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防城港企沙工业园的园区概况
一、生态环境
防城港市域面积6181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环境容量大,现状污染小。根据《防城港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和《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企沙工业区划为三类环境功能区,适于安排冶金、化工、机械等工业企业。
二、地理位置
企沙工业区位于北部湾经济区极具活力的海滨城市--防城港市。防城港市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位于广西南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濒北部湾,西南与越南山水相连,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唯一一个与东盟陆海相通的城市。全市面积6181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大陆海岸线584公里,陆地边境线230多公里。
三、港口依托
企沙工业区紧邻防城港,防城港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港口和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之一。设计吞吐能力超过10亿吨/年。现有生产性泊位40多个,其中万吨至20万吨级深水泊位26个,现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超过7000万吨,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通商通航,集装箱通过能力100万标箱。高速公路和铁路直达港口和工业区,实现集装箱海铁联运。企沙工业区三面临海,可建港口码头海岸线100多公里,三面均可建10-20万吨的码头,目前工业区三面港区正在加紧建设,部份可在2013年投产。工业区距防城港码头30公里以内。所以,企沙工业区的港口支撑能力较强,可为工业区的企业提供服务便捷、成本低廉的物流运输。边检、海事、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服务齐全完善,可为园区企业提供“门到门”服务。 防城港地理坐标位置为 10820,E,2137,N,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北岸,地理位置和地缘条件得天独厚。防城港北邻黔、渝、川,西靠云南,东临粤、琼、港、澳,南濒北部湾,是中国大陆联接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经济活跃的东南亚地区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便利,是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的出口,南防高速公路直达港口;铁路经南防线、黎钦线与全国铁路相联。海运已开辟有联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圈的国内航线,并已和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港口通航。
企沙工业区位于企沙组团中部,西跨东湾与渔万组团相接,距离沙潭江核心区12公里,利用城市作为服务支撑和依托,可加快该区域的开发建设 企沙工业区 启动以来,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累计园区基础设施总投资已超过120亿元。工业区内路网总里程已达130多公里,南防铁路及沙企支线贯通工业区各产业园,工业区内已建设了6个110kv以上变电站,正在建设若干个输送电网络接入南方电网;供水能力可达工业用水60万吨、生活用水5万吨。路网、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已达到接纳大型临港企业入园的条件。
公路:工业区城市道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主干路:现状企沙大道红线宽度80米,按双向六车道设计,其余新规划主干路一般为1000-1500米间距布置,红线宽度40-6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次干路:一般为500米左右间距布置,红线宽度24-40米,按4-6车道设计,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支路:一般为200-300米间距布置,红线宽度15-24米,按2-4车道设计。
铁路:企沙支线自接轨站防城北站至企沙站,全长28.8公里,设皇城坳、云约、企沙三站。技术标准:工业企业Ⅰ级,设计年输送能力2850万吨,项目总投资4.95亿元。目前,企沙支线已修至云约江货运站处。
港口:工业区港口规划主要分为三个港区:西港区、南港区和东港区,总规划岸线长度为64667米。
(1)西港区规划岸线为23.9千米,其中云约江北部1万~3万吨级泊位2864米,5万吨级泊位2825米,修造船岸线5411米;云约江南部10万吨级泊位970米,1万~5万吨级泊位2466米,支持系统岸线1417米;钢铁基地西部1~4万吨级泊位4300米,5万吨级泊位1380米,10~20万吨级泊位2244米。
(2)南港区规划岸线为19.89千米,其中1万~5万吨级泊位10920米,5万~10万吨级泊位7220米,10万~15万吨级泊位1750米。
(3)东港区规划岸线为20.9千米,其中2万~5万吨级泊位11600米,5万~10万吨级泊位5000米,10万吨以上级泊位4300米。
电力:目前企沙工业区已经建成火力发电厂一座,建设规模为2x600MW,于2008年1月20日投产发电,采用500kV电压等级接入广西南方电网。防城港电厂二期在现有厂址及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2x660MW 的超临界燃煤机组,计划2台机组分别于2011年建成投产。
为满足供电要求,企沙工业区启动区从火电厂引4条220KV专线为该片区供电。 一、政策机遇优势
广西 发展的纲领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已于2009年12月出台。
文件指出,广西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是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即依托沿海港口,进一步加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构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充分利用沿海港口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林浆纸、修造船、粮油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并适时建设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等重大项目。
企沙工业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目前正处在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企沙工业区享受沿海地区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边境地区优惠政策。
二、区位交通优势
企沙工业区区位优势明显,公路距南宁市143公里,距中越边境的国家一类口岸东兴口岸50公里左右,铁路可经南防铁路接入全国铁路网,至南宁173公里。水路距越南海防港151海里,距海口218海里,距香港476海里,距东盟诸国1300~1800海里。并拥有防城、东兴、企沙、江山四个国家一类口岸。并在自治区的部署下加快建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一小时城市圈,加强与周边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对接和共建,不断增强城市群要素集聚作用,形成连接多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三、支柱产业优势
防城港市已经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以现有的钢铁、有色金属冶炼、能源、粮油加工等支柱产业为依托,努力打造一条可支撑防城港市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第二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城市产业的主力军,主要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四、服务环境优势
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实行积极的鼓励外来投资政策。目前各级政府部门观念转变较快,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服务水平都有很大改善,办事效率不断提高,重信用,讲承诺。当前,围绕进一步推进环境优化工作,防城港市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现正积极构筑发展新平台。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外来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规范服务,专门成立了“企沙工业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工业区招商引资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咨询工作,提供政府各项“阳光”审批服务,接受外来投资者的投诉受理工作,依法维护外商的各项合法权益,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防城港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和对外籍轮开放口岸,已具备海关、检验检疫、港监、船代、理货等配套齐全的口岸服务体系;防城港作为外开放城市之一,享有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优惠政策。而防城港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政策规定。在防城港投资不仅可以落实国家、自治区制订的各项鼓励政策,还可享受到我市自有的更加优惠待遇。对在我市的重大投资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我们将采取更加灵活的、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切实帮助外来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优质服务! 企沙工业区规划位于企沙半岛西侧,东面以工业大道为界,西至东海湾,北起洲尾半岛,南至北部湾。工业区的建设条件得天独厚,集沿海、沿江、沿边优势于一体,工业用地广阔,是广西大型临海临港工业区。
企沙工业区坚持以钢铁、核电、镍铜三大项目为引领,重点发展千亿元钢铁和有色金属,五百亿元粮油食品,百亿元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等支柱产业,并以这些主要产业为依托,衔接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工业区向节能、低碳、循环经济型的千亿元国际临港工业区发展,树立沿海新一极的产业支柱 。
Ⅱ 江陵煤港电厂和华电江陵电厂_两个项目
是两个项目,江陵煤港电厂是2×1000MW工程项目总投资70亿元,华电江陵电厂百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总投资40亿元。
Ⅲ 陕煤集团为什么要在陕北的榆林地区建立煤转化产业园,而不是选择其它地区
首先陕北的榆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开发的;其次陕北地区的主要煤种是侏罗纪煤,特别适合干馏。而煤干馏制油与传统煤制油技术相比,具有耗能低、热能利用率高、节水效果明显、环境指标优良、投资少、经济效益好的优点。所以,陕煤集团要选择在这里建立煤转化产业园。同时也是为了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Ⅳ 曹妃甸区的十大产业园区
曹妃甸区境内拥有十个大规模的产业园区,目前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
南堡经济开发区:南堡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1995年被省政府同意为省级开发区。现隶属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全区总控制面积412平方公里,城区计划面积26平方公里。坚持科学计划规划,加速完善基础设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活跃培养开展海洋化工及化工配备、硅钛资料、仓储物流等工业链配套项目,成为曹妃甸海洋化工循环工业演示基地,逐渐建成特征明显、城市功用齐备、生态环境优秀的曹妃甸西部城区。
冀东北工业聚集区:位于唐海县南部,于2011年8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总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由60平方公里唐山临港工业园、20平方公里秦皇岛临港工业园、20平方公里承德临港工业园和10平方公里张家口临港工业园四部分组成。重点发展钢铁、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为曹妃甸工业区和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开发配套产业,建设“特质”的工业园区和新型产业基地。
曹妃甸龙岛旅游度假区:龙岛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是构建曹妃甸集现代工业旅游、滨海城市旅游和海岛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的优势。40平方公里的龙岛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将建设成为特色、精品、高端的自然生态旅游休闲胜地。计划建设海中浴场、湿地公园、体育中心等群体性项目,游艇俱乐部、国际游轮母港等高端市场项目,并配套建设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会展中心、主题酒店等基础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根据长远发展规划,龙岛旅游项目将扩建为40平方公里,增设海洋乐园、高尔夫球场、水上运动、渔港小镇等数十个旅游休闲项目,将龙岛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高档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从而带动曹妃甸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曹妃甸开发建设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际港口物流园区: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优势,该园区将重点建设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贸易港,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煤炭、木材、钢材、矿石、可再生资源、燃气等货种的交易中心,逐步形成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具有曹妃甸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国际性港口物流中心。
钢铁电力园区: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未来,将重点发展以钢铁、电力、海水淡化等产业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群,构筑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华润电力(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钢铁、电力-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逐步形成高效综合利用资源、能源的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园区。
化学产业园区:起步区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园区发展将依托深水大港优势,逐步构成以大型炼化为主体、以外向型一体化为产业特色、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产品特色、以碳化工、盐化工及化学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产业体系,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环渤海地区的油气储运中心,面向华北经济腹地、辐射西部地区的化工品贸易集散中心。
装备制造园区:规划面积27.24平方公里,岸线15公里。未来,依托深水大港和精品钢基地,将重点发展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石油钻采、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汽车、发电设备、重型钢结构等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将逐步建成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大型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4.59平方公里,岸线长3.3公里。另外在综合保税区旁边还有20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配套园区。以保税仓储、世界中转、世界配送、世界收购、转口贸易、研制描绘、出口加工、商品展现、检测修理、港航效劳十大功能为依托,凭仗国家赋予撑持性优惠政策,要点开展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税收、大物流”特色的高端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及现代效劳业。曹妃甸综保区的建立和开展,将成为环渤海对外经济开展的“新引擎”。
新兴产业园:曹妃甸新兴产业园于2012年4月28日挂牌建立,分为东、西两区,方案面积33.84平方公里。其间,西区坐落曹妃甸工业区西北部,方案面积11.7平方公里,西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区坐落唐山湾生态城邻近,方案面积22.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机电一体化、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产业,打造曹妃甸产业竞争新优势。
曹妃甸中日生态园:曹妃甸中日生态园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该园区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建设模式,由中日两国合作开发建设,立足环渤海,面向东北亚乃至全世界,吸引日本企业和各国先进企业入园,以聚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减灾防灾等领域的技术、产品、装备、服务、应用示范为主要产业特色,积极发展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世界领先的节能、环保、低碳、绿色增长的产业开发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园区,也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经济合作平台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孵化平台。
重点发展方向:新能源、环保、新材料、新材料、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智能化、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生态城市与生态建筑、减灾防灾技术与产品、光电子技术等。
积极开展以下业务:低碳技术的示范应用、建设示范项目;国际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展示、会议与交流;国际低碳技术与产品的交易、物流;国际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的培训;世界级的低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
Ⅳ 石门澳的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
加快湄洲湾(石门澳)区域开发 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福建省政府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21日)在福州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并就合作开发湄洲湾石门澳达成协议。
围绕“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创新机制”的开发思路,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编制《莆田湄洲湾石门澳区域开发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在莆田市湄洲湾石门澳设立产业园,位于湄洲湾秀屿—罗屿连线以东的湾澳内,东至新文公路,北至秀屿疏港公路,南至罗屿岛,规划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充分利用湄洲湾的区位、港口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能源基础,按照符合产业导向、先进环保、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要求,重点布局发展化工、机械、新能源、新材料和港口物流业,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产业园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产业园列入一类口岸对外开放,配套设立海关、商检、边检等口岸联检机构,争取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产业园近期加快推进以下启动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20亿元人民币。
——参股建设湄洲湾北岸港口铁路支线。
——石门澳围堤、吹填造地以及产业园区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投资建设湄洲湾东吴港区4个15万吨级码头及清洁环保型煤炭等矿产中转基地。
——利用国投在国内磷肥、钾肥行业的综合优势,启动大型磷(钾)化工项目前期工作。
——开展湄洲湾火电项目和参与莆田核电项目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