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路中的vf,d,s,e分别代表什么
vf也就是电压转频率的电路
d数字量电路
s是电导的单位,电导在数值上是电阻的倒数,单位 西门子,S。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能力,电导是导体对电流的导通能力。
S:西门子,电导的单位。是电阻的倒数。S = 1/Ω
e电荷
Ⅱ 变频器vf曲线原理
v/F曲线的原理就是改变电压频率的同时成比例的改变电压的大小。使电机的扭矩不变。
Ⅲ 关于VF变换,ad650是否可以工作在3.3V
我看了一下原英文的datasheet,他的最小工作电压为+/-9V,如果是单电源为+18V,最高工作电压为+/-18V,单电源为+36V。检测的最小电压为+/-5V。这样3.3v电压肯定不能正常工作,精度等要大倒折扣。
其实这种带有高精度运放的F-V转换器,要的是双电源,因为一般的交变信号,最好把波形的中间点调整在0V,正相和反相的绝对值正好相等,这样你才能得到不失调的很精确的电压值或频率值。
一定程度内,工作电压越高,测试的大信号大幅值才准确。即使输入的信号是小信号,由于运放可以精确的设置或算出放大倍数,因此可以准确测量和计算。而把大信号进行衰减,很容易使型号失真,同时好像失真很小能准确设定缩小倍数的运放好像很少这样的运用,而衰减通常使用电阻电容以及变压器等,这些的衰减的倍数远没有运放的发达倍数能精确控制。
实际生产中ADI公司的运放以及转换器件,因为成本的关系用得很少用到。几年前送到过一款他们的可编程放大倍数的运放,所以我也没有多少应用经验。
负电源最好不要用负压电源IC来产生,因为电源的开关频率会产生噪声。
Ⅳ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原理
频率抄电压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先袭将频率可变的信号送到一个线性高通滤波器,然后对滤波器的输出进行整流,再用一个平滑滤波电路对其滤波,以得到直流电压。这时如果送进的频率越高,则越容易通过高通滤波器,因而就能输出较高的电压,反之亦然,就达到了将频率转换为相应电压值的目的。
Ⅳ 电子中的VF指的是什么
变频器VF控制全称
变频器采用VF控制,vf全称是
VF中V表示电压(volt),F表示频率(Frequency).VF控制是指电压频率变换控制.
Ⅵ 变频器的VF模式是什么意思VF什么意思
V/F模式的意思是保证输出电压跟频率成正比的模式。电压跟频率成正比的控制可以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 原理是产生一个振荡频率的电路叫做压控震荡器,是一个压敏电容,当受到一个变化的电压时候它的容量会变化,变化的电容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产生变频。把这个受控的频率用于控制输出电压的频率,使得受控的电机的转速变化。
一、V/F模式
V/F是变频器传统的控制方式,变频器最常见的控制模式,先从字面上说下V/F是什么,V表示电源电压,F表示电源的频率。在异步电机的调速中有一个变量很重要就是磁通,一定要满足磁通的稳定或者说要求电机的气隙磁通处于高效状态,因为励磁不足电机无法输出足够的转矩,励磁过高出现磁饱和,影响电机高效安全运行。这里看一个公式E=K*F*Φ,其中E为感应电动势,K是系数,F是频率,Φ是磁通,从公式中发现为了满足磁通Φ=E/KF不变,就需要保持感应电动势与电源频率的比值不变,这就是V/F控制方式的基本原理。严格来说不是V/F控制方式而是E/F控制,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测量中感应电动势E因为不能直接别测量出来,而根据V=E+Ed,在忽略定子压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V≈E。
变频器
二、矢量控制模式
矢量控制是交流电动机用模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来进行控制。
1)将控制信号按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分为励磁信号和电枢信号
2)将控制信号按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要求变换为三相交流电控制信号,驱动变频器的输出逆变电路。
变频器控制方式:分为无传感器(开环)和有传感器(闭环)两种控制方式。无传感器控制方式是通过变频器内部的反馈形成闭环。
Ⅶ 什么是vf控制
V/F控制volt&frequency电压频率变换控制,主要应用于变频器领域。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变频器发展历程:
变频技术诞生背景是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广泛需求。传统的直流调速技术因体积大故障率高而应用受限。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力电子器件普遍应用了晶闸管及其升级产品。但其调速性能远远无法满足需要。1968年以丹佛斯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开始批量化生产变频器,开启了变频器工业化的新时代。
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的研究得到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后微处理器技术的完善使得各种优化算法得以容易的实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 VVVF变频器技术实用化,商品投入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早的变频器可能是日本人买了英国专利研制的。不过美国和德国凭借电子元件生产和电子技术的优势,高端产品迅速抢占市场。
步入21世纪后,国产变频器逐步崛起,现已逐渐抢占高端市场。上海和深圳成为国产变频器发展的前沿阵地。
Ⅷ 小弟想用AD650做VF和FV变换,必须要仿真分析,但是multisim和proteus中都没有AD650或者AD654。
Proteus里,你可以用LM331实现V/F,F/V变换
Ⅸ lm331做VF转换时,按手册典型电路搭的,为什么出不来。电路器件老不清楚,高手给传个简单点的电路,
这是我去年做多路数据采集电路用到的F/V转换电路,成功了的,可以尝试一下。
Ⅹ 变频器的VF模式是什么意思
变频器的VF模式的意思就是变压变频模式,即改变电压,改变频率。
变频器电压/频率控制的优点使控制电路简单、通用性强、性价比高,可以配接通用标准的异步电动机,所以这种控制方式应用广泛。但是由于该方式未采用速度传感器检测电动机实际转速,所以转速控制精度较差,另转速低时产生的转矩不足。
变频器电压/频率控制方式有2种,一是整流变压、逆变变频控制方式,在逆变电路中进行变频。二是逆变变压变频方式,在逆变电路中同时进行变压变频。
(10)vf变换电路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力电子器件经历了SCR(晶闸管)、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BJT(双极型功率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
MGT(MOS控制晶体管)、MCT(MOS控制晶闸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耐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的发展过程,器件的更新促进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其中以鞍形波PWM模式效果最佳。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已投入市场并获得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