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項目質量控制的措施包括哪些內容
施工項目質量控制的措施包括
1 事前控制
施工准備階段是施工單位為正式施工進行各項准備、創造開工條件的階段。施工階段發生的質量問題、質量事故,往往是由於施工准備階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因此,項目監理部在進行質量控制時,將十分關注施工准備階段各項准備工作的落敬含實情況。項目監理部將通過抓住工程開工審查關,採集施工現場各種准備情況的信息,及時發現可能造成質量問題的隱患,以便及時採取措施,實施預防。
在施工准備階段,項目監理部採取預控方法進行監理,具體控制要點及手段主要有:
1)檢查和督促施工單位健全質量及安全保證措施
每個施工承包單位都應有項目經理全面負責,並設施工員、質量員和資料員、安全員,在施工現場進行全過程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建立施工工序的自檢驗收制度。
2)對施工隊伍及人員控制
審查承包單位施工隊伍及人員的技術資質與條件是否符合要求,項目監理部審查認可後,方可上崗施工;對不合格人員,項目監理部有權要求承包單位予以撤換。
3)施工准備的檢驗和監理
施工准備工作的檢查是預控的重要環節。對於分部工程的開工,監理工程師要著重從工程質量保證角度逐項審查。對於不具備開工條件者,有權要求施工單位暫緩開工,直至達到開工條件為止。
4)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的審批
項目監理部進駐施工現場後,將嚴格審查施工承包單位編寫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雹仿措施,審查應以確保工程質量為前題。項目監理部將以施工單位是否按施工承包合同中所承諾的機具、人員、材料進行投入來作為衡量是否已做好開工准備的條件之一。
5)苗木植物材料、建築原材料、半成品供應商的審批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條件下,項目監理部允許施工單位在多個苗木植物材料、建築原材料、半成品供應商中間進行合理的選擇,但施工單位必須進行采樣試驗,並將試驗結果報項目監理部審批,以確定原材料、半成品供應廠商。
6)種植土壤、植物檢疫、建築原材料、半成品的試驗與審批
對植物種植的土壤、外地苗木的植物檢疫、運抵施工現場的各種建築原材料、半成品,施工單位必須按照規范規定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進行驗收試驗(項目監理部實行見證取樣),並將試驗結果報項目監理部,項目監理部將根據質檢站和施工單位的驗收結果,作出是否批准相應種植土、外地苗木的使用及建築原材料、半成品用於工程。
7)配合比試驗與審批
項目監理部要求施工單位根據批准進場使用的原材料,按照設計要求部。項目監理部將根據質檢站和施工單位的試驗結果做出是否批准相應的砼配合比用於工程,未經批準的砼配合比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8)進場施工機械、設備的檢查與審批
項目監理部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機械進場前填寫「進場機械報驗單」,並提供進場施工機械清單(包括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及運行質量情況)。經項目監理部檢查合格後方可在工程施工中使用,未經批準的任何施工機械、設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9)測量、施工放樣審核
項目監理部要求施工單位在每一施工項目開工前填寫「施工放樣報驗單」並附施工放樣檢查資料,一並報駐地監理審核。並對水準點和本工程的重要控制點,督促有關項目組定期復測、保護,本監理部負責復核。
10)特殊施工技術方案和特殊工藝的審批
如果工程需要,施工單位提出特殊技術措施和特殊工藝,項目監理部要求施工單位填寫「施工技術方案報驗單」並附具體的施工技術方案,一並報項目監理部審核。
項目監理部將堅持「成功的經驗、成熟的工藝、有專家評審意見、有利於保證質量」作為審核特殊技術措施和特殊工藝的標准。
11)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
項目監理部將通過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網路,落實隱蔽工程自檢、互檢、抽檢的驗收三級檢查制度,使質量管理深入基層,最大限度的發揮施工單位在質量工作中的保證作用,以使施工中的質量缺陷、質量隱患盡可能的在自檢、互檢、抽檢過程中得到發現,並及時予以糾正。
12)開工批准
施工單位在完成上述報審後,經項目監理部審核,確定具備開工亮肆笑條件,由總監理工程師批准開工,簽發開工令。
2 事中控制
1)監理工程師對施工現場有目的地進行巡視檢查、檢測和旁站。
(1)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和及時糾正施工中的不符合規范要求並最終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問題。
(2)應對施工過程的關鍵工序、特殊工序施工完成以後難以檢查、存在問題難以返工或返工影響大的重點部位,應進行現場旁站監督、檢測。
(3)對所發現的問題應先口頭通知承包單位改正,然後應由監理工程師簽發《整改通知》。
(4)承包單位應將整改結果書面回復,監理工程師進行復查。
2)核查工程預檢
(1)承包單位填寫《預檢工程檢查記錄單》報送項目監理部核查。
(2)監理工程師對《預檢工程檢查記錄單》的內容到現場進行抽查。
(3)對不合格的分項工程,通知承包單位整改,並跟蹤復查,合格後准予進行下一道工序。
3)驗收隱蔽工程
(1)承包單位按有關規定對隱蔽工程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將《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報送項目監理部。
(2)監理工程師對《隱蔽工程檢查記錄》的內容到現場進行檢測、核查。
(3)對隱檢不合格的工程,應由監理工程師簽發《不合格工程項目通知》,由承包單位整改,合格後由監理工程師復查。
(4)對隱檢合格的工程應簽認《隱蔽工程檢查記錄》,並准予進行下一道工序。
(5)按合同規定,行使質量否決權,如有以下情況,可會同建設方下停工令。
(6)施工中出現質量異常情況,經提出後仍不採取改進措施。
(7)隱蔽作業未通過現場監理人員檢查,而自行掩蓋者。
(8)擅自變更設計圖紙進行施工。
(9)使用沒有技術合同證的工程材料。
(10)未經技術資質審查人員進入現場施工。
(11)其他質量嚴重事件。
(12)對施工質量不合格項目,建議拒付工程款,並督促其施工。
4)分項工程驗收
(1)承包單位在一個分段分項工程完成並自檢合格後,填寫《分項/分部工程質量報驗認可單》報項目監理部。
(2)監理工程師對報驗的資料進行審查,並到施工現場進行抽檢、核查。
(3)對符合要求的分項工程由監理工程師簽認,並確定質量等級。
(4)對不符合要求的分項工程,由監理工程師簽發《不合格工程項目通知》,由承包單位整改。
(5)經返工或返修的分項工程應按質量評定標准進行再評定和簽認。
(6)安裝工程的分項工程簽認,必須在施工試驗、檢測完備、合格後進行。
5)分部工程驗收
(1)承包單位在分部工程完成後,應根據監理工程師簽認的分項工程質量評定結果進行分部工程的質量等級匯總評定,填寫《分項/分部工程質量報驗認可單》,並附《分部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報項目監理部簽認。
(2)單位工程基礎分部已完成,進入主體結構施工時,或主體結構完,進入裝修前應進行基礎和主體工程驗收,承包單位填寫《基礎/主體工程驗收記錄》申報;並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建設單位、承包單位和設計單位共同核查承包單位的施工技術資料,並進行現場質量驗收,由各方協商驗收意見,並在《基礎/主體工程驗收記錄》上簽字認可。
3 事後控制
1)分項、分部、單位工程的質量檢查評定驗收
對符合設計、驗收規范所提出的質量要求的各分項工程,項目監理部對所有已完成工序的隱蔽工程進行驗收,評定已完成分項工程的質量等級,並簽署驗收意見。驗收頻率為100%。
以分項工程質量等級為基礎,進行分部工程的質量等級評定。項目監理部對已完成的分部工程進行抽樣檢測,抽樣頻率不小於25%。對重要的分部工程,項目監理部將進行100%的檢查驗收。以分部工程質量等級為基礎,進行單位工程的質量等級評定。項目監理部對單位工程進行全面的工程質量檢測,並提出監理評價意見。以單位工程質量等級為基礎,進行建設項目的質量等級評定。
2)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處理
(1)監理工程師對施工中的質量問題除在曰常巡視、重點旁站、分項、分部工程檢驗過程中解決外,可針對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分別處理。
(2)對可以通過返修彌補的質量缺陷,應責成承包單位先寫出質量問題調查報告,提出處理方案;監理工程師審核後(必要時經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認可),批復承包單位處理;處理結果應重新進行驗收。
(3)對需要返工處理或加固補強的質量問題,除應責成承包單位先寫出質量問題調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外;總監理工程師應簽發《工程部分暫停指令》,再與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研究,設計單位提出處理方案,批復承包單位處理;處理結果應重新進行驗收。
(4)監理工程師應將完整的質量問題處理記錄歸檔。施工中發現的質量事故,承包單位應按有關規定上報處理;總監理工程師應書面報告業主及監理單位。
(5)監理工程師應對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的處理結果進行復查。
2. 質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質量控制方法是保證產品質量並使產品質量提升的一種方法,質量控制方法是通過研究、分析產品質量數據的分布,揭示質量差異的規律,找出影響質量差異的原謹顫因,消除或控制產生殘次品或不合格品的因素,使產品在生產的過程中能正常的、理想的進行。這種方法是由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休哈特在1924年首先提出,它有3個特點:一是祥桐敗運用數量統計方法;二是著重於對生產全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三是廣泛運用各種質量數據圖。3. 質量控制的環節和方法有哪些
事前控制,其中要進行材料質檢、測量放樣、技術交底、安全交底等環節。事中控制,包括報檢、監理抽檢等。事後控制,要進行仿肆螞施工的強度檢測。設計過程是形成產品質量的第一步,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產品的適銷性和適用性。設計的第一步是找市場,通過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需要何種產品及質量要求。
設計質量可通過設計過程的質量控制來保證,其內容包括:制定設計計劃、制定檢驗測試規程、進行設計評審和驗雹虧證、改進設計、樣機的試制、鑒定和設計定型、銷備埋售前的准備工作。
4. 質量控制方法有哪些
這個問題有點大,但綜合起來說無非包括5個方面:1、產品生產前的預防——供應商管理、物料試用管理、進貨檢驗、通過DFMEA(設計失效模式分析與對策)、PFMEA(過程失效模式分析嘩殲與對策)、CP(控制計劃)、WI(作業指導書)等等文件,對人、機、料、法、環、測六要素進行周密的分析評估與對策設計。2、產品生產中的工序亂螞沖控制——人員資質確認、設備點檢、物料點檢、首件檢驗等開線檢查,開線後的巡檢、工序檢驗、質量物首統計與控制、生產異常處理等。3、生產後的質量分析與處理——成品入庫檢驗、庫房儲存管理、出庫管理。4、售後服務——客戶服務管理。5、綜合質量管理——質量統計數據分析、按80/20原則的質量問題處理、根據持續改進原則提出的質量改善等。 順便提一句,不同的產品適用不同的質量管理體系。如ISO9000是通用的基本質量管理體系,根據軟體產品的特點專門開發一個子集ISO9000-3;QS9000/TS16949專門針對汽車產品鏈。行業特點決定了產品質量控制方法。
5. 質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1、統乎鏈激計調查表法;是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2、分層法;是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3、排列圖法喚枝;是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4、因果分析圖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5、直方圖法;它是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6、控制圖;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7、相關圖;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歲襪
更多關於質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fb2ebd161583848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6. 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項目質量計劃
這與項目質量保障是一樣的,這是在項目質量計劃編制中所生成的計劃文件。
2、項目質量工作說明
這也是與項目質量保障的依據相同的,同樣是在項目質量計劃編制中所生成的工作文件。
3、項目質量控制標准與要求
這是根據項目質量計劃和項目春段質量工作說明,通過分析和設計而生成的項目質量控制的具體標准。
項目質量控制標准與項目質量目標和項目質量計劃指標是不同的,項目質量目標和計劃給出的都是項目質量的最終要求,而項目質量控制標準是根據這些最終要求所制定的控制依據和控制參數。
4、項目質量的實際結果
項吵巧目質量的實際結果包括項目實施的中間結果和項目的最終結果,同時還包括項目工作本身的好壞。
(6)維修質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質量控制應用
在企業領域,質量控制活動主要是企業內部的生產現場管理,它與有否合同無關,是指為達到和保持質量而進行控制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動。質量檢驗從屬於質量控制,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活動。
在國際上,質量控制對象根據它們的重要程度和監督控制要求不同,可以設置扒碰譽「見證點」或「停止點」。「見證點」和「停止點」都是質量控制點,由於它們的重要性或其質量後果影響程度有所不同,它們的運作程序和監督要求也不同。
7. 施工質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方法有哪些
施工質量控制的基本形式:事前質量控制、事中質量控制和事後質量控制。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是做好准備工作,堅持質量標准,通過分析提出施工質量改進的措施保持質量處於受控狀態。
【法律依據】
《建築法》第五十二條
建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有關建築工程安全標準的要求,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有關建築工程安全的國家標准不能適應確保建築安全的要求時,應當及時修訂消碼衡。
第五十三條
國家對從事建築活動的單位推行質量體系認證制度。從事建築活動的單位模數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質量體系認證。經認證合格的,由認證機構頒發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第五十八條
建築施工企業對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建築施工企業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准施工,不得偷工減料。工程設計的修改由原設計拿做單位負責,建築施工企業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
8. 施工質量控制包含哪些內容
施工質量控制包含方法的控制、施工機械設備選用的質量控制、環境因素的控制 。
具體內容如下:
1、方法的控制
方法控制,包含工程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內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擾禪測手段、施工組織設計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確與否,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往往由於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
為此,應在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組織、管理、工藝、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進而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2、施工機信檔械設備選用的質量控制
在項目施工階段,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建築結構型式、機械設備性能、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築技術經濟等各種因素進行機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評審。
要使之合理裝備、配套使用、有機聯系,充分發揮建築機械的效能,獲得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應著重從機械設備的選型、機械設備的主要性能參數和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3、環境因素的控制
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應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採取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 此外,在冬期、雨季、風季、炎熱季節施工中,還應針對工程的特點,尤其是對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深基礎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業等,必須擬定季節性施工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質量受到凍害、乾裂、沖刷、胡塌的危害。
同時,要不斷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和作業環境:要加強對自然環境和文物的保護:要盡可能減少施工所產生的危害對環境的污染:要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合理的布置,使施工現場秩序化、標准化、規范化,實現文明施工。
拓展資料:
住宅施工過程工序質量控制
1、工序質量控制的概念
工序質量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即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和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從質量控制的角度來看,這兩者是互為關聯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即每道工序的投入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產品是否達到有關質量標准。工序質量的控制,就是對工序緩坦塵活動條件的質量控制和對工序效果的質量控制,據此來達到對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2、工序質量控制的內容
在進行工序質量控制時,應著重於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確定工序質量控制流程
(2)主動控制工序活動條件
(3)及時檢驗工序質量
(4)設置工序質量控制點。
質量控制點的設置
質量控制點,也就是質量控制工作的重點,其涉及面較廣,可能是結構復雜的某一工程項目,也可能是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某一結構件或項、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響質量關鍵的某一環節。
1、人的行為
某些工序或操作重點應控制人的行為,避免人的失誤造成安全和質量失誤。
2、物的狀態
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則應以物的狀態作為控制的重點,根據不同的工程特點,以控制機具設備為重點,防止失穩、傾覆、過熱、腐蝕等危險源為重點,以作業場所作為控制的重點。
3、材料的質量和性能
材料的質量和性能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更應將材料的質量和性能作為控制的重點。
4、關鍵的操作
一些操作技術是專業性很強的,如果控制不嚴則達不到設計要求。
5、施工順序
有些工序或操作,必須嚴格控制相互之間的先後順序。順序不對也會造成質量事故。
6、技術參數
技術參數與質量密切相關,必須嚴格控制,參數選錯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也可能引發安全事故,或影響建築的耐久性。
7、常見的質量通病
對常見的質量通病亦應事先研究對策,提出預防的措施。
8、特殊土地基和特種結構
對於濕陷性黃土、膨脹土、紅粘士等特殊士地基的處理和大跨度結構、高聳結構難度大的施工環節和重要部位更應特別控制。
9、施工工法
施工工法中對質量產生重大影響的問題,如升板法施工中提升差的控制問題,失穩問題等均是質量控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