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維修主板,選擇什麼樣的萬用表,電烙鐵
焊接工具】
1.電烙鐵,根據使用環境、用途的不同,大致可以有兩種選擇。如果是在固定地點,並且被焊接器件對靜電敏感,則建議購買936可調恆溫ESD(ESD,防靜電)焊台,這類焊台的烙鐵部分較為小巧,運用靈活,一般功率50-60W,最高溫度可調至480℃,可有效的防止CMOS元件靜電擊穿,這時無需考慮電烙鐵的靜電問題,只需考慮人體靜電問題。這種烙鐵可以根據焊接的具體要求來選取不同的烙鐵頭(特殊型烙鐵頭價格較貴),現在價格還不到200元。由於焊台主體內部有一變壓器,較沉,體積較大,不便攜帶,所以不適合現場使用。可調恆溫ESD焊台的生產廠家很多,國外比較知名的品牌首推是日本白光(KAKKO),前面提到的936型,就是白光的型號。其實白光的產品並不是最優秀的,但它進入中國比較早,當時的價格還是可以為中國人所接受的。想當年手機維修業初顯端倪時,白光的926型焊台備受業界推崇,真是風光,我剛開始用的就是它。不過中國人推陳出新的能力了得,不但仿製出了926、936焊台,還自己開發出了數顯調節的,從外觀上到功能上都有所提高。我想白光目前在我們國內的普通焊台市場已無還手之力,無鉛焊焊台市場也不會有多大作為。在國內生產焊台的公司比較知名的有:江蘇快克、深圳安泰信、藍特等,作為現場使用,購買普通可調恆溫電烙鐵是比較好的選擇,如廣州黃花電子工具有限公司生產的905、906型,最大功率60W,能較好地解決電路板銅箔層數多、散熱面積大,散熱過快的問題。這類烙鐵價格一般50元以下,但不要選907型,我作上門時使用的就是它,已發現諸多問題,其中握持不舒服、溫度調節旋鈕容易誤動的問題最為突出。另外提醒大家一下買電烙鐵時,不宜選烙鐵頭很尖的。大家一般會以為尖烙鐵頭適合於焊接引腳間距小的貼片元件,這是個誤解。從實際看烙鐵頭越尖,烙鐵頭溫度也越低,這造成了焊錫的流動性變差,不利於進行拖焊焊接。這里推薦刀頭烙鐵頭,這是我在北京學習時學來的。這種烙鐵頭外形與雕刻用的刻刀相像,有軔口、尖端部分。由於它的焊接面比較寬,有一定厚度,所以當焊台設定在相同溫度時會明顯比使用尖頭烙鐵頭溫度高,而刀頭的尖端部分使用時又相當靈活。我開始使時有些不適應,過了一段時間就好了,用它來焊高密度的QFP器件真是得心應手。
2.熱風槍,這是焊接SMD(表面安裝)元件必備工具。市場上有多個廠家的產品,如前面提及的江蘇快克、深圳安泰信、日本白光等。與恆溫焊台一樣,國內的熱風槍是從仿製白光850型開始的,現在也有了一定自主研發能力。一般恆溫型(852或853型)的從200多元到700元之間。總的來看市面上買的恆溫型熱風槍焊接小的SMD元件尚可,但對稍大的晶元容易出現加熱時間長、甚至焊不下來的問題。而普通非恆溫熱風槍(850型)與之相比則「火力」要「猛」得多,吹稍大的晶元明顯要快不少,但使用時間越長則溫度越高,容易將電路板吹糊,比較「沒准」。為什麼恆溫熱風槍會普遍出現不熱的問題呢?我想這與廠家的設計不合理有關,比如測溫用熱電偶的放置位置,加熱絲的選取,還有控制方式的問題(我想是不是採用PID控制方式更好些呢)。講個有趣的例子吧,我用的安泰信8305型恆溫熱風槍與前面講的一般熱風槍相反,它是焊大晶元很好用,拆小零件反倒不行,而它的功率高達1400W。這里建議大家不要選購燃氣熱風槍,因為它的溫度更難以控制,96年我買帶電子打火的燃氣熱風槍時發現打火部分才使了幾次就不好使了,用火柴點,噴出的氣流卻吹滅了火柴,更要命的是常常元件是拆下來了,電路板也鼓了。對出於成本考慮不想買現成熱風槍的兄弟,這里我介紹一個自製簡易熱風槍的方法:買一500W(還有700W的)塑料焊槍(修補塑料製品用的,價格不到50元,賣電子工具的地方都有,買那種帶調溫功能的),再買一調光台燈用的調光控制電路板(賣家電配件地方有售,價格2元左右)。將塑料焊槍拆開,找出吹風電機的電源進線,斷開一端,將調光控制電路板串進去。在塑料焊槍手柄部分開一比調光用的電位器柄稍大的孔,將調光用的電位器固定,把塑料焊槍各部件裝回,OK,現在你就有了「調溫調速熱風槍」了。之所以要給電機調速是為了避免熱風風速過猛,將小件吹飛。
3.吸錫器,最常用的拆卸必備工具。我最初是用吸錫電烙鐵(不知道是不是仿白光的019型電熱吸錫泵,反正結構是一樣的)拆元器件的,但吸錫電烙鐵的確是非常非常地「短命」(吸錫嘴壞得太厲害,「漏風」),價格也不便宜,我終於用不起了,還好我這時知道了手動吸錫器比吸錫電烙鐵好用。從1995年我開始使用手動吸錫器,第一次買的是廣州高潔產的。剛開始用時我不敢讓吸錫器口和電烙鐵挨上,小心翼翼地,後來見那塑料吸嘴確實耐高溫,才敢大膽使用。這只高潔的吸錫器質量極好,當我發現它的內部密閉不好時,我會用縫紉機油滴在密封膠圈上,OK,密封性就完好如初了。第一隻手動吸錫器實在沒法再用了,我又買了第二隻,還是高潔的,可惜這時高潔的質量似乎急轉直下,沒用幾天,這只就「棄我而去」了。之後又買了其它幾個牌子的吸錫器,都或因用縫紉機油保養密封膠圈造成膠圈脹大或因塑料吸嘴質量不佳而棄之不用。大概是1997年偶然有工具經銷商向我推薦一種商標是只蜂鳥的手動吸錫器(型號US140),美國產的,價格不菲(當時要65塊吧)。買了個試了試,好傢伙效果非比尋常,吸錫量大,殘錫少,手感不錯,比以前買的明顯要好。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必須勤保養,否則壽命會大大折扣。有了以前用縫紉機油保養密封膠圈造成膠圈脹大的教訓,我決定採用和原廠相近的「保養品」保養這種吸錫器。我從鄭州東明電子找到了比較理想的潤滑脂,效果很好,保養後吸錫器的密封性令人滿意。後來鄭州東明電子那種潤滑脂不再賣了,我又從本地找來了VCD用的潤滑脂,效果一樣令人滿意。說來湊巧,今年我到北京時竟然發現我用的這種吸錫器是美國埃森(hanson)產的,號稱世界上最好的吸錫棒(與咱的叫法不同)。因為買這種吸錫器多了,發現這種吸錫器不同批次質量也有所差異,現在這種問題有愈演愈烈的傾向。在購買挑選時一定要用手試一下有沒有犯卡的感覺,這樣的感覺越明顯則越不宜購買。也曾買過其它廠家的產品,如台灣寶工的、雜牌CT140等,感覺明顯不及埃森US140,尤其是修顯示器時。由於顯示器的焊點大(特別是行輸出變壓器、視放板的屏蔽罩),其它牌子產品極易堵死,US140則少有這類問題。現在市面上也有吸錫槍(外觀為槍形)在賣,如廣州高潔的(應該是仿白光808型便攜吸錫槍吧),哈爾濱科瑞達也曾有類似產品。科瑞達的價格尚可承受,所以買過它的兩種產品(那時我有同學在科瑞達,所以第二次是直接從科瑞達拿的貨,很久沒有科瑞達消息了,現在也不知道科瑞達還存在不?)。第一次買了他們較早的產品(大概是1998年),好象功率30多瓦,感覺功率不足,吸焊在雙面電路板上的EPSON LQ1600K的CPU(UPD7810)顯得「力不從心」,並且吸錫嘴(銅的)極易損壞。科瑞達公司也發現了這些問題,所以有了第二代產品,功率提高,吸錫嘴換成了鋼嘴。我使用的感覺是功率似乎還是不夠,鋼嘴倒是不易損壞了,但破壞電路板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太硬,極易戳傷銅箔)。高潔的那個大概元,太貴了,沒敢嘗試。我通過實踐發覺這類吸錫槍局限性相當大,拆面積較大的雙面電路板尚且不能令人滿意(我有一哥們有白光484吸錫槍一台,比上面提到的科瑞達以及高潔的還要高級,但效果也好不到那去),更不要提拆多層板了。要追根究底的話,我認為是設計出發點就有問題,在後面的文章中我會具體講一下這個問題。
4.吸錫編織帶,焊接SMD元件除錫必備。當我們在焊接如普通80腳的QFP SMD集成IC時,只需簡單的將原來的IC用熱風槍吹下,然後對留有殘留焊錫的焊盤進行熱風平整,再把要焊的IC在原位擺正,用熱風槍加熱就可以了。但是當IC引腳多、間距小時,用前面的方法是很難對准原位的,造成焊接錯位。這就是因為原來的焊盤上殘留焊錫對對位工作的影響明顯。這時用吸錫編織帶將焊盤上的殘留焊錫吸走,對位工作就可以順利進行了,對位完成後,採用電烙鐵對IC拖焊即可。吸錫編織帶的選用要根據SMD元件焊盤的大小來選用,一個是吸錫編織帶的寬度,另一個是吸錫編織帶的厚度,焊盤越小,則要求吸錫編織帶寬度越窄,要求厚度越薄。因為吸錫編織帶越寬越厚則要求電烙鐵的溫度越高,也就越容易出現除錫時吸錫編織帶因溫度低而與焊盤焊在一起,在移動吸錫編織帶時將焊盤由原位帶起、甚至脫落的問題。當然由於吸錫編織帶越窄越薄(同時吸錫量也越少),價格也越貴,還是要算經濟帳的。市場上的吸錫編織帶有不少廠家生產,國產的普遍較寬較厚(工藝技術問題),進口的,我只見過日本goot的,我在哈爾濱市場上能找到的最窄最薄的吸錫編織帶就是它的產品。這里介紹一個代替吸錫編織帶的方法,市場上現在有賣多股細芯航空導線的,這類導線有多種規格,導線表面據說鍍了銀(不知道是否是真的),可焊性極好,非常適合於作吸錫用。我使用的效果非常好,只是合乎我們要求的航空導線可能並不很好買現在都斷貨了。
② 維修電腦用什麼萬用表
向你推薦MF -47型萬用表,測量時比較直觀,作為業余愛好者已足夠用了。
③ 主板常用維修工具:萬用表#24
圖1:全文導讀
一、萬用表的分類
「萬用表」是萬用電表的簡稱,它是電子製作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 萬用表能測量電流、電壓、電阻 ,有的還可以測量三極體的放大倍數,以及頻率、電容值、邏輯電位、分貝值等。萬用表是公用一個表頭,集電壓表、電流表和歐姆表於一體的儀表。萬用表有很多種,現在主要有 機械指針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 兩種,機械指針萬用表在我們主板維修中使用得比較交少(本篇不詳細介紹),更多的是使用數字萬用表,好處是直觀、方便。
圖2:指針萬用表
圖3:數字萬用表
二、數字萬用表的使用
數字萬用表的測阻值由液晶顯示屏直接以數字的形式顯示,讀取方便,有些還帶有語音提示功能。
數字萬用表在萬用表的下方有—個擋位旋鈕, 旋鈕所指的是測量的擋位。數字萬用表的擋位主要有以下幾種:「V~」表示測量交流電壓的擋位;「v-」表示測量直流電壓的擋位;「A~」表示測量交流電流的擋位;「A-」表示測量直流電流的擋位;「Ω(R)」 表示測量電阻的擋位; 「HFE」表示測量三極體的擋位。
數字萬用表的紅筆表示接外電路正極,黑筆表示接外電路負極。數字萬用表的使用方法如下:
1.電壓的測量
電壓的測量分為直流電壓的測量和交流電壓的測量。
(1)直流電壓的測量 (如電池、隨身聽電源等)
a.首先將黑表筆插進萬用表的「COM」孔,紅表筆插進萬用表的「VΩ」孔。
b.接著把萬用表的擋位旋鈕打到直流擋「v-」,然後將旋鈕調到比估計值大的注程(注意:表盤上的數值均為最大量程)。
c.接著把表筆接電源或電池兩端,並保持接觸穩定。
d.從顯示屏上直接讀取測量數值, 若測量數值顯示為「1.」,則表明量程太小,那麼就要加大量程後再測量。如果在數值左邊出現「-」,則表明表筆極性與實際電源極性相反, 此時紅表筆接的是負極。
(2)交流電壓的測量
a.首先將黑表筆插進萬用表的「COM」孔,紅表筆插進萬用表的「VΩ」孔。
b.接著把萬用表的擋位旋鈕打到交流擋「V~」,然後將旋鈕調到比估計值大的量程。
c.接著把表筆接到電源的兩端(交流電壓無正負之分), 然後從顯示屏上讀取測量數值。
2.電流的測量
電流的測量同樣也分為直流電流的測量和交流電流的測量。
(1)直流電流的測量
a.先將黑表筆插入萬用表的「COM」孔。若測量大於200mA的電流,則要將紅表筆插入「10A」插孔並將旋鈕打到直流「10A」擋;若測量小於200mA的電流,則將紅表筆插入「200mA」插孔,將旋鈕打到直流200mA以內的合適量程。
b.將擋位旋鈕調到直流擋的合適位置,調整好後,開始測量。將萬用表串聯到電路中,保持穩定。
c.接著從顯示屏上讀取測量數據,若顯示為「1.」,則表明量程太小,那麼就要加大量程後再測量;如果在數值左邊出現「-」,則表明電流從黑表筆流進萬用表。
(2)交流電流的測量
測量方法與直流電流的測量基本相同,不過擋位應該打到交流擋,電流測量完畢後應將紅筆插回「VΩ」孔。
3.電阻的測量
(1)將黑表筆插進「COM」孔, 紅表筆插進「VΩ」孔 。
(2)把擋位旋鈕調到「Ω」中所需的量程,用表筆接在電阻兩端的金屬部位,測量中可以用手接觸電阻,但不要同時接觸電阻兩端,這樣會影響測量的精確度(人體是電阻很大的導體)。
(3)保持表筆和電阻接觸良好的同時,開始從顯示屏上讀取測量數據。
註:在「200」擋時單位為"Ω", 在「2k」到「200k」擋時單位為「KΩ」, 「2M」以上的單位為「MΩ」。
4.二極體的測量
數字方用表可以測量發光二極體、整流二極體,測量方法如下:
(1)如將黑表筆插進「COM」孔, 紅表筆插進「VΩ」孔。
(2)將擋位旋鈕調到二極體擋。
(3)用紅表筆接二極體的正極,黑表筆接負極,這時會顯示二極體的正向壓降。緒二極體的壓降為0.15V~0.3V, 硅二極體為0.5V~0.7V,發光二極體為1.8V~2.3V。調換表筆,顯示屏顯示「1.」則為正常(因為二極體的反向電阻很大),否則此管已被擊穿。
三、萬用表在維修中的應用
萬用表是在維修主板中最常用最簡單方便的檢測工具,萬用表在維修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萬用表測量元器件的電阻值,判斷這些元器件是否損壞。
(2)用方用表測量電路有無短路或涌電, 防止燒壞其他元器件。
(3)用萬用表測量二極體、三極體、晶閘管、集成電路以及其他懷疑有故障的元器件對地的電阻,進而查找出故障元器件。
(4)用方用表測量有故障主板上元器件的「壓降」,然後與正常主板該部分的「壓降」相比較,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斷元器件的好壞及周圖電路是否正常。
(5)用萬用表測量三極體偏置電路的電壓情況,來判斷三極體的好壞(如e-b間無正向偏壓或b-c間無反向偏壓,則該管的發射極或集電極已被擊穿或偏置電路有故障)。
(6)用萬用表測量交流電壓,判斷脈沖信號的有無。
④ 電腦主板修理工具萬用表哪個最好
萬用表是電子愛好者必備的工具之一、也是一個好助手,如果缺少它,就好像是個瞎子缺一根拐內杖。特容推薦指針式的萬用表,比較直觀,作為一個業余愛好者,MF-47型就足夠用了,該表靈敏度極高,測量范圍也大,功能也比較多。
⑤ 修電腦和手機主板用什麼品牌型號萬用表
修電腦和手機主板一般可以用220伏測電壓萬能表來測。
⑥ 維修電腦主板用什麼樣的萬用表
維修電腦主板用的,萬一用了一般的就是那種黃色的硬殼的萬用表,我覺得還行,挺好用的,手機的維修萬用表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