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經濟狀況怎樣
光山人現身在南方,我來說兩句:家鄉光山史上是個國家級貧困縣,但是這是因為它作為中國紅色土地,與隔壁同為貧困縣的新縣,同為革命時期紅四方面軍誕生地,改革開放,受黨中央國務院的照顧,縣優先成為國家級貧困縣,享受重多的好處,再加上其本身並不貧困,所以近年來一直都在爭取申請為縣級市,但是市政府遲遲不批准,多人說是光山縣和新縣都靠近湖北,怕一但申市成功,肥水流入外人田。骨幹企業茁壯成長。平煤藍天化工、白鯊針布產業、辰龍茶葉加工等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天瑞水泥、布魯哈針布、合成氨擴建等新項目進展順利,一批成長型骨幹企業撐起該縣工業的一片天。該縣65家規模企業,非公企業有62家,佔95%。目前,該縣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公企業達100家,其中年產值3000萬元的骨幹企業18家,納稅500萬元以上的明星企業2家。特別是白鯊公司與西班牙布魯哈公司的聯姻與對接,總投資1億元的針布產業化項目的正式投產,真正實現了光山利用外資「零」的突破,也宣告了全國最大針布生產基地的誕生。
其二光山是附屬大別山區,糧食物產豐富,且是中國史上的四大名茶---信陽毛尖的故鄉,作為其主要特產之一,同鄉在湖北武漢市,浙江寧波杭州等地,都有光山茶商一條街之稱,可見其盛!此外還盛產板栗,棗類,養魚業等特色產業精彩紛呈。現場充絨、茶葉運銷、麻鴨青蝦養殖等特色產業已成為光山的一張名片、一個品牌,不僅業內知名度高,而且在全國也享譽盛名。目前,該縣現場充絨業規模達1萬戶,羽絨加工廠19家,服裝加工廠50家,布料輔料經營近百家,就業人員超過10萬人,經濟總量達25億元之巨,每年新增萬元收入的家庭1000戶以上,是全國著名的羽絨材料集散地,被譽為「羽絨產業之鄉」。而以藍天茶葉加工廠、辰龍茶葉公司和大別山茶市為依託的茶葉運銷業,同樣創造著「買全國、賣全國」的奇跡。據統計,光山人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開辦茶莊、茶社、茶館2000餘處,從業人員2萬余名,年銷茶葉1000萬公斤以上。
其三,光山近年來流行:頭發經濟」 年入近億元 「剪辮子,收頭發!」一聲聲吆喝,竟然「喊」出一項新興產業。如今,光山縣「頭發經濟」日漸紅火,近3000名農民利用農閑收購頭發,年創產值近億元。
上世紀80年代,光山縣農民頭發商處在收頭發的起始階段,僅僅在方圓幾十里的鄉村步行吆喝「剪辮子,收頭發」;如今,隨著「頭發經濟」逐漸形成,他們膽子大了,視野開闊了,騎上摩托、開上小車,在全國各地走街串巷用高音喇叭喊。在全國不少地方,有固定的理發店為他們攬收頭發,等他們定期前去收購。在該縣的南向店、文殊、晏河等鄉鎮,山東青島、聊城,廣東惠州,河南許昌等發藝品公司都派駐有常年進貨商,大量求購這些農民頭發商從全國各地收回的頭發,再由廠方加工處理,做成假發套等工藝品,出口到美國、法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其四,光山縣勞務經濟品牌效應驚人:前不久,北京市區今年以來最大的一項拆除工程———北京吉普車廠20萬平方米拆除改造工程被中天通公司一舉奪標,該公司的董事長徐朝華就是光山縣在京務工的青年。此外,北京萬泉公司董事長徐茂海、宏安達董事長余自安等還被北京市評為外來優秀務工青年……這是光山縣構建誠信勞務、打造特色勞務帶來的品牌效應。
目前,該縣已形成「茶葉運銷」、「現場充絨」、「水泥預制」、「建築拆遷」、「技能培訓」等具有自己特色的五大勞務品牌。靠著這些品牌,每年勞務輸出達20萬人,勞務收入9億元,光山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來自勞務收入,今年4月份,該縣被省政府確定為勞務輸出基地縣。
光山縣有近30萬人的剩餘勞動力,勞動力資源豐富。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加大勞務輸出力度,首先把構建誠信勞務作為作強勞務經濟的著力點,取信社會大眾、服務勞務市場。他們把實施黨建「金橋工程」作為建設誠信勞務的有效載 體,在全國11個省、市建立駐外黨支部31個,為外出務工黨員搭建創業平台,通過這一平台為務工者開辟了一條形式多樣的綠色通道。如河棚鄉黨委駐北京萬泉建築物拆除有限公司黨支部成立拆遷信用聯合體,該聯合體上掛公司黨支部,外聯市場,內聯廣大務工者,本著統一計劃組織、統一培訓指導、統一履行責任的「三統一」原則,把在京務工者分門別類地有機組織起來,整合勞力資源,形成勞務優勢。這樣的誠信聯合體該縣在全國有30多個,初步形成了統一、競爭、有序的誠信勞務市場,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與此同時,該縣把發展勞務經濟同本地傳統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品牌勞務,突出特色優勢,做大做強勞務產業。一是打造「經營型」特色勞務。依託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組織務工者通過販銷傳統的「茶、花、蝦、鴨」等農副產品知名品牌,有8000多農民常年走南闖北搞販運,每人年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打造「資源型」特色勞務,依託水產養殖、建材資源,組織1.2萬余農民外出從事「現場充絨」行業,2萬余名農民外出從事水泥預制。三是打造「候鳥型」特色勞務,農忙務農、農閑打工,10萬農民亦農亦商,實現生產、務工兩不誤。四是打造「創業型」特色勞務。組織有技術有膽識的外出務工者開工廠辦公司,大膽創業。河棚鄉在首都的「拆除大王」徐茂海擁有的「萬泉鐵軍」,已成為中國建築物拆除行業的知名品牌。五是打造「智力型」特色勞務,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教育。通過先培訓後輸出、以培訓促輸出、訂單培訓定向輸出等路子,該縣有3000餘農民攜技術在外開設電腦、電焊、裁剪、家電、車床、汽車摩托維修等21個專業技能培訓,年收入高達萬元以上。
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打工者出門、投資者返鄉就像雙迴路電流一樣,把光山與外界聯系在一起,帶回了信息、資金、技術。去年以來,該縣在外務工人員回鄉辦規模以上企業100多家,總投資15億元。
其五,園區經濟脫穎而出。目前,該縣官渡河工業園區、天瑞建材工業集聚區和十里羽絨加工廠已初具規模,園區經濟已成該縣經濟的強力引擎。2008年,隨著白鯊針布公司年產30萬米彈性針布、天瑞集團日產50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和1萬噸羽絨加工項目的入駐和投產,將帶動和引進更多項目、更大公司入駐園區、投資光山,一個強大的光山工業集聚區即將崛起。
其六,名牌戰略效應凸現。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和質量創優戰略,該縣已有藍天玉葉、白鯊針布、三元爐具、鑫泰食品、慨爾康鞋業等多家企業榮獲省著名商標,涌現出錢財大米、光華食品、雲山機床等一批品牌產品,辰龍茶葉公司和白鯊針布公司還獲得農業部「誠信民營企業」和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品牌帶動已成為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2008年,該縣計劃培育品牌產品3個,申報專利技術2項。
相比湖南 怎麼講呢?一是你所說的范圍太大,涉及的面最廣,用一句話來回答,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