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小电流控制大电流有两种方法,如下:
1、三极管基极小电流控制集电极大电流。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在电源的驱动之下,可以产生比他大50多倍的集电极电流,从而达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作用。
2、继电器。继电器的通断可以用小电流来控制,把它放到一个有着大的电流的通路中,可以用它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❷ 压控恒流源电路,电压如何控制电流
恒流源是能够向负载提供恒定电流的电源,因此恒流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用通常的充电器对蓄电池充电时,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充电电流就会相应减少。为了保证恒流充电,必须随时提高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但采用恒流源充电后就可以不必调整其输出电压,从而使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恒流源还被广泛用于测量电路中,例如电阻器阻值的测量和分级,电缆电阻的测量等,且电流越稳定,测量就越准确。
集成运放构成的线性恒流源
几种恒流源电路模块设计
采用集成运放构成的线性恒流源 电路构成如图所示,两个运放(一片324)构成比较放大环节, BG1、BG2三极管构成调整环节, RL 为负载电阻, RS为取样电阻, RW为电路提供基准电压。工作原理:如果由于电源波动使Uin降低,从而使负载电流减小时,则取样电压US必然减小,从而使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差值(US- Uref)必然减小。由于UIA为反相放大器,因此其输出电压Ub=(R5/R4)×Ua必然升高,从而通过调整环节使US升高恢复到原来的稳定值,保证了US的电压稳定,从而使电流稳定。当Uin升高时,原理与前类同,电路通过闭环反馈系统使US下降到原来的稳定值,从而使电流恒定。调整RW,则改变Uref,可使电流值在0~4A之间连续可调。
采用开关电源的开关恒流源
采用开关电源的开关恒流源电路构成如图2.3.2所示。BG1为开关管,BG2为驱动管, RL为负载电阻, RS为取样电 阻, SG35 24为脉宽调制控制器, L1、E2、E3、E4为储能元件, RW提供基准电压Uref。 图采用开关电源的开关恒流源工作原理:减小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是提高电路效率的关键。为此,器件选择饱和压降小、频率特性好的开关三极管和肖特基续流二极管。
几种恒流源电路模块设计
扼流圈L1的磁芯上再绕一个附加线圈,利用电磁反馈降低开关三极管的饱和压降,并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使电路的分布参数得到有效的控制。当电源电压降低或负载电阻RL 降低时,则取样电阻RS 上的电压也将减少,则SG3524的12、13管脚输出方波的占空比增大,从而使BG1导通时间变长,使电压U0回升到原来的稳定值。BG1关断后,储能元件L1、E2、E3、E4保证负载上的电压不变。当输入电源电压增大或负载电阻值增大引起U0增大时,原理与前类同,电路通过闭环反馈系统使U0下降到原来的稳定值,从而达到稳定负载电流IL 的目的。
采用集成稳压器构成的开关恒流源
采用集成稳压器构成的开关恒流源 电路构成如图所示。MC7805为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RL 为负载电阻,RW为可调电阻器。 工作原理:固定式集成稳压器工作在悬浮状态,在输出端2和公共端3之间接入一电位器RW,从而形成一固定恒流源。调节RW,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其输出电流为:IL=( Uout/RW) +Iq式中Iq 为MC7805的静态电流,小于10m A。当RW较小即输出电流较大时,可以忽略Iq。当负载电阻RL 变化时,MC7 8 05用改变自身压差来维持通过负载的电流不变。
几种恒流源电路模块设计
RW 的确定:RW 的值可由RW=Uout/IL 确定。因Uout=5 V,IL=0.5~2A,因此确定的取值范围为2.5~10Ω。 输出电压和负载变化范围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本例的输出电压U0=10V。由于恒流源的输出电流可调范围为0.5~2A,因此相应的负载变化范围为5~20Ω。 以上几种恒流源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调整方便,在科研中已得到了应用。其中线性恒流源适用于蓄电池的恒流放电,开关恒流源适用于蓄电池的恒流充电,集成稳压器构成的恒流源适用于电阻测量等。
压控恒流源电路设计
压控恒流源电路设计 压控恒流源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用电压来控制电流的变化,由于系统对输出电流大小和精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选好压控恒流源电路显得特别重要。采用如下电路: 电路原理图如图2.4.3所示。该恒流源电路由运算放大器、大功率场效应管Q1、采样电阻R2、负载电阻RL等组成1、硬件设计。
几种恒流源电路模块设计
电路中调整管采用大功率场效应管IRF640。采用场效应管,更易于实现电压线性控制电流,既能满足输出电流最大达到2A的要求,也能较好地实现电压近似线性地控制电流。因为当场效应管工作于饱和区时,漏电流Id近似为电压Ugs控制的电流。即当Ud为常数时,满足:Id=f(Ugs),只要Ugs不变,Id就不变。在此电路中,R2为取样电阻,采用康铜丝绕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较小),阻值为0.35欧。运放采用OP-07作为电压跟随器, UI=Up=Un,场效应管Id=Is(栅极电流相对很小,可忽略不计) 所以Io=Is= Un/R2= UI/R2。正因为Io=UI/R2,电路输入电压UI控制电流Io,即Io不随RL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实现压控恒流。 同时,由设计要求可知:由于输出电压变化的范围U〈=10V,Iomax=2A,可以得出负载电阻RLmax=5欧。
电源电路设计
本系统对电源有较高的要求。设计电源时既要保证电源的高稳定度,也要保证电源能输出大于2A的电流,故本系统采用三级管1264来扩流而且在使用电源时必须充分考虑电源的效率。电源电路如图所示,此电源电路采用了LM317和LM337,其输出电压是连续可调的,输出电压调到为+15V和-15V来供给硬件电路使用,其中-15V的电源是供运放使用的,不需要扩流;而+15V的电源的负载电流要求不低于2A,所以采用三级1264来扩流。另外用LM7805产生+5V的电压供凌阳SPCE061A单片机使用。
❸ 电流闭环控制原理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区别:
一、开环控制:控制器与被控对象间只有顺序作用而无反向联系且控制单方向进行。若组成系统的元件特性和参数值比较稳定,且外界干扰较小,开环控制能 够保持一定的精度。 缺点:精度通常较低、无自动纠偏能力。
二、闭环控制:闭环控制系统在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控制过程有直接影响。
在电压、电流控制电路中,我们最想做到控制电路简单稳定,结果精确可控。
首先需了解,电压单环控制易于设计和分析,但是响应速度慢,无限流功能。而电流环能增强电路稳定性、响应速度快,同时能消除单独电压模式下的产生的低频波,有限制过电流的能力,但是需要双环控制,电路相对复杂。两个模式的组合,就能保持优点同时抵消不足。
电压外环、电流内环控制的控制调节电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输出电压,电压环就是用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电流环是保证输入电流波形和输入电压波形尽可能重合,电压环的输出限幅就是你的电流环的最大给定值。这样,在负载不变的情况下,你就能得到一个恒压恒流的控制电路。
❹ 怎样做一个电流控制电压的电路
用LM358做一个简单电压比较器电路图
358的123脚为一组,4接地,8为VCC,接两个电阻分压接到3脚作基准,2为输入,其入电压大于3脚时 1输出高。
❺ 电路中压控型和流控型是什么意思
就是电来压控制型和电流控制型。简单自的说晶体三极管,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效应所以有时候说三极管是流控流型元件,而场效应管就是压控流型元件。另在双端网络中电阻网络是以电流为变量,输入输出电压为因变量,是电流控制电路,故称为流控电路,而电导网络就是压控电路。可以简单认为哪个是参考的自变量的就是控制量,也就是相应的XX控电路了。
❻ 电流单向控制电路
拆开充电器,在充电器输出线(红色的那根)加一个锗二极管,因为锗二极管电压差低。如果加一个硅二极管,可能充电效果会比较差,因为压差大。要注意二极管是有方向的,如果加完不能充电就把二极管掉个方向就好了。
❼ 控制电路的电流怎么计算
中间继电器、信号灯、时间继电器等都在5W以内 控制电路的电流等于总和乘以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