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零關稅商場應對
中國根據世界貿易組織信息技術產品協議(ITA)的承諾,自2005年1月1日起,部分信息技術產品將實行零關稅政策。日、美等國家正考慮將平板電視等消費電子產品納入ITA,以擴大免稅范圍。對此,國內企業反應不一,認為這不會對生存構成威脅。
創維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張學斌指出,日、美等生產大國希望更多優勢產品進入ITA目錄,以獲取市場優勢。自1997年起,ITA協議擴展的提議不斷,如ITAⅡ,特別是在2003年的論壇上,美國和加拿大提出將消費電子產品納入,引起了廣泛關注。雖然具體哪些產品會添加尚不明朗,但平板電視等新興家電產品有可能被納入。
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認為,零關稅可能導致國內以低價策略競爭的國產家電廠商面臨沖擊,因為國外品牌零關稅後仍具有價格競爭力。然而,張學斌表示,國產平板廠商對關稅依賴不大,且國外產品進口關稅低,即使零關稅也影響有限。夏新電子新聞發言人王治全也指出,目前中外平板電視價格差距大,零關稅對價格逼宮不現實,且國內產品的價格優勢主要依賴於勞動力成本。
部分廠商希望國家能採取措施保護本土產業,如上廣電等液晶顯示器製造商擔心面臨日韓產品的沖擊,希望政府對進口產品徵收高關稅。中國政府承諾總體零關稅,但會根據不同產品線進行差異化保護。夏新電子張鋒認為,上世紀90年代關稅調整並未毀滅國內電腦廠商,而是促進了市場競爭和本土品牌的發展。
2005年中國關稅調整將惠及數碼相機等產品,其中高端相機因主要依賴進口,關稅降低將導致價格下降,如D70套機可能降至6700元以下,α7D套機可能降至萬元以下。而低端相機雖受影響,但主要體現在更新速度加快和產品周期縮短上,價格影響相對較小。此外,相機配件的進口成本也將降低,維修成本有望改善。
零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不向進出口國徵收關稅。如中國內地將自2009年7月1日起,分別對CEPA項下原產於中國香港、澳門的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1997年3月,40多個WTO成員達成《信息技術協議》,將計算機設備和零件、通信設備、半導體設備和零件、軟體、科學儀器等6類產品涵蓋在內,分三個階段將這些產品的關稅降為零。發展中國家實現零關稅的時間可以相應延遲,但最遲到2005年1月1日必須將協議內全部產品關稅降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