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計算機維修方法有哪些

計算機維修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25 08:15:26

『壹』 計算機故障排除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檢查主板故障的常用方法
主板故障往往表現為系統啟動失敗、屏幕無顯示等難以直觀判斷的故障現象。下面列舉的維修方法各有優勢和局限性,往往結合使用。
1.清潔法 可用毛刷輕輕刷去主板上的灰塵,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晶元採用插腳形式,常會因為引腳氧化而接觸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層,重新插接。
2.觀察法 反復查看待修的板子,看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晶元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還要查看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藉助萬用表量一下。觸摸一些晶元的表面,如果異常發燙,可換一塊晶元試試。
3.電阻、電壓測量法 為防止出現意外,在加電之前應測量一下主板上電源+5V與地(GND)之間的電阻值。最簡捷的方法是測晶元的電源引腳與地之間的電阻。未插入電源插頭時,該電阻一般應為300Ω,最低也不應低於100Ω。再測一下反向電阻值,略有差異,但不能相差過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導通,就說明有短路發生,應檢查短的原因。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系統板上有被擊穿的晶元。一般說此類故障較難排除。例如TTL晶元(LS系列)的+5V連在一起,可吸去+5V引腳上的焊錫,使其懸浮,逐個測量,從而找出故障片子。如果採用割線的方法,勢必會影響主板的壽命。(2)板子上有損壞的電阻電容。(3)板子上存有導電雜物。 當排除短路故障後,插上所有的I/O卡,測量+5V,+12V與地是否短路。特別是+12V與周圍信號是否相碰。當手頭上有一塊好的同樣型號的主板時,也可以用測量電阻值的方法測板上的疑點,通過對比,可以較快地發現晶元故障所在。 當上述步驟均未見效時,可以將電源插上加電測量。一般測電源的+5V和+12V。當發現某一電壓值偏離標准太遠時,可以通過分隔法或割斷某些引線或拔下某些晶元再測電壓。當割斷某條引線或拔下某塊晶元時,若電壓變為正常,則這條引線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來的晶元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換法
主機系統產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匯流排上的各種插卡故障均可導致系統運行不正常。採用拔插維修法是確定故障在主板或I/O設備的簡捷方法。該方法就是關機將插件板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板就開機觀察機器運行狀態,一旦拔出某塊後主板運行正常,那麼故障原因就是該插件板故障或相應I/O匯流排插槽及負載電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後系統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採用交換法實質上就是將同型號插件板,匯流排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號晶元相互晶元相互交換,根據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判斷故障所在。此法多用於易拔插的維修環境,例如內存自檢出錯,可交換相同的內存晶元或內存條來確定故障原因。
5.靜態、動態測量分析法 (1)靜態測量法:讓主板暫停在某一特寫狀態下,由電路邏輯原理或晶元輸出與輸入之間的邏輯關系,用萬用表或邏輯筆測量相關點電平來分析判斷故障原因。
(2)動態測量分析法:編制專用論斷程序或人為設置正常條件,在機器運行過程中用示波器測量觀察有關組件的波形,並與正常的波形進行比較,判斷故障部位。
6.先簡單後復雜並結合組成原理的判斷法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廣泛應用,主板上的控制邏輯集成度越來越高,其邏輯正確性越來越難以通過測量來判斷。可採用先判斷邏輯關系簡單的晶元及阻容元件,後將故障集中在邏輯關系難以判斷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
7.軟體診斷法
通過隨機診斷程序、專用維修診斷卡及根據各種技術參數(如介面地址),自編專用診斷程序來輔助硬體維修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測試法的原理就是用軟體發送數據、命令,通過讀線路狀態及某個晶元(如寄存器)狀態來識別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於檢查各種介面電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參數的各種電路。但此法應用的前提是CPU及基匯流排運行正常,能夠運行有關診斷軟體,能夠運行安裝於I/O匯流排插槽上的診斷卡等。編寫的診斷程序要嚴格、全面有針對性,能夠讓某些關鍵部位出現有規律的信號,能夠對偶發故障進行反復測試及能顯示記錄出錯情況。

電腦綜合診治之顯卡故障詳解
一、開機無顯示 由於顯卡原因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顯卡與主板接觸不良或主板插槽有問題造成,對其予以清潔即可。對於一些集成顯卡的主板,唯有將主板上的顯卡禁止方可使用。由於顯卡原因造成的開機無顯示故障,主機在開機後一般會發出一長兩短的蜂鳴聲(針對AWARD BIOS而言)。
二、顯示顏色不正常! 此類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1、顯示卡與顯示器信號線接觸不良;2、顯示器原因;3、在某些軟體裡面顏色不正常,一般常見於老式機,在BIOS裡面有一項校驗顏色的選項將其開啟即可;4、顯卡損壞;5、顯示器被磁化,此類現象一般是由於與有磁性的物體過近所致,磁化後還可能會引起顯示畫面偏轉的現象。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多見於主板與顯卡的不兼容或主板與顯卡接觸不良,還有一些個別的現象,由於顯卡與其他擴展卡不兼容而造成死機現象。
四、windows98裡面出現花屏,看不清字跡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示器或顯卡不支持高解析度造成,花屏後我們可以切換啟動模式到安全模式,然後再在win98裡面進入顯示設置,在16色狀態下點選應用、確定按鈕,重新啟動計算機,再在win98正常模式下刪掉顯卡驅動程序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予以解決。我們也可以不進入安全模式,在DOS方式下,編輯system.ini文件,將display.drv=pnpdrver改為display.drv=vga.drv存檔退出,再在windows里更新驅動程序即可予以解決。
五、在windows裡面出現文字,畫面顯示不完全 對此可按上面花屏的方案予以解決,如若畫面能夠看清,只要刪除顯卡驅動程序,再重新啟動計算機裝入顯卡驅動程序即可予以解決。
六、在windows里出現一些異常的豎線或不規則的小圖案`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卡的顯存出現問題或顯卡與主板接觸不良造成,需要清潔顯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換顯卡即可予以解決。
七、顯卡驅動程序載入,運行一段時間後驅動程序又自動丟失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卡質量不佳或顯卡與主板不兼容,使得顯卡溫度太高,從而導致運行不穩定或出現死機現象,唯有更換顯卡一途予以解決,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現象,在以前能夠載入顯卡驅動程序,但以後在顯卡驅動程序載入後,進入windows時出現死機現象,對此,我們可以更換別的型號的顯卡在載入其驅動程序後,再插入以前的顯卡即可予以解決,如若還不能解決此類故障,那就說明注冊表有問題,對注冊表恢復或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即可。
八、在某些特定的軟體裡面出現花屏現象,如理德名片系統
此類現象一般是由於軟體版本太老不支持新式顯卡,如理德名片系統一般要用9680或9685系列顯卡。
內存六種異常故障排除法
{當啟動電腦、運行操作系統或應用軟體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內存出現異常而導致操作失敗。筆者使用電腦多年,總結了一些內存出現異常的原因,並給出以下幾種處理方法,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借鑒。
故障一:內存條與主板插槽接觸不良、內存控制器出現故障表現為:打開主機電源後屏幕顯示「Error:Unable to ControlA20 Line」出錯信息後死機。
解決方法:仔細檢查內存條是否與插槽保持良好接觸或更換內存條。
故障二:自檢通過。在DOS狀態下運行應用程序因佔用的內存地址沖突,而導致內存分配錯誤,屏幕出現「Memory A11ocationError」的提示。
解決方法:因Confis.sys文件中沒有用Himem.sys、Emm386.exe等內存管理文件設置Xms.ems內存或者設置不當,使得系統僅能使用640KB基本內存,運行的程序稍大便出現「Out of Memory」(內存不足)的提示,無法操作。這些現象均屬軟故障,編寫好系統配置文件Config.sys後重新啟動系統即可。
故障三:Windows系統中運行的應用程序非法訪問內存、內存中駐留了太多應用程序、活動窗口打開太多、應用程序相關配置文件不合理等原因均能導致屏幕出現許多有關內存出錯的信息。
解決方法:此類故障必須採用清除內存駐留程序、減少活動窗口、調整配置文件(INI),重裝系統和應用程序等辦法來處理。
故障四:Windows系統中運行DOS狀態下的應用軟體(如DOS下運行的游戲軟體等)時,因軟體之間分配、佔用內存沖突出現黑屏、花屏、死機現象。
解決辦法:退出Windows系統,進入DOS狀態,再運行應用程序。
故障五:程序有病毒,病毒程序駐留內存、CMOS參數中內存值的大小被病毒修改,將導致內存值與內存條實際內存大小不符、內存工作異常等現象。
解決辦法:採用殺毒軟體消除病毒;CMOS中參數被病毒修改,先將CMOS短接放電,重新啟動機器,進入CMOS後仔細檢查各項硬體參數,正確設置有關內存的參數值。
故障六:電腦升級進行內存擴充,選擇了與主板不兼容的內存條。 .
解決方法:首先升級主板的BIOS,看看是否能解決問題,如果仍無濟於事,就只好更換內存條了

『貳』 電腦故障維修方法

計算機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腦故障維修方法,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常見的電腦故障有哪些

電腦故障維修大全,收集了所括主板、顯卡、內存、CPU、硬碟、音效卡、網卡、顯示器、鍵盤滑鼠等各個硬體的常見故障和維修技巧。

一、主板常見故障維修

主板是整個電腦的關鍵部件,在電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產生故障將會影響到整個PC機系統的工作。那麼,主板在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故障有哪些?

主板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主板常見故障二:CMOS設置不能保存

主板常見故障三:在Windows下安裝主板驅動程序後出現死機或光碟機讀盤速度變慢的現象

主板常見故障四:安裝Windows或啟動Windows時滑鼠不可用

主板常見故障五:電腦頻繁死機,在進行CMOS設置時也會出現死機現象

主板常見故障六:主板COM口或並行口、IDE口失靈

二、顯卡常見故障維修

顯卡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顯卡常見故障二:顯示花屏,看不清字跡

顯卡常見故障三:顏色顯示不正常,故障原因:

顯卡常見故障四:死機

顯卡常見故障五:屏幕出現異常雜點或圖案

常見故障六:顯卡驅動程序丟失詳細:

三、音效卡常見故障維修

音效卡常見故障一:音效卡無聲。

音效卡常見故障二:音效卡發出的噪音過大。

音效卡常見故障三:音效卡無法「即插即用」

1.盡量使用新驅動程序或替代程序。

2.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Windows9X下檢測到即插即用設備卻偏偏自作主張幫你安裝驅動程序,這個驅動程序偏是不能用的。

3.不支持PnP音效卡的安裝。

音效卡常見故障四:播放CD無聲

1.完全無聲……

2.只有一個聲道出聲……

音效卡常見故障五:PCI音效卡出現爆音

一般是因為PCI顯卡採用BusMaster技術造成掛在PCI匯流排上的硬碟讀寫、滑鼠移動等操作時放大了背景雜訊的緣故。解決方法:關掉PCI顯卡的BusMaster功能,換成AGP顯卡,將PCI音效卡換插槽上。

音效卡常見故障六:無法正常錄音

首先檢查麥克風是否有沒有錯插到其他插孔中了。

音效卡常見故障七:無法播放Wav音樂、Midi音樂

不能播放Wav音樂現象比較罕見,常常是由於「多媒體」→「設備」下的「音頻設備」不只一個,禁用一個即可;無法播放MIDI文件則可能有以下3種可能。

1.早期的ISA音效卡可能是由於16位模式與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通過安裝軟體波表的方式應該可以解決

2.如今流行的PCI音效卡大多採用波表合成技術,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則很可能因為您沒有載入適當的波表音色庫。

3.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設置成了靜音模式。

音效卡常見故障八:PCI音效卡在WIN98下使用不正常詳見:

四、內存常見故障維修

內存是電腦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它的作用毋庸置疑,那麼內存最常見的故障都有哪些呢?

內存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內存條原因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內存條與主板內存插槽接觸不良造成。

內存常見故障二:Windows注冊表經常無故損壞,提示要求用戶恢復

此類故障一般都是因為內存條質量不佳引起,很難予以修復,唯有更換一途。

內存常見故障三:Windows經常自動進入安全模式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與內存條不兼容或內存條質量不佳引起。

常見故障四:隨機性死機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採用了幾種不同晶元的內存條,由於各內存條速度不同產生一個時間差從而導致死機。

內存常見故障五:內存加大後系統資源反而降低

此類現象一般是由於主板與內存不兼容引起。

內存常見故障六:運行某些軟體時經常出現內存不足的提示

此現象一般是由於系統盤剩餘空間不足造成,可以刪除一些無用文件。

內存常見故障七:從硬碟引導安裝Windows進行到檢測磁碟空間時,系統提示內存不足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用戶在config.sys文件中加入了emm386.exe文件,只要將其屏蔽掉即可解決問題。詳細見:

五、光碟機常見故障維修

光碟機是電腦硬體中使用壽命最短的配件之一。其實很多報廢的光碟機仍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只要略微維修一下就可以了。這往往不需要具有什麼高深的無線電專業知識,也不需要使用什麼太復雜的維修工具及材料。你只要細心觀察故障現象並參照執行下面的一些排除方法,相信你的老光碟機還是能恢復昔日「風采」的。

光碟機常見故障一:光碟機工作時硬碟燈始終閃爍

常見故障二:在Windows環境下對CD-ROM進行操作時顯示「32磁碟訪問失敗」,然後死機

光碟機常見故障三:光碟機無法正常讀盤,屏幕上顯示:「驅動器X上沒有磁碟,插入磁碟再試」,或"CDR101:NOT

光碟機常見故障四:光碟機使用時出現讀寫錯誤或無盤提示

光碟機常見故障五:在播放電影VCD時出現畫面停頓或破碎現象

光碟機常見故障六:光碟機在讀數據時,有時讀得不出,並且讀盤的時間變長

光碟機常見故障七:開機檢測不到光碟機或者檢測失敗詳細見:

六、滑鼠常見故障維修

滑鼠的故障分析與維修比較簡單,大部分故障為介面或按鍵接觸不良、斷線、機械定位系統臟污。少數故障為滑鼠內部元器件或電路虛焊,這主要存在於某些劣質產品中,其中尤以發光二極體、IC電路損壞居多。

滑鼠常見故障一:找不到滑鼠

1.滑鼠徹底損壞,需要更換新滑鼠。

2.滑鼠與主機連接串口或PS/2口接觸不良,仔細接好線後,重新啟動即可。

3.主板上的串口或PS/2口損壞,這種情況很少見,如果是這種情況,只好去更換一個主板或使用多功能卡上的串口。

4.滑鼠線路接觸不良,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

常見故障二:滑鼠能顯示,但無法移動

滑鼠常見故障三:滑鼠按鍵失靈

七、鍵盤常見故障維修

常見故障一:按鍵不靈。

鍵盤常見故障二:某些字元不能輸入。

鍵盤常見故障三:若有多個既不在同一列,也不在同一行的按鍵都不能輸入。

鍵盤常見故障四:鍵盤輸入與屏幕顯示的字元不一致。

此種故障可能是由於電路板上產生短路現象造成的,其表現是按這一鍵卻顯示為同一列的其他字元,此時可用萬用表或示波器進行測量,確定故障點後進行修復。

常見故障五:按下一個鍵產生一串多種字元,或按鍵時字元亂跳。

八、Modem常見故障維修

Modem鍵盤常見故障一:56K的Modem不能上到56K。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實際的56Kmodem最高速度只能達到53K左右,考慮各種影響,56Kmodem的速度一般在45-53K之間。

2.電話線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Modem的傳輸速度,如果電話線路質量不好、線路電壓不穩,56K的Modem

就上不到56K;另外使用分機上網,也會影響上網速度。

3.未安裝正確的驅動程序。

4.和ISP使用的協議不同,只有您的Modem和您的ISP協議相同時,Modem才會達到56K的標准。

排除以上原因,您的56KModem仍速度遠遠低於53K,這就是您的Modem硬體問題,可以考慮更換或送修了。

Modem常見故障二:Modem經常掉線:

Modem常見故障三:Modem無撥號音

Modem常見故障四:傳真速率達不到14400

Modem的最大傳真速率是14400,而發傳真時速率只有9600。這是因為大部分傳真機的發送和接受速率都

是9600,只有使用速率是14400或是33600的傳真機,Modem的傳真速率才會達到14400。詳細見:

九、列印機常見故障維修

在辦公室中,噴墨列印機是使用得較為普便的一種設備。噴墨列印機由於使用、保養、操作不當等原因經常會出現一些故障,如何解決是用戶關心的問題。在此我們便將日常工作中的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總結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列印機常見故障一:列印時墨跡稀少,字跡無法辨認的處理,該故障多數是由於列印機長期未用或其他原因,造成墨水輸送系統障礙或噴頭堵塞。

列印機常見故障二:更換新墨盒後,列印機在開機時面板上的"墨盡"燈亮的處理

解決方法:打開電源,將列印頭移動到墨盒更換位置。將墨盒安裝好後,讓列印機進行充墨,充墨過程結束後,故障排除。

列印機常見故障三:噴頭軟性堵頭的處理

常見故障四:列印機清洗泵嘴的故障處理

列印機常見故障五:檢測墨線正常而列印精度明顯變差的處理

列印機常見故障六:行走小車錯位碰頭的處理詳細見:

十、顯示器常見故障維修

顯示器用的時間長了,各種小毛病就會接踵而來。專家認為,要解決這些小毛病實際上很簡單,用一雙眼睛就可以看出故障的所在。

顯示器常見故障一:電腦剛開機時顯示器的畫面抖動得很厲害,有時甚至連圖標和文字也看不清,但過一二分鍾之後就會恢復正常。

顯示器常見故障二:電腦開機後,顯示器只聞其聲不見其畫,漆黑一片。要等上幾十分鍾以後才能出現畫面。

顯示器常見故障三:顯示器屏幕上總有揮之不去的干擾雜波或線條,而且音箱中也有令人討厭的雜音。

這種現象多半是電源的抗干擾性差所致。如果懶得動手,可以更換一個新的電源。如果有足夠的動手能力,也可以試著自己更換電源內濾波電容,這往往都能奏效;如果效果不太明顯,可以將開關管一並換下來。詳細見:電腦顯示器不亮

十一、刻錄機常見故障維修

刻錄機常見故障一:安裝刻錄機後無法啟動電腦

刻錄機常見故障二:使用模擬刻錄成功,實際刻錄卻失敗

刻錄機提供的「模擬刻錄」和「刻錄」命令的差別在於是否打出激光光束,而其它的操作都是完全相同

刻錄機常見故障三:無法復制游戲CD

刻錄機常見故障四:刻錄的CD音樂不能正常播放

常見故障五:刻錄軟體刻錄光碟過程中,有時會出現「BufferUnderrun」的錯誤提示信息

刻錄機常見故障六:光碟刻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刻錄失敗

刻錄機常見故障七:使用EasyCDPro刻錄無法識別中文目錄名詳細見:

『叄』 計算機維修有哪兩種

計算機的硬體維修分為三個等級:

1.一級維修:以及維修也叫板及維修,其維修對象是電腦中某一設備或某一部件主板,電源,內存,cpu,硬碟,顯示卡,顯示器等,而且還包括電腦軟體的設置。在這一級別及維修方法主要是通過簡單的操作,如直接觀察法,替換法,插拔法,最小系統法等方法來確定故障部件和維修電腦。

2.二級維修是一種對元器件的維修,它是通過一些必要的手段來定位部件或設備中有故障的元件器件,從而達到排除故障的目的。假如是二級維修,不僅要判斷出是哪個部件,還要判斷出是該部件上的哪一個器件或元件出現故障,並修復有故障的元器件,才算完成維修任務。

3.三級維修:三級維修也叫線路維修,就是針對電路板上的故障進行維修。如果是線路設計或線路故障引起無顯示,就需要三級維修人員來維修,這些人往往是系統的設計開發人員。

『肆』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

一、觀察法
觀察,是維修判斷過程中第一要法,它貫穿於整個維修過程中。觀察不僅要認真,而且要全面。要觀察的內容包括:
1、 周圍的環境;
2、 硬體環境。包括接插頭、座和槽等;
3、 軟體環境;
4、 用戶操作的習慣、過程
二、最小系統法
最小系統是指,從維修判斷的角度能使電腦開機或運行的最基本的硬體和軟體環境。最小系統有兩種形式:
硬體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和CPU組成。在這個系統中,沒有任何信號線的連接,只有電源到主板的電源連接。在判斷過程中是通過聲音來判斷這一核心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軟體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CPU、內存、顯示卡/顯示器、鍵盤和硬碟組成。這個最小系統主要用來判斷系統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啟動與運行。
對於軟體最小環境,就「軟體」有以下幾點要說明:
1、 硬碟中的軟體環境,保留著原先的軟體環境,只是在分析判斷時,根據需要進行隔離如卸載、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軟體環境,主要是用來分析判斷應用軟體方面的問題
2、 硬碟中的軟體環境,只有一個基本的操作系統環境(可能是卸載掉所有應用,或是重新安裝一個干凈的操作系統),然後根據分析判斷的需要,載入需要的應用。需要使用一個干凈的操作系統環境,是要判斷系統問題、軟體沖突或軟、硬體間的沖突問題。
3、 在軟體最小系統下,可根據需要添加或更改適當的硬體。如:在判斷啟動故障時,由於硬碟不能啟動,想檢查一下能否從其它驅動器啟動。這時,可在軟體最小系統下加入一個軟碟機或乾脆用軟碟機替換硬碟,來檢查。又如:在判斷音視頻方面的故障時,應需要在軟體最小系統中加入音效卡;在判斷網路問題時,就應在軟體最小系統中加入網卡等。
最小系統法,主要是要先判斷在最基本的軟、硬體環境中,系統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軟、硬體部件有故障,從而起到故障隔離的作用。
最小系統法與逐步添加法結合,能較快速地定位發生在其它板軟體的故障,提高維修效率。
三、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統為基礎,每次只向系統添加一個部件/設備或軟體,來檢查故障現象是否消失或發生變化,以此來判斷並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正好與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與替換法配合,才能較為准確地定位故障部位。
四、隔離法
是將可能防礙故障判斷的硬體或軟體屏蔽起來的一種判斷方法。它也可用來將懷疑相互沖突的硬體、軟體隔離開以判斷故障是否發生變化的一種方法。
上提到的軟硬體屏蔽,對於軟體來說,即是停止其運行,或者是卸載;對於硬體來說,是在設備管理器中,禁用、卸載其驅動,或乾脆將硬體從系統中去除。
五、替換法
替換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斷故障現象是否消失的一種維修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號的,也可能是不同型號的。替換的順序一般為:
1、 根據故障的現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類別,來考慮需要進行替換的部件或設備;
2、 按先簡單後復雜的順序進行替換。如:先內存、CPU,後主板,又如要判斷列印故障時,可先考慮列印驅動是否有問題,再考慮列印電纜是否有故障,最後考慮列印機或並口是否有故障等;
3、 最先考查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相連接的連接線、信號線等,之後是替換懷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後是替換供電部件,最後是與之相關的其它部件。
4、 從部件的故障率高低來考慮最先替換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進行替換。
六、比較法
比較法與替換法類似,即用好的部件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進行外觀、配置、運行現象等方面的比較,也可在兩台電腦間進行比較,以判斷故障電腦在環境設置,硬體配置方面的不同,從而找出故障部位。
3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
A. 最好先由操作系統自動識別(特別要求的除外,如一些有特別要求的顯示卡驅動、音效卡驅動、非即插即用設備的驅動等),而後考慮強行安裝。這樣有利於判斷設備的好壞;
B. 如果有操作系統自帶的驅動,則先使用,仍不能正常或不能滿足應用需要,則使用設備自帶的驅動;
C. 更換設備,應先卸載驅動再更換。卸載驅動,可從設備管理器中卸載;再從安全模式下卸載;進而在INF目錄中刪除;最後通過注冊表卸載;
D. 更新驅動時,如直接升級有問題,須先卸載再更新。
3、 磁碟狀況方面。
檢查磁碟上的分區是否能訪問、介質是否有損壞、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
可用的調整工具:
A. DiskMap,方便地找回正確的分區;
B. Fdisk及Fdisk /MDR,檢查分區是否正確及使主引導記錄恢復到原始狀態;
C. 當硬碟容量大於64GB時,如果要重新分區或查看分區,要求使用隨機附帶的磁碟分區軟盤中的Fdisk命令。這個命令可用windows Me下的Fdisk命令來代替;
D. Format、Scandisk、廠商提供的磁碟檢測程序,檢查磁碟介質是否有壞道;
E. 文件不完整時,要求對不完整的文件先進行改名,再用在「操作系統方面」中所述的方法重建。
4、 應用軟體方面。
如應用軟體是否與操作系統或其它應用有兼容性的問題、使用與配置是否與說明手冊中所述的相符、應用軟體的相關程序、數據等是否完整等;
5、 BIOS設置方面。
1) 在必要時應先恢復到最優狀態。建議:在維修時先把BIOS恢復到最優狀態(一般是出廠時的狀態),然後根據應用的需要,逐步設置到合適值。
2) BIOS刷新不一定要刷新到最新版,有時應考慮降低版本。
6、 重建系統。
在硬體配置正確,並得到用戶許可時,可通過重建系統的方法來判斷操作系統之類軟體故障,在用戶不同意的情況下,建議使用自帶的硬碟,來進行重建系統的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重建系統後,逐步復原到用戶原硬碟的狀態,以便判斷故障點。
1) 重建系統,須以一鍵恢復為主,其次是恢復安裝,最後是完全重新安裝。恢復安裝的方法:
對於Windows 9x系統,直接從光碟安裝,或執行tools\sysrec\pcrestor.bat,即可實現恢復安裝。在進行恢復安裝時,可能由於win.com的存在而影響安裝過程的正常進行,這時,可在Windows目錄下,刪除win.com後,再重新安裝。
另一種恢復安裝,是將根目錄下的System.1st改名為System.dat後覆蓋掉Windows目錄下的同名文件,之後重啟即可。但這種方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重新安裝,而類似於完全重新安裝。
對於Windows XP或Windows2000系統,直接使用其安裝光碟啟動,在安裝界面中選擇修復安裝,選擇R時會出現兩個選項:一是快速修復,對於簡單問題用此選擇;另一是故障修復台,只要選擇正確的安裝目錄就可啟用故障修復台。故障修復台界面類似於DOS界面。
2) 為保證系統干凈,在安裝前,執行Fdisk /MBR命令(也可用Clear.com)。必要時,在此之後執行Format <驅動器盤符> /u [/s]命令。
3) 一定要使用隨機版的或正版的操作系統安裝介質進行安裝。

『伍』 電腦故障最常用的幾種維修方法

一般軟體故障可以系統重裝,硬體故障就更換配件

『陸』 筆記本電腦維修思路有哪些

一、拆裝前注意事項:
1、 拆卸前關閉電源,並拆去所有外圍設備,如AC適配器、電源線、外接電池、PC卡及其他電纜等;因為在電源關閉的情況下,一些電路、設備仍在工作,如直接拆卸可能會引發一些線路的損壞。
2、 當拆去電源線和電池後,打開電源開關、一秒後關閉。以釋放掉內部直流電路的電量。
3、 斷開AC適配器,拆下PC卡、軟碟機、CD-ROM;然後重新連接它們。
4、 按照正確的方法拆裝筆記本電腦。
5、 不要對電腦造成人為損傷。
6、 拆卸各類電纜(電線)時,不要直接拉拽,而要握柱其埠,再進行拆卸。
7、 不要壓迫硬碟、軟碟機或光碟機。
8、 安裝時遵循拆卸的相反程序。
9、 維修人員應配戴相應器具(如靜電環等)。

二、拆卸時需要的注意事項
1、 首先拆卸筆記本時需要絕對細心,對准備拆裝的部件一定要仔細觀察,明確拆卸順序、安裝部位,必要時用筆記下步驟和要點。
2、 當使用合適的工具,如鑷子,鉤針等工具。但使用時也要小心,不要對電腦造成人為損傷。
3、 拆卸各類電纜(電線)時,不要直接拉拽,而要明確其埠是如何吻合的,然後再動手,且用力不要過大。
4、 由於筆記本很多部件都是材質是塑料,所以拆卸時遇到此類部件用力要柔,不可用力過大。
5、 不要壓迫硬碟、軟碟機或光碟機。
6、 由於筆記本當中很多部件或附件十分細小,比如螺絲、彈簧等,所以嚴格記錄下每個部件的位置,相關附件的大小,位置等十分重要,拆卸下的部件按類碼放,對提高維修效率很有幫助。
7、 最後就是安裝時遵循記錄,按照拆卸的相反程序依次進行。

『柒』 電腦常見故障維修方法

電腦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大全

一般常見的故障有:

1:主板故障 2:顯卡故障 3:音效卡故障 4:硬碟故障

5:內存故障 6:光碟機故障 7:滑鼠故障

8:鍵盤故障 9:MODEM故障 10:列印機故障 11:顯示器故障

12:刻錄機故障 13:掃描儀故障

14:顯示器抖動的原因 15:疑難BIOS設置

16:電腦重啟故障 17:解決CPU佔用率過高問題

18:硬碟壞道的發現與修復 19:網頁惡意代碼的手工處理

20:集成音效卡常見故障及解決21:USB存儲設備無法識別

22:黑屏故障 23:WINDOWS 藍屏代碼速查表

24:WINDOWS錯誤代碼大全 25:BIOS自檢與開機故障問題

下面是相關的故障速查與解決問題

電腦出現的故障原因撲朔迷離,讓人難以捉摸。並且由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組件相對復雜,電腦一旦出現故障,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想要准確地找出其故障的原因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是否是說我們如果遇到電腦故障的時候,就完全束手無策了呢?其實並非如此,使電腦產生故障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是,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總結,我們還是可以掌握一些電腦故障的規律和處理辦法的。在本期的小冊子中,我們就將一些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典型的電腦故障的診斷、維護方法展示給你,通過它,你就會發現——解決電腦故障方法就在你的身邊,簡單,但有效。

一、主板

主板是整個電腦的關鍵部件,在電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產生故障將會影響到整個PC機系統的工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主板在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故障有哪些。

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電腦開機無顯示,首先我們要檢查的就是是BIOS。主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體數據,同時BIOS也是主板中比較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造成(當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導致系統無法運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後硬碟里的數據將全部丟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檢測硬碟數據是否完好來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如果硬碟數據完好無損,那麼還有三種原因會造成開機無顯示的現象:

因為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導致插上諸如音效卡等擴展卡後主板沒有響應而無顯示。

2. 免跳線主板在CMOS里設置的CPU頻率不對,也可能會引發不顯示故障,對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決。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板的鋰電池附近,其默認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於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戶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 CMOS設置後再關機,將電池上上去亦達到CMOS放電之目的。

3. 主板無法識別內存、內存損壞或者內存不匹配也會導致開機無顯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較挑剔內存,一旦插上主板無法識別的內存,主板就無法啟動,甚至某些主板不給你任何故障提示(鳴叫)。當然也有的時候為了擴充內存以提高系統性能,結果插上不同品牌、類型的內存同樣會導致此類故障的出現,因此在檢修時,應多加註意。

對於主板BIOS被破壞的故障,我們可以插上ISA顯卡看有無顯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驟操作即可。),倘若沒有開機畫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張自動更新BIOS的軟盤,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壞後,軟碟機根本就不工作,此時,可嘗試用熱插拔法加以解決(我曾經嘗試過,只要BIOS相同,在同級別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燒錄。)。但採用熱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還可能會導致主板部分元件損壞,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寫碼器將BIOS更新文件寫入BIOS裡面(可找有此服務的電腦商解決比較安全)。

常見故障二:CMOS設置不能保存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電池電壓不足造成,對此予以更換即可,但有的主板電池更換後同樣不能解決問題,此時有兩種可能:

1. 主板電路問題,對此要找專業人員維修;

2. 主板CMOS跳線問題,有時候因為錯誤的將主板上的CMOS跳線設為清除選項,或者設置成外接電池,使得CMOS數據無法保存。

常見故障三:在Windows下安裝主板驅動程序後出現死機或光碟機讀盤速度變慢的現象

在一些雜牌主板上有時會出現此類現象,將主板驅動程序裝完後,重新啟動計算機不能以正常模式進入Windows 98桌面,而且該驅動程序在Windows 98下不能被卸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找到最新的驅動重新安裝,問題一般都能夠解決,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重新安裝系統。

常見故障四:安裝Windows或啟動Windows時滑鼠不可用

出現此類故障的軟體原因一般是由於CMOS設置錯誤引起的。在CMOS設置的電源管理欄有一項modem use IRQ項目,他的選項分別為3、4、5......、NA,一般它的默認選項為3,將其設置為3以外的中斷項即可。

常見故障五:電腦頻繁死機,在進行CMOS設置時也會出現死機現象

在CMOS里發生死機現象,一般為主板或CPU有問題,如若按下法不能解決故障,那就只有更換主板或CPU了。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Cache有問題或主板設計散熱不良引起,電腦君在815EP主板上就曾發現因主板散熱不夠好而導致該故障的現象。在死機後觸摸CPU周圍主板元件,發現其溫度非常燙手。在更換大功率風扇之後,死機故障得以解決。對於Cache有問題的故障,我們可以進入CMOS設置,將Cache禁止後即可順利解決問題,當然,Cache禁止後速度肯定會受到有影響。

常見故障六:主板 COM口或並行口、IDE口失靈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用戶帶電插拔相關硬體造成,此時用戶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須先禁止主板上自帶的COM口與並行口(有的主板連IDE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顯卡

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顯卡與主板接觸不良或主板插槽有問題造成。對於一些集成顯卡的主板,如果顯存共用主內存,則需注意內存條的.位置,一般在第一個內存條插槽上應插有內存條。由於顯卡原因造成的開機無顯示故障,開機後一般會發出一長兩短的蜂鳴聲(對於AWARD BIOS顯卡而言)。

常見故障二:顯示花屏,看不清字跡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示器或顯卡不支持高解析度而造成的。花屏時可切換啟動模式到安全模式,然後再在 Windows 98下進入顯示設置,在16色狀態下點選“應用”、“確定”按鈕。重新啟動,在Windows 98系統正常模式下刪掉顯卡驅動程序,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也可不進入安全模式,在純DOS環境下,編輯SYSTEM.INI文件,將display.drv=pnpdrver改為display.drv=vga.drv後,存檔退出,再在Windows里更新驅動程序。

常見故障三:顏色顯示不正常,此類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

1. 顯示卡與顯示器信號線接觸不良

2. 顯示器自身故障

3. 在某些軟體里運行時顏色不正常,一般常見於老式機,在BIOS里有一項校驗顏色的選項,將其開啟即可

4. 顯卡損壞;

5. 顯示器被磁化,此類現象一般是由於與有磁性能的物體過分接近所致,磁化後還可能會引起顯示畫面出現偏轉的現象。

常見故障四:死機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多見於主板與顯卡的不兼容或主板與顯卡接觸不良;顯卡與其它擴展卡不兼容也會造成死機。

常見故障五:屏幕出現異常雜點或圖案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卡的顯存出現問題或顯卡與主板接觸不良造成。需清潔顯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換顯卡。

常見故障六:顯卡驅動程序丟失

顯卡驅動程序載入,運行一段時間後驅動程序自動丟失,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卡質量不佳或顯卡與主板不兼容,使得顯卡溫度太高,從而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或出現死機,此時只有更換顯卡。

此外,還有一類特殊情況,以前能載入顯卡驅動程序,但在顯卡驅動程序載入後,進入Windows時出現死機。可更換其它型號的顯卡在載入其驅動程序後,插入舊顯卡予以解決。如若還不能解決此類故障,則說明注冊表故障,對注冊表進行恢復或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即可。

音效卡

常見故障一:音效卡無聲。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 驅動程序默認輸出為“靜音”。單擊屏幕右下角的聲音小圖標(小嗽叭),出現音量調節滑塊,下方有“靜音”選項,單擊前邊的復選框,清除框內的對號,即可正常發音。

2. 音效卡與其它插卡有沖突。解決辦法是調整PnP卡所使用的系統資源,使各卡互不幹擾。有時,打開“設備管理”,雖然未見黃色的驚嘆號(沖突標志),但音效卡就是不發聲,其實也是存在沖突,只是系統沒有檢查出來。

3. 安裝了Direct X後音效卡不能發聲了。說明此音效卡與Direct X兼容性不好,需要更新驅動程序。

4. 一個聲道無聲。檢查音效卡到音箱的音頻線是否有斷線。

常見故障二:音效卡發出的噪音過大.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 插卡不正。由於機箱製造精度不夠高、音效卡外擋板製造或安裝不良導致音效卡不能與主板擴展槽緊密結合,目視可見音效卡上“金手指”與擴展槽簧片有錯位。這種現象在ISA卡或PCI卡上都有,屬於常見故障。一般可用鉗子校正。

2. 有源音箱輸入接在音效卡的Speaker輸出端。對於有源音箱,應接在音效卡的Line out端,它輸出的信號

沒有經過音效卡上的功放,雜訊要小得多。有的音效卡上只有一個輸出端,是Line out還是Speaker要靠卡上的跳線決定,廠家的默認方式常是Speaker,所以要拔下音效卡調整跳線。

3. 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序不好。在安裝音效卡驅動程序時,要選擇“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序”而不要選

“Windows默認的驅動程序”如果用“添加新硬體”的方式安裝,要選擇“從磁碟安裝”而不要從列表框中選擇。如果已經安裝了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序,可選“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聲音、視頻和游戲控制器”,點中各分設備,選“屬性→驅動程序→更改驅動程序→從磁碟安裝”。這時插入音效卡附帶的磁碟或光碟,裝入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序。

常見故障三:音效卡無法“即插即用”

1. 盡量使用新驅動程序或替代程序。筆者曾經有一塊音效卡,在Windows 98下用原驅動盤安裝驅動程序怎麼也裝不上,只好用Creative SB16驅動程序代替,一切正常。後來升級到Windows Me,又不正常了再換用Windows 2000(完整版)自帶的音效卡驅動程序才正常。

2. 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Windows 9X下檢測到即插即用設備卻偏偏自作主張幫你安裝驅動程序,這個驅動程序偏是不能用的,以後,每次當你刪掉重裝都會重復這個問題,並且不能用“添加新硬體”的方法解決。筆者在這里泄露一個獨門密招:進入Win9xinfother目錄,把關於音效卡的*.inf文件統統刪掉再重新啟動後用手動安裝,這一著百分之百靈驗,曾救活無數音效卡性命……當然,修改注冊表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3. 不支持PnP音效卡的安裝(也適用於不能用上述PnP方式安裝的PnP音效卡):進入“控制面板”/“添加新硬體”/“下一步”,當提示“需要Windows 搜索新硬體嗎?”時,選擇“否”,而後從列表中選取“聲音、視頻和游戲控制器”用驅動盤或直接選擇音效卡類型進行安裝。

常見故障四:播放 CD無聲

1. 完全無聲。用Windows 98的“CD播放器”放CD無聲,但“CD播放器”又工作正常,這說明是光碟機的音頻線沒有接好。使用一條4芯音頻線連接CD-ROM的模擬音頻輸出和音效卡上的CD-in即可,此線在購買CD-ROM時會附帶。

2. 只有一個聲道出聲。光碟機輸出口一般左右兩線信號,中間兩線為地線。由於音頻信號線的4條線顏色一般不同,可以從線的顏色上找到一一對應介面。若音效卡上只有一個介面或每個介面與音頻線都不匹配,只好改動音頻線的接線順序,通常只把其中2條線對換即可。

常見故障五:PCI音效卡出現爆音一般是因為PCI顯卡採用Bus Master技術造成掛在PCI匯流排上的硬碟讀寫、滑鼠移動等操作時放大了背景

雜訊的緣故。解決方法:關掉 PCI顯卡的Bus Master功能,換成AGP顯卡,將PCI音效卡換插槽上。

常見故障六:無法正常錄音

首先檢查麥克風是否有沒有錯插到其他插孔中了,其次,雙擊小喇叭,選擇選單上的“屬性→錄音”,看看各項設置是否正確。接下來在“控制面板→多媒體→設備”中調整“混合器設備”和“線路輸入設備”,把它們設為“使用”狀態。如果“多媒體→音頻”中“錄音”選項是灰色的那可就糟了,當然也不是沒有挽救的餘地,你可以試試“添加新硬體→系統設備”中的添加“ISA Plug and Play bus”,索性把音效卡隨卡工具軟體安裝後重新啟動。

常見故障七:無法播放Wav音樂、Midi音樂

不能播放Wav音樂現象比較罕見,常常是由於“多媒體”→“設備”下的“音頻設備”不只一個,禁用一個即可;無法播放MIDI文件則可能有以下3種可能:

1. 早期的ISA音效卡可能是由於16位模式與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通過安裝軟體波表的方式應該可以解決

2. 如今流行的PCI音效卡大多採用波表合成技術,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則很可能因為您沒有載入適當的波表音色庫。

3. 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設置成了靜音模式。

常見故障八:PCI音效卡在WIN98下使用不正常

有些用戶反映,在音效卡驅動程序安裝過程中一切正常,也沒有出現設備沖突,但在WIN98下面就是無法出聲或是出現其他故障。這種現象通常出現在PCI音效卡上,請檢查一下安裝過程中您把PCI音效卡插在的哪條PCI插槽上。有些朋友出於散熱的考慮,喜歡把音效卡插在遠離AGP插槽,靠近ISA插槽的那幾條PCI插槽中。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里,因為Windows98有一個Bug:有時只能正確識別插在PCI-1和PCI-2兩個槽的音效卡。而在ATX主板上緊靠AGP 的兩條PCI才是PCI-1和PCI-2(在一些ATX主板上恰恰相反,緊靠ISA的是PCI-1),所以如果您沒有把PCI音效卡安裝在正確的插槽上,問題就會產生了.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維修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炭素家居 瀏覽:799
擴音電路 瀏覽:721
觀致的售後電話 瀏覽:874
賈莊家電商場怎麼樣 瀏覽:30
4開電路圖 瀏覽:276
重慶小天鵝冰箱售後維修點 瀏覽:640
共集放大電路特點 瀏覽:692
科順綠優防水是什麼材質 瀏覽:831
歐式傢具素材 瀏覽:51
浦東華為手機特約維修點 瀏覽:558
縫紉機家用維修視頻 瀏覽:854
如何一眼認出翻新機組裝機 瀏覽:907
內存條如何檢查翻新 瀏覽:98
mpu防水塗料多少錢 瀏覽:255
遠洋億家電話400多少 瀏覽:468
舊沙發套怎麼翻新 瀏覽:456
深圳田貝傢具 瀏覽:637
異調家居 瀏覽:234
愛尚牆面如何翻新 瀏覽:5
一加5t如何分辨翻新機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