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維修需要哪些設備
維修顯示器和筆記本需要的設備工具,要看您的實際情況和經濟狀況了,最省錢基本工具是:
一、100兆的二手示波器一台1400元左右。
二、編程器(燒錄bios用)200多的也有,1000元左右最好用。
三、錫爐(換內存槽等, 將來BGA用)300元 剩下的數字萬用表、烙鐵、鉗子等常用工具100元。
如果不做BGA,這些足夠了, 總價約2600元左右。要做BGA的話,要買植球工具一套約600到800元。鋼網一套10個400元左右。 錫球0。76mm的一瓶20萬顆的要300元,其他輔料100元。
什麼是BGA呢?可能有些初學者不懂,其實就是球形網狀排列的封裝形式的晶元英文簡稱。就是指主板上的南北橋兩個主晶元。如果資金充裕,建議買400兆數字示波器,和專用的BGA返修設備。
② 電腦維修EEPROM燒錄器哪裡有
看你什麼樣的EEPROM晶元,普通的比如24CXX和25CXX有很多燒錄器支持。
③ 家電維修用哪種燒錄器較好 要兼容好的
先鋒的。
④ 什麼是燒錄器作什麼用的
燒錄器英文名為PROGRAMMER,有人叫WRITER,更早期有人叫BURNER,這種機器是用來燒錄[PROGRAM]一種稱為可燒錄的IC[PROGRAMABLE IC],可燒錄這些IC內部的CELL[細胞]資料,造成不同的功能,以前的IC大部份都是固定功能的IC[DEDICATED ID],所以設計者若設計一片電路板必須用上多種不同的固定功能的IC,對大量生產者需准備很多類型的IC,自從可燒錄的IC出現後,設計者只要准備一種IC便可把它燒錄成不同功能的IC,備料者只採購一種IC即可,備料方便,但須准備燒錄器去燒錄它。
⑤ 維修筆記本電腦需要什麼工具
由於筆記本電腦部件結構的特殊性,維修時所用的工具與維修其他電器相比也有一定的特殊性,那麼在維修筆記本電腦的時候都需要什麼工具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維修筆記本電腦的常用工具,希望能幫到你。
一、拆裝工具
1.螺絲刀 筆記本電腦結構小巧,各連接部分通常採用螺絲釘固定,因此拆裝部件以及固定螺釘時,有一套得心應手的螺絲刀是必不可少的。螺絲刀中最常用的是標准螺絲刀。除了標准螺絲刀,若有條件還可以准備鍾表螺絲刀、內六楞螺絲刀、外六楞套筒各一套。
2.鑷子
由於筆記本結構緊湊,部件之間的空隙很小,對一些較小的螺絲釘、連線、介面就需要鑷子幫助才能取下或者安裝。為方便起見,最好直頭鑷子和彎頭鑷子各准備一個,常用的鑷子如圖2所示。
3.鉗子
鉗子的作用用於處理變形擋片、拆開捆綁線等。
二、焊接工具
筆記本電腦維修工作中,常用的焊接工具有電烙鐵、熱風槍、吸錫器等。
1.電烙鐵
電烙鐵有外熱式和內熱式兩種,最好兩種各備一把。筆記本電腦維修工作中,採用30W的外熱式電烙鐵即可滿足需要,這種電烙鐵的頭部比較尖,適合焊接小面積的焊點或者多引腳元器件(如貼片電容、貼片電阻、貼片邏輯門電路、I/O集成電路等)。
內熱式電烙鐵的選擇餘地很大,筆記本電腦維修工作中,採用功率為35W的就可以滿足需要。這種電烙鐵的烙鐵頭很大,適合用來焊接大面積的焊點(如大功率場效應管、I/O介面等。
電烙鐵主要用來拆卸和焊接3個引腳以下的元器件,另外,電烙鐵還有一大用處——修復電路板上的斷線。
2.熱風槍
熱風槍又稱熱風焊台。因主板維修中採用的850型熱風槍,因此又稱為850焊台。熱風槍主要由氣泵、加熱器、外殼、手柄、溫度/風速調節電路、風槍等部件組成,熱風槍如圖6所示。
3.吸錫器
吸錫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取下具有引腳的元器件後,吸去焊盤孔中多餘的焊錫,以便新更換的元器件可以插入焊盤。在拆卸含有大量焊錫的滑鼠插座或者其他插座中的接地引腳時,也可以用吸錫器吸去多餘的焊錫。吸錫器的活塞桿平常位於上部,在使用時要將其壓下。
壓下吸錫器的活塞桿後,就可以用電烙鐵加熱吸去焊錫的引腳。待焊錫熔化後,將吸錫器吸嘴靠近焊點,並按下吸錫器上按鈕,隨之,活塞桿就會彈起,將焊錫吸走。若一次吸不幹凈,則重復操作幾次。在進行焊接工作時,通常還要採用一些輔助材料才能保證焊接工作的順利進行,常用的輔助材料有焊錫絲和助焊劑。
三.測量工具
在維修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測量工具,通過測量工具可以檢測到關鍵部位的電氣參數,從而可以判斷出故障位置。筆記本電腦維修工作中,最常用的測量工具就是萬用表和診斷卡。
1.萬用表
萬用表是維修主板必備的工具之一。我們常用的萬用表有數字式萬用表和指針式萬用表兩種,它們的基本功能都是一樣的,主要用來測量電阻、電壓、電流。維修時採用數字萬用表最直觀,因此很多維修人員都喜歡用數字萬用表。常用的數字式萬用表主要有DT-830、UT33B、UT60等型號,UT33B型數字萬用表。
筆記本電腦維修工作中,經常用到的數字萬用表的擋位有4種:(1)蜂鳴器擋:用來測量短路的通斷(電路通時,有“嘀嘀”的聲音,電路斷時,則無聲音)。在工作中經常採用這個擋位來跑線路(查看各元器件之間的連接)。(2)歐姆擋:這個擋位主要用來測量電阻的阻值以及各引腳的對地阻值;歐姆擋在使用時應根據不同的需要設置不同的位,或者直接將其置於“AUTO”擋(自動擋,有些型號的萬用表沒有這個擋位)。(3)二極體擋:用來測量二極體、三極體、場效應管的質量和引腳,有時候也用該擋位來檢測輸出埠對地的阻值(阻值以屏幕上顯示的壓降值為參考,實際上應該是測試點對地之間的壓降)。(4)電壓擋:用來測量被測點的電壓值,主板維修工作中最常用的是20V直流擋或者直流“AUTO”擋。用上述擋位時,數字萬用表的表筆與萬用表之間的連接方法如下:將黑表筆插入“COM”插孔,紅表筆插入“v/Q/mA”插孔或者“Hz/VΩ”插孔。
2.診斷卡
在筆記本電腦維修工作中,診斷卡是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工具之一。診斷卡也叫POST卡(Power On SelfTest),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BIOS內部程序的檢測結果,通過代碼一一顯示出來,根據代碼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電腦故障所在。尤其在電腦不能引導操作系統、黑屏、揚聲器不響時,使用診斷卡更能快速判斷故障所在。
筆記本電腦維修時採用的診斷卡通常安裝在Mini PCI或並口上。當診斷卡插入相對應的介面後,啟動電腦時卡上自帶的顯示屏就會根據啟動的進度顯示出各種檢測代碼。一般過程是:主板加電後,首先要對CPU衙行檢測,測試它各個內部寄存器是否正常;接著BIOS將對CPU中其他所有的寄存器進行檢測,並判斷是否正確;然後是檢測和初始化主板的晶元組;接下來檢測動態內存的刷新是否正常;然後將屏幕清成黑屏,初始化鍵盤;接下來檢測CMOS介面及電池狀況。如果某個設備沒有通過測試,系統就會停下來不再繼續啟動,而這時,診斷卡上所顯示的代碼也就不再變化了。這樣,我們通過對照說明書查詢代碼所對應的硬體,就可較容易地判斷出故障大概是出現在哪個部件上(不同的主板BIOS版本輸出的代碼都略有不同,所以有些代碼在說明書上可能沒有,這樣一般只能參考說明書接近的代碼查找故障)。
四、清潔工具
1.刷子
刷子主要用於清掃部件上的灰塵,可以採用25mm~35mm寬的棕毛刷,也可以採用50mm的羊毛刷。
2.皮老虎
皮老虎是一種清除灰塵的工具,也叫皮吹子。皮老虎主要用於吹出筆記本電腦內部的少量的灰塵。 對於一些要求比較高的維修工作,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配備示波器、超聲波清洗機、BGA晶元貼裝機、BGA晶元測試座、數據採集卡、打阻值卡、編程器等維修設備。
1、萬用表:
萬用表又叫多用表、三用表、復用表,萬用表分為指針式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引。是一種多功能、多量程的測量儀表,一般萬用表可測量直流電流、直流電壓、交流電流、交流電壓、電阻和音頻電平等,有的還可以測交流電流、電容量、電感量及半導體的一些參數。
2、電烙鐵:
電烙鐵,是電子製作和電器維修必工具,主要用途是焊機元件及導線,按結構可分為內熱式電烙鐵和外熱式電烙鐵,按功能可分為焊接用電烙鐵和吸錫用電烙鐵,根據用途不同又分為大功率電烙鐵和小功率電烙鐵。內熱式的電烙鐵體積較小,而且價格便宜。一般電子製作都用20W-30W的內熱式電烙鐵。當然有一把50W的外熱式電烙鐵能夠有備無患。內熱式的電烙鐵發熱效率較高,而且更換烙鐵頭也較方便。
3、吸錫器:
吸錫器是一種修理電器用的工具,收集拆卸焊盤電子元件時融化的焊錫。有手動,電動兩種。維修拆卸零件需要使用吸錫器,尤其是大規模集成電路,更為難拆,拆不好容易破壞印製電路板,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簡單的吸錫器是手動式的,且大部分是塑料製品,它的頭部由於常常接觸高溫,因此通常都採用耐高溫塑料製成。
4、熱風槍、熱風焊台:
熱風槍主要是利用發熱電阻絲的槍芯吹出的熱風來對元件進行焊接與摘取元件的工具。根據熱風槍的工作原理,熱風槍控制電路的主體部分應包括溫度信號放大電路、比較電路、可控硅控制電路、感測器、風控電路等。另外,為了提高電路的整體性能,還應設置一些輔助電路,如溫度顯示電路、關機延時電路和過零檢測電路。設置溫度顯示電路是為了便於調溫。溫度顯示電路顯示的溫度為電路的實際溫度,工人在操作過程中可以依照顯示屏上顯示的溫度來手動調節。
5、晶元編程器:
編程器在台灣是叫燒錄器,因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早,到大陸後,客戶之所以叫它為“編程器”是因為現在英文名為PROGRAMMER,這個英文名與一般編寫軟體程式設計師是同名,所以就叫“編程器”,編程器實際上是一個把可編程的集成電路寫上數據的工具,編程器主要用於單片機(含嵌入式)/存儲器(含BIOS)之類的晶元的編程(或稱刷寫)。
6、主板診斷卡:
主板故障診斷卡:是利用主板中BIOS內部自檢程序的檢測結果,通過代碼一一顯示出來,結合本書的代碼含義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電腦故障所在。尤其在PC機不能引導操作系統、黑屏、喇叭不叫時,使用本卡更能體現其便利,使您事半功倍。
7、CPU假負載:
在我們維修電腦的時候(更多是維修主板)。如果懷疑故障是CPU引起的那麼必須要使用到CPU假負載這款維修工具。如果我們懷疑CPU有故障的時候,我們是不可能拿真的CPU上到電腦主板CPU插座上測試的,因為這樣很容易燒壞CPU,畢竟維修都是有風險的。況且是在不知道准確故障的情況下。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用CPU假負載代替真的CPU來進行故障測試了。
8、打阻值卡:
打阻值卡用於有標准接插件的配件的維修,可以打阻值、測信號。現在電子市場里的中小維修部維修主板的成功率一般不超過60%,主要是因為他們只修一些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對於匯流排故障他們一般就不修了。廠家售後服務部的維修成功率一般在98%以上,這就要求他們即使匯流排出問題了,也要修復,這時就要用打阻值卡了。打阻值卡有兩種,一種是手工的,另一種是自動的,手工打阻值卡很簡潔,上面清楚地標明了地址、數據、控制匯流排,維修時只要直接用示波器或萬用表測相關的點的信號就可以了,提高了工作效率,省去了翻看資料的煩惱。自動打阻值卡在手工打阻值卡的基礎上增加了數模轉換器、數據採集電路、介面電路和軟體系統,這樣就可以通過計算機處理相關數據信號,效率又可以提高很多,自動打阻值卡有數據採集功能,即我們能常所說的“學習”功能,它可以把好主板的信號採集到電腦里作為一個資料庫的記錄保存起來,維修時就可以把故障主板的相關數據也採集進來作比較,從而找出故障點。
9、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電子測量儀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見的電信號變換成看得見的圖象,便於人們研究各種電現象的變化過程。示波器利用狹窄的、由高速電子組成的電子束,打在塗有熒光物質的屏面上,就可產生細小的光點。在被測信號的作用下,電子束就好像一支筆的筆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繪出被測信號的瞬時值的變化曲線。利用示波器能觀察各種不同信號幅度隨時間變化的波形曲線,還可以用它測試各種不同的電量,如電壓、電流、頻率、相位差、調幅度等等。
10、晶元起拔器:
用於插拔印刷電路板的起拔裝置,包括:固定塊、手柄、起拔爪、彈簧、圓柱銷,扳手與固定塊之間通過圓柱銷連接,扳手以圓柱銷為轉軸實現起拔器的起拔功能,彈簧安裝在扳手和固定塊之間,保證起拔器在開啟狀態使扳手處於一固定狀態,不晃動;扳手包括手柄和起拔爪,採用塑料件手柄和金屬件起拔爪的復合型結構,起拔爪部分裝入手柄內腔。採用本實用新型的起拔器既能夠滿足起拔時具體較大力矩的要求,也能確保扳手不易斷裂。而且採用流線型設計,並符合CPCI標准,可廣泛應用與通訊設備或電子設備的插板設計中。
11、台式機電源診斷器診斷儀:
用於測試電腦機箱電源供電是否正常的儀器。
12、BGA返修台:
一般只有大型維修機構或是維修學校和品牌電腦廠家、主板廠家才有的大型維修設備。價格在8000元等上萬元不等。這個阿龍也不懂。自己網路吧。
13、錫鍋:
一般情況下,錫爐是指電子接焊接中使用的一種焊接工具。對於分立元件線路板焊接一致性好,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是您生產加工的好幫手。一般市場上熔錫爐根據發熱方式,可分為內熱式熔錫爐和外熱式錫爐。按照錫槽的外形來說,可以分體圓形小錫爐和方形錫爐。圓形錫爐的話,一般直徑在100毫米以下,而這個尺寸以上的話通常為方型。滑鼠鍵盤的介面都是用這個焊接上去的。這個也是大型維修設備。
1、初級維修:
也叫板卡級維修、和晶元級維修對比沒啥技術含量。大多數電腦城均是採用此法維修。說白了就是哪裡壞了換哪裡。主板、硬碟、CPU、顯卡、內存、光碟機換了都是換。遇到這級別的師傅你讓他給修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就是這個級別的。
但是板卡級維修也需要極高的軟硬體經驗。比如用軟體判斷哪個硬體壞了等。他們的技術也不是僅僅會安裝個GHOST系統的菜鳥能比的。
2、中級維修:
也就是所謂的晶元級維修、通常也就是用萬能表檢查是哪個晶元壞了、或是檢查二極體、三極體、場效應管等等。能檢測到哪裡的故障並能用熱風槍或是電烙鐵更換損壞的電子元件這既是晶元級維修、一般大型維修機構、晶元級維修學校、主板廠家、品牌機廠家均是採用此法維修。
3、高級維修:
⑥ 燒錄E方的一般是什麼燒錄器
一般來說兩者等價,編程器就是燒錄器,英文都叫PROGRAMMER。都是用於把程序燒到晶元上面去。
但如果硬要說其區別,編程器偏向於那種像ICD2、jlink那樣能在線編程的工具。而燒錄器偏向於那種有個單片機插座的,燒寫程序時候要把晶元從系統板子中取出來放到燒錄器插座里去,燒好後把晶元取出來放回系統板子中去的那種工具。
⑦ 晶元燒錄程序一般用什麼燒錄器
2001 年 3 月 21 日,任天堂在日本正式發布了它的第二代游戲掌上游戲機,同年 6 月,這款攜帶型游戲機登陸了歐美市場,屬於它的長達 8 年的光輝歷史拉開了序幕。
這款繼承第一代掌機 GB 里最後一款機型 GBC(Game Boy Color)的「彩色使命」的機器被命名為「GBA(Game Boy Advance)」,直譯過來就是「更為先進的 Game Boy」。
今年是 GBA 發布的 20 周年,雖然任天堂早已不再為其舉行活動、發行卡帶,但是這款深受玩家喜愛的游戲機以及該平台上的游戲仍然繼續發光發熱,被玩家不斷地提起、再創作。
▲ 2019 年《洛克人 EXE6》終於被漢化
▲ 2020 年《七龍珠 Z-布歐的憤怒》民間漢化完成
作為很可能是大部分國人接觸到的第一台任天堂掌機,GBA 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承載著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GBA 的背景檔案、熱門游戲以及派生出來的游戲文化吧。
作為任天堂第二代掌機的 GBA 系列
到目前為止,如果不算專用電子游戲機(只能玩預裝的限定游戲)Game & Watch,任天堂共發布了 5 個系列的掌上游戲機,它們分別是:GB(1989 年發售)、GBA(2001 年發售)、NDS(2004 年發售)、3DS(2011 年發售)與 Switch(2017 年發售)。
▲ 圖片來自搜狐號:KIKS 鞋報
從 2001 年推出市場到 2008 年全面停產,GBA 系列掌機總共賣出 8151 萬台,而時至 2019 年已經突破了 1.18 億萬台。(截止 2021 年 3 月,Switch 的銷量為 8459 萬台)。
與其他的任天堂掌機一樣,任天堂的第二代掌機 GBA 根據配置、外形等不同也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它們分別為:GBA、SP 與 GBM。
GBA(Game Boy Advance)
和現在的日本掌機市場基本已經被任天堂一家獨大的狀況不同,GBA 誕生在一個「群雄割據」的時代——在 1995 年到 2005 年 10 年裡面,無論是世嘉、SNK、萬代還是索尼都有自家的掌機。
所幸,任天堂的第一代掌機 GB 銷量不俗,其配備了彩屏的收官之作 GBC 更是斗敗了 1999 年 SNK 的彩屏掌機 NGPC 與 2000 年萬代發布了彩色主機 WSC,前代的出色表現為 GBA 的輝煌打下基礎。
2001 年發布的掌上游戲機 GBA 配備有一塊 2.9 寸 TFT 液晶屏幕,能展示 240X160 像素(GBC 為 160 X 144 像素)的高色彩畫面,內置 32 位緩存處理器,以兩節干電池供電,續航約 10~15 小時。
在控制方面,GBA 有 A、B 、L 、R、START、SELECT 和方向鍵 7 個按鍵,這基本構成了任天堂後面掌機的按鍵基礎。
▲ 玩家收集的全款非限定色的 GBA,圖片來自:網路 gba 吧
值得注意的是,正統的 GBA 屏幕因為考慮到機器的續航問題(畢竟耗電太快頻頻更換干電池太麻煩),是沒有帶背光的,當時的玩家要麼選擇在陽光下面玩,要麼人手一個「小夜燈」。
▲ 任天堂歷代掌機續航時間
GBA 的發售價為 9800 日元,2001 年日元與人民幣的匯率為 100 日元兌換 6.8 元人民幣,也就是說 GBA 的價格按人民幣折算大致為 666 元人民幣。
但從一張 2001 年的舊報紙我們可以模糊看到,其來到中國再賣到玩家手上的價格約為 1180 人民幣,升價了差不多一倍。
▲ 艱難地從吧友提供的照片中辨認出當時 GBA 的售價
一千多的機子再加上幾百塊的卡帶錢,按照 2001 年我國人民的消費水平來說,GBA 真的算得上一個奢侈品了。
2004 年,中國玩家終於能玩上有中文界面的 GBA ,因為在這一年,中國神遊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任天堂的授權,推出了 GBA 的中國大陸版「iQue 小神遊」。
這款掌機在當年的 6 月 8 日於上海、廣州和成都正式售賣,帶同捆的《瓦里奧尋寶記》,售價為 698 人民幣。
▲ 圖片來自:一游網
GBA SP(Game Boy Advance SP)
於 2003 年 2 月 14 日情人節當天在日本發售的 GBA SP(下簡稱 SP)是任天堂 GBA 系列的第二代產品,售價為 12500 日元,大陸的小神遊版在一年後發售,售價約為 800 人民幣。
另外任天堂還把原來 GBA 需要更換的干電池換成了可以充能的內置鋰電池,充電 3 小時, 可以續航約 10 小時。有趣的是以鈷酸鋰作為正極的商用鋰電池其實是老任的對手索尼在 1992 年發明的,這種電池極大地革新了消費電子產品的面貌。
相比於 GBA 機身的粗獷和豪邁,翻蓋的 SP 顯得更加細膩和優雅,因而獲得了不少女性玩家的青睞。 盡管在國內,你也可以看到不少女孩用 SP 玩《牧場物語:礦石鎮的夥伴們》。
▲ 圖片來自:B 站 UP 主丙丙王的開箱視頻
2004 年 12 月 12 日,索尼發布了自己的掌機 PSP 1000,同年,任天堂停止了原版 GBA 的生產,將 SP 的價格下調到 9800 日元。
▲ 索尼的 PSP 系列掌機就算是現在看來也非常時尚
玩過 PSP 的讀者應該知道,這款掌機無論是在外形設計還是在性能都領先 SP 不少,但由於 PSP 的產能以及游戲方面在發售初期比不少早已站穩陣腳的 GBA 系列,因此 2014 年市場上大部分人還是在購買和使用 GBA 系列掌機和卡帶。
GBM(Game Boy Micro)
時間來到 2005 年,此時索尼 PSP 和任天堂的第三代掌機 NDS 已經成為掌機市場上的主角,但任天堂還是推出了 GBA 的第三個改版 GBM,並於慶祝超級馬里奧 20 周年的紀念日 9 月 13 日發售。
這款外觀據說受到蘋果 iPod 啟發的金屬機身掌機不愧「Micro」之名,將屏幕縮小至 2 英寸,添加了可調節背光燈,馳航約 6~10 小時。
GBM 是 GBA 系列中唯一不「向下兼容」的掌機,不能兼容 GB 和 GBC 卡帶,只能玩 GBA 游戲。
雖然 GBM 的操作手感和屏幕亮度都優於 SP,但市場對這款迷你的掌機並不看好,全球只賣出了 242 萬台,遠遠低於時任任天堂社長岩田聰的預期。
GBA 上的熱門游戲,你玩過哪個?
在 GBA 的全盛時期,基本上日本的著名游戲廠商如卡普空、科樂美、Game Arts 等都為其提供過游戲,包括往日的勁敵世嘉和 SNK 都與任天堂達成了合作。
其中世嘉提供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光明之魂》系列和《索尼克戰斗》,SNK 則提供了《拳王 EX》系列和《合金彈頭 Advance》)
任天堂發行作品
由 Game Freak 開發,任天堂發行的寶可夢系列游戲是任天堂游戲史上最歡迎的作品之一。
寶可夢這個 IP 也曾多次救任天堂於困局之中,例如 GB 時代憑借黑白畫面的《寶可夢紅. 綠》擊敗同行的彩屏主機,GBA 時代用《寶可夢火紅. 葉綠》為 GBA 成功續命。
▲ 於 1996 年發售的《寶可夢紅/綠》
GBA 上可玩的寶可夢作品有發行於 2002 年的《寶可夢紅寶石/藍寶石》(資料片《寶可夢綠寶石》在 2004 年發布)與發行於 2004 年的《寶可夢火紅/葉綠》。寶石篇是寶可夢的正統的新作,《寶可夢火紅/葉綠》則是《寶可夢紅/綠》的復刻版。
國內大部分玩家接觸寶可夢系列都是從 GBA 開始的,捕捉精靈(當時的翻譯不叫寶可夢,而叫精靈),培養精靈,與 NPC 對戰等玩法對於當時的玩家來說非常新鮮。
▲《寶可夢火紅》
GBA 上的寶可夢游戲還支持兩位好友之間進行聯機交換、對戰,這樣一來,玩家與玩家之間只要都攜帶著小巧輕便的 GBA 掌機就可以進行互動,極大提高了游戲體驗。
▲正在聯機和對方交換訓練師卡片的 GBA 玩家
提到任天堂的游戲,又怎能少得了其著名 IP 塞爾達呢?
在 GBA 上的塞爾達游戲有四作,分別為:《塞爾達傳說:眾神的三角力量&四支劍》《塞爾達傳說》《林克的冒險》(兩款都是復刻 FC 上的作品)以及最為國內玩家所熟知、由卡普空代工的《塞爾達傳說:縮小帽》(下簡稱《縮小帽》)。
▲《塞爾達傳說:眾神的三角力量》
《縮小帽》被譽為是「把 GBA 的技能發揮到極致」的作品。
主人公林克在拯救被石化的塞爾達公主的路上遇到了一頂會說話的帽子,它擁有把佩戴者縮小的能力。林克和帽子一起到處冒險,修補能擊敗古夫的聖劍。
這款游戲的氛圍是偏輕松愉快的,裡面的迷你林克要比《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里木頭林克活潑得多,攻擊和翻跟斗時的吆喝都是正太的配音,非常可愛。
任天堂在 GBA 上的馬里奧系列作品有:冒險類游戲《馬里奧與路易基 RPG》《瓦里奧大陸 4》、運動類游戲《馬里奧網球》、賽車游戲《馬里奧賽車 A》,益智游戲《馬里奧彈珠台》等等。
GBA 上的《馬里奧與路易基 RPG》是馬里奧與路易基 RPG 系列的第一作,戰斗系統非常特別,在雙人戰斗中,玩家 A 鍵控制馬里奧,B 鍵控制路易吉,協同抗敵。
作品講述的是碧琪公主的聲音被盜,路易基和馬里奧兄弟踏上了冒險之旅,希望幫公主奪回聲音的故事。連馬里奧系列的經典大 BOSS 庫巴也提供飛船助我們一臂之力。
卡普空作品
由卡普空製作的 GBA 游戲同樣也是膾炙人口,這里介紹我個人最喜歡的兩款作品——《逆轉裁判》三部曲以及《洛克人 EXE》系列。
巧舟擔任編劇的《逆轉裁判》三部曲是一款法庭推理文字類游戲。玩家扮演初出茅廬的新人律師成步堂,通過調查搜證、法庭抗辯等方式為辯護人洗脫嫌疑。
《逆轉裁判》系列的劇本寫得非常出色,人設鮮明。第一部的游戲劇情在 2012 年的時候被拍成了電影,而 2016 年和 2018 年的兩季同名動畫則分別按照游戲第一、二部和第三部的內容改編。
▲ 對比 GBA 的原版和 NS 重置版的千奈美,還是前者更「楚楚可憐」
▲ 還記得戈德檢控官那句名言嗎?「真正的男人…… 只有在一切都結束的時候,才會流淚……」
在《逆轉裁判》的玩家中流傳著這么一句玩笑話:「上了證人席你還想逃?」
一位位原本站在證人席神色自若的真凶在陷害被告的惡行暴露、面臨法律制裁時的變臉和顏藝讓人印象深刻。
《洛克人 EXE》系列一共出了 6 部,但是被漢化的到目前為止只有第 2、3、6 部,在 2005 年已經發售的第六部作品甚至還是到了 2019 年 12 月才被相對完整地漢化出來。
然而語言的不通並不妨礙廣大的 EXE 愛好者依靠著手上的攻略書和翻譯把游戲通關,甚至還收集了全部的晶元。
《洛克人 EXE》系列游戲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電子網路非常發達的世界,大部分人都擁有一台叫 PET 的電子設備,裡面的 AI(也叫領航員)可以幫主人完成很多事情,故事的主角光熱斗是一名熱血少年,他與自己的領航員洛克人合作,共同守護網路安全。
本款游戲集晶元收集、即時戰斗、迷宮冒險於一身,玩家穿梭於現實和網路世界,將洛克人上傳到游戲里的任何聯網設備後,即可進入該設備的虛擬空間,進行病毒殺滅,設備維護等工作。
科樂美作品
由小島文美作畫、山根美智留譜曲(沒參與第二部)、五十嵐孝司擔任製作人(三人並稱惡魔城鐵三角)的游戲《惡魔城》系列在 GBA 上共有 3 部作品,分別是《惡魔城:月至輪回》《惡魔城:白夜協奏曲》以及《惡魔城:曉月圓舞曲》(下稱《曉月圓舞曲》)。
三部作品中以《曉月圓舞曲》評價最高,Switch 上的惡魔城系列的精神續作——眾籌游戲《血污:夜之儀式》的碎片搜集玩法繼承的也是《曉月圓舞曲》的魂搜集系統。
所謂「魂收集」即玩家擊倒怪物有一定幾率掉落該怪物的「魂」,主角裝備「魂」後可習得該怪獸的招數,這種《曉月圓舞曲》首創的收集模式為原本硬核的動作游戲增添了很多樂趣。
該作的畫面也是三作之中最好,小島文美為來須蒼真、有角幻也等角色繪制的頭像十分美型,人物行進、打鬥的動作和諧流暢,操縱著身披白色風衣的蒼真在古堡里敏捷跳躍也是一種視覺享受。
科樂美的《游戲王》系列也是我在 GBA 上很喜歡的作品。
當年因為星空台和本港台的熱播,《游戲王》在青少年中非常有人氣,隨處可見文具店和玩具店有兜售游戲王卡片,朋友們聚在一起也喜歡模仿電視里的配音用自組的卡片對戰。
▲ 一定要用最大的聲音喊「抽卡!」才有氣勢
GBA 上的 RPG 游戲《游戲王決斗怪獸 8:破滅之大邪神》收錄了近 1000 張游戲王卡牌,武藤游戲、城之內、海馬、杏子、孔雀舞等動畫里的人氣角色悉數登場。
該作游戲畫面精美,劇情吸引,最重要的是玩家還可以通過卡片密碼輸入的方式來構建自己的卡組(現實中買到的每張正版游戲王卡片右下角都有卡片的特定編號)。
努力在游戲里存錢,把現實中的卡組帶到游戲中,再用它們來打敗海馬等 NPC 讓當年患有嚴重中二病的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其實除了上述幾個大游戲公司的名作,GBA 上還有很多經典作品此處無法一一展開,例如:Intelligent Systems 工作室的《火焰紋章》系列,Banpresto 的《召喚之夜:鑄劍物語》三部曲,Camelot 的《黃金太陽》系列,Smilesoft 的《攜帶電獸》系列,小島秀夫的《合金裝備》《我們的太陽》等等。
這些都是很多 GBA 愛好者的心頭好,每款都經得住數十小時的時長考驗,但是本文篇幅有限,難免掛一漏萬,還請讀者見諒。
漢化、魔改與模擬器
說起 GBA 游戲,游戲的漢化是一個不能不提的問題。
雖然任天堂通過與神遊科技合作成為了最早進入中國的游戲商,但受各種因素影響 GBA 上的正版中文游戲卻是真正意義上的屈指可數。
▲ 據說小神遊公司真正代理的中文游戲只有 8 款
這時候就有很多人要問了,那我以前小時候玩的 GBA 游戲卡帶怎麼都是中文的呢?答案是:我們以前在游戲機鋪買到的 30~40 一張的 GBA 卡帶基本上都是盜版的。
這些盜版游戲經過破解、漢化、製作成卡帶等環節最後出售到玩家手中,因為有時候同一個游戲是不同的漢化組漢化的,所以你甚至會發現小夥伴的游戲翻譯和你的並不一樣。
當年的小神遊 GBA 之所以大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能夠兼容各種類型的卡帶,無論是正版日本卡帶、盜版中文卡帶、魔改卡帶還是燒錄卡(可擦寫游戲卡帶)都可以用它來玩。
▲ 網路貼吧的網友拍攝了用燒錄卡燒錄游戲的過程
20 年前正是我國民間游戲漢化組方興未艾時,2001 年 GBA 的首款漢化游戲《惡魔城:月至輪回》經由個人游戲漢化者施珂昱發布,引起熱烈反響,隨後各個民間漢化組興起,玩家很快迎來了許許多多的中文 GBA 游戲。
D 商漢化組以漢化寶可夢系列游戲聞名,老玩家熟悉的「口袋妖怪」這個譯名就是來自 D 商。當年寶可夢系列的第一款官方中文版《寶可夢太陽/月亮》也參考了這些民間漢化組的翻譯。
▲ 現行的翻譯里「高級球」比「超級球」捕捉率更高,但以前的部分版本中,「超級球」翻譯為「怪獸球」
比起其他類型的游戲,文字類游戲漢化工作繁重,而且漢化的好壞會對玩家的游戲體驗產生很大的影響,CGP 漢化組漢化的《逆轉裁判 2》裡面的一處翻譯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如果直譯,上圖女警的名字應該翻譯為須須木. 真子,但在游戲中,玩家需要認識到真正的兇手是因為只是聽過而沒看過女警的名字而錯誤地把它寫作「鈴木」以陷害被告的。
為了讓不懂日語的中國玩家能夠悟出這一層,漢化組機智地把被告的名字翻譯為鈴木,與兇手寫下的「鈴木」構成同音異形的關系。
有些漢化者喜歡在游戲里夾帶私貨,例如《惡魔城:曉月圓舞曲》的著名漢化版——九柳漢化版,在打一般結局的最終戰時,BOSS 會在開始干架前來一句:「對了,別忘了訪問九柳的網站。」
▲ 這句話成為惡魔城的一個名梗
一臉囂張的吸血鬼突如其來的插科打諢讓玩家原本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當時的玩家沒什麼漢化組的概念,因此還有很多人上網問這位「九柳」到底是誰。
漢化版本身就是一種盜版和改版,但當年的 GBA 游戲卡帶市場還會流傳著一些真正的魔改游戲卡帶。
《精靈寶可夢》系列是 GBA 上存在改版最多的游戲,有些改版作的風頭甚至超過了正版游戲(例如《口袋妖怪:漆黑的魅影》),偶爾也會有小夥伴在游戲鋪入手到恐怖改版,產生童年陰影的事情。
▲《口袋妖怪:葉綠》的恐怖改版作《口袋妖怪:血爆黃》
漢化組有時也會參與游戲改版的製作,例如《火焰紋章:聖魔之光石》的改版《火焰之紋章:聖邪的意志》便是由火紋專題網站「火花天龍劍」與該系列著名漢化組狼組共同製作的。
這款作品不僅擁有全新故事背景,增加了可用角色(一些魅力反派變成了我方的人),還大幅度改動了原本游戲的支援對話,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內幕關系錯綜復雜,讓年少的我大開眼界。
當年的玩家想要玩到 GBA 的游戲,按照成本的高低劃分有三種辦法,分別是購買卡帶,讓店家把游戲燒錄到購置的燒錄卡中,以及下載 PC 上的 GBA 模擬器。
所謂 GBA 模擬器就是在電腦上模擬 GBA 游戲的運行環境來遊玩 GBA 以後的程序,後來隨著搭載塞班 S60 系統的智能手機的出現,手機上也可以下載使用模擬器了。
對剛下載的模擬器上出現的「金手指」選項感到好奇的人不在少數,「金手指」其實就是模擬器上自帶的游戲修改器,通過添加「金手指代碼」改變游戲里的數據,以達到作弊的目的。
一向憑借存檔、讀檔(人稱 S/L 大法)來捕捉珍稀寶可夢的我網路一查「金手指」三個字,從此打開了 99 個大師球、百分百遇到閃光精靈、隨意穿牆的神奇世界。
▲ 某改版游戲在寶可夢的技能中使用了金手指梗
在游戲里使用金手指代碼作弊固然不想被其他玩家知道,但也滿足了部分喜歡探索全部游戲的玩家「要收集全部」的心理。
比如在《寶可夢火紅. 葉綠》中,國內玩家只有使用金手指才能獲得原本要參加任天堂官方活動才能拿到的道具「神秘船票」,前往鳳凰和洛基亞的所在地——肚臍岩。
20 年過去了,作為游戲機的 GBA 已經因為停產、性能、配適等原因而離我們越來越遠,10 後的童年不是 Gameboy,而是畫面清晰、色彩鮮艷的 Switch。
但作為一種文化,GBA 永遠不會老去,因為這台開一代之先河的掌機和上面的游戲的 DNA 已經融進了後面許許多多的掌機和游戲製作者的作品之中。
GBA 上的游戲大多是像素風格,體積不過 100M,它們之中的經典作品製作精良、可玩性強、畫面和諧、情節引人入勝,就算用現在眼光評價仍然可圈可點。
▲ 三百多隻寶可夢的縮略圖一眼便可辨認
不少人認為電子游戲這種和「技術」緊密關聯的東西是會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而迎新棄舊的,過時的作品終將被淘汰的,但誰又能保證二十年後的新作就一定超越前作呢?
事實也許是,對於一種藝術而非科學,任何好的作品過去看是優秀的,將來看也應該同樣是優秀的。
⑧ 維修電腦所用到的工具,要盡全的答案.
1.烙鐵,錫絲,錫槍:用於焊接和更換零件.
2.萬用表:用於測量各種電壓電阻電流的參數.和零件好壞測量.
3.累絲刀(一字和十字的),剪鉗等用途就不必說了.
4.診斷卡:根據診斷的數據可以鎖定主板壞的范圍.以便更快的找到和解決問題.
5.有條件的話或是專業的還要有:熱風槍:用於拆卸和焊接IC晶元.示波器:用於測量晶振是否工作等所有可以測試的波形.還要用到一些備用的CPU(370 478 775等).內存條(SDR DDR DDR2等),顯卡,電源,數據線(IDE ATA)等:主要用於代換測試以便排除問題點.
6.還要有一些專業的殺毒軟體,系統配置安裝軟體等以便解決軟體問題.看你有沒有服務這方面的了.
⑨ 電腦被雷震了無法開機,電源是好的主板也通電按開機鍵就是沒反映是什麼原因。聽說要用燒錄器修,是哪裡...
你怎麼敢說主板是好的呢,更不敢說燒錄器等天神推薦的武器。
這種情況必須送修,電腦維修有專門的工具,一試就知道哪裡壞了。
估計要麼主板,要麼硬碟。
⑩ 編程燒錄器選用哪個牌子的好
編程器要依據自身的需求,針對性選擇。
不同類型的晶元,有不同的燒錄需求,不同的編程器也有不同的處理特長。
所以,編程器的選擇,是與編程晶元有關的,並且還需要結合燒錄方案。
摒棄以上兩點不談,只考慮產品本身的性能,無非是以下幾點:
1,穩定性
2,速度也就是產能
3,support力度(技術支持能力)
4,交期
其中:1,2是產品本身性能,當然屬歐美Data IO/BP略有勝出,但是國內蘇州卓訊電子,西爾特及台灣L_P,MINATO也不錯。
但是鄙人覺得編程器實現燒錄並不難,難在後續的技術支持和配合度,在這點上,因為國外品牌在國內沒有實質上的研發,所以技術支持周期較久(4~8周)並且收費。
台灣也差不多。
國內蘇州卓訊電子,西爾特雖然技術不錯,但是一般走代理路線,不主動提供現場支持,配合度也有限,但交期不錯,產品性價比優越(國內的都很優秀)。
所以建議:購買國內品牌,可以網上搜索下,並且最好從有技術服務經驗的代理商處購買。
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