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制定完善的設備保養及維修計劃
1、事後維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 這是最早期的維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壞不修。
2、預防維修--PM(Preventive Maintanance) 這是以檢查為基礎的維修,利用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對設備進行預 測,有針對性地對故障隱患加以排除,從而避免和減少停機損失,分定期維修和預知維修兩種方式。
3、改善維修--CM(Corrective Maintanance) 改善維修是不斷地利用先進的工藝方法和技術,改正設備的某些缺陷和先天 不足,提高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及維修性,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4、維修預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 維修預防實際就是可維修性設計,提倡在設計階段就認真考慮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問題。 從設計、生產上提高設備素質,從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發生,減少和避免維修。
5、生產維修--PM(Proctive Maintenance) 是一種以生產為中心,為生產服務的一種維修體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種維修方式的具體內容。對不重要的設備仍然實行事後維修,對重要設備則實行預防維修,同時在修理中對設備進行改善維修,設備選型或自行開發設備時則注重設備的維修性(維修預防)。
Ⅱ 常見的房屋及設備設施的維修方式分類
常見的房屋及設備設施的維修方式分類:預防性維修、事後維修和緊急搶修。
1、預防性維修為了降低故障率或防止房屋及設施設備性能劣化,按事先規定的修理計劃和技術要求進行的維修活動,稱為預防性維修。預防性維修是一種主動的具有預防作用的維修策略,能夠降低故障率。
將事故隱患消除在初級階段,從而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保障房屋及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是物業管理應提倡的主要維修養護方式。特別是對重點和重要設施設備設備,更應該實行預防性維修。預防性維修有以下幾種方式。
計劃性預防維修。計劃性預防維修又稱定期維修,具有周期性特點。它是根據零件的失效規律,事先規定修理間隔期、修理類別、修理內容和修理工作量。狀態監測下的預防維修。這是一種以設施設備技術狀態為基礎。
按實際需要進行修理的預防維修方式,是在狀態監測和技術診斷基礎上,掌握設施設備劣化發展情況,在高度預知的情況下,適時安排的預防性修理,又稱預知的維修。它主要適用於重點設施設備,利用率高的精。
大、稀設備等。改善性的預防維修。為消除設施設備先天性缺陷或陳舊老化引起的功能不足、故障頻發,對設施設備局部結構和零件設計加以改造,結合修理進行改裝以提高其可靠性和維修性的措施,稱為改善性維修。
2、事後維修事後維修是對一些沒有列入預防維修計劃的項目,在其發生故障或性能降低到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才進行修理。採用事後維修策略可以發揮主要構件的最大物理壽命,單位維修經濟性好。但對物業管理而言。
由於設備故障或性能減低通常會給物業的使用或安全造成較大的影響或威脅,因此一般情況下,應該盡量避免事後維修,僅在下述場合可以採用:故障停機後再修理不會給物業使用造成影響;修理技術不復雜。
修理迅速而又能及時提供備件;某些利用率低或有備用的設備。
3、緊急搶修是對意外事件引發的故障進行的緊急修理,這類意外事件是偶然發生的,往往不具有預見性,難以進行事前准備。由於發生緊急事件會對物業的使用或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因此物業管理應該將緊急搶修列為單獨的項目加以考慮。
通常採取設計緊急事件處理程序的方法對緊急搶修進行准備。實踐證明,這是提高房屋及設施設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Ⅲ 機械設備的維修方式有哪些
答案1:機械設備的維修方式一般有:故障性檢修、計劃性檢修; 臨時性是指:設備出版現故障,停機檢修;權或發現故障,為了防止故障擴大而停機進行檢修。 計劃性檢修是指:根據設備運行工況,定期安排停機進行檢修、維護。 現代化企業設備管理的重點是:設備預知檢修,即提高檢修的計劃性,在設備出現劣化、故障前的檢修,防止設備出現重大故障,優化設備運行參數,保證設備安全、經濟、平穩運行。這里就得提到一個名詞:全員設備管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無論是一線操作工人、檢修人員、設備管理部門,按照分工,進行設備的在線檢查、檢測,三方信息共享、互傳,再由管理部門安排設備停機時機,進行檢修、維護作業,減少設備失修(出現劣化、故障預發而沒有及時安排檢修、維護)或過修(設備狀況仍良好,安排了檢修、維護)。
Ⅳ 預防維修工作內容
注塑機是塑料加工業中普遍使用的設備之一,通常它要長時間工作,因此如何保證注射機在連續生產中正常穩定工作,無論對於注射機的製造廠商或是用戶都是一個值得重視和努力解決的問題,就用戶角度而言,在正確選用注射機型的前提下,定期的預防性維修保養是保障注射機正常工作的一個有效辦法。所謂預防性維修保養是一系列的預防工作及檢查,以免機器發生故障,延長各部份零件的工作壽命,例如將突然出現引致停產的故障轉為預見及可以計劃的停機修理或大修;能及時發現及更換損壞零件可防止連鎖性的損壞等都是預防性維修保養的工作目的。預防性維修保養工作內容如下:
液壓部分
1.液壓油量
油量不足會引致油溫易升高、空氣易於溶入油中而影響油質和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油量不足通常是漏油或修理時流失所致,為此日常應留意檢查有沒有泄漏的部位,及早更換磨損的密封件,收緊松動的接頭等,維修後要檢查油箱的油量,及時補給。
2.液壓油溫度
液壓系統的理想工作溫度應介乎450C-500C之間,原因是液壓系統是依據一選定的壓力油粘度而設計,但粘度會隨著油溫的高低而變化,進而影響系統中工作元件,如油缸、液壓閥等,使控制精度和響應靈敏度降低,對於精密注射機的情況尤甚。同時溫度過高亦會加速密封件的老化令其硬化、碎裂;溫度過低則加工能量消耗大,使運轉速度降低。因此密切注意液壓油的工作溫度是十分必要的。油溫過高的原因多樣,但多歸於油路故障或冷卻系統的失效等。
3.液壓油油質
液壓油的重要性質之一是其化學穩定性,即氧化穩定性。氧化是決定液壓油有效使用壽命的最主要因素, 氧 化生成的木焦油、油泥和炭渣等不可溶物會污染液壓系統,並增加液壓元件的磨損、減少各種間隙、堵塞小孔、最終致使液壓系統發生故障。液壓油的氧化速度取決於本身及工作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其中溫度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使用合適的液壓油,並定期檢查液壓油的氧化程度(從油本身的顏色轉深而判斷),超過一定數量的工作小時後主動換油是絕對必要的。
4.濾油器清洗
濾油器起到潔凈液壓油的作用,因此濾油器應每隔三個月清洗一次以保持油尕吸油管暢通,同時檢查濾油網有否損壞。通常過濾網的規格不得大於200目。
5.冷卻器清洗
冷卻器應每兩年清洗一次,或者依據其工作能力有否降低而清洗,冷卻器內部堵塞或積垢均將影響冷卻效率,冷卻用水應選擇軟性的(無礦物質)為佳。
電氣部分 1.電線接頭檢查
接頭不緊固的電線會令接頭位置產生高溫或產生火花而損壞,接頭不良也會影響信號的傳輸;接觸器上的接頭會因電磁動作的震動而較易松開,因此需要定時檢查線接頭位置及收緊。
2.電動機
一般電動機都是空氣冷卻式的,塵埃積聚會造成散熱困難,所以每年作定期清理,通常在電路中裝有電機過載切斷器,該保護裝置的限定電流是可調的,應根據電機功率作適當的選擇,同時一旦過載保護器啟動,應確定檢查是否欠相、接點不良或油溫過高後才按回復位開關。
3.發熱筒和熱電偶
發熱筒應期檢查是否緊固以保證能有效地傳熱,在正常生產中發熱筒的燒毀是不易覺察的,為此要注意溫控制器的工作情,從中判斷發熱筒是否正常。另外發熱筒常見損壞處是電線連接處,由於接頭不良,接觸電阻增大,使連接處局部過熱導致介面氧化而損毀。
4.電磁接觸器
用於電熱部分的接觸器因為動作交數較頻繁,其損耗速度亦較快,若主觸點過熱發生熔化粘合則可能造成加熱溫度失控,因此若發現接觸有過熱現象、發出響聲或分斷時火很大,則表求將會損壞,應盡早更換。
6.電腦控制部分
隨著微機控制技術在注塑機上的應用,微電腦部分及其相關的輔助電子板的正常工作對電源電壓的波動,工作環境的溫、濕度,安裝的抗震性以至外界高頻信號的干擾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此保持控制箱內通風散熱用的風扇正常工作,使用精度較高的電源穩壓設備供電,設法減少控制箱受外來振動的影響,等均是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應切實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並定時檢查。
Ⅳ 設備預防性維修管理的預防性維修的基本內容和實施方法
1.預防性維修的目的和意義
1)預防性維修的好處
2)預防性維修TBM&CBM
2.預期維修計劃的實施
1)預期維修時間的確定
2)預期維修計劃的案例
3)維修窗口MW
4)維修計劃的協調與實施
Ⅵ 預防性維修的七個步驟
傳統維修=事故性維修
預防性維修=預防性保養+預防性修理
如果問大家,究竟是事後維修好還是預防維修好?可能大多數人認為預防維修好。那麼,與事後維修比較,到底預防維修好在哪裡,似乎很少有人認真去思考。
1、可以減少和避免非計劃停機。
2、可以減少設備的連鎖損壞,延長設備壽命。
3、可以降低維修成本。
4、可以降低安全事故風險。
5、可以避免和降低批量的質量缺陷或者報廢。
6、可以使得工作更主動,更有計劃性和預見性。
7、有利於節能降耗。
設備的巡檢工作千頭萬緒,如果眉毛鬍子一把抓,難免不得要領。計劃巡檢的目的,就是根據巡檢作業的輕重緩急,制定不同周期的巡檢計劃和保養計劃。計劃工作安排的越合理,越有前瞻性,設備管理工作就越有效率,設備維保越有條不紊。
主動進行設備巡檢,推動專業巡檢和科技巡檢,為設備科學把脈。
設備巡檢工作是計劃管理的基礎,巡檢工作做的好,設備的計劃管理才有的放矢。巡檢就是定期定位對設備進行檢查,從而發現問題,在實踐中原則上每班必須按照巡檢項檢查一次,並做好巡檢的記錄。在操作上要注重:看、聞、聽、摸、查。具體如下:
看:設備有無物料或潤滑油泄漏點;各種儀表指示是否正常;操作員有無違規操作;有無跑冒滴漏;配電節點有無變色;
聞:聞設備本體及周邊、驅動等部位有無異常的氣味;
聽:設備有無異響,設備有無漏氣的聲音;
摸:通過身體部位手等的接觸,檢查設備有無溫度、振動等異常;
查:檢查設備故障的原因並進行有效的排除故障。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的道理非常淺顯,但很多企業卻沒有注意到這點,巡檢走馬觀花,名存實亡,走形式主義的老路。然而,部分預防性維修做得好的企業,不但高度重視設備的巡檢,實行專業巡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將設備管理軟體(易匠維保管理雲平台)和預防性維修的理念高度融合,讓巡檢工作如虎添翼,並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