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設備的不安全狀態有哪些
1、設備設施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2、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如設備在非正常狀態下運行,維修,調整不良等。
3、個人的防護用品或保護操作者的基本防護措施,如防護鏡、防護服、手套、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 生產場地環境不良,如照明光線不良,通風不良,作業場所狹窄,地面滑等。
5、設備的平台、爬梯的連接有虛焊、假焊現象,易造成平台倒塌, 人員物件墜落。
6、吊裝用的吊車、橋式起重機等特種設備,存在隱患,如鋼絲繩有斷股現象,起重機有脫鉤、滑鉤的現象等都會造成很大的事故。
7、在緊急搶修中,如工具的防爆性能低,在有物料泄漏的情況下, 消防設施不完備或已過期。
8、特種設備長期超負荷運行。
(1)設備維修安全生產風險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設備設施處在不安全狀態,如何檢查:
1、掌握各種生產管線的潛在危險性。
2、了解外部發生火災時對設備內部的安全性影響。
3、如果發生火災爆炸的情況,須有抑制火災蔓延和減少財產損失的必要設施。
4、緊急用閥或緊急開關須易於操作。
5、重要的裝置和受壓容器不得超過最後的檢查期限。
6、須具有防靜電措施。
7、對爆炸敏感性的生產設備必須進行隔離,安設屏蔽物和防護牆。
8、壓力容器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並進行登記。
9、壓力容器必須按期進行外觀檢查,無損探傷和耐壓試驗。
10、設備本身的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完好。
11、對安全設備須進行經常性的維護和保養,並定期檢測。
12、使用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
13、使用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須由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後,取得安全使用證或安全標志,方可使用。
14、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
15、對儀表的性能必須進行定期試驗和檢查。
16、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標准。
17、必須有防止超負荷和短路的裝置。
❷ 維修個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有哪些
隱患排查治理的內容包括,全面排查治理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工藝系統、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隱患,以及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責任落實、勞動紀律、現場管理、事故查處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具體包括:
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程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2、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3、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交納等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
4、企業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和關鍵設備、裝置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情況;
5、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
6、對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重點環節、部位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
7、重大危險源普查、登記、建檔、申報和監督管理情況;
8、事故報告、處理及對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情況;
9、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情況,特別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和生產一線職工(包括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情況,以及勞動組織、用工等情況;
10、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
11、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三同時」(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執行情況;
12、道路設計、建設、維護及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等情況;
13、對企業周邊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範和治理情況等。
同時,通過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進一步檢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監管責任,打擊非法建設、生產、經營行為,事故查處及責任追究落實,有關政策措施制定和執行,安全許可制度實施,長效機制建設等方面的情況。
❸ 機泵檢修時的安全隱患有哪些,如何防範
機泵運行中安全注意事項:
1、機泵運行時要檢查電器設備、各種儀表及閥門等各部件是否正常,否則不準起動,起動按順序進行;
2、運行中應隨時監視各種儀表指針變化情況.監聽機泵聲音,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機泵座上不準放置維修工具和任何物體;
4、機泵在運行中不準靠近轉動部分擦抹設備;
5、保持電機接地線完好,清掃時注意不要將水噴灑在電機上;
知識點延伸:
機泵是指利用機械方法對被抽容器進行抽氣而獲得真空的設備,也被稱為機械真空泵。
機泵結構如圖:
向左轉|向右轉
1 提高專業素質,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
首先提高操作員的專業素質,加強安全教育。提高素質主要就是提 高人員的主動性,培訓操作人員自主的結合實際問題來進行總結,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定期組織和安排安全會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圖片展覽、影像資料、參觀學習優質安全的變電所等進行安全教育,使運行人員更加註重安全操作。
其次,經常組織員工進行技術崗位培訓,有計劃的進行操作規程學習,學習新技術、新方法,使操作人員 能夠熟練掌握設備的具體構造、位置、工作原理、操作程序、故障處 理、保養日期、器具件更換周期等;同時積極開展快速搶修突發事故 的訓練,用以提高操作人員處理事故的應變能力。
再次,落實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將制度落實到每個人,使每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使每個操作人員都從內心注重安全制度,從而激發運行人員的安全工作責任心。
2 強化設備管理,消除設備事故和隱患
強化設備管理 制定設備管理的各種制度是變電運行工作的重要內容,用來防止設備事故的發生。加強初建時期的設備管理,就是要認真選用符合標准、性能優良、運行穩定、技術先進、價格合理的設備;設備的出廠試驗要認真進行測試,仔細記錄,確保設備各項功能都能發揮最大作用;安裝調試是重要工作,要認真執行國家制定的安裝質量驗收標准,驗收不合格堅決不能送電,防止由於施工質量問題發生事故。要加強對運行設備的看護、檢查和維修:進行常規巡視,對異常現象要及時處理,對已發生過事故的設備要增加巡視次數,有故障的設備要及時維修,消除設備的事故隱患。為了使變電設備能夠穩定運行,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視外,還需要對設備進行各種等級的定期檢查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況。如每周的避雷器查、開關液壓油壓檢查、蓄電池測量,根據檢查獲得的第一手材料做綜合判斷。對於需要維修和更換的設備,要及時的組織人員進行處理以保障設備的正常工作。
❹ 汽車維修車間安全生產隱患有哪些
1.眼睛的防護
在汽車維修企業中,眼睛經常會受到各種傷害,如飛來的物體、腐蝕性的化學飛濺、有毒的氣體或煙霧等,這些傷害幾乎都是可以防護的。
常見的保護眼睛的裝備是護目鏡和面罩。護目鏡可以防護各種對眼睛的傷害,如飛來物體或飛濺的液體。在下列情況下,應考慮佩戴護目鏡:進行金屬切削加工、用鏨子或沖子鏟剔、使用壓縮空氣、使用清洗劑等。
面罩不僅能夠保護眼睛,還能保護整個面部。如果進行電弧焊或氣焊,要使用帶有色鏡片的護目鏡或深色鏡片的特殊面罩,以防止有害光線或過強的光線傷害眼睛。
注意:在摘下護目鏡時,要閉上眼睛,防止粘在護目鏡外的金屬顆粒掉進眼睛裡。
2.聽覺的保護
汽車修理廠是個雜訊很大的場所,各種設備如沖擊扳手、空氣壓縮機、砂輪機、發動機等都使雜訊很大。短時的高雜訊會造成暫時性聽力喪失,但持續的較低雜訊則更有害。
常見的聽力保護裝備有耳罩和耳塞,雜訊極高時可同時佩戴。一般在鈑金車間必須佩戴耳罩或耳塞。
3.手的保護
手是身體經常受傷的部位之一,保護手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不要把手伸到危險區域,如發動機前部轉動的皮帶區域、發動機排氣管道附近等。二是必要時戴上防護手套。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防護手套,做金屬加工有勞保安全手套,接觸化學品有橡膠手套。
4.衣服、頭發及飾物
寬松的衣服、長袖子、領帶都容易卷進旋轉的機器中,所以在修理廠中,首先一定要穿合體的工作服,最好是連體工作服,外套、工裝褲也可以,這些比平時衣著安全多了。如果戴領帶要把它塞到襯衫里。
工作時不要戴手錶或其他飾物,特別是金屬飾物,在進行電氣維修時可能導入電流而燒傷皮膚,或導致電路短路而損壞電子元件或設備。
在工廠內要穿勞保鞋,可以保護腳面不被落下的重物砸傷,且勞保鞋的鞋底是防油、防滑的。
長發很容易被捲入運轉的機器中,所以長發一定要紮起來,並戴上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