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他是否获得了诺贝尔奖
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一位获得,一位没有获得。
手机大家都非常了解,手机是否卡顿的情况,取决于手机核心的芯片,芯片哪位科学家发明的?是否获得了诺贝尔奖?答案可能想象不到。很多人不知道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研发出芯片的科学家是否获得了诺贝尔奖呢?
芯片发明者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是由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共同进行发明的,从小就对电路方面的问题感兴趣,等到大学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毕业后来到公司工作,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后突然想到,将电容以及晶体管等东西能放在一块,发生什么事情呢?就这样,将电路体积缩小,想法一致,两个人没有开展合作,方向是正确的,也一直努力,开始工程师的方案不是做的很好,到后面得出了正确的思路,这款线路也被做出来。当时实验效果不错,芯片发明使电子行业疯狂的发展,也是因为芯片,使发明者在2000年时,获得诺贝尔奖,另外的物理学家之前已经去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⑵ 什么是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遂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
(一)按功能结构分类
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两大类。
模拟集成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指幅度随时间边疆变化的信号。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音频信号、录放机的磁带信号等),而数字集成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数字信号(指在时间上和幅度上离散取值的信号。例如VCD、DVD重放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
(二)按制作工艺分类
集成电路按制作工艺可分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薄膜集成电路。
膜集成电路又分类厚膜集成电路和薄膜集成电路。
(三)按集成度高低分类
集成电路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四)按导电类型不同分类
集成电路按导电类型可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
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复杂,功耗较大,代表集成电路有TTL、ECL、HTL、LST-TL、STTL等类型。单极型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简单,功耗也较低,易于制成大规模集成电路,代表集成电路有CMOS、NMOS、PMOS等类型。
(五)按用途分类
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电视机用集成电路。音响用集成电路、影碟机用集成电路、录像机用集成电路、电脑(微机)用集成电路、电子琴用集成电路、通信用集成电路、照相机用集成电路、遥控集成电路、语言集成电路、报警器用集成电路及各种专用集成电路。
电视机用集成电路包括行、场扫描集成电路、中放集成电路、伴音集成电路、彩色解码集成电路、AV/TV转换集成电路、开关电源集成电路、遥控集成电路、丽音解码集成电路、画中画处理集成电路、微处理器(CPU)集成电路、存储器集成电路等。
音响用集成电路包括AM/FM高中频电路、立体声解码电路、音频前置放大电路、音频运算放大集成电路、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环绕声处理集成电路、电平驱动集成电路、电子音量控制集成电路、延时混响集成电路、电子开关集成电路等。
影碟机用集成电路有系统控制集成电路、视频编码集成电路、MPEG解码集成电路、音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音响效果集成电路、RF信号处理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伺服集成电路、电动机驱动集成电路等。
录像机用集成电路有系统控制集成电路、伺服集成电路、驱动集成电路、音频处理集成电路、视频处理集成电路。
⑶ 芯片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1958年杰克?金佰利在德克萨斯州的实验室发明了集成电路芯片。
他的发明改变了整个行业。集成电路成为当今电子领域的核心。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促进了1971年Intel公司第一代微处理器的产生——4004微处理器。
金佰利先生发明的第一个单片式集成电路,奠定了现代微电子学领域的基础,使行业进入小型化和整合的世界,这一趋势今天仍在持续。而金佰利因参与发明集成电路在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⑷ 执着创芯六十年上世纪五十年代王守武不负党和国家的重任主要体现在哪
王守武:执着创“芯”六十年
□华良甫
·1919年,出生于苏州一户名门望族,4岁随父亲来到上海。
·1940年代,留学美国,在普渡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并留校。
·1950年代初,携家人回国,参与组建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并获多项“中国第一”的成果。·1960年代,参与创建中科院半导体所,推动我国研发成功首个砷化镓激光器。
·1980年代,受命负责国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其工艺研究。
·21世纪,耄耋之年仍牵挂祖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
熟悉我国微电子科技领域情况的人们可能都知道,在该领域有三足鼎立一说,说的是黄昆、谢希德、王守武三位在解放初期从国外归来的博士、中科院学部委员。
黄昆、谢希德两位分别在晶格动力学散射理论和表面态物理方面卓有创建,而王守武则主攻半导体器件物理,偏重于应用。如今,这三位杰出科学家中的前两位已经作古,唯一健在的只有王守武先生。相对于黄、谢两位,王守武的知名度稍逊些,这可能与他一直在科研和产业化一线从事实际工作有关。
今年是王老推动我国首个砷化镓激光器研制成功的第50个年头,也是他作为首批海归博士回国工作的第63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老在上海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化工作期间,笔者有幸参与接待,因而有机会结识这位享誉业内的科学家。以后,我还有几次机会见到他,最近一次是去年在美国他女儿家。当时,他思维清晰、记忆力强、声音宏亮,就是耳朵有些重听。尽管已是94岁高龄,但王老一直牵挂着祖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生产情况。
从那时起,笔者就很想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王守武院士的事迹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在中国半导体科技和集成电路产业领域,有这样一位开拓者。
出身望族的“海归”
王守武1919年出生于苏州的名门望族。父亲王季同(1876~1948)是留英学者,1927年随蔡元培先生筹备中央研究院,在数学和机电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王守武4岁随父来上海,少年时期基本在苏州、上海两地生活读书。
高中毕业前夕,因疟疾重犯,耽误了学校的年末考试和苏州全区的毕业会考,只拿到肄业证书的他无法入读清华、燕京等名校,只得听从曾留学德国的大哥的建议,进上海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班学习。一年后,他重回苏州中学参加会考,拿到了高中文凭,才正式成为同济大学机电系的学生。
1941年毕业后,王守武曾到工厂短暂工作几年,之后转到同济大学任教。1945年抗战胜利,憧憬“科学救国”的王守武于当年10月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工程力学,翌年6月,获硕士学位。因各门功课成绩优异,校方资助他攻读博士学位。此时,正在兴起的量子力学引起王守武的兴趣,他便从工程力学转向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研究,并于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从教。
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身在美国的王守武归国心切。他以看望年迈多病的寡母为由,抓住时机,携同在美国留学的夫人葛修怀女士(上海籍),怀抱不满周岁的女儿,于1950年回到祖国。由此,王守武开始了为国效力的生涯。
从零开始的突击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下,我国制订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半导体技术被列为当时四大科研重点之一。中央有关部门决定,由黄昆、谢希德和王守武等知名学者在人才培养和开拓性研究方面进行突击。
王守武在美国学的主要还是偏物理本身的内容,但他深知半导体工作的重要性,毅然中断其他科研项目,全身心投入半导体研究,在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半导体研究室,首先抓的是晶体管中最基本的材料——锗的制取。
他一面抓锗材料的提纯,一面亲自领导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拉制半导体锗材料的单晶炉,并于1957年底拉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根锗单晶。同年11月底到次年初,王守武与同事合作,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锗合金结晶体管,并掌握了锗单晶中的掺杂技术,能控制锗单晶的导电类型、电阻率及少数载流子寿命等电学指标,达到了器件生产的要求。
1957年,林兰英博士回国,王守武亲自去她住的宾馆,成功将她动员到半导体工作组,就任材料研究组组长,具体实施硅单晶的拉制。在王守武、林兰英和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根硅单晶于1958年7月问世。
为了促进我国第二代(晶体管型)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在王守武等的组织领导下,1958年,我国最早的一家生产晶体管的工厂中国科学院109厂创立,从事锗高频晶体管的批量生产。在人员和设备都较欠缺的情况下,全厂人员奋战到1959年底,为研制109乙型计算机提供了12个品种、14.5万多只锗晶体管,完成了该机所需的器件生产。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在两年内,一项产品、尤其是尖端科研领域的产品能实现从零开始、完成从研制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实属罕见。
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受国家科委和中科院的委托,王守武开始筹建中科院半导体所。1960年9月,该所成立,王守武被任命为首任副所长,全面负责科研业务管理和分支学科开拓的筹备。以后,在检测设备、统一标准,特别在我国首个砷化镓激光器研究方面,他做了大量工作,还建立了半导体测试中心。
再次受命担重任
文革中,王守武遭受不公正待遇,备受诬蔑和诽谤,但他仍利用机会阅读文献,紧盯国际上迅猛发展的集成电路技术。
文革后期,周总理要中科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王守武立即抓住这一时机,对耿氏器件中的雪崩驰豫振荡作了深入探讨,相关论文在1975年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宣读,受到国外同行好评。当年的《中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这篇论文。
1978年10月,中科院主要领导请王先生出马,要他全面负责4千位MOS随机存储器的研究工作。这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要在不到4×4毫米见方的单元硅片上,经过40多道工序,制作出由1.1万多个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构成的电子电路。如果单项工艺的完好率达到95%,芯片的最终工艺完好率也只有13%。要制作出样品,并有一定的成品率,谈何容易。
王守武从稳定工艺入手,跟着片子的流程,对工艺线的每道工序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要求各工序的负责人,详尽地定出各自的操作规程。定好后就严格执行,未经工艺负责人应允,不许随意更改。
1980年,刚刚过完春节,上级要王守武去中国科学院109工厂兼任厂长职务,开展4K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推广工作,从事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的集成电路生产试验。
当时,国际上微处理器迅速发展,电脑即将推向社会,进入家庭已成趋势,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及配套设备、基础材料研制工作,由此成为当务之急。1983年,年逾花甲的王守武再一次受命,出任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集成电路顾问组组长、国家科委半导体专业组组长,挑起了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会战领军者的重担。
院士当厂长
回顾王守武的经历和贡献,有一个单位和职务不得不提,那就是我国第一家半导体器件厂——中科院109厂(中科院微电子所的前身)。所有介绍王守武的文字中都会有这样的表述:1958年,他亲自创建中国科学院109厂,实现了锗高频晶体管的批量生产。1980年至198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109厂厂长。
院士为何答应任厂长?对此,原中科院109厂党委书记张钟达和原109厂总工办主任马文杰曾撰文介绍:
1980年代初中期,王守武回到他20多年前创办的109厂上任的直接原因,是保证科研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计划,保证已获国家批准的109厂现代化引进线的建设更先进、更科学、更能起示范样板的作用;而更深层次的考虑,是他对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当时的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只有把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转变成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才有出路。要进行工业化的集成电路生产,生产线就必须是条件稳定、设备稳定、操作稳定、工艺稳定、实施科学管理的受控生产线。也就是说,王先生是怀着对国家集成电路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来进行一项全新的探索。
张钟达和马文杰举了一个例子,工业化生产要求高纯度,必须实行管道化运输,为保证气体质量,王先生要求数十米长的气体输送管道要能抽真空,而且真空度要保持24小时不发生变化。可管路上使用的气体表几乎个个都有微漏气,达不到这个要求。怎么办?他就让大家将零件一个个拆开,分析每个零件的作用,查找漏气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改造。最终,问题解决了。
执着的“八级钳工”
王守武知识渊博,工作严谨细致,什么事都要搞清所以然,认真到几乎执着的程度。
对基础辅助材料、超纯水(纯度达99.99999%以上)、MOS级化学试剂,他都一丝不苟地进行分析、测试;对设计版图,他反复对比、修改、优选。为提高集成电路成品率,他要求每一道工序成品率要在95%以上,关键工序完好率要达99%以上。
他身教重于言教,样样事情都是从自己做起。所用设备、仪器、仪表,一台台、一件件认真检修检测,并加以必要改造和革新。光刻机有渗油、蒸发台铝的厚度和致密度性能不稳、椭圆偏振测厚仪经常有小毛病……都是他蹲在现场,甚至趴在地上查原因,换配件,一一解决。
有一台长期被弃之一旁的国产切片机,老线上还需要用,维修的技术人员修了好几次就是修不好。王守武亲自动手,分析机器的机械动作原理、各部分控制电路的功能作用、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和大家一起讨论,鼓励大家一定要把它修好。六十多岁的他,有几次都是和大家一起,在地上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修好了电路,重新加工更换了丝杆,使这台老设备重又焕发青春。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以至于王守武在行业内享有“八级钳工科学家”的雅号。
用了一年时间,他把256位MOS随机存储器最高批量成品率提高到了当时国内前所未有的水平,最高一批达40%。当时在亚洲地区,这仅次于日本。
难忘“上海缘”
当时,上海是全国集成电路工业的主要基地,承担全国80%集成电路的生产。因为组织领导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工作,王守武那段时间常来上海。笔者当时正在上海市大规模集成电路会战组工作,所以接触他机会较多,印象最深的是他日夜奋战,从不计较工作时间,总是毫无保留地尽自己所知、所能帮助年轻人。哪里最困难,问题最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1世纪初,已80多岁的王老先生两次来沪,关心了解上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成品率、成本、质量、配套能力,还深入到浦东张江“中芯国际”工厂的第一线问这问那,到“贝岭”、“先进”、“新科”等集成电路企业了解情况。
当年在上海和他一起参与过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会战的科技人员,至今仍非常怀念在王先生领导下,为国家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日夜拼搏的那段难忘岁月。
⑸ 芯片的发明有着怎样的意义
1958年杰克•金佰利在德克萨斯州的实验室发明了集成电路芯片。他的发明改变了整个行业。集成电路成为当今电子领域的核心。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促进了1971年Intel公司第一代微处理器的产生———4004微处理器。金佰利先生发明的第一个单片式集成电路,奠定了现代微电子学领域的基础,使行业进入小型化和整合的世界,这一趋势今天仍在持续。而金佰利因参与发明集成电路在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⑹ 芯片是谁发明的
1958年杰克·金佰利在德克萨斯州的实验室发明了集成电路芯片。
他的发明改变了整个行业。集成电路成为当今电子领域的核心。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促进了1971年Intel公司第一代微处理器的产生——4004微处理器。
金佰利先生发明的第一个单片式集成电路,奠定了现代微电子学领域的基础,使行业进入小型化和整合的世界,这一趋势今天仍在持续。而金佰利因参与发明集成电路在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⑺ 细点盖茨,葛洛夫和乔布斯三位伟人的异同
对于科技界的三位“巨人”,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英特尔的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和苹果公司的乔布斯(Steve Jobs),有太多太多的书籍报刊称赞歌颂过他们的事迹,但是鲜有将他们三个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评论文章。下面我们就仔细盘点一下这三位的异同之处。
首 先,是三个人的相同点。他们都涌现在最适当的时间最适当的地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恰逢IT行业由垂直整合结构向水平技术层过渡,比如:微型处理器和操 作系统的结构转变。他们三个就在这个时候勇敢的,甚至说是“鲁莽的”,“霸占”了其中的一些层面(乔布斯在成为大”boss”之前,甚至因为太过有野心, 而于1985年被苹果炒了鱿鱼,从而暂时失去了抗衡盖茨的机会)。
由于涉及的领域有所不同,三个人获得各自层面霸主地位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每个人都拥有使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光发亮的技能。盖茨先生擅长软件和战略策划,这两点都可以铸成操作系统的“诞生”;葛洛夫专注于纪律和执行力,这也就 解释了英特尔能够生产出如此无与伦比的芯片的原因。乔布斯“过分”强调细节和设计,而如此苟求虽然对个人电脑意义不大,但是事实证明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可谓 是起到颠覆作用的。
虽然这些观点听起来好像有些冠冕堂皇,但是这些方法对于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今社会而言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是,“向前 看”,向现货产业迈进;一个是“理性回”,对此制定方法战略。葛洛夫先生一直延续着摩尔定律(Moore’s law,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晶体管)数目,约每隔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晶体管使其更 快)。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摩尔定律仍应该被认为是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法。预计摩尔定律将持续到至少2015年或2020 年。),使处理器上的电晶体数目按着预测轨迹每两年翻一倍。
但是,要想在IT界立足,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的并不仅仅是生产出自己的产品,而 是要创造出相应的平台,就如个人电脑中所安装的Windows系统。盖茨先生是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10年后葛洛夫也紧跟其上,那时他就不得不抉择在芯片 领域开辟另一片新天地。后来乔布斯又花费了十年时间,充分利用“平台”的理念,使iTunes可以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从而将其变成数字音乐的主 要平台。
通过深度挖掘,我们找到了微软和英特尔现在关系逐渐“淡漠”的原因。数字处理现在已经渐渐被移动设备和电脑云所代替,微软在这两个领域都属于涉足较 晚的。而对于英特尔,大多数的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内部都不使用英特尔处理器,而是采用英国公司ARM生产的芯片。苹果则是例外,在乔布斯1997年重回岗 位后,便开始重新推出各地的移动设备公司。
微软和英特尔业绩的相对下滑,有一个原因便是盖茨和葛洛夫太过于”亲民“,雇佣他们所谓的“人 才”,接替他们,带领公司实现成功。可现实是,这些“替补队员”显然是太让人失望了。况且,这样做的另一个风险是,本来意在拓宽市场、保护公司创造的平 台,最终反倒变成了为自己筑牢笼,从而束缚了自己的发展。
⑻ 集成电路专业就业方向和薪酬待遇是什么
集成电路专业就业方向和薪酬待遇是集成电路专业培养具备集成电路设计、生产等基本知识,可从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普通(大规模)集成电路辅助设计、IP核设计、电路模拟与仿真、程序验正、辅助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可担任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工艺线生产、半导体产品封装、测试和营销的技术人员等岗位。
集成电路专业发展趋势
近日,浙江省教育评估院《2017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正式出炉。根据报告,2017届本科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均达到100%,这11个专业分别是:专科专业中。
老年护理、监狱信息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幼儿保育、计算机控制技术、移动商务、交通运营管理、光机电应用技术、三维动画设计、船机制造与维修等29个专业的就业率均为100%,其中老年护理有2年就业率排名前10。
除了就业率,各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情况也备受关注,尤其是高薪职位,比如人工智能专业对口的一些职位。
据报道,在国内很多招聘网站上,工智能研究员”这个职位,月薪是4万元。杭州一家互联网企业的首席技术官陆先生说,年薪50万还是很正常的。人工智能研究员,很多是知名企业自己培养的很牛的人才,这点年薪很正常。也许过几年,这类人才会多一些。
⑼ 芯片是怎么发明的
1958年杰克·金佰利在德克萨斯州的实验室发明了集成电路芯片。
他的发明改变了整个行业。集成电路成为当今电子领域的核心。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促进了1971年Intel公司第一代微处理器的产生——4004微处理器。
金佰利先生发明的第一个单片式集成电路,奠定了现代微电子学领域的基础,使行业进入小型化和整合的世界,这一趋势今天仍在持续。而金佰利因参与发明集成电路在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