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德系汽車維修起來特別麻煩
德國品牌的汽車可以說是出了名的質量好,可是日常還是難免有點大小問題,這真的是車主和修車師傅都很艱難的時候了。因為德系車其實比其他品牌的車子都要復雜一點,特別是在機械布局上面,設計師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一定要和修車師傅這么過不去,可真的是為難啊!就拿保險絲盒來說吧,放置的地方特別隱蔽,好像是什麼見不得光的東西一樣,如果那裡出了問題或者是需要用它來排除故障的時候,修車師傅就必須要先將外面的內飾一一拆下來,才能夠找到「蜷縮」在裡面的那個盒子,真是費盡心思啊!
水泵漏水,十輛車八輛漏水,那兩輛沒漏是沒到公里數。
曲軸通風廢氣閥容易損壞,容易影響進氣量,造成大量的燒機油,車輛怠速不穩。
進氣歧管可變進氣裝置容易損壞,而且損壞必須更換進氣歧管總成。
而以上種種問題,是不是得算上德系發動機啊。
個人覺得維修師傅比較願意維修的車子是日系車,日系車零部件布局非常合理規整,方便拆卸和安裝。
除外以外德系車也是不好修。德系車雖然知名度和銷量在國內非常不錯,但是德系車故障率並不低,尤其是一些進口車,配件非常貴,維修難度大。
2. 海馬汽車口碑為什麼這么差有什麼缺點
海馬汽車之所以會口碑很差主要問題就是質量太不好了,而它最大的缺點也是質量太不好了。現在海馬汽車基本上已經處於退市邊緣,可以說這個老牌車企以後很難生存下去了。下面我就以海馬S5為例,全面分析一下它的缺點吧。
總結:海馬汽車如今銷量暴跌,可以說也是事出有因吧。自身的產品非常單一,而且旗下車型質量問題頻出,就連售後工作也經常做不到位,口碑非常的差,可以說是相當不建議購買它旗下的車輛了。
3. 哪幾款車不容易出問題,保養維修方便便宜
您好:關於您咨詢的買車問題,這四款車相比較來說,八代雅閣日後養護費用最低,而版且配權件價格相對來說也是最低的。八代雅閣在外型設計和車內空間上有著不小的變化,在內飾和配置的豪華程度上也超越了同級別轎車。全新升級的本田i-vtec發動機,動力更加強勁,燃油消耗更低。在實際使用當中,雅閣這款車非常皮實耐用,日常只需要正常換油保養就可以了,很少會有涉及到維修的部件,使用中比較省心,建議您到店裡試乘試駕,親身感受一下雅閣的動力和操控。
4. 修車的師傅們都買什麼車
真正懂車的是修車師傅,對一輛車到底質量如何,修車師傅最清楚,所以修車師傅們的意見很重要,來看看修車師傅或者懂修車的人他們都開什麼車,推薦買什麼車呢?
@王師傅:我有十幾年的 汽車 維修經驗,毛病最少的,基本上都是日系品牌!但我買過的四台車當中沒有一台是日系品牌,主要還是對日系有排斥,沒辦法。無法否認的是德系車,特別是老車型小毛病特別多,各種電路、發動機變速箱漏油、燒機油,特別常見於大眾系的老車型,高端車BBA也不例外。美系車的機械故障比較少,主要出現在電路和電腦版、點火系統的毛病(特別是11款的英朗和克魯茲,壞點火線圈的特別多)。
韓系車也不是說車不好,關鍵技術和配置其實對不住那個價格!(品牌溢價能力在合資車當中相對偏低,就別玩什麼簡配了唄!)跟自主品牌的差距不斷縮小,最近幾年,幾大國產品牌的提升還是很明顯的。說說我們修車師傅最喜歡買什麼車,就我身邊認識的同行包括我自己!更講求實用,而且更加偏向於二手車。我迄今為止買過四台車,有新車也有二手車,但大部分都是作為工具車來使用的,先後購買過五菱榮光,比亞迪f3,英朗,馭勝,主要都是自主品牌。原因如下修車的懂機械結構,簡單作為工具車使用,反倒是越簡單越可靠,自主品牌價格低、配件便宜,而且故障率,比起來那些所謂的合資和進口車型真不算多!
@劉師傅:我家是開汽修的,主要鈑金為主,現在的車整體質量不錯,就是國產不用大修也用個十年沒什麼問題。小車修的最多的就是鈑金,畢竟車多了,事故率節節攀升,特別遇到雨雪天氣那是更多了。作為鈑金專業修理來說,日韓系的車安全系數最低,我這里回收的撞報廢的車大多也是日韓系車佔主流。第一材質太薄,第二車身太輕,一旦發生相撞事故,兩系列的車是被撞的最慘的。如果說車的故障率,日系車小一些,其他車小毛病多一點,小毛病也花不了幾個錢。有些車主本來自己車是個小毛病他就要到4兒子店去挨宰,和安全比起來那重那輕就看每個人怎麼想了。至於油耗方面車重費油,車輕省油很簡單的道理,小車載重也就5個人最多。車身如果重1.2百公斤,耗油量大那是正常不過,歐美國產以安全車身穩造車,日韓系以節省成本省油造車。看看這幾大 汽車 生產商的單車利潤就可以比較出來,開修車店的大多不買日韓車,大多以安全考慮,共同的心態就是你不撞人,人家會撞你。再說就是有點小毛病修理店都互相就給解決了,大多也不買新車,花個2.3萬買個事故車修好自己就用了,有買的就賣掉了。
@趙師傅:作為一個多年的修車師傅,其實我很敬佩那些真正的愛國人士,堅決抵制日貨,從自身做起。相對來說,也很反感那些嘴上說愛國,實際卻在買日貨的人。還美其名曰,車是日本的,心是中國的。你買了日本車,日本人賺了你的錢,最後還罵你傻逼,沒骨氣。丟國人的臉啊!接著從專業角度來說說日本車,小日本的車,做工確實很好,發動機變速箱幾乎沒什麼大的毛病。不像通用大眾的車,變速箱發動機動不動就是漏油啊,異響啊等等。但是,日本車最大的缺點就是安全系數太低。既然買車了,車子的安全問題應該是頭等大事。日本車的底盤懸掛部件,看著都讓人揪心,估計用腳一踹,就變形。車架非常薄。這也是它省油的直接因素。而通用的車子,車身非常結實,同級別的車,我們查一下車子重量就知道。日本車在出事故的時候,變形是非常厲害的。人坐在裡面,不死也殘了。修了別克車很多年,還從來沒遇到車毀人亡的案例。所以,不要太迷戀日本車。
@陳師傅:個人而言,我注重的是傳統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調校是否到位,對內飾和功能需求不是很高。當然人各有需,我就根據我自己的經濟情況,和需求買了一輛二手12款2.0手動豪華版翼神,算是最良心的一款。易維護,耐用,動力夠用,操控也可以。簡而言之,家用車,好開,易維護是基本條件,配置,動力各取所需。動力方面,國產車大部分還是使用或者逆向研發的三菱發動機,維護成本低,底盤舒適性根據個人駕駛風格來定,車子質量,現在國產車中,在市場上打拚了8年10年的廠商,現在車款型的質量肯定還是有保證的,就看你中意什麼外觀了。當然合資,進口車是經濟允許下更好的選擇,畢竟牌子越老的品牌,技術實力更加雄厚,車質量也更有保證。
你好題主,首先非常感謝您的邀請,我也很高興來解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一名 汽車 修理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非常合適,我自己開一輛大眾領域,2012款手動擋帕薩特領馭。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周圍的修理工都開什麼車:
一 德系車陣營(40%)
我這里是一個商貿城,大大小小的修理廠有三四十家。汽修廠還有賣配件的,德系車是用的最多的。比較常見的有帕薩特B5、帕薩特領馭、寶來、速騰、邁騰、捷達、POLO,條件稍微好點的開寶馬525、奧迪A6L、奧迪Q5、奧迪Q3。
我之所以會選擇大眾,就是因為大眾各方面都不錯,比較均衡。動力、安全性、舒適性、操控、保值率,這些都比較符合我的用車需求。大眾的保有量非常大,有很多車的配件能通用,哪怕是十幾年的老車,也能搞到配件。配件不愁,出門就不怕壞,走到哪裡都能修。大家都覺得日系車好,可是日系車的配件價格比較貴,市場普及率非常低,相對於配件遍地都是的大眾車,日系車維修還是不方便。
我說一下我不喜歡日系車的理由:我不喜歡日系車比較薄的鈑金,車速上了八十噪音比較大。胎噪、風噪、發動機噪音都傳到車內,跑高速對駕駛員是一種折磨。日系車在市裡跑,還是非常舒適的,跑長途就會很累。還有一個,就是日系車的底盤,非常鬆散,跑起來晃晃悠悠,沒有鐵板一塊的感覺。當然了,開日系車有一個最大的好處,省心。德系車陣營保有量最大,能佔百分之四十左右吧。
二日系車陣營(25%)
買日系車的,一般都是各種車都玩膩了,就想踏踏實實地過日子用。日系車有漢拉達、軒逸、逍客、卡羅拉、鈴木利亞納、本田雅閣。
我也,兩輛鈴木利亞納,其他的日系車也開了不少,大多數日系車開起來都是一個特點:輕飄飄!日系車裡面最好開的就屬馬自達,操控性非常好,還有一些駕駛樂趣。最經典的馬六就非常好開,馬三也是挺不錯的一款車,馬自達的車內空間很局促,這是我不喜歡的,其他的都挺不錯。
買日系車,就是居家生活用,如果特別喜歡速度和操控的,它可能給不了你。日系車,沒有特別出色的地方,它也沒有特別的缺點,最大的好處就是質量可靠吧,能把你帶出去,也能帶你回家,我相信這就是它最大的好處。買日系車的修理工,估計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吧。
三 其他陣營(國產、美系車、法系車、韓系車)
1 國產車(30%)
修理工選擇國產車的,佔有率也非常高。國產車的配置豐富、經濟實惠、安全性高,國產車最近幾年突飛猛進,收獲了一大批粉絲。修理工開的國產車有:比亞迪F3、五菱之光、長安之星、北汽威旺、五菱宏光。
這些車裡面,我最喜歡開比亞迪F3,比較省油耐用,操控性不錯。五菱神車也非常好開,經濟實惠。開國產車的數量也不少,大約能佔百分之三十。
2 美系車、法系車、韓系車(5%)
① 說到美系車,大家都知道油耗比較高,小毛病挺多的。我想,這就是大多數修理工不喜歡美系車的原因吧,養車成本高,不省心。想來想去,有一個開的是福特福克斯,還有一個是別克昂科威,其他的開美系車的還真沒有。美系車安全性高,乘坐舒適,這是大家喜歡它的地方。可真要是養它,成本挺高的,而且還不保值。
②法系車 修理工選擇法系車的,太少了。我認識的,只有一個,他們家專門修理雪鐵龍,也只有他的座駕是法系車,一台雪鐵龍愛麗舍!這也是僅有的一台法系車,可憐的法系車,質量和操控都非常不錯,就是銷量太慘了。法系車相對來說比較保守,更新換代非常慢,我想這也是銷量上不去的原因吧。
③韓系車
韓系車,在修理工的隊伍里,選它的也不多。具體原因,我不是很確定。只有一家修理廠老闆,他們家修現代和起亞,他的座駕是一台起亞賽拉圖,其他的修理工,還沒有開韓系車的。韓系車的外形設計都比較秀氣,操控性不如德系車,實用性不如日系車,安全性不如美系車。如果非要說一下它的優點,估計只有顏值還不錯吧,相信有不少人是顏控,才會選擇韓系車吧。
總的來講,修理工一般都會選擇一些比較實用的車。動力、操控、安全、性價比這些都比較均衡的,說到底實用性放在第一位吧。好了,我的回答就是這些,希望能夠幫到題主,最後再次感謝題主的邀請。
大家好!我是 @東營寶盛修 汽車 , 分享我的修車經驗,希望能夠幫到更多的朋友,喜歡我的作品,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有關於車輛的疑難雜症,寶盛也可以給大家解答,寶盛在這里期待您的關注,謝謝大家的支持! [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你,但是作為一個也是做過修車的人員來告訴你,修車的師傅知道很多車的毛病,通病以及缺點,避開這些,他們會選擇一些耐用、實在、好保養好維修的車,而且都是選著一些大眾化的車,當然這里不是說那些老闆,而是真正修車的師傅。
作為一個修車的師傅,選擇的車自然不會是那些高端車,都是一些10-15萬左右的轎車,而品牌我覺得大多都會選擇本田,豐田。為什麼會是這兩個品牌,開過用過本田的人都知道選擇本田的原因是什麼,曾經對本田車就有過這么一句話:開不壞的本田車,如果你爸給你買本田,估計是想你開到老。所以修車的師傅也深知一點,有多少車比本田車的故障率低的,易損件就不說,以前一台雅閣開到30萬公里,大毛病沒有,車況很很好,而且還保值,同等價位同年份的車,賣出去你估計沒有本田貴,賣得沒本田快。
豐田車跟本田車大概也車不多,市場保有率高,經濟實惠,養起來又容易。修車師傅選擇車的標准跟普通車主選擇的條件不會太相同。很多人買車會結合車的外觀,內飾,油耗,空間,排量等等,而維修師傅買車會選擇他認為車子日後維修起來難不難,故障多不多,保不保值,安全性高不高等等問題。這個就是一個真正維修師傅選擇車的標准,而且很多師傅都會開一些二手車,還是經過自己維修好的二手車,因為這些車他開起來真的放心,知道是哪裡壞了,修好之後有沒有問題,完全是自己一手維修,並且車的價格也比好的車要低,更加適合自己。
所以很多維修師傅會選擇自己認為好的車,什麼是好的車,養起來容易,修起來經濟,安全相對來說高,小問題少,保值的車。以上就是小蛇自己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進行討論。
不光是我推薦日本車,你看一下回答這個問題的朋友們,大多數都會說日本車的!還是因為日本車皮實耐用,質量好,基本都不需要維修,定期保養就可以!
很多人都會說,日本車鐵皮薄,說句實在的,不管什麼車,跑的快了,撞起來,效果都差不多,跑的慢了,出了事故,有保險公司,又不用自己掏錢修車!你身邊開日本車的,有幾個出事的,是吧!不要隨便相信網上的噴子!比如CRV,網上都說CRV後下支臂很薄,不安全,那麼你有沒有遇到斷的?沒有吧!我可以告訴你,和哈弗H6的厚度是一樣的!你怎麼不噴H6呢?
我就是一個修車的,我也修了六七年車了,我自己上下班開奧拓,基本不跑長途,就在市區開,奧拓正好適合,一個月一百多塊錢的油錢足夠用,市區跑不快,更不用擔心開快了出事故,只要不開快車,注意力集中,還是很有保障的!
修車師傅接觸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車,什麼車容易出問題,什麼車質量不好,我們最清楚,不聽我們的建議,你選擇聽網上噴子的建議,你可以!
雖然日本車隔音效果不怎麼樣,但是買的人大有人在,大多數人都是看中了人家的質量,不容易壞,這才是最主要的!隔音不好,自己可以花點錢做隔音,如果你買的 汽車 ,整天就是有問題,整天就是修,我看,你還是花錢換車吧!
都說大眾車毛病多,其實修車師傅買的最多的就是大眾。大眾 汽車 的特點是修理容易,要求精度不高,大眾設計比較模塊化。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眾 汽車 整車壽命很長,只要動手能力強,可以一直開。不像日系車,到達一定的年限後,整車的性能下降,無論如何修理都很難繼續駕駛。
零件共享創造了「高品質和廉價的 汽車 」 每個公司都設計了即使車輛型號改變,成本降低也可以轉向的零件,並且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因此可以將其安裝為將某些零件組裝在一起的「模塊」。例如,將發動機,變速器和發動機支架集成到一個模塊中,並且將多個模型的車身側的安裝點的坐標對齊,以便即使發動機排量發生變化也可以進行安裝。自然地,這種設計布局,以便可以安裝大型發動機,從而可以合理可靠地安裝小排量發動機。
大眾 汽車 的MQB「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台」將增加范圍之外的通用零部件,降低生產成本和車輛價格,共享關鍵技術,並保持最高水平「實現安全性」為目的。
大眾 汽車 可以說從高端到低端的車型,某些零件與設計幾乎是一致的。然而,相比日系車與韓系車等等,車系都分的很明確,高端與低端通用的配置與設計很少,這也增加了大家購車時的成本。 汽車 同等的基礎性能,大眾車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MQB 汽車 的性能完全一樣嗎? MQB具有以下特徵:(1)可以進行高度自由的設計和設計;(2)可以實現一流的舒適度;(3)可以安裝已安裝的高級安全設備。在高端機型中,優點是即使在大眾市場機型中成本較高,也要安裝性能最好的最高級別的模塊,以提高單元效果(增加相同零件的生產數量並降低成本)。
大眾將能夠通過一個MQB覆蓋從A級車(如Polo的小型車)到D級車(如Passat的大型車),首先是在全球范圍內銷售的主要車型的高爾夫系列。不僅適用於大眾車型,而且適用於同一組的奧迪,西亞特和斯柯達 汽車 ,無論它們是轎車,掀背車還是SUV。
這意味著具有完全相同的模塊的 汽車 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能,但事實並非如此。
例如,對於高爾夫和奧迪A3,最終由每個製造商設置諸如舒適性(調優彈簧,減震器,可更換的襯套等)之類的調校,以「做不同效果的車型」。
總結:買車時需要自己有一個定位,如果是不懂車的或者是 汽車 想使用很多年,老老實實選大眾就行了,雖然少了一些高端豪華配置,但是大眾 汽車 的基礎價值還是有的,這也是很多修理工選擇大眾的原因。
修車師傅買車有兩種情況車,我本身也是修車的,我是17年買了一輛豐田威馳。當初買車時,也沒有什麼考慮,只想買個代步工具,感覺日系車後期毛病少點。修理工買車相對來說比較理性,不會只看配置和外觀,主要考慮的就是耐用。還有一種就是,修理工買一些二手車,或者一些事故車,自己修好就開著,主要是便宜,有時候出去救援,拉工具,進貨,車里不像普通私家車那麼干凈,也不在乎,畢竟與行業有關系。
總之,買車還是要理性,不要一時沖動,畢竟不是買菜花幾塊錢。可以聽聽維修汽修的建議。
在很多人的眼裡,修車師傅就是最懂車的,網上總是有這樣的言論,都說日系車質量最好,為什麼修車師傅都選了大眾?全國的修車師傅不說幾千萬,也有大幾百萬吧?你做過人口調查?你怎麼知道他們選的都是大眾?
其實也沒有必要神話修車師傅,他們雖然見的車多,對於一些車型的通病也相對比較了解,但是也不一定修車師傅選的車就是一定正確的,修車師傅選什麼車的都有,每個修車師傅在買車的時候,也是一名消費者,他們對於車輛都有不同方面的追求,有的看重故障率,但是也有人看重舒適性和動力性。所以不要看修車師傅買什麼車,而是要看修車師傅不買什麼車。他們不買的車,大概率都是故障率奇高的車。
以下幾個車系,是修車師傅一般不會選擇的車,記得避雷:
1、冷門車型
我們可以想一想,已經消失在大眾視野的一些 汽車 品牌,比如說納智捷、菲亞特、道奇、DS、阿爾法羅密歐等,冷門車型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故障率高,而是它們的配件難找,維修費用昂貴不說,等件的時間還長。
2、故障率奇高的車型
一些國產三四線品牌,它的故障率往往比較高,典型的就是眾泰、陸風等。雖然採用的都是成熟的三菱發動機,但是變速箱、電子元器件的故障率居高不下,修車師傅經常見到這樣的車型維修,因此大概率不會選擇這些車型。
3、使用成本高的車型
對於修車師傅來說,用車成本也是比較重要的,不僅包括油耗,還包括維修成本、保養成本,在這方面,保有量高的車型會更有優勢,日系和韓系車也有一定優勢。
4、高配車型
在大多數修車師傅眼裡,買車沒有太大的必要買頂配,因為不僅頂配的車型價格高,而且配置越多出問題的概率就越大,而且修車師傅有很多加裝配置的資源和經驗,可以自己加裝倒車影像、倒車雷達、皮質座椅等配置,基本上除了天窗、ESP、氣囊等等涉及安全性的配置以外,沒有什麼配置是不能加裝的,因此修車師傅往往傾向於選擇中低配車型,特別是低配車型。
總的來說,修車師傅相對於普通人來說會更懂車,並不是說修車師傅的選擇就一定正確,但是他們在買車的時候,會更多的注意到故障率、維修保養等等方面,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購車需求,跟著修車師傅買大概率不會出錯。但是如果你對於舒適性、動力性、豪華感、安全性有更多的要求,修車師傅的建議就不一定準確了,所以最關鍵的還是要看你的用車需求。
買二手便宜的車。有錢的話買新車。買什麼品牌的車看個人看法。朋友買車,我建議買日系的,因為不懂車的人,有一點小毛病會被他無限放大,本田豐田犯病幾率小。
修車的師傅們都買什麼車?這問題還真沒統一答案
其實不光是師傅們,還是平民百姓,買車都是取決於菏包裡面的銀子。試想如果錢多一點,誰不想要一款豪華的品牌的 汽車 ?
但就針對維修的師傅們來說。在小城市可能還是皮卡,小貨車多一點。而且還是二手貨,因為他們不只在店裡面維修,有可能要拖著工具路援。方便載人,載物和配件。因為他們整天跟配件,油污接觸打交道,一身臟兮兮。所以二手車是不二之選。試想一個新車,整天一身臟兮兮的,誰捨得去開,弄臟它
當然,如果是汽修老闆,他不用幹活,那又另說了。
最後只能說,看自己的錢,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豐田霸道
有朋友做這行,自己也是開的這樣的車,曾經咨詢過他,這款車比較實用。
車的品質不錯,保養費用一般。
如要修車,隨便找汽修店,大部分都能修,零件還不算貴。
5. 「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現在的奇瑞汽車真的有這么差嗎
奇瑞算是國產車里發展不錯的品牌了,最早開始造車,早年因為和上汽簽訂一些不平等合約才能開始買車,名字也叫上汽奇瑞,雖然這樣,但是奇瑞也一步步脫離上汽,導致後來的4S不受理奇瑞的維修,才流傳出「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的流言,按理來說按照奇瑞前幾年的發展速度,應該成為自主品牌的老大,然而後起之秀太多,不用說比不上吉利長城長安,就連榮威比亞迪都比不上,作為奇瑞的老車主,真的很痛心,車主們紛紛「罵」奇瑞,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1、奇瑞整天只會造車不宣傳,車子質量倒是不錯,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好好宣傳,誰知道你是一款好車,更何況不進行市調,定價就會偏高,如之前的艾瑞澤7,多好的一款車,3年多了,銷量依然屈指可數!
2、 好好管管 你的4S店,售前售後拽得不要不要的,就這樣的態度,誰還求著去買你的車?
3、別坑車主,能買你首批車的不是小白鼠,是真愛你奇瑞,不要剛剛買車就降價,問題多價格高,傷了車主的心,口碑就回不來了!
4、不懂得傳承,想A3這樣的豪車,配置那麼高,為什麼不在A3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款,讓這么好的車,成了絕唱!
5、 知錯要改,手動檔難怪發動機難聽,從A3到艾7,車主們自己想辦法,加軟鏈接做隔音,就是幫廠家解決這個問題,完全是在考驗車主們的動手能力!
6、不要猴子搬玉米,出一輛新車,死一款舊車,E3把艾3弄癱了,艾5出了E3又完蛋了,這不瑞虎7上市,瑞虎5又不行了,全面發展吧,別生一個愛一個!
7、多點市場洞察力,瑞虎3早在2006年就上市了,那時候SUV的風潮似乎被你颳起來了,結果你不把握,讓H6搶了風頭!
8、品牌太多,瑞麟、開瑞、威麟,生了多少孩子,內部人都數不清!別拿東方之子說事,現在轎車代表就是艾瑞澤7,SUV代表就是瑞虎7,成天想啥呢?
9、:內飾不上檔次,現在買車就追求的是外觀好看,外觀終於不像前些年的那些奇葩了,都變得很好看,但這萬年不變的內飾是不是該改改了,不會就學學吉利、再不行學學眾泰去
10、別把好東西都藏著,我們知道你有1.6T,也有2.0T的發動機,那你知不知道奇瑞就是肉的代名詞,為什麼不拿出來用,1.6L的發動機拖個1.4噸的車,累啊,艾瑞澤7,1.5T沒自動檔,沒好變速箱買去!
作為奇瑞車主,罵奇瑞是恨鐵不成鋼,我很希望車能夠大賣,以後我們的車保值率也高,配件也好買,我可不希望我的車成為絕版,你們日系德系的根本體會不到車太少,遇到同類激動打招呼的心情……車確實造的很好,底盤都超越同價位的合資,就是賣不過人家
作為奇瑞老車主,簡直就是恨鐵不成鋼,聽別人說奇瑞不好,簡直就是傷心,希望奇瑞以後抓市場、抓質量、抓均衡發展,車造得不錯,為什麼就賣不過別人呢?
別說國人不愛國產不愛奇瑞,是奇瑞你真的不懂市場不懂車主在想什麼!
、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那都是老黃歷了。個中原因網上都有解釋。本人奇瑞旗雲車主,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用車體驗,咱不偏袒國貨,實事求事。車是2010年2月份買的,總共下來6萬不到。現在已經7年了,已經跑了12萬公里了。北上新疆,南下湖南,從沒半路趴窩過,除了一次路上爆胎。還算盡職盡責。這些年除了正常保養,更換的零件有:右前輪的軸承(300),右前大燈總成(300),第一次到新疆更換了一個電瓶。更換過後備箱鎖。其它就是一些刮碰類的小事故。從我經驗來看,小毛病有,大毛病沒有,其質量還是值得信任的。希望奇瑞以後越來越好,所以國產品牌都越來越好。只有國貨強了我們才能用上質優價廉的好東西。!!!附圖片
「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這個老梗,到現在都已經十多年了,那個時候別說奇瑞了,當時的比亞迪、吉利都是半斤八兩,奇瑞的問題,所有自主品牌也都有,而在自主品牌里,奇瑞的技術、質量以及各方面的服務,肯定是第一梯隊的。
自主品牌的發展,是每年都有新變化,奇瑞也不例外,我們要買車的話,倒是可以根據不同車型進行判斷,而不應該從品牌層面直接更奇瑞、吉利或者比亞迪打個標簽。
我習慣於把奇瑞的產品分為四個時代, 第一個時代是造老百姓買得起的車,十多年前的QQ、旗雲都是代表; 這些車型在當時主打的優勢是性價比,當時很多工薪家庭,預算就那麼四五萬塊錢,合資品牌除了老奧拓這種微車之外,最低也要七八萬往上走,那時候很多人還沒到追求性能、品質的時候,手上的錢只要能買輛車遮風擋雨,平時不會經常出毛病拋錨在路上,消費者就已經滿足了。
可惜的是,奇瑞在A3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里,並沒有推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如果不是國內SUV市場大熱,瑞虎3在銷量上火了一把,奇瑞之後連留在自主品牌第一陣營都困難。
第三個時代,就是奇瑞的正向研發時代,代表車型是艾瑞澤7。 這款車的安全性和品質是比較受到認可的,也是自主品牌第一款真正意義上自主設計、正向研發的車型,甚至一直到現在,哈弗、比亞迪、五菱、長安等等都沒有一款真正正向研發的車型。
不過艾瑞澤7雖然是正向研發,但正向研發不代表就一定能誕生成功的產品,在外觀、內飾的設計以及人機工程學方面,艾瑞澤7表現平平,整體產品力撐不起自己當時比較高的價格,所以這款車以及不久的艾瑞澤3,基本上都宣告失敗。
到了第四個時代,奇瑞引入了國際化的設計、工程團隊,終於搞出了一台銷量、口碑雙豐收的車型——艾瑞澤5。 奇瑞近幾年在國外招兵買馬,在上海設立了一個外國人、年輕人佔比頗高的設計研發中心,艾瑞澤5就是這個團隊參與研發的第一款車型,外觀、內飾、舒適性、操控等等都讓很多媒體刮目相看。在此之後的瑞虎7、瑞虎5x等車型,也都是奇瑞第四個時代的產品。
最後的結論:奇瑞早已擺脫了修車排隊的老時代,現在推出的產品,在自主品牌中很有競爭力,但如果真要買的話,新車君建議的是買近兩年奇瑞推出的新車,例如艾瑞澤5、瑞虎7、瑞虎5x等,因為這些車型,確實代表了奇瑞當前造車的最高水準。
這個問題是多年前的老問題,傳說當年奇瑞沒有自己的保養店,和其它品牌共用保養,所以排隊。還有就是順口溜。我想不管是什麼原因,十幾年前的國產車處於剛起步階段,問題都很多。如果當前再用十幾年前的眼光去看待中國的 汽車 行業,那就是典型的落伍。當前的國產車從發動機技術到整體性能都有了質的提高,特別是奇瑞的發動機,在熱效率、穩定性上更是略勝一籌。奇瑞的虎八、捷途系列車型更是性能和配置較為突出,優於某些合資品牌,對於某些國人總是用舊的眼光去看待國產車,用崇拜的眼光和虛榮去看待合資車,這種觀念應該改變一下了。當然國產車在某些方面相對於國外的老牌車企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但是我相信,按照現在中國 科技 的發展速度,在不久的將來,中國 汽車 一定會領先世界 汽車 行業
是,這句話完全是說的是實際情況,但是,大部分人都把這句話理解成奇瑞車型質量不好,這就不對了,接下來,我給大家解釋一下真正的情況是怎麼樣。
在機動車剛在中國出現的時期,國家給與能夠銷售整車的一共沒幾個廠家,但是比較火的就是大眾的桑塔納,捷達和東風富康。但是價格普遍都比較高,像最火的桑塔納大概在15萬左右,像便宜的富康也在10萬左右。很多人想買車但是又嫌太貴,當時奇瑞已經有能力造整車,但是沒有資質銷售,於是和上汽合作用上汽的4S店賣車,修車也在上汽的4S店,奇瑞風雲上市價格在5萬左右,當時幾乎是風雲全國。
這個時候,上汽眼紅奇瑞,要求要強硬收購奇瑞,奇瑞不同意,於是,上汽和奇瑞的合作當即終止,合作破裂的時候,奇瑞已經有資質銷售自己的整車,但是,渠道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於是,前期銷售的一大批車型只能在極小的一部分4S店保養,這就出現了修車排隊的情況。
所以,所謂的奇瑞,奇瑞,修車排隊,只是在早期的渠道跟不上的時代出現的特殊情況,只能說明奇瑞的車型當時賣的太好,並不是說奇瑞車型質量不好。
謝謝大家以後多多支持國產,支持奇瑞。
邁入全新3.0時代的奇瑞,產品已經實現了全面的換代,設計、品質、性能都得到了提升,雖然不能比肩歐美,但是也在縮小與日韓系的差距。平心而論,奇瑞算是自主品牌中比較有良心的產品,在技術的加持下,奇瑞的質量真的不差。 修車排隊的由來
說奇瑞修車排隊,基本上是找不到奇瑞的槽點,開始吐槽奇瑞過去的灰色 歷史 。對於奇瑞來說是一件好事兒,因為有心抹黑奇瑞的人真的找不到奇瑞的缺點,才會用如此低劣的手段去抹黑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還得從20年前說起,當年的奇瑞沒有生產資格證,只能依附在上汽集團的名下。而上汽集團並沒有給奇瑞過多的好處,奇瑞車壞了沒有地方修理,只能在上汽奇瑞的維修車間門前排隊修理。
上汽奇瑞是奇瑞過去的一個痛,早期質量不好,加上沒有生產資質,加上上汽並沒有給奇瑞好臉色,政策上是不傾斜於奇瑞的。所以才有修車排隊情況的發生。 其實國產車質量並不差,奇瑞更是如此,某年度國產車質量評比中我們能找到奇瑞的影子,奇瑞質量優於行業總體,百車故障數421個,比吉利、哈弗、榮威都要優秀,質量僅次於日產換標而來的啟辰。 其實現階段國產車的質量表現都不錯,奇瑞同樣如此,尤其是發動機可靠性方面,奇瑞表現的比較優秀,細節做工方面的把控與監管,奇瑞的質量也在穩步上升,變速箱、底盤等大件的設計上奇瑞也能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層面。
當然奇瑞並不是完美的,他也有很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供應商的雜亂,奇瑞的供應商來源較多,可能同一個車型的同一個配件有多個供應廠家,雨刷器、起動機、電瓶、電路板等電子元件以及小件的供應商多而雜亂,奇瑞的軟肋在於供貨商管控體系。雜亂的供應商加上不嚴格的管控,有很大可能使得殘次品裝機,這樣就會降低整體的可靠性。現階段奇瑞也有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你的奇瑞有可能幾個月燒了燈泡,雨刮器三個月需要更換。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偶爾會出現。
小結:奇瑞質量並不差,在國產車中表現可以說相對穩定可靠。現階段奇瑞需要做的就是優化供應商體系,盡量選取大廠零配件,大到渦輪,小到雨刮片,都要嚴格把控。提升整體質量。
一句「奇瑞奇瑞,修車排隊」把多少奇瑞的潛在客戶拒之門外,也苦了奇瑞將近20年的時間。不知者認為「奇瑞奇瑞,修車排隊」是因為奇瑞質量差,往往因為這個梗望而卻步,實不知這不僅僅是一個梗,更是一段故事。
生孩子要有準生證,造 汽車 也要生產許可證。20年前,奇瑞第一款家用 汽車 奇瑞風雲下線,由於沒有國家下發的生產許可證,所以全部 汽車 只能在安徽老家銷售,且大部分是計程車。這下可把奇瑞難住了,原本指望展翅高飛的「孩子」,因為沒有「身份證」,就只能在家門口轉悠,這可如何是好?
為了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奇瑞想無頭蒼蠅四處尋求幫助。 1999年,在有關部門的斡旋下,將奇瑞與上汽集團牽線搭橋形成了「聯姻」,作為回饋,奇瑞必須拿出20%的股份送給上汽集團,而且上汽集團秉持不投資、不管理、不承擔債務和不分紅的態度,只要奇瑞不給上汽集團惹麻煩又能給點錢,就給你生孩子。
就這樣,「上汽奇瑞 汽車 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奇瑞如願以償獲得了「准生證」還是大量生產 汽車 並在全國銷售。
要知道,當時的奇瑞與上汽集團相比,簡直就像螞蟻見大象。彼時,上汽集團不僅有完備的生產線,在全國的4S店可以說首屈一指,所以奇瑞並沒有另闢蹊徑,而是直接借用了上汽集團的銷售渠道,形成了自己生產別人銷售和維護的模式。
奇瑞的第一款車叫做風雲,它的原型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雅特公司的Toledo,生產線在1999年西雅特公司停產後被奇瑞購買。雖然在國外已經停產,但其出色的性價比受到廣大國人的好評,一經推出就爆棚。由於Toledo部分專利屬於大眾集團,所以銷量火爆的風雲不僅為奇瑞帶來了豐厚利潤,也為奇瑞帶來了第一場官司。
2003年,「國民神車」奇瑞QQ上市,以低端的價格和可愛的造型再一次風靡全國,讓很多囊中羞澀的人也成了有車一族,這再一次讓奇瑞對簿公堂。由於奇瑞QQ與當時同樣廣受好評的通用雪佛蘭樂馳比較相似,所以奇瑞與通用產生了知識產權糾紛。 兩次涉嫌「抄襲」的糾紛,讓上汽集團對奇瑞心生不滿,對兩家的合作開始懷疑,甚至有想要甩開奇瑞這個「惹事精」的打算,或者乾脆收購過來方便自己管理。
自此以後奇瑞越發不受上汽待見,凡是上 汽車 型和奇瑞車型同時到4s店維保,那麼上 汽車 型擁有絕對的優先權,奇瑞則需要排隊等待,所以導致部分車主抱怨「奇瑞奇瑞,修車排隊」。
奇瑞發展越來越壯大,同時也發現了上汽對自己的不待見,就有了想要脫離上汽的打算,所以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經銷網路。 由於沒有經驗,奇瑞最初建立的4s店並不多,且服務水平參差不齊,而大批奇瑞車主聽說奇瑞建立自己的售後都趕過去維保,所以再次形成了排隊維保的情況,進一步做實了「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這一實際情況。自此之後,這個梗在 社會 中廣為流傳,跟隨奇瑞走到了現在。
那麼奇瑞 汽車 質量差不差呢?在當時看來奇瑞 汽車 質量確實不怎麼樣,因為十幾年前,國產 汽車 剛剛起步,不僅奇瑞質量不怎麼好,諸如吉利、比亞迪、長安、一汽集團等都是普遍的不怎麼樣。大家都是小孩子學走路,但即便奇瑞質量不怎麼好,在當時的國產車行列也位列前茅。
經過十幾年發展,國產 汽車 有了質的進步,其中奇瑞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奇瑞號稱自主研發第一人,不僅在發動機、變速箱、車身等各方面都有出色成果,同時還率先將車輛和發動機出口到國外,也是國產 汽車 的第一次。 現在的國產車和十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奇瑞也與以前大不相同,如果單論整車技術和質量,可以說同級別車輛不論是國產還是合資,都不輸任何品牌。
但奇瑞在 汽車 技術之外,卻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甚至是弊端。1.流程缺陷
無論是什麼產品,想要過的長久口碑,必須服務好每一個流程, 汽車 也是如此。 汽車 從廠家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等相關環節,設計、研發和生產在奇瑞已經做的比較完善,但銷售和售後服務方面卻不盡如人意。 奇瑞大部分4s店銷售人員給人感覺並不熱情,甚至一些偏遠地區工作人員有些冷漠,對待客戶漫不經心,好像賣出去或者賣不出去都與他們無關。
這樣的銷售態度不能給消費者帶來賓至如歸的感覺,不能有效提高客戶的消費積極性,所以成單幾率比較低。 再一個就是售後,奇瑞售後師傅技術挺好,到解決問題的效率普遍較低,同樣是正常保養,如果放在吉利售後可能很快就能解決,但奇瑞有可能會拖一下午,有點懶散的感覺。
2.車型較少
奇瑞到目前為止在售車型比較少,尤其是三廂車只有艾瑞澤5和艾瑞澤gx兩款,suv雖然比較多,但拿的出手的只有瑞虎8一款,其它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銷量不好的車型在消費者眼中就是有缺陷,所以考慮購買奇瑞的車主選擇餘地比較小,除非是忠實粉絲,否則很容易被同級別其他品牌搶單。
3.傳承力不足
大部分車企都會將銷量好的車進行更新換代,飛度、polo、卡羅拉,軒逸、思域、帕薩特,都是一代一代在傳承,兒奇瑞沒有一款車是這種模式。 東方之子、風雲、A3、旗雲等這些銷量與口碑持續表現不錯的車型都被奇瑞束之高閣,每當消費者滿待希望等待改款的時候,奇瑞總是推出新命名方式而將它們拋棄。這使得每一位奇瑞車主即是第一代車主,又是最後一帶車主,顯得很孤單。
這樣的模式也讓奇瑞每推出一款新車型都要從都宣傳,而不像其他車型一樣利用好老車主,事倍功半。
結語:「奇瑞奇瑞,修車排隊」是奇瑞發展 歷史 中遺留的梗,它大部分是 歷史 遺留原因而非奇瑞質量原因。從測方面看也是替奇瑞打了一波長久的廣告,同時也激勵著奇瑞奮發圖強。看得出,奇瑞也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著自己,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奇瑞的看法從「奇瑞奇瑞,修車排隊」變成了「奇瑞奇瑞,好車不貴」,這就是奇瑞努力的結果,也是國人對他的期望和接納。
在 汽車 圈有一些比較出名的調侃語,比如「豐田買發動機送車,日產買大沙發送車」這些調侃語算是對某些品牌優點的大致概括。
還有些調侃,就有些一針見血了,比如「上坡不跟漢蘭達,下坡不追凱美瑞」。在合資車領域被調侃並不會影響它們的銷量,賣的倍兒好。
在國產車這邊,有句話叫做「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這句話就比較毒了,既說明奇瑞質量不好,又說明售後跟不上,大家排長隊修車。
其實這句話也算不上黑奇瑞,只能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
奇瑞 汽車 公司於1997年3月在蕪湖經濟開發區8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動工,由安徽省政府和蕪湖市政府下屬的5家公司共同投資,屬於地方性國企。
到了1999年12月,安徽 汽車 零部件工業公司(奇瑞前身)的首輛轎車下線。但是奇瑞這款車因為沒有登上國家目錄沒有取得合法生產銷售的資質,被要求停產。為了取得資格,在國家經貿委的協調下,奇瑞與上汽集團談判,加入了上汽集團。
2001年1月,安徽省 汽車 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汽奇瑞。現在很多非常老的奇瑞尾標上還有上汽奇瑞的字樣。
在這段並入上汽的時間里,奇瑞旗下的車型風雲使用了上汽的售後維修場地。
到了2004年09月23日,奇瑞取得了 汽車 生產資質,正式脫離上氣集團,更名為「奇瑞 汽車 有限公司」。
在獨立後的一段時間里,奇瑞自家的4S因為數量少,而上汽也不再接風雲售後的單子,導致最早的一批奇瑞車主維修保養成了問題,車多店少,就出現了「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的調侃。
雖然有大環境的原因,但是奇瑞最早的一批車品控也不是很好。因為奇瑞的價格低,還不到主流轎車價格的1/3,所以小毛病較多,耐用性和鈑金工藝差,車主需要頻繁跑奇瑞4S店,奇瑞車質量不好的口碑就這么建立起來了。
明白了前因,現在的奇瑞 汽車 質量怎麼樣?在我看來,奇瑞 汽車 的質量屬於國產車的第一梯隊,三大件的耐用性是沒問題,小毛病肯定是有,但是哪個車還沒點小毛病。
發動機這邊,奇瑞以造發動機起家,又是地方國企,不會追求短期回報,在發動機方面的技術實力很強。比如奇瑞1.6GDI發動機,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290n/M,最大197馬力,已經超越了部分合資車發動機的性能表現。
這台發動機,採用了大量新技術,比如電控小慣量渦輪增壓技術,可以更精準更高效的控制渦輪壓力。還可以減少渦輪遲滯,讓渦輪車的輸出更平順,扭矩響應更直接。
缸內直噴,能夠更精準的控制燃油噴射,使燃氣混合更加充分,壓榨出更多動力;使用了電子離合式水泵,可以在冷機啟動暖機的時候斷開水泵,達到更快熱機的效果,可以盡可能的減低油耗和排放。還有電子節溫器,集成式排氣岐管等等技術。
目前這台發動機搭載在拳頭產品瑞虎8,星途LX上面,表現非常好,動力儲備足,加速強勁,油耗較低。
變速箱這邊,奇瑞的變速箱是可靠性還不錯的企業,自研過CVT變速箱,還搭載到了艾瑞澤7上面,實際表現跟日系CVT的水平差不多。不過由於企業本身的問題,已經賣給萬里揚了。
底盤中規中矩,還在磨調教的功夫。
奇瑞在2019年賣了74.5萬輛,其中瑞虎8全年累計銷售116494輛,同比增長130.4%。艾瑞澤系列全年累計銷量124506輛,同比增長11.8%。市場口碑非常不錯,論銷量也處於國產車的第一梯隊。這種拿真金白銀投票的事,質量差的車企是拿不到這份銷量的。
奇瑞之初,寄於上汽!上汽見其技精,欲收之麾下。奇瑞拒,上汽惱,棄與合作。而後,奇瑞得生產資質,立而離之上汽。然奇瑞門下之店,寥寥無幾,上汽又拒之售後,已售之車之售後投之無門,遂成奇瑞新開門店,門庭若市,排隊長龍!
我14年買的QQ,三了兩萬多,各種小毛病多出來了,後窗漏水,前面異響,副駕駛進風,一檔不好掛,四檔容易掉,變速箱異響,兩年的車漆就有銹點。還有油箱蓋打不開。不過這些都是小毛病,可以接受。不過有次跑長途中間有幾秒加不上油了,嚇死我了,回來直接掛網上賣了,這車貶值真多,一年照到一萬多算。售後很垃圾,輪胎提車就慢跑氣,過幾天去找他,只補不換給我二十元出去補補去,首保超了兩天就玩錢,太極吧黑了。打死也不買奇瑞了。前幾天去店裡看車,那銷售跟死爹了樣,亂要價,果斷走了,你看人家合資企業服務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