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維修車間安全生產隱患有哪些
1.眼睛的防護
在汽車維修企業中,眼睛經常會受到各種傷害,如飛來的物體、腐蝕性的化學飛濺、有毒的氣體或煙霧等,這些傷害幾乎都是可以防護的。
常見的保護眼睛的裝備是護目鏡和面罩。護目鏡可以防護各種對眼睛的傷害,如飛來物體或飛濺的液體。在下列情況下,應考慮佩戴護目鏡:進行金屬切削加工、用鏨子或沖子鏟剔、使用壓縮空氣、使用清洗劑等。
面罩不僅能夠保護眼睛,還能保護整個面部。如果進行電弧焊或氣焊,要使用帶有色鏡片的護目鏡或深色鏡片的特殊面罩,以防止有害光線或過強的光線傷害眼睛。
注意:在摘下護目鏡時,要閉上眼睛,防止粘在護目鏡外的金屬顆粒掉進眼睛裡。
2.聽覺的保護
汽車修理廠是個雜訊很大的場所,各種設備如沖擊扳手、空氣壓縮機、砂輪機、發動機等都使雜訊很大。短時的高雜訊會造成暫時性聽力喪失,但持續的較低雜訊則更有害。
常見的聽力保護裝備有耳罩和耳塞,雜訊極高時可同時佩戴。一般在鈑金車間必須佩戴耳罩或耳塞。
3.手的保護
手是身體經常受傷的部位之一,保護手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不要把手伸到危險區域,如發動機前部轉動的皮帶區域、發動機排氣管道附近等。二是必要時戴上防護手套。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防護手套,做金屬加工有勞保安全手套,接觸化學品有橡膠手套。
4.衣服、頭發及飾物
寬松的衣服、長袖子、領帶都容易卷進旋轉的機器中,所以在修理廠中,首先一定要穿合體的工作服,最好是連體工作服,外套、工裝褲也可以,這些比平時衣著安全多了。如果戴領帶要把它塞到襯衫里。
工作時不要戴手錶或其他飾物,特別是金屬飾物,在進行電氣維修時可能導入電流而燒傷皮膚,或導致電路短路而損壞電子元件或設備。
在工廠內要穿勞保鞋,可以保護腳面不被落下的重物砸傷,且勞保鞋的鞋底是防油、防滑的。
長發很容易被捲入運轉的機器中,所以長發一定要紮起來,並戴上帽子。
⑵ 化工廠日常維修作業中可能出現哪些環境污染事故,敘述出現這些環境污染事故原因及預防措施
化工廠日常維修對於可能出現的跑冒滴漏以及泄露、爆炸等影響環境和公共安全事件必需做好應急預案,防患於未然。
在認定所有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棄物有毒的認知上,企業環保技術部門對廢水和固態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有對應處理方法,能夠做到確保達標排放。不僅工藝過程安全可控,盡量做到零排放。
大中修,日常維修環保機制須常態可控。
維修作業須對釜、罐等殘留物化學毒性應該充分了解,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做到零失誤。
維修中若確需排放污染物時必須報告環保局污管科。由環境監測站給出監測數據,給出處理意見。
為保護我們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為後代子孫盡責盡力,共勉之。
⑶ 維修作業中常見的安全事故有哪些
化工企業檢維修作業通常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又經常進行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盲板抽堵等危險作業,極易導致火災、爆炸及中毒窒息事故的發生。
⑷ 車間安全生產事故案例
某鑄造來車間,4人檢修源大型混砂機,請來電工甲配合。配電方式如圖(a)所示。電工甲按下停車按鈕停止混砂機電源接觸器,並用小竹片清潔按鈕。
電工甲失手誤合刀開關,混砂機啟動。
4名檢修人員中,1人正准備進入混砂機,急忙縮腿倖免受傷。另3人已經進入混砂機內,結果:1人跳起抓住橫梁,倖免於難;1人多處骨折,當日死亡;1人內臟破裂,次日死亡。
⑸ 汽車維修車間的危險源有哪些
汽修維修過程中危險源 :
1.千斤頂 使用千斤頂頂車時支架必須牢固,頂起和放下車輛專時用屬力輕以免車輛突然落下造成人員傷害。 1、使用千斤頂作業時,必須選擇平坦、結實場地,用安全登按規定支撐點將車輛支撐穩固。 2、嚴禁單純用千斤頂頂起車輛在車...
2.舉升機 舉升機工作時,存在人員觸電、傷害、高空等危險因素。 1. 設備接地良好,電線無破裸漏,合理操作。 2. 舉升和下降舉升時...
3.砂輪機 砂輪機運行過程中容易濺起顆粒,造成人員傷害,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