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
海底通訊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鋪設在海底用來實現國家之間的電信傳輸。首批海底通訊電纜提供電報通訊,後來開始引入電話通訊和互聯網通訊,而現代的光纜還使用了光纖技術,因此被稱為海底光纜。簡單來說,海底光纜鋪設就是把光纜放在海底光纜敷設船上,然後船慢慢開動的同時把光纜平鋪沉入海底。具體來說,光纜鋪設主要包括光纜路由勘查清理、光纜敷設和沖埋保護三個階段。光纜敷設通常是由挖掘海底的纜線埋設機來完成的,它有點像耕田時使用的犁,由海底光纜敷設船拖曳前進,並通過工作光纜作出各種指令。其底部有幾排噴水孔,作業時,每個孔同時向海底噴射出高壓水柱,將海底泥沙沖開,形成光纜溝。而設備上部有一導纜孔,用來引導光纜(光纜)到光纜溝底部。
過去,常常借海流讓砂自然覆蓋在溝上面,以省去埋纜線的時間。而現在通常會用配備高壓水泵的水下機器人沖一個溝然後放進去再埋上泥土。怎麼「防腐」:海底光纜由於長期浸泡在濃度高的海水中,所以極易受到海水腐蝕。此外,氫分子會擴散到光纖的玻璃材料中,使光纖的損耗變大。因此海底光纜既要防止內部產生氫氣,同時還要防止氫氣從外部滲入光纜。目前,海底光纜的結構是將經過一次或兩次塗層處理後的光纖螺旋地繞包在中心,加強構件(用鋼絲製成)包在周圍。海底光纜的基本結構通常為:聚乙烯層、聚酯樹酯或瀝青層、鋼絞線層、鋁制防水層、聚碳酸酯層、銅管或鋁管、石蠟,烷烴層、光纖束等。因此其直徑通常是69毫米,每米的重量高達10公斤,設計壽命為持續工作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