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给个电路期末试卷吧内蒙古农业大学的[email protected]
模拟电路期末模拟试卷1
一、填空(20分)
1.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运放器,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均为零称为虚 。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称为虚 (若反相输入情况下同相端接地,反相端又
称为虚 )。即使理想运放器在非线性工作区,虚 结论也是成立的。
2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加 反馈;稳定放大倍数应加 反馈; 稳定输出电压应加 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应加 反馈
3.正弦波振荡电路发生自激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是 ;振幅平衡条件是 ,起振条件是 。防止负反馈放大电路发生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是 。
4.OCL和OTL功率放大电路均可在乙类和甲乙类状态下工作。其中 类工作状态效率较高,但有 失真产生;而克服该失真采用 类工作状态,电路中每个三极管的导电角略大于 。
5.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包括 四部分,电路稳压原理是引入 反馈,调压原理是改变 系数。为防止负载过大或短路损坏电路元件,往往加上 电路。
二、按要求选其中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 (20分)
1.在以下四种整流或滤波电路中,负载时输出电压最低的是( ),二极管承受冲击电流最高的是( ),承受反向电压最高的是( );输出电压脉动最小的是( )。
A.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B.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C. 单相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D. 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2.对于电流串联负反馈,一般表达式具体可写成( )
A. Auf=Au/ (1+AuFu); B. Agf=Ag /(1+AgFr);
C. Arf=Ar/ (1+ArFg); D. Aif=Ai/ (1+AiFi )
3.判断负反馈电路可能发生自激振荡的根据有( )
A. 负反馈深度较大的2级放大电路; B. 环路增益的幅值 │AF│< 1 ;
C. 环路增益的相位裕度 Φm > 0; D. 环路增益的幅值裕度 Gm > 0 dB
4.判断放大电路反馈极性的方法有( )
A. 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为正,沿环路反馈量增强输入量者为负反馈;
B. 输入端有Xd =Xi-Xf关系的放大电路为正反馈放大电路;
C. 放大电路反馈深度 │1 + A F│ < 1 为正反馈极性;
D. 在环路增益幅值│A F│ = 1 条件下发生自激振荡的原电路只能是正反馈放大电路
5.减小电路非线性失真的措施有( )
A. 采用输入特性为线性的晶体管; B. 采用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
C . 采用小信号功率放大电路; D. 稳定在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的乙类状态下工作
三 、电路分析(20分)
1. (10分)判断图1,2电路的反馈极性与组型
(瞬时极性标图1上) (瞬时极性标图2上)
反馈 反馈
2. (10分)分析图3,4所示 LC正弦振荡电路能否发生振荡
(瞬时极性标图3上) (瞬时极性标图4上)
结论 结论
四、电路分析和计算(40分)
1.(15分)如图5所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中,假设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100000,电阻R1 = 2KΩ,RF = 18KΩ.
1)估算反馈系数和反馈深度; 2)估算闭环放大倍数; 3)如果开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为±10%,求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
图5 集成运放电路
2.(15分)乙类OCL(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中,已知±VCC=±24V,负载电阻RL =8Ω,忽略晶体管饱和压降,求:
(1)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om;
(2)最大输出功率时直流电源供给的总功率PVm;
(3)最大输出功率时总管耗PTm和效率ηm
3.(10分)解析图6所示集成运放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图
图6 集成运放电路
② 又没有学长学姐有同济大学考研电路历年真题及答案,或者同济大学本科期末试卷之类的
同济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链接:https://pan..com/s/1T9Tn_xgApe5XPFpgQ2LcxQ
提取码:i7vw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③ 求数字电路期末试卷与期末考点!
听课要提前进入状态。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正式上课铃声未响,老师尚未走进教室之前,就该把有关的课本(包括笔记本,练习本)和文具事先摆放在桌面上,等待老师的到来。
④ 基本电路理论期末考试试卷
解:斜体字母代表相量。
设并联支路的电压为U1=U1∠0°,则:I1=j(U1/Xc)∠0°=10∠90°=j10(A)。内
I2=U1/(R2+jXL)=U1∠0°/(R2+jR2)=U1∠0°/√容2R2∠45°=((U1/√2R2)∠-45°=10√2∠-45°=10-j10(A)。——因为R2=XL。
根据KCL:I=I1+I2=j10+10-j10=10∠0°(A)。
同时:U1/Xc=10,U1/√2R2=10√2。U1=10Xc=20R2=20m,U1=20m∠0°(V)。则:R2=XL=m,Xc=2m。
Ur=I×R=10∠0°×5=50∠0°(V)。
KVL:U=Ur+U1=50∠0°+20m∠0°=(50+20m)∠0°,而U=200V,所以:
50+20m=200,m=7.5。
R2=XL=m=7.5(Ω),Xc=2m=15(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