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剛做完的橋面防水層現在已經出現鼓包和破損了,防水效果也不好,想知道為什麼
當防水塗層出現裂縫、脫皮、起泡、流動等問題時,主要有以下原因:1、基層表面強度不足,抗變形能力差,找平層容易開裂,導致防水層開裂。2、防水塗料在塗膜施工過程...
❷ 質量驗收,防水層鼓包如何處理
防水層鼓包說明做防水之前地面上有水,現在水變成蒸汽膨脹才鼓包的。
必須處理鼓包處。
撕破防水層鼓包部位,乾燥24小時後,重新修補。這是質檢站出的方案。
❸ 防水才料有凹凸不平的小包現能怎麼辦呢
防水材料有凹凸不平的小包有可能是基面處理不當,或者是防水塗料攪拌不均勻導致的,建議重新處理基面,講防水塗料攪拌均勻後塗刷防水塗料。基面如何處理呢?
1、基面應該乾燥、潔凈、堅實、平整光滑、表面不得有起砂、疏鬆、剝落、和凹凸不平現象
2、有裂縫或凹坑,用水泥砂漿修補平整
3、所有的細部節點和陰陽角均用水泥砂漿做圓弧處理
好的基面又有什麼作用呢?
1、能節約防水塗料,干凈平整的基面可以均勻的塗刷防水塗料,能節省防水塗料
2、能讓防水塗料與基面粘接牢固,使防水效果更好
3、防水層不易被刺穿,有雜質的基面塗刷防水塗料後容易被刺穿造成二次漏水
4、方便塗刷提高幹活效率
❹ 屋面防水空鼓如何處理
將起鼓部位的防水層用刀翻開切割的防水層,清除雜物並晾乾即可。
在防水層中粘結不實的部內位,窩有水分和氣體,當其受到太陽照射或人工熱源影響後,體積膨脹,造成鼓包。屋面防水層出現鼓包主要原因是基層潮濕所致。
如水泥砂漿找平層,最大含水率達12%左右,保溫層的最大含水率還大於找平層。如水泥膨脹珍珠岩等含水率比較高的保溫層,在材料內部能窩有大量水分和氣體。在容飽和狀態下的水泥膨脹珍珠岩,其含水率可達150%。
(4)防水底下起包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嚴禁在雨天進行卷材和保溫施。
2、卷材防水層的找平層要符合質量要求,達到規定的乾燥程度。
3、在屋面拐角、天溝、水落口、屋脊、卷材搭接、收頭等節點部位,要仔細鋪平貼緊、壓實、收頭牢靠、符合設計要求和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等有關規定,在屋面拐角、天溝、水落口、屋脊等部位要加鋪卷材附加層。
4、卷材鋪貼時要避免過度拉緊和皺折,基層與卷材問排氣要充分,向橫向兩側排氣後用輥子壓平粘實。
5、卷材搭接寬度和鋪貼要順直,同時要嚴格按照基層所彈標線施工。鋪設保溫層時要保護好防水層。
❺ 防水塗料施工後出現起皮、起鼓的原因是什麼
塗膜起鼓的原因:①塗料防水層的基層不好,有起皮或者開裂,影響粘結;②基層不幹燥,粘結不牢,水分蒸發產生的壓力使塗膜起鼓;③由於濕度大,通風不良,導致塗層表面有冷凝水,使上層塗膜起鼓。 防水塗料固然重要,當然施工手法也很重要,推薦你選擇專業的科順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順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順股份」,股票代碼: 300737 )成立於1996年,歷經二十餘年的穩健經營和高效發展,現已成長為以提供防水綜合解決方案為主業,集工程建材、民用建材、建築修繕業務板塊於一體,業務范圍涵蓋海內外的綜合建材公司。
公司目前已是「中國建築防水材料工業協會」及「中國建築業協會防水工程技術專業委員會」的常任理事會員,並多次獲得中國建築防水行業最高工程獎一「金禹獎」榮譽。
❻ 防水屋面中,屋面卷材起鼓的產生原因有哪些
屋面防水卷材施工後不久,卷材中局部有可能出現鼓包(若上午在高溫狀態下鋪貼卷材,下午就可能出現空鼓)。一般鼓包由小到大不斷發展,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停止。氣溫愈高,鼓包愈容易發生,發展速度愈快。鼓包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的直徑可達100mm以上,高度達200~300㎜。剖開鼓包就會發現,發生在防水層與基層之間的比發生在卷材各層之間的多;發生在卷材搭接處的比發生在卷材幅面中的多。單純的鼓包一般不會產生漏水現象,但低溫季節當人在屋面上踩踏鼓包處時,極易將卷材踩破而漏水。下面跟隨上海固藍建築防水小編一起看看屋面防水卷材起鼓的原因。
1、引起屋面防水卷材起鼓的原因有:
①在卷材與基層間,或卷材各層間局部粘結不密實處存有水分。
它們來自: a.基層,如砂漿找平層,保溫層中含水率較高時; b.熬制瀝青膠結材料時未脫盡的水分; c.紙胎瀝青防水卷材中吸有的水分; d.無隔汽層或隔汽層質量低劣時,由室內滲透的水蒸氣等。當這些水分受到太陽輻射或室內人工熱源作用時,汽化為蒸氣,引起體積膨脹將卷材鼓起。以後隨著氣溫變化,鼓包內水分也在液汽態之間變化。在鼓包內水汽凝結成小水珠時,鼓包內壓力隨之降低。但鼓起的卷材層有一定強度,鼓包不能恢復原狀而產生負壓,又使基層內含有水分的濕氣吸入,使鼓包內水分又增多。待再升溫時,又產生更大的壓力,使鼓包的體積又擴大。從剖開的鼓包基層中發現蜂窩狀的小白點,就是水分的通道。人們把這種發展中的鼓包稱為"活包"。鼓包發展到一定大小,或因基層漸干,斷了水源,或因包大而扁平,減小了向上的撕開力時,鼓包才趨於穩定。
②卷材與基層間,或卷材各層間粘結不牢,當粘結力小於水蒸氣壓力時,就會使粘結處脫開形成鼓包。這種因粘結不年影響粘結強度的現象來自: a.瀝青瑪帝脂使用溫度過低;b.鋪貼卷材時屋面輻射熱太高,使瀝青膠結料軟化; c.屋面基層清掃不幹凈,基層凹凸不平:
d.當基層較潮濕,澆在屋面上的瑪帝脂有氣泡時,未將氣泡排走; e.冷底子油或膠結料塗刷不均,或塗刷後未及時鋪貼卷材,在其上落下塵土,清掃不掉。
2、屋面防水卷材起鼓後的固藍建築防水處理措施
根據鼓包大小分別採用下列不同的辦法:
①80mm以下鼓包,可採用抽氣灌油法消除,即在鼓包中插入兩個有眼的針管,一邊抽氣一邊將熱瀝青注入,注滿後抽出針管壓平卷材,將針眼塗上瀝青封閉,灑上綠豆砂。
②100mm左右鼓包,可採用十字開刀法,對角將鼓包內水分擠出,加熱油氈層,將開刀部位油氈層掀起,並將兩層油氈分層剝離,颳去兩面所沾瀝青,再用粗砂皮搓成毛面。開刀范圍內板面瀝青除凈,水珠抹掉,板面吹乾。先塗一道冷底子油,再將一塊200mm左右的油氈鑲入,四邊及覆蓋層高起部分用鐵熨斗壓平,最後在上面塗一層瀝青膠結材料,上面撒綠豆砂。
3、3400~500mm左右鼓包或較大鼓包,則採用大開刀去皮法,將鼓包的各層油氈切開除 去,再鋪貼新油氈層,新老油氈層四周搭接不小於50 ㎜。
④當整個屋面起鼓,空腹面積較大時,則需將卷材層全部鏟除翻新,重做防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