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到混凝土自防水有哪些小妙招嗎
選用水化熱比較低的水泥的品種,或通過配合比調整適當參加粉煤灰,適當增加水灰比。這樣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砼成行硬化收縮產生裂縫,達到防水的目的。這樣看來混凝土自身缺陷再加上工人操作的問題,兩者結合在一起更是將問題放大,後期混凝土屋頂有很大可能會滲水的,我們在前期施工時可以做雙重准備,也就是在防水混凝土中再加做好二次搓壓工作,砼早期收縮比較大,容易產生裂縫,我們應在水泥初凝後,終凝前進行二次搓壓,避免出現裂縫。
有效地杜絕檐溝與屋面板交接處由於構件斷面變化和屋面變形發生裂縫,從而做好檐溝防水這一屋面防水關鍵環節。在屋面結構混凝土施工完畢,找平層施工前進行一次淋水試驗。
Ⅱ 鋼筋混凝土現澆屋面如何防水
鋼筋混凝土現澆屋面防水做法:
(1)提高鋼筋混凝土屋面結構層的整體性和密實性。澆築混凝土前,認真唯此檢查模板拼縫是否嚴密,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漿流失。模板支撐要牢固,防止混凝土澆築下滑走模。認真檢查鋼筋的型號、規格、數量,墊塊及鋼筋簦每500mm放置一個,確保鋼筋位置正確,避免施工過程中鋼筋被踩低,使鋼筋與混凝土形成骨架,有效抵抗負彎矩,從而避免混凝土裂縫出現,提高結構整體自防水能力。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混凝土嚴格按配比攪拌,選擇最佳坍落度,加強振搗緩鋒,提高混凝土密實性。
(2)混凝土斜屋面澆築後l0~12h內澆水養護,草簾覆蓋養護期不小於15d,達到提高鋼筋混凝土屋面的抗拉強度和抗裂性。有效地杜絕檐溝與屋面板交接處由於構件斷面變化和屋指哪迅面變形發生裂縫,從而做好檐溝防水這一屋面防水關鍵環節。
(3)在屋面結構混凝土施工完畢,找平層施工前進行一次淋水試驗,檢查屋面及細部構造部位(檐溝、水落孔、天窗根、煙囪根、管道根、伸縮縫、陰陽角等)的混凝土是否密實,若有蜂窩、表面裂縫的等部位應及時用防水砂漿修補,對出現貫穿裂縫及孔洞處需高壓注漿處理,消除滲透隱患。
(4)嚴格做好找平層:找平層表面必須平整、無松動、起殼和開裂現象;檐溝縱向坡度按設計不小於1%,要求做到准確,找平層在收水後二次壓光,使表面堅固密實。水泥砂漿終凝後,應覆蓋澆水養護,確保找平層質量。屋面陰角都要抹成不小於100~150mm圓角,以減少應力集中,避免溫度裂縫。穿過屋面的管道在距管外徑100mm內,以30%找坡,做成30mm的圓錐台。找平層設置分格縫,縫寬20mm,縫間距不大於6m。
(5)塗刷好基層處理劑。塗刷基層處理劑之前必須檢查基層條件是否達到防水層施工標准;選用由生產廠家配套供應的基層處理劑,並按產品說明書要求進行塗刷。用刷子用力薄塗,塗刷均勻,覆蓋完全,使處理劑盡量刷進基層表面毛細孔中。
Ⅲ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法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法
防水混凝土由於後期出現問題難以修復的限制,在混凝土的配料、振搗、養護等環節中,應嚴格控制每個環節的施工要點,確保防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第1章 概述
防水混凝土由於其自身的施工特點,在後期出現漏水、滲水等問題,後期很難修復,會給工程的使用帶來不便。本文通過對防水混凝土性能影響因素、裂縫產生原因、預防措施等進行了分析,找出影響混凝土裂縫、滲水等的影響因素,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防水混凝土由於後期出現問題難以修復的限制,在混凝土的配料、振搗、養護等環節中,應嚴格控制每個環節的施工要點,確保防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我國在防水混凝土的使用上,研製出了很多新型的防水混凝土,國家出台了相應的施工規范、標准,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相應的規范、標准進行施工,確保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目前,隨著防水混凝土在施工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何保證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使澆築的混凝土不漏水成為施工中的關鍵問題。普通防水混凝土具有施工簡便、造價低、施工工期短等優點,因而廣泛應用於需要防水工程的構築物中。水泥混凝土的孔隙分為結構和施工孔隙兩類:一類是結構孔隙,由水泥混凝土凝結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凝 膠本身的膠孔,水泥水化後的余水蒸發形成的毛細孔,在重力作用下水泥與骨料沉降產生的沉降孔隙,若水 泥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會使水泥漿不足以填充骨料間 隙形成孔隙,這類膠孔尺寸較小,但不易透水;另一類是施工孔隙,由於澆築振搗不良和水灰比控制不好引起的孔隙,這類孔隙為開放式,是滲水的主要原因。為了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更為重要。防水混凝土應用廣泛,為了使防水混凝土的防水效果更佳,從而要對其施工技術的要求更嚴。近些年來,又有一批新型防水混凝土應用於工程上。例如,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纖維抗裂防水混凝土、高性能防水混凝土等。隨著我國建築業的發展,建築防水混凝土的法制化和規范化管理正在逐步完善,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也將不斷提高。
第2章 防水混凝土性能影響因素
2.1 水泥
宜用不低於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如摻用外加劑,亦可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按設計要求選用。水泥應有出廠報告,並復試合格。配製普通抗滲混凝土的水泥,要求抗水性好 ,泌水性小水化熱低並且具有一定的抗侵蝕性;普通硅酸鹽水泥早期強度低水化熱低,抗滲性好,抗侵蝕抗腐蝕能力好,泌水性,干縮性較小,一般抗滲防水混凝土多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硅酸鹽水泥;在環境無浸蝕性介質和凍融作用時,應採用火山灰質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當環境受凍融影響時必須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而不宜採用火山灰硅酸鹽水泥。
2.2 骨料
防水混凝土的粗骨料可用碎石或卵石這兩種骨料,它們本身可以認為是密實的不透水的;碎石的表面粗糙,多稜角,與水泥黏著比卵石要好很多,但卻不能具有與卵石同樣的和易性,因此水泥用量也要增多對抗滲性不一定有利;要想獲得碎石混凝土良好的強度和易性和抗滲性能,就必須適當增加水泥的用量且採用合理的砂率,同時,碎石本身的粒徑最好不要超過 40mm,而且要與具體的結構厚度鋼筋密度振搗條件等因素結合;選擇石子要質地細密堅硬,形狀整齊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小於0.5 %,針片狀顆粒小於10%,級配連續,最大粒徑小於31.5mm,5mm篩孔累計篩余。
砂率過大時,總表面積大,空隙率增大,拌合物缺乏粘結性,流動性小,使混凝土的最終密度不高;當砂率過小時 ,不能在粗骨料周圍形成足夠的具有潤滑作用的砂漿層,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相對增多,混凝土容易出現不均勻現象及收縮大的'現象,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減小,粗骨料離析,水泥漿流失,甚至出現潰散,從而使混凝土的抗滲性能變差;為了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滲性,一般採用較高的砂率,這樣既能填充粗骨料周圍的空隙並將其包裹,而且還能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漿層抗滲防水混凝土採用細骨料。
2.3 配合比
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對硬化混凝土的空隙率的大小數量起決定性作用,直接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密實性,在水泥的水化過程中,隨著混凝土中的游離水的蒸發,會在混凝土內部留下大量空隙,這些空隙相互貫通形成開放性毛細管泌水通道,使混凝土抗滲性能降低,透水性增高;水灰比是影響混凝土抗滲性能的主要因素,試驗表明,當水灰比超過0.6時,抗滲性明顯下降,因此,從滿足混凝土抗滲性耐久性出發,抗滲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應不大於0.6。
2.4 添加劑
U.E.A膨脹劑:其性能應符合行業標准《混凝土膨脹劑》,其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的規定,與其它外加劑混合使用時,應經試驗試配後使用。並有合格報告,並復試合格。在和易性相同的情況下,就可大幅度地減少拌和用水量,若攙入能引入適量微小氣泡的減水劑,由於減少泌水通道,從而對提高其抗滲及抗凍性能均會起好的作用。通過對摻膨脹劑,混凝土和摻引氣性減水劑混凝土防水機理討論, 看出後者在滿足抗滲要求的同時, 也使混凝土具有了許多我們所需要的特性。抗滲混凝土要求水泥用量應在保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以達到降低水化熱的目的, 選用減水率較高的減水劑可有效的降低水泥用量。
第3章 防水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3.1 產生原因
一是施工縫的預留位置不當,在支模時有雜物掉入縫內沒有及時清理,澆築砼後,在新舊砼間形成夾層。在澆築上層砼時,沒有先在施工縫上鋪一層水泥漿或水泥砂漿,上下層砼不能牢固粘結。
二是由於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水灰比設計、骨料級配、外加劑摻量、礦物摻合料的種類及用量等)不合理導致混凝土的流變性能不好,無法形成密實的內部結構,或者由於施工時振搗不均勻、不密實而造成的蜂窩、麻面、孔洞,或者由於混凝土澆注後養護不好等原因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紋,從而導致結構滲漏。
三是材料配合比不準確(漿少、石多),攪拌不勻,砼和易性差,造成砂漿與石分離。模板表面粗糙或未清理干凈。脫模劑漏刷等,模板接縫拼裝不嚴密,孔隙未堵好,模板支設不牢固。振搗砼時移位。c.砼攪拌時間短,沒有拌合均勻,砼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且未按順序振搗砼,產生漏振。砼中有泥塊和雜物摻入或將木塊等大件料具打入砼中。
3.2 預防措施
施工縫的預留位置不當,在支模時有雜物掉入縫內沒有及時清理,澆築砼後,在新舊砼間形成夾層。在澆築上層砼時,沒有先在施工縫上鋪一層水泥漿或水泥砂漿,上下層砼不能牢固粘結。認真做好施工縫的處理,使上下兩層砼之間粘結密實,以阻隔地下水的滲漏,認真清理施工縫處,鑿掉表面上的浮粒和雜物,用鋼絲刷或剁斧將舊砼表面打毛,用水沖刷干凈,在施工縫處先澆一層與砼灰砂比相合的水泥砂漿,再澆灌上層砼,並且加強施工縫處和砼振搗,保證搗固密實。施工縫不宜採用平口縫,應盡量採用不同形式的縫,如凸形縫、凹形縫、階梯形縫等,以延長滲水路線,同時,設計鋼筋布置和牆體厚試時,應考慮施工的方便,以利於保證施工質量。一般混凝土澆到設計標高後,用刮杠刮平,木抹子第一遍搓平,在初凝後終凝前進行第二遍收面,從而避免混凝土的脫水乾裂。預防溫度裂縫,可從控制溫度,改進設計施工操作工藝,改善砼性能,減少約束條件等方面入手,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選用良好級配的骨科,加強振搗,以提高砼的密實性和抗拉強度,在砼中摻加緩凝劑,以利於散熱,應避開炎熱天氣澆築大體積砼,澆築砼後應及時灑水養護,適當延長拆模時間。
第4章 防水混凝土澆築及養護
4.1 防水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攪拌時必須嚴格按照實驗室配合比通知單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袋水泥、砂、石的用量,務必每車過磅。雨季施工注意每天測定含水率,及時調整用水量。下料順序:石子—水泥—砂,順序倒入料斗內,先干拌0.5~1min 再加水。加水後攪拌不少於90s,坍落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混凝土攪拌時必須嚴格按照實驗室配合比通知單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袋水泥、砂、石的用量,務必每車過磅。雨季施工注意每天測定含水率,及時調整用水量。下料順序:石子—水泥—砂,順序倒入料斗內,先干拌0.5~1min 再加水。加水後攪拌不少於90s,坍落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底板應連續澆築,不得留施工縫。在牆體施工縫上澆築砼前,需將表面清理干凈。先鋪一層20~25mm 厚1:1 水泥砂漿。澆第一步砼高度為40cm,以後每步澆灌40~50cm。為保證砼澆築時不產生離析,砼由高處自由傾落,其落距不應超過加,超過時應加串桶和溜槽。防水砼要用機械振搗密實,一般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緩慢,振動到表面泛漿無氣泡為止,插點間距應不大於40cm,嚴防漏振。
4.2 防水混凝土養護
常溫砼澆築24h 後必須遮蓋灑水養護,養護不少於14 天。防水混凝土的養護對其抗滲性能影響極大。若混凝土早期脫水或養護過程中缺少必要的水分和溫度,抗滲性能就會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因此當混凝土進入終凝(約澆築後4~6小時)即開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於14天。凡摻早強劑配製的防水混凝土,必須加強早期養護。冬季施工時,入模溫度不應低於5℃,並應採取保濕保溫措施,如綜合蓄熱法、蓄熱法、暖棚法、摻化學外加劑等,不得使用電熱法或蒸汽直接加熱法。防水混凝土對養護要求極嚴,因此不宜過早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之差不得超過15~20℃,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地下結構部分的防水混凝土工程,拆模後應及時回填土,以利於混凝土後期強度的增長及獲得預期的抗滲性能,要嚴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壓實指標,同時做好基坑周圍的散水坡,以防回填土乾裂和避免地面水入侵。
第5章 防水混凝土施工要點及質量保證措施
5.1 施工要點
防水混凝土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其防水性能,它是通過對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灰砂比、水泥用量等進行調整,控制水灰比和塌落度,進而使混凝土的密實性得到提高,減少混凝土內部的孔隙,起到防水的效果。通過添加膨脹劑、防水劑、引氣劑、減水劑等外加劑,使得混凝土的內部結構得到改善,抗滲性能、密實性得到提高,這種混凝土被稱為外加劑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不但能夠起到維護、承重的作用,而且具備一定的耐凍融、耐腐蝕、抗滲等性能,因而被廣泛用於工程施工中。關於防水混凝土施工需要重點控制的內容,《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中指出:““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施工縫、後澆帶、穿牆管道、埋設件等設置和構造,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為此,在防水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施工,確保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5.2 質量保證措施
第一,攪拌時的質量控制。在進行防水混凝土攪拌時,要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配料,精細稱重以確保材料用量准確。根據所選用外加劑的特點,按照其使用要求准確添加。外加劑、水泥、水等的用量偏差應當控制在1%以內,砂石的用量偏差不能超過2%。防水混凝土應盡可能的採用機械攪拌,單次攪拌時間不能少於2min;當需要添加引氣型外加劑時,應保證單次攪拌時間不少於3min,並嚴格按照外加劑的使用說明適時添加。
第二,澆注時的質量控制。在正式進行防水混凝土澆築作業前,應當先將模板內部清掃干凈,對木質模板要預先用水浸濕;若混凝土澆築垂直落差大於1.5m時,應使用溜管、溜槽等工具輔助澆築,避免混凝土因落差過大而出現離析。如果結構存在鋼筋和管群密集、預埋件多而不方面澆築的部位,就需要使用相同抗滲等級的細石混凝土替代該部位的防水混凝土。如果預埋的管件直徑較大時,為了能夠有效排除混凝土內的氣泡,便於混凝土的振搗和澆注,可在構件底部開設用於澆注振搗的孔。為了防止澆注結束後的混凝土出現凍害,防水混凝土的澆注作業應在氣溫高於15°C的條件下進行,並盡可能規避冬季施工。
第三,振搗時的質量控制。防水混凝土澆注作業結束後,為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要及時進行振搗。若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應做到慢拔快插,插入點的間距小於1.5倍的振搗棒直徑,模板與振搗棒底部的距離應不小於其0.5倍的作用半徑;分層澆築時,應使振搗棒插入下一層混凝土的深度不小於50mm。若採用表面式振搗器振搗,應保證兩次振搗部位存在重疊,避免出現漏振情況。
第6章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建築業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在眾多建築工程中,防水工程一直是建築施工的質量控制難點。防水施工質量對建築的平穩運行和使用功能有著很大影響。防水混凝土系指抗滲等級不小S6、抗滲能力防漏性能較好的混凝土,它除了滿足抗壓強度之外,還應滿足設計抗滲等級的要求,它是通過普通混凝土組成材料的質量改善,合理選擇混凝土配合比和骨料級配,並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技術要求、不同的施工工藝摻加適量的外加劑,以達到混凝土內部密實或是堵塞 混凝土內部毛細管通路, 使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抗滲性能。防水混 凝土較普通混凝土而言, 改善了混凝土的孔隙結構, 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實性,同時提高了混凝土的各項物理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採用防水混凝土的工程,可以相應地取消或者減少混凝土結構外的防水層,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建築物防水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具有良好的技術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承志.商品商品混凝土[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2]北京土木建築學會.商品混凝土工程現場施工處理方法與技巧[M].北京:機械 工業出版社.2009
[3]賈旭斌.淺談防水混凝土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J].山西建築,2010(21).
[4]李永峰.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0(03).
[5]楊玉林.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期的可靠性分析與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5)
[6]袁書桂,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6):41-42.
[7]黃士元,混凝土早期裂紋的成因及防治[J]混凝土,2000.
[8]彭波,高強混凝土開裂機理及裂縫控制研究[J],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2
[9]《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
[10]金宗寶,PFJ混凝土防水技術研究[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10(1).
;Ⅳ 現澆混凝土外牆的防水設計要點有哪些
您好,1)
牆身不宜採用吸水性大的牆身材料,外牆面應避免出現排水不良的水平凸凹面,做好屋面、屋檐、挑檐、陽台、窗檯、過梁等構造防水,阻止和減少流向牆面的雨水。
2)
在設計澆築牆身的混凝土配合比時,要充分考慮到其收縮率,採取加大牆身的配筋率,把牆身分割成小區塊,不在外牆身內設置管道等措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牆身出現裂縫。混凝土牆身上的裂縫,除可由結構上考慮採取的補救措施外,也可以從室內防滲角度出發進行必要的防水處理,以防止雨水沿裂縫滲入室內。
3)
現澆混凝土外牆的防水除了要保證現澆混凝土外牆板的密實外,還要做好施工縫的處理和外掛模板穿牆套管的處理,做好門窗等牆身孔洞的防水處理,尤其是各構件之間連接部位的密封處理。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Ⅳ 混凝土澆築屋頂,怎樣做才可以不漏水
為了防止屋頂在使用混凝土澆築完後的漏水情況,一般可採取以防水層為主,以及做好必要的排水的措施,同時在選材和做工等方面注意細節即可。
最後,在防水和排水都做好的情況下,對於澆築的混凝土的質量和施工質量把控也極為重要。好的混凝土在振搗密實後,可有效避免澆築完後屋頂還留有細縫及氣泡等,密實度越高,其自然防水性也就越好,可減小防水層的壓力。此後,在使用過程中,要做好養護工作。屋頂一年365天,每天都在經歷著風吹日曬,採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保護,可有效杜絕漏水。
Ⅵ 混凝土水池防水怎麼做
混凝土水池防水施工方法:
1.模板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
在進行現澆商品混凝土水池的施工之前,首先必須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然後嚴格的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而在施工方案制定過後,就必須要進行模板設計,而在模板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模板的形式遺跡製造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篩選,然後則應該對模板支架的強度和剛度進行精確的計算,除此之外還應該採取防止對吊模變形和位移的措施,從而才能提高水池的質量和性能。
2.池壁與頂板連續施工時,池壁內模立柱不得同時作為頂板模板立柱。頂板支架的斜桿或橫向連桿不得與池壁模板的桿件相連接。池壁模板可先安裝一側,綁完鋼筋後,分層安裝另一側模板,或採用一次安裝到頂而分層預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採用這種方法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分層安裝模板,其每層層高不宜超過1.5m;分層留置窗口時,窗口的層高不宜超過3m,水平凈距不宜超過1.5m;斜壁的模板及窗口的分層高度應適當減小;(2)當有預留孔洞或預埋管時,宜在孔口或管口外徑l/4~l/3高度處分層;孔徑或管外徑小於200mm時,可不受此限制;(3)安裝一層模板或窗口模板的時間,應短於澆築商品混凝土間歇時間的有關規定;(4)分層安裝模板或安裝窗口模板時,應嚴防雜物落入模內。
在安裝池壁的最下一層模板時,應在適當位置預留清掃雜物用的窗口。在澆築商品混凝土前,應將模板內部清掃干凈,經檢驗合格後,再將窗口封閉。
3.止水帶應符合下列要求:
(1)塑料或橡膠止水帶的形狀、尺寸及其材質的物理性能,且無裂紋,無氣泡;(2)塑料或橡膠止水帶接頭應採用熱接,不得採用疊接;接縫應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脫膠現象;(3)金屬止水帶應平整、尺寸准確,其表面的鐵銹、油污應清除干凈,不得有砂眼、釘孔;(4)金屬止水帶接頭應按其厚度分別採用折疊咬接或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於20mm,咬接或搭接必須採用雙面焊接;(5)金屬止水帶在伸縮縫中的部分應塗防銹和防腐塗料。
止水帶安裝應牢固,位置准確,其中心線應與變形縫中心線對正,帶面不得有裂紋、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帶上穿孔或用鐵釘固定就位。
4.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管、預埋件的安裝必須牢固,位置准確。安裝前應清除鐵銹和油污,安裝後應作標志。
5.整體現澆商品混凝土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應符合下列規定:
(1)側模板,應在商品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2)底模板,應在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商品混凝土試塊達到表1K414012規定強度,方可拆除。
6.鋼筋工程加工前對進場原材料進行復試,合格後方可使用。並符合下列要求:(1)鋼筋連接的方式:主要採取綁扎、焊接、機械連接方式。(2)鋼筋安裝質量檢驗應在商品混凝土澆築之前對安裝完畢的鋼筋進行隱蔽驗收。
7.商品混凝土施工
(1)商品混凝土水池(構築物)是給水排水廠站工程施工控制的重點。一般對於結構商品混凝土外觀質量、內在質量有較高的要求,設計上有抗凍、抗滲、抗裂要求。
(2)常用降水方法的布置原則
廠站工程施工中採用的點井、管井、人工井降水方法,布置降水井的井距、井位都會涉及到降水效果、降水時間及基坑(槽)邊坡安全、地基穩定,為此降水井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①條狀基坑宜採用單排或雙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緣一側或兩側,在基坑端部,降水井外延長度應為基坑寬度的一倍至兩倍,選擇單排或雙排應預測計算確定;②面狀基坑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緣呈封閉狀布置,距邊坡上口1~2m,當面狀基坑很小時可考慮單個降水井;③對於長、寬度很大、降水深度不同的面狀基坑,為確保基坑中心水位降深值滿足設計要求或為加快降水速度,可在基坑內增設降水井,並隨基坑開挖而逐漸失效;④在基坑運土通道出口兩側應增設降水井,其外延長度不少於通道口寬度的一倍;⑤採用輻射井降水時,輻射管長度和分布應能有效地控制基坑范圍;⑥降水井的布置,可在地下水補給方向適當加密,排泄方向適當減少。
8.商品混凝土養護要求
夏季澆築的砼,如養護不當,會造成砼強度降低或表面出現塑性收縮裂縫等,因此,必須加強對砼的養護。
(1)砼初凝後立即進行養護,連續養護14天以上。
(2)池壁在澆築砼14天後方可拆模,養護時池壁頂設置灑水管,應確保各部位池壁濕潤到位。
(3)池底板及頂板澆築完畢後的12h以內對商品混凝土加以覆蓋並保濕養護。
Ⅶ 請問混凝土是怎麼防水的
混凝土本身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但是由於自身缺陷,如不採取措施,很容易導致結構滲漏水。
混凝土澆築後為什麼還要做防水呢?
一是因為混凝土自身缺陷的原因,存在有滲漏水可能;
二是為保護混凝土結構安全考慮;一、混凝土的先天和後天缺陷
混凝土結構天然存在有很多細微的毛細管道、細微的裂縫(肉眼看不到)和孔洞。再加上施工過程是人工操作,會存在振搗不均勻的情況,會導致蜂窩和孔洞形成。
這些隱患就給了水進入混凝土結構的通道,水經由這些毛細管道、裂縫、孔洞慢慢滲漏進去。破壞鋼筋、破壞混凝土。
二、水對混凝土結構安全的影響
水對鋼筋混凝土的腐蝕是最可怕的。它通過毛細管道、裂縫、孔洞滲入混凝土結構中,對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進行腐蝕,導致鋼筋銹蝕膨脹進而破壞混凝土結構,進而產生更大的裂縫。
裂縫增大,水量增多,腐蝕也就更厲害,進而破壞建築結構整體的安全性,導致建築物報廢或發生嚴重安全事故。
通俗點就是,誰也保證不了,混凝土不開裂,沒有毛細管道和孔洞。正是由於這些隱患的存在,所以必須做防水處理。由於鋼筋混凝土本身就存在缺陷。再加上施工操作原因,容易使這些問題被放大,所以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缺陷的發生,這就要求我們從二方面採取措施。在混凝土中添加抗滲外加劑
這已經是一個墨守成規的設計要求了,只要是地下室、水池、擋土牆……等與水有直接接觸的混凝土結構,都會在混凝土中添加抗滲劑。
混凝土的抗滲性用抗滲等級(P)或滲透系數來表示。
我國標准採用抗滲等級。抗滲等級是以28d齡期的標准試件,按標准試驗方法進行試驗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壓力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