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辨别内存卡的好坏
辨别内存卡的好坏
内存质量的好坏,除了内存颗粒品牌,关键是要看PCB电路
板的种类和芯片焊接质量。电路板质量好坏会对内存条和主板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有不小的影响,好的内存PCB多采用6层板,PCB板上的布线也很有讲究。在目前市售内存所采用的线路板中,CCG Engineering生产的低干扰线路板是抗干扰屏蔽性能最好的。在制作工艺上,关键看芯片和PCB板的焊接处焊脚是否饱满,整齐、有否锡焊遗留,SPD、电阻的焊接是否整齐,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内存质量好坏。
Ⅱ 如何正确使用内存卡
内存卡多用于MP3随身听、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也用于笔记本电脑上,手机内存卡可以用来存储歌曲,电影,电子书,游戏软件等数据信息。市面上常见的内存卡分为MMC、SD、MiniSD、Memory Stick、SM等几种。
1、SD卡在相机正常使用后,在电脑上查看所拍照片,需要翻转所查看的照片的时候,请先把照片复制到电脑上再进行操作,若直接在卡里面修改后,再次把卡放在相机里查看相关图片,会出现无法查看该照片的情况,大量的图片被修改后有可能会使SD卡“瘫痪”,要格式化后才能再正常使用。
2、SD卡在相机里面拍摄过程中如出现卡机、死机的情况,可能是该SD卡有故障的情况或寿命已到,用读卡器把卡里面的内容导出来保存再进行格式化。格式化完后有的能正常使用,可以用一些修复软件,它会把坏的地方分为单独的一个分区,然后再隐藏。
3、如果使用的时候不小心把SD卡折坏掉或摔坏不能用时,拆开SD卡表面时,就会看到里面还“藏”着一个小小的TF卡,可供大部分的手机使用,也可以配个SD卡的TF转接卡口继续使用。
注意事项
1、对于选择内存来说,最重要的为稳定性和性能,而内存的做工水平直接会影响到性能、稳定以及超频。内存颗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存的性能,可以说也是内存最重要的核心元件。
所以在购买时,选择大厂生产出来的内存颗粒,一般常见的内存颗粒厂商有三星、现代、镁光、南亚、茂矽等,它们都是经过完整的生产工序,因此在品质上都更有保障。而采用这些顶级大厂内存颗粒的内存条品质性能,比其他杂牌内存颗粒的产品要高出许多。
2、内存PCB电路板的作用是连接内存芯片引脚与主板信号线,因此其做工好坏直接关系着系统稳定性。主流内存PCB电路板层数一般是6层,这类电路板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可以有效屏蔽信号干扰。而更优秀的高规格内存往往配备了8层PCB电路板,以起到更好的效能。
Ⅲ 内存卡和U盘有什么区别
一、特点不同
1、内存卡:由松下公司,东芝公司和美国SANDISK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具有大容量、高性能、安全等多种特点的多功能存储卡。
2、U盘:不需物理驱动器,即插即用,且其存储容量远超过软盘,极便于携带。
二、特点不同
1、内存卡:操作电压为2.7伏到3.6伏,写/读电流只有27mA和23mA,功耗很低。
2、U盘:端口连接电脑,是数据输入/输出的通道;主控芯片使计算机将U盘识别为可移动磁盘。
三、优势不同
1、内存卡:适用于对尺寸和电池续航能力要求很高的手机以及其他手持便携式设备。
2、U盘:大多数现代的操作系统都可以在不需要另外安装驱动程序的情况下读取及写入闪存盘。
Ⅳ 手机内存卡是如何存手机资料的它没有电路板和电路它是如何存手机资料
闪存卡存储原理要从EPROM说起。
EPROM其中内容可通过特殊手段擦去,然后重新写入。其基本单元电路是在N型基片上生长出两个高浓度的P型区,通过欧姆接触分别引出源极S和漏极D。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有一个多晶硅栅极浮空在SiO2绝缘层中,与四周无直接电气联接。这种电路以浮空栅极是否带电来表示存1或者0,浮空栅极带电后,在其下源极和漏极之间感应出正的导电沟道,使MOS管导通,即表示存入0。若浮空栅极不带电,则不形成导电沟道,MOS管不导通,即存入1。
闪存的基本单元电路也是由双层浮空栅MOS管组成。但是第一层栅介质很薄,作为隧道氧化层。写入方法与EEPROM相同,在第二级浮空栅加以正电压,使电子进入第一级浮空栅。读出方法与EPROM相同。擦除方法是在源极加正电压利用第一级浮空栅与源极之间的隧道效应,把注入至浮空栅的负电荷吸引到源极。由于利用源极加正电压擦除,因此各单元的源极联在一起,这样,快擦存储器不能按字节擦除,而是全片或分块擦除。 到后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改进,闪存也实现了单晶体管的设计,主要就是在原有的晶体管上加入了浮动栅和选择栅,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电流单向传导的半导体上形成贮存电子的浮动棚。浮动栅包裹着一层硅氧化膜绝缘体。它的上面是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控制传导电流的选择/控制栅。数据是0或1取决于在硅底板上形成的浮动栅中是否有电子。有电子为0,无电子为1。
闪存如其名,写入前删除数据进行初始化。具体说就是从所有浮动栅中导出电子。即将有所数据归“1”。写入时只有数据为0时才进行写入,数据为1时则什么也不做。写入0时,向栅电极和漏极施加高电压,增加在源极和漏极之间传导的电子能量。这样一来,电子就会突破氧化膜绝缘体,进入浮动栅。读取数据时,向栅电极施加一定的电压,电流大为1,电流小则定为0。浮动栅没有电子的状态(数据为1)下,在栅电极施加电压的状态时向漏极施加电压,源极和漏极之间由于大量电子的移动,就会产生电流。而在浮动栅有电子的状态(数据为0)下,沟道中传导的电子就会减少。因为施加在栅电极的电压被浮动栅电子吸收后,很难对沟道产生影响。
Ⅳ 内存卡是什么做的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网络是这样解释的
具体怎么制作这是人家的技术,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但他里面有很多集成电路,你是看不到的,如果你能自己制作,嘿嘿,那你就不是一般人了,那都是什么有证书的高级工程师了
Ⅵ 内存卡的制作流程、谁能详细解答
在内存生产之前,必须先对内存PCB(印刷电路板)、内存芯片等原料进行检验,确认质量合格后就可开始生产了。 内存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刮锡膏,刮锡膏机将内存PCB上需要焊接芯片的地方刮上锡膏。锡膏的作用辅助芯片粘贴在PCB上。 刮完锡膏后,工人要对PCB进行检测,先用精密的AOI(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自动光学检测仪)判断PCB上刮锡膏的地方是否有缺陷。 AOI检测结束后,工人还要检测PCB上各部分锡膏厚度是否均匀,有问题的产品会立刻被挑选出来,避免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接下来就要在PCB上安装内存芯片、SPD(串行存在检测)芯片等元件,这就要借助高速的SMT(表面贴装技术)机完成这项工作了。 和主板、显卡一样,贴片元件通过锡膏粘附在内存PCB上之后,还必须通过回流焊来完成焊接,这样元件就能固定在PCB上了。 经过回流焊之后,内存基本上就成型了。接下来就要进行测试了。首先利用X光机检测BGA(球状栅格阵列)封装或者WLCSP(晶圆级芯片封装)的内存芯片的锡球,看焊接是否正常。 X光检测后就要对整个内存PCB进行全面细致的外观检测,这个过程是工人在放大镜下以目测方式进行的。 目测通过后的内存就进入自动贴标工序,自动贴标机会自动将产品条码贴在每一片内存模组上。条码上主要记录内存模组的料号,生产流水序号,产品规格等。 由于内存模组是以连板的形式生产的,因此,打标后的连板内存模组必须通过自动裁板机分割成单一的内存模组,即我们平常看到的单根内存条。 我们知道,一般每根内存条上都有一个SPD芯片,里面记录了该内存条的工作频率、工作电压、速度、容量等信息。所以完成裁切的每根内存条就进入了SPD信息的写入工序。 接下来工人就开始对内存条进行详细严格的功能测试。测试项目有容量、SPD信息、数据存取等,当然,不同规格的内存测试项目是不一样的。 完成测试后的内存条还必须通过最后一次外观检测,确认没有问题后,工人就开始进行包装了。当然,包装后的内存条还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就可以出货了。 内存生产流程示意图:
准备工作→刮锡膏→AOI检测→锡膏厚度检测→贴件封装→回流焊→X光检测→目测→贴标→自动裁切→写SPD信息→功能测试→最终目测→包装→抽检→封装出货
Ⅶ 内存卡坏了,在中间有折痕,出现了一条缝,插到电脑上不显示,还能用吗里面有些重要的资料,有办法修复
看情况,通常情况是不能再使用了
1.如果裂缝出现在内存卡的电路板上,并且电路板是多层的,还可以把资料恢复出来,这需要焊接高手。
我常用的解决办法:替换法,把内存存储芯片焊下来,然后再买个相同内存卡,然后把新卡内存芯片焊下来,换成原先那个就卡焊下来的内存存储芯片。这样就可以用了。如果你没有电焊基础,最好不要尝试,负责就报废了。
如果这个电路板是单层的,把每一条电路拿着放大镜重新接好,就可以用了
2.如果裂缝出现在内存芯片上,那个这个内存卡彻底报废,咱自己无法恢复数据。必须花大钱找专业公司用专业设备恢复数据。这钱我们花不起。至少几十万还得需要自己准备快同一型号的内存卡
Ⅷ 内存卡的基本构造原理
存也叫主存,是PC系统存放数据与指令的半导体存储器单元,也叫主存储器(Main Memory),通常分为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储器(RAM-Red Access Memory)和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我们平常所指的内存条其实就是RAM,其主要的作用是存放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做缓冲之用。
下面是结构:
1、PCB板 内存条的PCB板多数都是绿色的。如今的电路板设计都很精密,所以都采用了多层设计,例如4层或6层等,所以PCB板实际上是分层的,其内部也有金属的布线。理论上6层PCB板比4层PCB板的电气性能要好,性能也较稳定,所以名牌内存多采用6层PCB板制造。因为PCB板制造严密,所以从肉眼上较难分辩PCB板是4层或6层,只能借助一些印在PCB板上的符号或标识来断定。
2、金手指 黄色的接触点是内存与主板内存槽接触的部分,数据就是靠它们来传输的,通常称为金手指。金手指是铜质导线,使用时间长就可能有氧化的现象,会影响内存的正常工作,易发生无法开机的故障,所以可以隔一年左右时间用橡皮擦清理一下金手指上的氧化物。
3、内存芯片 内存的芯片就是内存的灵魂所在,内存的性能、速度、容量都是由内存芯片组成的。
4、内存颗粒空位
5、电容 PCB板上必不可少的电子元件就是电容和电阻了,这是为了提高电气性能的需要。电容采用贴片式电容,因为内存条的体积较小,不可能使用直立式电容,但这种贴片式电容性能一点不差,它为提高内存条的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
6、电阻 电阻也是采用贴片式设计,一般好的内存条电阻的分布规划也很整齐合理。
7、内存固定卡缺口:内存插到主板上后,主板上的内存插槽会有两个夹子牢固的扣住内存,这个缺口便是用于固定内存用的。
8、内存脚缺口 内存的脚上的缺口一是用来防止内存插反的(只有一侧有),二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内存,以前的SDRAM内存条是有两个缺口的,而DDR则只有一个缺口,不能混插。
9、SPD SPD是一个八脚的小芯片,它实际上是一个EEPROM可擦写存贮器,这的容量有256字节,可以写入一点信息,这信息中就可以包括内存的标准工作状态、速度、响应时间等,以协调计算机系统更好的工作。从PC100时代开始,PC100规准中就规定符合PC100标准的内存条必须安装SPD,而且主板也可以从SPD中读取到内存的信息,并按SPD的规定来使内存获得最佳的工作环境。
内存工作原理
1.内存寻址 首先,内存从CPU获得查找某个数据的指令,然后再找出存取资料的位置时(这个动作称为“寻址”),它先定出横坐标(也就是“列地址”)再定出纵坐标(也就是“行地址”),这就好像在地图上画个十字标记一样,非常准确地定出这个地方。对于电脑系统而言,找出这个地方时还必须确定是否位置正确,因此电脑还必须判读该地址的信号,横坐标有横坐标的信号(也就是RAS信号,Row Address Strobe)纵坐标有纵坐标的信号(也就是CAS信号,Column Address Strobe),最后再进行读或写的动作。
2.内存传输 为了储存资料,或者是从内存内部读取资料,CPU都会为这些读取或写入的资料编上地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字寻址方式),这个时候,CPU会通过地址总线(Address Bus)将地址送到内存,然后数据总线(Data Bus)就会把对应的正确数据送往微处理器,传回去给CPU使用。
3.存取时间 存取时间,指的是CPU读或写内存内资料的过程时间,也称为总线循环(bus cycle)。以读取为例,从CPU发出指令给内存时,便会要求内存取用特定地址的特定资料,内存响应CPU后便会将CPU所需要的资料送给CPU,一直到CPU收到数据为止,便成为一个读取的流程。因此,这整个过程简单地说便是CPU给出读取指令,内存回复指令,并丢出资料给CPU的过程。我们常说的6ns(纳秒,秒-9)就是指上述的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而ns便是计算运算过程的时间单位。我们平时习惯用存取时间的倒数来表示速度,比如6ns的内存实际频率为1/6ns=166MHz(如果是DDR就标DDR333,DDR2就标DDR2 667)。
Ⅸ 是不是电脑主板内存卡槽坏了
是插槽的问题。
这种问题应该是卡槽过度氧化造成的,氧化之后卡槽大小受到影响,影响内存条的使用。可以这样解决:
用比较粗糙的纸条,对折一下,折成一个内存条的形状,然后再慢慢来回在插槽中摩擦滑动,这样摩擦个三四分钟,就可以去除氧化了。
(9)电路板内存卡扩展阅读:
卡槽不稳一般有几种情况:
1,其中一根内存并没有被正常识别。
2,内存插槽有一个出现问题。
3,其中一条兼容性有问题。
解决方法:
可以分别单独插回内存,检查是否都能正常开机。如果可以,将这两条内存单独插到另一个插槽上测试是否都能开机。(判断内答存是否都好用)如果可以,两个内存相互换个插槽位置再试。(判断内存插槽是否有损坏)如果不可以,只能是内存不兼容了。
Ⅹ 买内存卡如何选购
市面上存储卡种类众多,价格差异巨大。到底如何才能拒绝忽悠选择到适合自己使用的存储卡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今天二狗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存储卡,进而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存储卡产品。
常见存储卡介绍:
存储卡市场发展多年,目前市面上常见存储卡主要包括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和MicroSD卡(原名TF,Trans-flash Card )两类。
前者规格为24mmx32mmx2.1mm,后者规格为15mmx 11mmx 1mm。由于两种卡在大小上存在明显差别,一般习惯上将SD卡称为大卡,将TF卡称为小卡。小卡通过专用适配器可以转换成大卡进行使用。
除了常见的大卡、小卡外,市面上还能见到CF卡、QDA卡等存储卡。这些存储卡使用范围较小,这里就不做介绍。
存储卡基础知识:
存储卡除了按照种类划分为大小卡外,一般还可以容量和速度进行划分。
1)存储卡按容量分类:
SD:早期版本现在已经基本停用,最大容量2GB。
SDHC:技术很成熟的种类,容量为4GB-32GB。
SDXC:目前市场存储卡的主流,容量为64GB-2TB。
SDUC:新推出的版本,容量为2TB-128TB。
2)存储卡按速度分类:
Class等级标准:
早期存储卡速度等级使用Class等级来标识,包含C2,C4,C6,C10多种规格。Class等级越高传输速度越快,现在比较常见的都是速度最快的Class 10级别,简称C10。速度更低的C6、C4、C2的存储卡早已退出市场。
UHS 等级标准:
UHS(Ultra High Speed)超高速等级为全新的总线模式,目前有UHS-I、UHS-II、UHS-III三种版本。实现UHS标准传输速度需要设备支持,高版本向下兼容低版本,不支持该标准可以兼容降速为普通存储卡使用。日常使用U1(最低写入速度10M/S)和U3(最低写入速度30M/S)的等级标识最低写入速度。UHS-I卡的最大读取速度为104M/S,而UHS-II卡的最大读取速度为312M/S。UHS-III卡的最大读取达到了624M/S。
VSC等级标准:
VSC(Video Speed Class)视频速度等级,包含V6、V10、V30、V60、V90多种规格。4K视频的拍摄需求增大后,SD协会针对视频拍摄应用制定的视频速度等级,以识别字母V加上最低写入速度值的数字构成标识。比如拍摄4K视频的存储卡必须要达到V30,要求稍高的4K视频必须达到V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