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靜觀察|未來汽車會怎樣真正自動駕駛、搭載多應用和社交服務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王靜
作為後疫情時代首個線下舉辦的國際A級車展,今年的北京車展註定是特別的。雖然因疫情影響新車數量不及往年,展會面積從2018年的22萬平方米縮減至了20萬平方米,但在車市寒冬和疫情雙重夾擊所造就的嚴峻環境下,北京車展中的明爭暗鬥勢必也依然激烈。
眾所周知,隨著5G技術的到來,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新技術成為汽車行業主流發展趨勢,汽車業也正面臨著新一輪的重大變革。這從車展的主題「智領未來」便可窺得一些,科技智能,幾乎是所有參展車企的展示亮點,寶馬、賓士、吉利、沃爾沃,無論在首發的概念車上,還是在改款升級的新車上,無處不傳遞「智能」的信息。華為、地平線、移遠科技……許多智能網聯技術供應商也在車展現身。縱觀整場車展,在汽車電氣化的趨勢之外,汽車智能化、軟體定義汽車正引領行業風潮。
車展觀察:軟體將成為車企競爭核心
縱觀整場車展,將重點放在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傳統三大件技術提升的車企已經不多了,聲勢與聲量也遠不及軟體。5G加持,觸手可及的L4自動駕駛,從簡單的觸摸式人機交互,發展到手勢、視覺、聽覺的智能交互,由軟體提升帶給消費者駕乘體驗將是顛覆性的,變化之大不亞於智能手機的誕生。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北京車展上強調說:「長安汽車計劃到2025年,所有車輛100%實現語音控制,高度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型,打造5000人規模的開發團隊,軟體開發人員佔比提升至60%。」寶馬與吉利的轉型更早,這也代表了傳統車型的轉型方向,不只是汽車製造商,而是智能出行科技企業,未來,軟體將成為車企競爭的核心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