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砂漿攪拌機的維護及保養
1、本紀應安放在乾燥及無任何腐蝕介質的環境中。
2、使用完畢務必將筒內及攪拌葉用清水擦洗干凈並擦乾。(長期不使用者可在同內及葉片表面上防銹油)
3、經常注意使用後緊固件是否松動,及時擰緊。
4、投料時嚴禁在水泥及沙子中夾入鐵釘、鐵絲等硬物以免損壞機械。
5、減速箱使用一段時間後,要檢查其潤滑油位的高低,及時補充到觀察孔能看到油麵,油質為30#的機械油
6、如遇修理傾倒時,必須先將油盤內的積油放盡,平時一季度換油一次
如果你對知信機械有所了解的話?可以去現場考察一下,專業人員會教給你很多保養方面的常識。
❷ 關於混凝土攪拌車該如何維修和保養
1.貯罐(攪拌筒)及進出料口的清洗
由於混凝土會在短時間內凝固成硬塊,且對鋼材和油漆有一定的腐蝕性,所以每次使用混凝土貯罐後,洗凈粘附在混凝土貯罐及進出料口上的混凝土是每日維護必須認真進行的工作。其中包括:
a.每次裝料前用水沖洗進料口,使進料口在裝料時保持濕潤;
b.在裝料的同時向隨車自帶的清洗用水水箱中注滿水;
c.裝料後沖洗進料口,洗凈進料口附近殘留的混凝土;
d.到工地卸料後,沖洗出料槽,然後向混凝土貯罐內加清洗用水30—40 L;在車輛回程時保持混凝土貯罐正向慢速轉動;
e.下次裝料前切記放掉混凝土貯罐內的污水。
2.減速機的保養
按不同的使用期限,應對減速機作以下例進行養護:
a.換油:首期使用500個小時後換油,以後每1500個小時換一次油,只要滿一年不管其工作了多少個小時,必須換油。
b.油品:本車減速機為原裝進口減速機,所用齒輪油採用重載荷車輛齒輪油GL-5,粘度等級為85w/90。
c.建議:在油溫為60度左右放油。每次換完油後,需檢查聯接螺栓的緊固情況。每周檢查一次油位。
3. 散熱器的保養
正常情況下,散熱器的過濾芯在固定周期內更換,新車3個月更換濾芯,之後每6個月更換濾芯,濾芯精度與原裝濾芯精度一致,每天檢查散熱器風扇是否運轉,每周空氣槍清洗散熱器葉片表面,確保散熱器正常工作。
4. 液壓泵、液壓馬達的保養
液壓泵、液壓馬達也為原裝進口件,所用液壓油為68#抗麿液壓油,一般新使用3個月請更換液壓油,以後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更換液壓油的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不同品牌的液壓油不可混合使用,更換新液壓油時,必須將液壓迴路(包括液壓泵、液壓馬達、油管、油管接頭、散熱器)內清洗干凈,否則會導致液壓泵、液壓馬達的故障及縮短其使用壽命。
❸ 混凝土攪拌站應該怎麼保養
相對於其他季節來說,夏季是混凝土攪拌站比較惡劣的工作環境。夏季特有的溫度和濕度對混凝土攪拌站的工作會造成一定影響,而在夏季攪拌站設備的養護與維修也與其他季節有所不同。
那麼在炎熱多雨的夏天,山東金銳混凝土攪拌站設備該如何養護呢?
一、保證設備及周圍環境的清潔。由於混凝土攪拌站的特殊情況必須常年置於室外,加之夏季日曬強烈降雨繁多,因此要保證設備的清潔度,減少腐蝕。同時保持周遭環境整潔無積水等情況,防止混凝土攪拌站設備機體腐蝕生銹。
二、定期檢查各電機、電器有無過熱現象、異常噪音現象,檢查儀表指示是否正常。 夏季氣溫升高,機器暴曬與室外難免會與灼熱的溫度產生反應。因此在混凝土攪拌站的日常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對設備各電機、電器部件做好定期進行檢查,若發現有過熱現象或機器噪音、儀表指示不正常,則需立即進行處理,以保證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轉。
三、為防止殘留混凝土凝固結塊,妨礙機器的正常運行,混凝土攪拌機與出料斗應每四小時清洗一次,並定期做好檢查工作,以保證生產設備的高效運轉。
四、對混凝土攪拌站設備做好定期保養檢修工作,若發現葉片、襯板出現磨損情況,需酌情更換,定期檢查傳動齒輪,並適當塗抹潤滑脂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五、定期做好設備軸承、減速機等部位的潤滑保養工作,夏季風干易燥,做好機器的潤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對抗乾燥天氣更可以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在使用潤滑劑時應該注意的是:空壓機在工作中潤滑油油位需保持在油標上線,油麵低於油標下線時,必須添加新的壓縮機油(夏季壓縮機油19號,冬季13號),嚴禁在無油狀態下工作。
補充一、成本包括三部分
1、原材料,要根據配合比,算出每方混凝土的各種原材料用量,包括水泥、粉煤灰、礦粉、砂、石子、外加劑、水、其它摻合料等等,原材料的用量乘單價就是原材料成本;
2、人工費、機械費、水電費、維修費,這部分和生產規模有關系,工人和機械要相對固。月產量越高,分攤到每方混凝土的成本就越低;
3、建山東金銳混凝土攪拌站www。jinruizg。com的成本分攤,要把建站的費用分攤到每方混凝土裡面,這個和建站規模、總的生產數量有關系,攪拌站生產的混凝土越多,建站成本就越低。
補充二、不管什麼地區,計算方法都應該差不多
1、材料直接成本。水泥、砂、石子、摻加劑、水的用量根據配合比用量以及采購價格計算;
2、生產機械人工成本。一般機械人工費綜合10~15元;
3、運輸、輸送成本。按照公里及輸送方式算;
4、設備場地。場地費用攤銷、設備投入折舊;
5、管理費用。管理人員工資攤銷根據產量;
6、稅收。營業稅、企業所得稅
❹ 怎樣做攪拌站設備維修保養計劃
混凝土攪拌站全體設備維護維護原則
⑴每次工作完畢後,應收拾維護項目:
①收拾攪拌罐壁內外積灰,卸料口處,攪拌軸及卸料門上的混凝土殘物,用水將這些本地沖洗潔凈,必要時可放入少數的石子和水攪拌數分鍾後放出。用水清洗車、附加劑箱及其供系統。
②冰凍時節,工作完畢應放盡水泵、附加劑泵、水箱、附加劑箱,水、附加劑管路中的殘留水、附加劑,以防損壞泵及其管路,並發起水泵的附加劑泵工作1>
⑵每周檢查維護項目:
①手動油泵是不是需要加註潤滑脂;
②各潤滑點有必要進行潤滑工作;
註:各潤滑點位於攪拌機出料門軸,各儲料斗和稱量斗門軸,膠帶運、機托輪、壓輪、滾筒、軸承、傳動鏈條、螺旋軸上、下端軸承及主機大齒輪等處。
③檢查葉片、刮板、攪拌臂等的磨損狀況必要時調整空地或更換。
④檢查振動器聯接螺栓有無松動表象;
⑤檢查空壓機曲軸箱內潤滑油質量。必要時進行更換;⑥檢查電器中的接觸器,中心繼電器靜動觸頭是不是損壞和燒壞等;⑶定時檢查維護項目檢查卸料門的密封空地,當空地太大時應進行調整,密封空地通常在2>
①葉片通常在尚可調度(包含轉180℃後從頭調整)的狀況下持續運用。當襯板固定沉頭螺釘暴露襯板表面時應進行更換襯板;②檢查減速器潤滑是不是蛻變,或少於規矩需要,必要時加註或更換;③檢查大齒輪磨;
④壞損狀況;
⑤對供水、附加劑系統作檢查不得有泄露表象;⑥配套部件,如電動、齒輪減速電、氣缸、振動器、空氣過濾器等按常軌和參照廠家的運用說明書需要進行維護修補;⑦攪拌站,半年應維護一次,檢查全部螺栓銜接有些的可靠性,大修期通常在工作4000小時支配應大修一次。
⑷上料皮帶機的修補與維護:
①減速電機的內部加裝150號組成極壓工業齒輪油,注油量一定要嚴峻按照銘牌中的數值。油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電動滾筒的功率和正常常工作。電動滾筒在工作200後每隔500小時換油一次,換油時應將兩個油塞同進旋開,而且旋轉滾筒,使之處於最低方位,直至減速電機內部油全部放完中止。
②尾部張緊滾筒的軸承室內寫入在絲杠上塗以潤滑脂。每個台班往後,應及時收拾膠帶底面、托輥及滾筒表面的殘留物。
留心:膠帶機有必要在空載狀態下發起,否則有損壞激素電機的危險!
❺ 瀝青攪拌站設備如何進行日常維護保養
1. 按照潤滑一覽表對設備潤滑。
2. 振動篩按維修說明書檢查。
3. 檢查氣路管道是否泄漏。
4.大粒徑溢出管道的堵塞情況。
5. 控制室的塵埃,過多的塵埃將影響電氣設備。
6. 停用設備後,將拌缸的放料門清潔干凈。
7.檢查並擰緊所有的螺栓和螺母。
8. 檢查螺旋輸送機軸封潤滑和必要的校準。
9. 經觀察孔檢查攪拌驅動齒輪潤滑情況,適當添加潤滑油。
每星期檢查(每50-60小時)
1. 按照潤滑一覽表潤滑設備。
2. 檢查所有輸送機皮帶的磨損和損壞情況,必要時進行修理和更換。
3.葉片時攪拌缸驅動裝置,檢查齒輪箱油位,必要時注入相應的潤滑油。
4. 檢查所有V型皮帶驅動裝置的張緊情況,必要時進行調整。
5.檢查熱料提升機斗螺栓的緊固情況,移動調整柵板便於熱骨料進入篩箱內。
6. 檢查熱料提升機的鏈條和頭、尾軸鏈輪或主動輪,必要時進行更換。
7.檢查引風機是否有灰塵堵塞--過多的灰塵可導致激烈的振動和不正常的軸承磨損。
8. 檢查所有齒輪箱,當需要時及時添加說明書推薦的潤滑油。
9.檢查拉力感測器的連接部位和附件。
10. 檢查篩網的緊固和磨損情況,必要時進行更換。
11.檢查進料斗斷料開關的間隙(如果安裝的情況下)。
12. 檢查所有鋼絲繩的脫絲和磨損情況,檢查頂位限制開關和接近開關。
13.檢查石粉稱量斗出口的清潔情況。
14. 礦料小車驅動軸承的潤滑(如果安裝的情況下),卷揚機齒輪和礦車門的軸承。
15.一級除塵器止回閥的歸位情況。
16.乾燥筒內部刮料板磨損情況,乾燥筒驅動鏈條絞接、銷子、蓮輪(鏈條驅動),乾燥筒的驅動輪聯軸器、支撐輪和止推輪的調節和磨損(摩擦驅動)。
17.攪拌缸葉片、拌臂、軸封的磨損,必要時進行調整或更換。
18. 瀝青噴霧管的堵塞情況(自流式檢查門的密封情況)
19.檢查氣路系統潤滑杯中的油液面,需要時加滿。
每月檢查保養(每200-250運轉小時)
1. 按照潤滑一覽表潤滑設備。
2. 檢查熱料提升機的鏈條、料斗、鏈輪的緊固和磨損情況。
3.重新更換粉料螺旋輸送機的密封填料。
4. 清潔引風機葉輪,檢查是否銹蝕,檢查底腳螺栓的緊固情況。
5.檢測測溫儀的磨損情況(如果安裝的情況下)
6. 熱骨料倉料位指示器裝置的磨損情況。
7.用精度高的溫度指示器來監測現場的測溫儀和熱電偶的准確度。
8.檢查乾燥筒刮料板,更換磨損嚴重的刮料板。
9.按照燃燒器的操作說明書來檢查燃燒器。
10. 檢查瀝青三通閥門的泄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