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電路板維修檢測方法
通常一台設備裡面有許多個電路板維修,當拿到一部有故障的電路板維修的設備時,首先要根據故障現象,判斷出故障的大體部位,然後通過測量,把故障的可能部位逐步縮小,最後找到故障所在。具體的電路板維修檢測方法下面由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一、常用的維修檢測方法
常見的電路板維修檢測方法有在線測量法、非在線測量法和代換法。
1.非在線測量是指非在線測量在電路板維修未焊入電路時,通過測量其各引腳之間的直流電阻值與已知正常同型號電路板維修各引腳之間的直流電阻值進行對比,以確定其是否正常。
2.在線測量是指在線測量法是利用電壓測量法、電阻測量法及電流測量法等,通過在電路上測量電路板維修的各引腳電壓值、電阻值和電流值是否正常,來判斷該電路板維修是否損壞。
3.代換法是指是用已知完好的同型號、同規格電路板維修來代換被測電路板維修,可以判斷出該電路板維修是否損壞。
4.分隔測試法又稱電路分割法,是把電子設備內與故障相關的電路,合理地、一部分一部分地分隔開來,以便明確故障所在的電路范圍的一種故障檢查方法。該法是通過多次的分隔檢查,肯定一部分電路,否定一部分電路,這樣一步一步地縮小故障可能發生的所在電路范圍,直至找到故障位置。
5.信號注入法:此法是使用外部信號源的不同輸出信號作為已知測試信號,並利用被檢電子設備的終端指示器表明測試結果。檢查時,根據具體要求,選擇相應的信號源,獲得不同指標的已知信號;由後級向前級檢查,即從被檢設備的終端指示器的輸入端開始注入已知信號,然後依次由後級電路向前級電路推移。在新疆工業電路板維修中把已知的、不同測試信號分別注入至各級電路的輸入端,同時觀察被檢設備終端面指示器的反應是否正常,以此作為確定故障存在的部位和分析故障發生的原因的依據。
6.直覺檢查法:這種方法是指在不採用任何儀器設備、不焊動任何電路元器件的情況下,憑人的直覺—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來檢查待修電路板故障所在的一種方法。直覺檢查法是最簡單的一種設備故障的方法。該法又可以分為通電檢查方法和不通電檢查法兩種。
7.信號尋跡法:這種方法是使用單一的測試信號,藉助測試儀器(如示波器、電子電壓表等),由前向後逐級進行檢查(尋跡)。該法能深入地定量檢查各級電路,能迅速地確定發生故障的部位。
8.交流短路法:又稱電容旁路法,是一咱利用適當容量和耐壓的電容器,對被檢電子設備電路的某一部位進行旁路檢查的方法。這是一種比較簡便迅速的故障檢查方法。交流短路法適用於判斷電子設備電路中產生電源干擾和寄生振盪的電路部位。
9.參數測試法:就是運用儀器儀表,(如:匯能IC在線維修測試儀)測試電子設備電路中的電壓值、電流值、元件數值 、器件參數等的一種電子設備故障檢查方法。通常,在不通電的情況下測量電阻值;在通電的情況下測量電壓值、電流值;或拆下元器件測量其相關的參數。
10.波形觀察法:這是一種對電子設備的動態測試法。它藉助示波器,觀察電子設備故障部位或相關部位的波形;並根據測試得到的波形形狀、幅度參數、時間參數與電子設備正常波形參數的差異,分析故障原因,採取檢修措施。在工控電路板維修中波形觀察法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定量的測試檢修方法。
二、常見電路板維修的檢測
1.微處理器電路板維修的檢測。微處理器電路板維修的關鍵測試引腳是VDD電源端、RESET復位端、XIN晶振信號輸入端、XOUT晶振信號輸出端及其他各線輸入、輸出端。在路測量這些關鍵腳對地的電阻值和電壓值,看是否與正常值(可從產品電路圖或有關維修資料中查出)相同。不同型號微處理器的RESET 復位電壓也不相同,有的是低電平復位,即在開機瞬間為低電平,復位後維持高電平;有的是高電平復位,即在開關瞬間為高電平,復位後維持低電平。
2.開關電源電路板維修的檢測。開關電源電路板維修的關鍵腳電壓是電源端(VCC)、激勵脈沖輸出端、電壓檢測輸入端、電流檢測輸入端。測量各引腳對地的.電壓值和電阻值,若與正常值相差較大,在其外圍元器件正常的情況下,可以確定是該電路板維修已損壞。 內置大功率開關管的厚膜電路板維修,還可通過測量開關管C、B、E極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來判斷開關管是否正常。
3.音頻功放電路板維修的檢測。檢查音頻功放電路板維修時,應先檢測其電源端(正電源端和負電源端)、音頻輸入端、音頻輸出端及反饋端對地的電壓值和電阻值。若測得各引腳的數據值與正常值相差較大,其外圍元件與正常,則是該電路板維修內部損壞。對引起無聲故障的音頻功放電路板維修,測量其電源電壓正常時,可用信號干擾法來檢查。測量時,萬用表應置於R×1檔,將紅表筆接地,用黑表筆點觸音頻輸入端,正常時揚聲器中應有較強的“喀喀”聲。
4.伺服放大器電路板維修的檢測。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檔,測量運算放大器輸出端與負電源端之間的電壓值(在靜態時電壓值較高)。用手持金屬鑷子依次點觸運算放大器的兩個輸入端(加入干擾信號),若萬用表表針有較大幅度的擺動,則說明該運算放大器完好;若萬用表表針不動,則說明運算放大器已損壞。
5.時基電路板維修的檢測。時基電路板維修內含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用萬用表很難直接測出其好壞。可以用所示的測試電路來檢測時基電路板維修的好壞。測試電路由阻容元件、發光二極體LED、6V 直流電源、電源開關S 和8腳IC插座組成。將時基電路板維修(例如NE555)插信IC插座後,按下電源開關S,若被測時基電路板維修正常,則發光二極體LED將閃爍發光;若LED不亮或一直亮,則說明被測時基電路板維修性能不良。
6.工控電路板維修的分隔檢測:在把工控電路板與故障相關的電路,合理地、一部分一部分地分隔開來,以便明確故障所在的電路范圍的一種故障檢查方法。這樣通過多次的分隔檢查,肯定一部分電路,否定一部分電路,這樣一步一步地縮小故障可能發生的所在電路范圍,直至找到故障位置。
❷ 計算機主板故障的檢測和維修方法
一、查板方法:
1.觀察法:有無燒糊、燒斷、起泡、板面斷線、插口銹蝕。
2.表測法:+5V、GND電阻是否是太小(在50歐姆以下)。
3.通電檢查:對明確已壞板,可略調高電壓0.5-1V,開機後用手搓板上的IC,讓有問題的晶元發熱,從而感知出來。
4.邏輯筆檢查:對重點懷疑的IC輸入、輸出、控制極各端檢查信號有無、強弱。
5.辨別各大工作區:大部分板都有區域上的明確分工,如:控制區(CPU)、時鍾區(晶振)(分頻)、背景畫面區、動作區(人物、飛機)、聲音產生合成區等。這對電腦板的深入維修十分重要。
二、排錯方法:
1.將懷疑的晶元,根據手冊的指示,首先檢查輸入、輸出端是否有信號(波型),如有入無出,再查IC的控制信號(時鍾)等的有無,如有則此IC壞的可能性極大,無控制信號,追查到它的前一極,直到找到損壞的IC為止。
2.找到的暫時不要從極上取下可選用同一型號。或程序內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開機觀察是否好轉,以確認該IC是否損壞。
3.用切線、借跳線法尋找短路線:發現有的信線和地線、+5V或其它多個IC不應相連的腳短路,可切斷該線再測量,判斷是IC問題還是板面走線問題,或從其它IC上借用信號焊接到波型不對的IC上看現象畫面是否變好,判斷該IC的好壞。
4.對照法:找一塊相同內容的好電腦板對照測量相應IC的引腳波型和其數來確認的IC是否損壞。
5.用微機萬用編程器(ALL-0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軟體測試IC。
三、電腦晶元拆卸方法:
1.剪腳法:不傷板,不能再生利用。
2.拖錫法:在IC腳兩邊上焊滿錫,利用高溫烙鐵來回拖動,同時起出IC(易傷板,但可保全測試IC)。
3.燒烤法:在酒精燈、煤氣灶、電爐上燒烤,等板上錫溶化後起出IC(不易掌握)。
4.錫鍋法:在電爐上作專用錫鍋,待錫溶化後,將板上要卸的IC浸入錫鍋內,即可起出IC又不傷板,但設備不易製作。
5.電熱風槍:用專用電熱風槍卸片,吹要卸的IC引腳部分,即可將化錫後的IC起出(注意吹板時要晃動風槍否則也會將電腦板吹起泡,但風槍成本高,一般約2000元左右)
主板維修基礎
主板是電腦的關鍵部件,用來連接各種電腦設備,在電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出現故障,你的電腦就不能正常使用了。目前主板的集成度越來越高,維修主板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往往需要藉助專門的數字檢測設備才能完成,不過掌握全面的主板維修技術,對迅速排查主板故障還是十分必要的。
一、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如今主板所集成的組件和電路多而復雜,因此產生故障的原因也相對較多。常見主板故障很多是環境不良造成的,不過由於主板自身質量問題而引起的故障也比較多,另外出現的一些問題都是用戶人為造成的。
1、主板運行環境不良
如果主板上布滿了灰塵,可以造成信號短路等故障。如果電源損壞,或者電網電壓瞬間產生尖峰脈沖,就會使主板供電插頭附近的晶元損壞,從而引起主板故障;另外,靜電也常造成主板上晶元(特別是CMOS晶元)被擊穿,引起故障。
2、主板本身質量問題
由於主板上的晶元和其它器件質量不好,使用時間一長器件就會老化損壞,從而導致主板故障。
3、人為故障
熱插拔硬體非常危險,許多主板故障都是熱插拔引起的,最常見的就是燒毀了鍵盤、滑鼠口,嚴重的還會燒毀主板。帶電插撥I/O卡,在裝板卡及插頭時用力不當,都可以造成對介面、晶元等的損害。
二、主板常用的檢修方法
主板故障的確定,一般通過逐步拔除或替換主板所連接的板卡(內存、顯卡等),先排除這些配件可能出現的問題後,即可把目標鎖定在主板上。實際維修時,經常使用下面列舉的維修方法。
1、觀察法
檢查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如果在拆裝機箱時,不小心掉入的導電物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間,就可能會導致“保護性故障”。另外,檢查主板與機箱底板間是否因少裝了用於支撐主板的小銅柱;是否主板安裝不當或機箱變形、而使主板與機箱直接接觸,使具有短路保護功能的.電源自動切斷電源供應。
檢查主板電池:如果電腦開機時不能正確找到硬碟、開機後系統時間不正確、CMOS設置不能保存時,可先檢查主板CMOS跳線,將跳線改為“NORMAL”選項(一般是1-2)然後重新設置。如果不是CMOS跳線錯誤,就很可能是因為主板電池損壞或電池電壓不足造成的,請換個主板電池試試。
檢查主板北橋晶元散熱效果:有些雜牌主板將北橋晶元上的散熱片省掉了,這可能會造成晶元散熱效果不佳,導致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死機。遇到這樣的情況,可安裝自製的散熱片,或加個散熱效果好的機箱風扇。
檢查主板上電容:主板上的鋁電解電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圍)內部採用了電解液,由於時間、溫度、質量等方面的原因,會使它發生“老化”現象,這會導致主板抗干擾指標的下降影響機子正常工作。我們可以購買與“老化”容量相同的電容,准備好電烙鐵、焊錫絲、松香後,將“老化”的替換即可。
仔細檢查主板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晶元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觸摸一些晶元的表面,如果異常發燙,可換一塊晶元試試;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藉助萬用表量一下。
2、除塵法
主板的面積較大,是聚集灰塵較多的地方。灰塵很容易引發插槽與板卡接觸不良,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晶元採用插腳形式,也常會因為引腳氧化而接觸不良。
建議用羊毛刷輕輕刷去主板上的灰塵,一定注意不要用力過大或動作過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貼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動以致虛焊。注意清除CPU插槽內用於檢測CPU溫度、或主板上用於監控機箱內溫度的熱敏電阻上的灰塵,否則會造成主板對溫度的識別錯誤,從而引發主板保護性故障。如果是插槽引腳氧化引起接觸不良,可以將有硬度的白紙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內來回擦拭;對於插卡插腳,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層,然後重新插接。
3、檢查主板是否有短路
在加電之前應測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以免發生意外。判斷方法是:測晶元的電源引腳與地之間的電阻。未插入電源插頭時,該電阻一般應為300Ω,最低也不應低於100Ω。再測一下反向電阻值,略有差異,但不能相差過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導通,就說明主板有短路發生。
主板短路的原因,可能是主板上有損壞的電阻電容、或者有導電雜物,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擊穿的晶元。要找出擊穿的晶元,你可以將電源插上加電測量。一般測電源的+5V和+12V。當發現某一電壓值偏離標准太遠時,可以通過分隔法或割斷某些引線、或拔下某些晶元再測電壓。當割斷某條引線或拔下某塊晶元時,若電壓變為正常,則這條引線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來的晶元,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換法
該方法可以確定故障是在主板上,還是在I/O設備上?就是將同型號插件板、或晶元相互交換,然後根據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故障所在。它主要用於易拔插的維修環境,例如內存自檢出錯,可交換相同的內存晶元或內存條來確定故障原因。
操作方法是:先關機,然後將插件板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板就開機觀察機器運行狀態,一旦拔出某塊後、主板運行正常,那麼就是該插件板有故障、或相應I/O匯流排插槽及負載電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後,系統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5、靜態/動態測量法
靜態測量法:讓主板暫停在某一特寫狀態下,根據電路邏輯原理或晶元輸出與輸入之間的邏輯關系,用萬用表或邏輯筆測量相關點電平,來分析判斷故障原因。
動態測量分析法:編制專用論斷程序或人為設置正常條件,在機器運行過程中,用示波器測量觀察有關組件的波形,並與正常的波形進行比較,以便判斷故障部位。
由於主板上的控制邏輯集成度越來越高,因此其邏輯正確性,已經很難通過測量來判斷。建議你先判斷邏輯關系簡單的晶元及阻容元件,然後再將故障集中在邏輯關系難以判斷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
6、程序測試法
該法主要用於檢查各種介面電路、以及具有地址參數的各種電路是否有故障,其原理就是用軟體發送數據、命令,通過讀線路狀態及某個晶元(如寄存器)狀態,來識別故障部位。
要使用此方法,你的CPU及匯流排必須運行正常,能夠運行有關診斷軟體,能夠運行安裝於I/O匯流排插槽上的診斷卡等。你可以使用隨機診斷程序、專用維修診斷卡,或者根據各種技術參數(如介面地址),自編專用診斷程序來輔助硬體維修。不過,你編寫的診斷程序要嚴格、全面有針對性,能夠讓某些關鍵部位出現有規律的信號,能夠對偶發故障進行反復測試,能夠顯示記錄出錯情況。
❸ 買到測試機更不了新怎麼辦
測試機出問題首先要找到廠家的服務站去維修,攜帶好保修卡及發票。你去維修的店家應屬於個體戶,經過私人拆過得手機廠商可以不用負責。
拓展資料:測試機即工程測試機,是指在機器設備正常發售之前生產出的,用於分發公司內部員工、經銷商、合作夥伴,在該用戶群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來進行優化、訂正的測試用樣機。
存在意義:
因為硬體設備不能像軟體一樣可以不斷的更新進行優化,所以硬體設備在正式投產之前,會不定批次的生產一批試用機型,給予用戶進行測試,以便於正式投產的設備更加完美、減少故障率。
工程測試機一般都為免費發放,對象一般為公司內部員工、經銷商、合作夥伴及業界較為著名的用戶群體,但一般會要求該使用者有義務提供機型測。
❹ 當懷疑哪個設備問題時,用同樣功能的,設備替換的維修方法,是什麼
環境檢查法 對於一些突如其來的硬體故障,如開機無顯示等。我們先不要進行深入的考慮,因為往往我們會忽略一些細節問題。首先我們應該看看那些顯而易見的東西:如有沒有接通電源開關是否已打開電源插座有沒有通電是不是所有的接線都連接上了或許問題的根源就在其中。 CMOS還原法 有些用戶往往會因為好奇而改動主板CMOS里的一些設置,而這恰恰是導致故障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電腦故障因此而起,那麼我們可以通過還原CMOS的設置來解決問題。方法非常的簡單,開機後按下鍵盤上的「Delete」鍵進入主板的CMOS,選擇其中的「Load Optimized Defaults」(載入預設設置),按「Y」鍵確認,保存退出CMOS即可。 注冊表恢復法 有些用戶喜歡通過修改注冊表來達到對系統的優化設置或進行個性化設置,也有的用戶在上網瀏覽時被惡意程序改動了注冊表,一些故障就是因為對注冊表不正常的更改而造成的。這時我們可以重新啟動計算機,並切換到MS-DOS方式下,在C盤根目錄下輸入並執行「scanreg/restore」進入注冊表恢復界面,然後選擇一個電腦完好時的注冊表文件,進行「Restore(還原)」,即可實現對注冊表的恢復。 精簡啟動法 部分計算機故障是在我們安裝一些軟體後出現的,如果此時計算機還可以進入操作系統,那麼我們可以在開始菜單中,運行「msconfig」程序,關閉啟動菜單里除「internat.exe、Scanregistry、Systemtray」之外的所有程序。重新啟動計算機後如果故障不再出現,那麼問題多半是由某個自啟動的軟體造成的。 logged跟蹤法 如果計算機已無法進入到Windows中或進入後不正常,那麼我們可以採用Logged(Bootlog.txt)的方式啟動計算機,這樣所生成的Bootlog.txt文件能夠記錄下故障出現的位置。使用Logged方式啟動的方法是,在系統啟動時按下鍵盤上的F8鍵,會出現啟動菜單,選擇以Logged方式啟動,故障出現後,用Windows啟動盤重新啟動計算機,然後將C盤根目錄下的Bootlog.txt文件復制到軟盤上,在其他計算機上打開該文件,你會發現上面記錄了Windows啟動的整個過程,從中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 設備替換法 所謂設備替換,就是當你懷疑哪個設備有問題時,用同樣功能(最好是同一型號)的設備替換它,如果替換後問題消失了,那麼多半就是這個設備出現了問題。 最小系統法 如果你不能確定是哪個硬體出現了問題,可以使用最小系統法來判斷。最小系統法就是去掉系統中的其他硬體設備,只保留主板、內存、顯卡三個最基本的部件,然後開機觀察是否還有故障。如果有,則可排除其他硬體的問題,故障應來自於現有的三個硬體中。如果沒有,則將其他硬體一一添加,查看在添加哪個硬體後出現故障,發現故障所在後,再針對這個硬體進行處理即可。 程序升級法 由於現在的硬體更新速度很快,而且大多數硬體廠商的硬體研發先於軟體研發,因此與硬體配套的驅動程序在剛發布時可能會存在一些小Bug,需要通過不斷更新驅動程序來彌補這些缺陷。因此,升級驅動程序也是解決硬體故障的一項有效方法。 軟體測試法 診斷硬體故障通常需要了解一些硬體方面的信息,但很多人沒有記錄硬體信息的習慣或不知該怎樣記錄。計算機出現故障後,可能會無法進入系統,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在DOS下測試硬體的工具,如HwInfo for DOS,它的大小隻有582KB,放在軟盤里可以隨身攜帶,藉助於它就可以隨時診斷硬體故障了。 更改資源法 很多計算機故障都是由硬體間的資源沖突引起的,對此我們可以採用更改資源的方法來解決。用滑鼠右鍵點擊「我的電腦」,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屬性」一項,點擊「設備管理器」,選擇「按類型查看設備」,如果在列表中發現有設備被黃色的驚嘆號標出,那麼很可能是硬體間有了資源沖突。更改資源的方法是,用滑鼠左鍵雙擊標有驚嘆號的硬體,選擇「資源」一項,去除「使用自動的設置」前的選勾,選擇「更改設置」,將沖突的資源更改即可。
❺ 測試儀器設備的保養技巧有哪些
塗裝工程的儀器設備都是需要定期維護的。就像我們生活中對自己進行護理一樣。時間長了,就會生病。 隨著現代電子,校準似乎是不必要的開支。 但一些因素參與的,必須考慮作出正確的決定。 在良好的狀態保持的儀器,從污垢,處理不當,極端溫度和沖擊損傷? 該儀器已被作為次要標准,定期檢查? 關鍵的是如何對過程測量? 寬容是多少允許在測量? 讓我們來看看每個因素仔細看看。 許多儀器導致一生坎坷。 即使在現代電子設備堅固的結構,在生產車間使用的儀器通常會得到非常臟內。 利用光學儀器光源,鏡頭而且隨著一個檢測系統,使產品的精確測量的其他光學元件。 鏡片上的灰塵或指紋將減少光的吞吐量。 粗糙的文書處理或下降會導致偏差,破獲鏡頭和光學元件松動。 另一方面,在一個干凈,實驗室環境中使用的米,保持清潔,一般應更加謹慎處理。 重要的是要在建立一個好的標准方案,並利用定期二級標准,以驗證儀器的操作。 一個產品的出現,常常是在產品的整體質量的重要因素。 一個徹頭徹尾的規格儀器可導致變數或不正確的產品送到您的客戶。 什麼是在給定的生產過程中允許偏差? 如果這只是少數單位,就成了關鍵,以驗證用於檢查過程中,儀?器營運的規范。 一旦您已評估的具體情況,就如何校準檢查應該經常發生,可決定。 一般來說,換發新證的時間間隔設定為一年。 如果環境是干凈,沒有了超差的情況下注意到認證檢查,然後把增加的時間間隔為兩年。 但是,如果每年儀器發現超差,那麼現在是時候縮短時間間隔每半年一次。 誰應執行換發新證? 有許多認證是完美的萬用表,溫度計,卡尺和其他流行的認證測試設備配備實驗室。 但光澤計,分光光度計hazemeter和校準,有極少數懶得去投資一個以上只是一些測試瓷磚。 從本質上講,這些實驗室正在做什麼比讀一檢驗標准和列印校準證書更多,如果儀器在任何容忍他們選擇讀取。 這無非是很容易做到的自己的檢驗標准購買的內部。 作為精密測量設備製造商的出現,畢克- Gardner的服務中心設備齊全,執行完整的校準。 工廠培訓的技術人員拆卸各部件是否松動或損壞儀器,檢查,然後徹底清洗和重新組合它們。 然後檢查每個文件都是針對全系列的標准和擁有自主軟體,調整到最佳的手術器械運行。 校驗,對環境控制區,以確保一致的結果。 這些工具不使用第三方校準公司由於其成本和復雜性。 阿畢克-加德納微型三光澤最近收到的服務。 用戶關注的是他剛剛有「校準」由第三方公司的工具,但他懷疑是不正確的讀數。 我們的客戶給我們不到三個星期之後的第三黨的校準儀器。 注意在鏡片上的污垢量。 照片中的朦朧觀察到的光反射鏡片背後的一層灰塵了。 這只能去除拆卸光澤計。 我們還發現有裂紋的光澤計有85 °的鏡頭。 需要糾正的幾個小時拆卸和清洗這些問題,以恢復其功能。 如果沒有適當的訓練和經驗,第三方公司無法正確服務的光澤計。 經儀表檢查和認證的製造商將節省數百美元的這個客戶的需要,消除對美元的光澤計測試,而無法正常工作是值得懷疑的材料復檢數千人。 定期間隔一致的測量和校準,保證一致的結果。 通過與校準服務的原始製造商下榻的最高性能質量可以預期整個儀器的壽命。 塗裝設備的儀器維修保養知識就是以上內容了,大家要牢記哦。
❻ 數控機床的維修檢測流程是什麼
數控機床是一種技術含量很高的機、電、儀一體化的高效復雜的自動化設備,通過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按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較好地解決了復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但是機床在運行過程中,零部件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故障,因此,熟悉機械故障的特徵,掌握數控機床機械故障診斷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對確定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有著重大的作用,下面簡單介紹數控機床的維修檢測流程:
一、數控機床故障診斷原則與基本要求
(1)數控機床故障診斷原則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充分調查故障現象,首先對操作者詢問出現故障的全過程,有些什麼現象產生,採取過什麼措施等。2)盡可能全面地列出可能引起該故障的原因,然後進行綜合判斷篩選確定最有可能產生故障的原因;3)在故障檢修之前,首先應注意排除機械性的故障。再在運行狀態下,進行動態的觀察、檢驗和測試查找故障。
(2)數控機床故障診斷基本要求
除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外,進行數控故障診斷作業的人員需要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經驗,要求工作人員結合實際經驗通過對故障機床的實際操作分析故障原因。完備的維修工具及診斷儀表必不可少,常用工具如螺絲刀、鉗子、扳手、電烙鐵等,常用檢測儀表如萬用表、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除此以外,工作人員還需要准備好必要的技術資料,如數控機床電器原理圖紙、結構布局圖紙、數控系統參數說明書、維修說明書、安裝、操作、使用說明書等。
二、故障處理的思路
不同數控系統設計思想千差萬異,但無論那種系統的基本原理和構成都是十分相似的。因此在機床出現故障時,要求維修人員能根據所掌握故障信息明確故障的復雜程度,並列出故障部位的全部疑點。准備必要的技術資料作為基礎分析故障原因制定排除故障的方案。
在確定故障排除方案後,利用測量工具用試驗的方法驗證並檢測故障,逐級定位故障部位,確認出故障屬於電氣故障還是機械故障,是系統性的還是隨機性的,是自身故障還是外部故障等。
三、數控系統故障排除方法
數控機床的數控系統是數控機床的核心所在,它的可靠運行直接關繫到設備能否正常運行。下面總結提煉出一些判斷與排除數控機床故障的方法。
(1)直觀法
利用感覺器官注意發生故障時的各種現象,如故障時有無火花、亮光產生,有無異常響聲、何處異常發熱及有無焦煳味等。仔細觀察可能發生故障的每塊印製線路板的表面狀況,有無燒毀和損傷痕跡,以進一步縮小檢查范圍,這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自診斷功能分析法
依靠數控系統快速處理數據的能力,對出錯部位進行多路、快速的信號採集和處理,然後由診斷程序進行邏輯分析判斷,以確定系統是否存在故障,及時對故障進行定位。
(3)檢測程序分析法
數控機床最多,最頻繁的故障就是機床的某些邏輯功能無法實現。此時就需結合電氣原理圖,檢測程序,液壓原理圖等眾多資料進行分析,找出故障所在的原因,對其部件進行維修或者更換,使數控機床恢復正常的工作。
(4)部件替換法
利用備用的電路板來替換有故障疑點的模板,是一種快速而簡便的判斷故障原因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備板置換前應檢查有關電路,以免由於短路而造成好板損壞。同時還應檢查試驗板是否與原模板一致,置換存儲器板後應根據系統的要求,對存儲器進行初始化操作,否則系統仍不能正常工作。
四、故障排除的確認及善後工作
故障排除以後,維修工作還不能算完成,尚需從技術與管理兩方面分析故障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採取適當措施避免故障再次發生。必要時可根據現場條件使用成熟技術對設備進行改造與改進。最後做維修記錄,詳細記錄維修的整個過程,包括維修時間、更換件型號規格及故障原因分析等。
以上就是數控機床設備維修檢測流程,合理制定日常機床設備的維修保養方案能有效降低機床故障可能性。
❼ 在進行機械設備維修時各應做好哪些相應安全措施
1.維修設備時應關閉電源、管路截門,並掛警示牌。 注意排查維修現場安全隱患。(如動火時內,易容燃、易爆 物品的清理)
2. 自檢人員勞保穿戴齊全且規范,登高作業時必須戴安 全帶(檢查安全帶是否安全可靠),工具要有防墜措施。
3. 在檢修天車導軌時,天車司機應切斷天車總電源,使 天車處在靜止狀態,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4. 在使用升降梯檢修設備時,應把升降梯擺放平穩且牢 固,設專人看護,防止起重設備碰撞傷人。
5. 在檢修數控火焰切割機時,應關閉氣體總開關,並排 清余氣,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嚴禁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