上的合同,按每台機器每年 80 元標准確認遞延收入,直至保修期結束」的方法,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的計提比例不再區分一年和三年兩種保修期,不再按項目進行追蹤,而是將所有涉及產品保修的項目統一作為「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池」來操作。具體計提方法如下:在實行調整後會計處理方法的當年年底,以當年營業收入為基礎,以當年實際支出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占上年第四季度至本年第三季度收入總額的比重作為計提比例,補提本年全年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之後每個季度末復核該計提比例是否合適,並按照復核後的比例計提該季度金額,同時沖銷從該季度底倒推至一年前計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
舉 例:2010 年 12 月 31 日 補 提 2010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銷售產品所對應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2011 年第一季度,保修與售後服務部門按照規定流程支付實際產生的保修服務費用,會計人員根據實際支付金額沖抵 2010 年底所預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並在 2011 年第一季度結束時,按前述復核後的比例計提 2011年第一季度銷售產品所對應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同時沖銷 2010 年第一季度所計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余額。2011年第二季度,保修與售後服務部門繼續按照規定流程支付並沖抵預提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並在第二季度結束時按復核後的比例計提 2011 年第二季度銷售出去產品所對應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同時沖銷2010 年第二季度所計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余額。以此類推,這樣每個季度的賬面上均會一直滾動保留四個季度的保修與售後服務預提成本。具體計算過程與公式如下:
2010 年 底 補 提 比 例 =(2010 年 實 際發生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 )/(2009 年第四季度至 2010 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 )×100% ( 公式 1)
2010 年底補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金額 =2010 年底補提的比例 ×2010 全年營業收入 ( 公式 2)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計 提 比 例 =(2010年 第 二 季 度 至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實 際保修與售後成本 )/(2010 年營業收入總額 )×100% ( 公式 3)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計 提 保 修 與 售 後服 務 成 本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計 提 比 例×2011 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 ( 公式 4)
以此類推以後每個季度的保修與售後服務計提比例和計提金額。為了驗證上述方法與調整前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否一致,同時判斷該方法的合理性,信息安全企業對最近兩個財年的保修與售後服務費用占同期營業收入情況進行了復核 ( 見表 2)。由表 2 可知,在信息安全企業中,每一個計算期間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均低於 3%,且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呈現下降趨勢。因此,調整優化後的會計處理方法反映了保修與售後服務的實際運行情況,符合一致性原則,優化後的會計處理方法也降低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安全企業保修與售後服務部門所發生的費用不能全部計入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只有發生的和保修與售後服務工作相關費用,在經過審批確認後,會計人員方可計入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一般情況下,相關的費用包括人工成本、差旅費、交通費、保修與售後分包費、原材料費、外購硬體費用及其他日常費用,而保修期外單獨收費的維修業務、合同中單獨報價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業務發生的相關費用,不得計入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中。基於內部控制的出發點,企業經營者應根據確認圖譜[5],將每個季度保修與售後服務計提比例的測算工作、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計提與沖銷工作分配給不同崗位的會計人員負責,以保證財務系統中的數據與會計處理准確。
三、結論
及建議保修與售後服務普遍存在於眾多生產性企業中,是直接影響企業的持續經營與發展的重要經營環節。企業須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加強保修與售後服務的管理,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目前部分上市企業通過保修與售後服務等或有事項作為利潤的調節器,在相關信息的處理及披露上不明確、不完整,甚至採取迴避的態度,這種狀況極大地損害了證券市場的信息透明和公平競爭,進而影響了投資者的利益。因此,對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的研究,有助於規范企業在或有事項方面的會計處理及披露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投資者利益[6]。企業的會計人員應從產品特性出發,以保修與售後服務工作的實際運營流程為基礎,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後確定適合的會計處理方法,並在會計實務操作中不斷調整優化,使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會計估計更為合理。根據信息安全企業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會計處理方法,可將其推廣至計算機硬體、通信、網路設備等信息技術生產企業,甚至對大型設備、機電設備、儀器儀表等製造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財參考文獻:
[1] 王學順 . 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 [J]. 中國製造業信息化,2011 (2):44-44.
[2] 王桂雲,谷振海 . 淺談售後服務費用的會計核算 [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10):76-76.
[3] 吳定祥,李志堅,梅鵬臨 . 試論企業售後服務成本管理 [J]. 中國商貿,2010 (4):60-61.
[4] 朱輝 . 關於新會計准則中或有事項的探討 [J]. 江蘇商論,2008(11):181-181.
[5]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 . 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 [M].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74-76.
[6] 李黎 . 試議我國上市公司或有事項的披露 [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08(9):6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