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路中有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流怎么算
并联是总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个并联支路的电流只和
串联是总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元器件之上的电压之和
简单点说就是并联分流,串联分压
2. 电路图中的串联和并联有什么区别
并联时,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有电流流过,具体大小取决于各支路的电阻,而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串联和并联的区别
一、含义不同
1、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意思是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即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二、特点不同
1、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一处断开整个电路没有电流通过,因此,开关的主要作用与它的位置无关,总是控制着连入电路的全部电路元件。
2、并联电路有干路和支路之分,每一条支路各自与干路构成独立的回路。一条支路断开,不影响其他支路有电流通过,只有干路断开,整个电路才没有电流通过。因此,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三、两种连接方式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计算都不同
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想等;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3.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分电阻之和:r总=r1+r2+r3+……
若有n个相同的r串联,则r总=nr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分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
如果是两个电阻并联则可直接用下式求:
r总=r1r2/(r1+r2)
若有n个相同的r并联,则r总=r/n
4. 电路分析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
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0.7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0。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用符号cosΦ表示,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1) 最基本分析:设备功率为100个单位。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9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
(3) 高级分析:在感性负载电路中: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低。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很不幸。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
(2) 基本分析,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在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保尔金能使两个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拿设备作举例。例如,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电抗性的无用功。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
5.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是一样的,没有变化,但用电器的电流不同。
6.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总=U1+U2+…
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总=U1+U2+…
7.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如下: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串=R1+R2+-+Rn。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即1/R并=1/R1+1/R2+--+1/Rn。
串联电路的电阻和功率的关系
在串联电路中,由P=UI=I²R,I相同时,R越大,P越大。即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实际电功率越大。在并联电路中,P=UI=U²/R,U相同时,R越大,P越小。所以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实际电功率越小。
电功率是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SI单位为J)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电功率还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