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蛭類傷害的預防與處理方法
10.1.2.1 水蛭傷害
水蛭廣泛分布於河流、水庫、湖泊、池塘、水田等水域;體長30~60毫米,寬4~8毫米;體前後各有一個吸盤,人被吸血後,傷口流血不止。
其處理方法如下:①被水蛭叮咬時,不要用手直接拽下,可以拍打或用煙頭、打火機烤。②如果沒有消毒水,可以用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然後用手壓法止血10分鍾以上或加壓法包紮。③向醫生咨詢。
其預防措施如下:①水中活動時盡量不赤腳。②經常檢查浸水肢體。③煙蒂泡水,塗抹身體(干擾水蛭化學感應器)。
10.1.2.2 旱蛭傷害
早蛭形態同水蛭,體色比其淺,為黃褐色,個別種類多少有些綠色傾向。常棲息在山林的草叢和灌木中。我國南方分布較廣。
其處理方法同水蛭。
其預防措施如下:①服裝沒有開放點。②穿越林地後,及時檢查。③用煙蒂、香水等氣味干擾其化學感應器。
❷ 怎樣預防與處理被水蛭吸附
(1)如水蛭已吸附皮膚,切不可用手強拉,應以手掌或鞋底拍擊蟲體,使其自行脫落,或取食鹽、濃醋、白酒等置於蟲體表面幾分鍾至十幾分鍾,或用火柴、煙頭燒灼其背部使脫落。
(2)蟲體脫落後,患處用2%碘酊、乙醇溶液消毒後加壓包紮。
(3)水蛭進入陰道、尿道、鼻孔等時,不可用手強行拉出。可在局部塗蜂蜜、香油等,待其退出後除之。也可用2%普魯卡因加0.1%腎上腺素浸沾棉球塞入上述部位,水蛭失去活力取出。
(4)預防下水前塗防蚊油、煙油等,可預防咬傷。積極誘殺,冬季清塘,曬干水塘以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