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防止水污染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
(1)如何預防水質調整擴展閱讀:
水污染的危害
1、飲用水中氟含量過高,會引起牙齒琺斑及色素沉澱,嚴重時會引起牙齒脫落,相反含氟量過低時,會發生齲齒病等。
2、當人畜糞便等生物性污染物管理不當也會污染水體,嚴重時會引起細菌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霍亂、痢疾等。
3、水體中還含有一些可致癌的物質,農民常常施用一些除草劑或除蟲劑,如苯胺、苯並芘和其他多環芳烴等,它們都可進入水體,這些污染物可以在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積累,若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就可能誘發癌症。
❷ 防止水質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1)合理使用農葯。①有的放矢地使用農葯,應做到對症下葯,掌握最佳施葯時期和用葯方法。②嚴格掌握正確的施葯量。③創造提高葯效、降低用量的條件,如輔助劑的改進、施葯器具性能的改進等。④合理混用農葯。⑤合理調配輪換用葯,多種防治措施並用。
(2)安全使用農葯。①通過對作物、食品、自然環境中農葯殘留情況的普查,以及農葯對人、畜慢性毒性的研究,制定出農葯的應用范圍。②了解農葯對人、畜的致毒特點,制定各種農葯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值),根據人們的取食結構,制定出各種農產品及食品中的農葯最大允許殘留量(即供消費的食品中可允許的農葯殘留濃度)。③了解農葯在農作物上的殘留動態,制定出施葯的安全間隔期,即最後一次用葯距離作物收獲的天數。防止收獲的農產品中帶毒危害。
(3)進行去污處理。目前比較現實的方法是水漂洗、削皮、高溫蒸煮(烹調)等,也有人研究用微生物消除(分解)土壤或水中的農葯。
(4)採用避毒種植措施。採用避毒種植措施,使農作物對農葯的吸收率下降,或改變耕作制度和栽培制度,減少農葯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