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用三极管作一个非门电路
按照下图电路图即可:
当输入为高电平+5V时,Q1基极与发射极间Ube> 0.7V,Q1导通,输出点专电压属为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压降,即0.3V,即输出为数字量0;当输入为低时,Q1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未导通,输出电压为上拉的电压,+5V,即数字量1。
TTL与非门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分立元件门电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着体积大、工作可靠性差、工作速度慢等许多缺点。1961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率先将数字电路的元器件和连线制作在同一硅片上,制成了集成电路。
由于集成电路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因而在大多数领域迅速取代了分立元件电路。随着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的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按照集成度的高低,将集成电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集成电路又分为双极型和单极型两大类。TTL门电路是目前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中用的最多的一种。
Ⅱ 物理:“门电路”内部结构
“门”是这样的一种电路:它规定各个输入信号之间满足某种逻辑关系时,才有信号输出,通常有下列三种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反相器)。从逻辑关系看,门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只有两种状态,无信号以“0”表示,有信号以“1”表示。也可以这样规定:低电平为“0”,高电平为“1”,称为正逻辑。反之,如果规定高电平为“0”,低电平为“1”称为负逻辑,然而,高与低是相对的,所以在实际电路中要选说明采用什么逻辑,才有实际意义,例如,负与门对“1”来说,具有“与”的关系,但对“0”来说,却有“或”的关系,即负与门也就是正或门;同理,负或门对“1”来说,具有“或”的关系,但对“0”来说具有“与”的关系,即负或门也就是正与门。
凡是对脉冲通路上的脉冲起着开关作用的电子线路就叫做门电路,是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端,但只有一个输出端。门电路的各输入端所加的脉冲信号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门”才打开,即才有脉冲信号输出。从逻辑学上讲,输入端满足一定的条件是“原因”,有信号输出是“结果”,门电路的作用是实现某种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所以门电路是一种逻辑电路。基本的逻辑关系有三种: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与此相对应,基本的门电路有与门、或门、非门。
门电路可用分立元件组成,也可做成集成电路,但目前实际应用的都是集成电路。由于单一品种的与非门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数字逻辑电路,而器件品种单一,给备件、调试都会带来很大方便,所以集成电路工业产品中并没有与门、或门,而供应与非门。
与门电路真值表:
A B 结果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或门电路真值表:
A B 结果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非门电路真值表:
A 结果
0 1
1 0
Ⅲ 什么是与非门电路要详细的讲解
与非门是与门和非门的结合,先进行与运算,再进行非运算。与运算输入要求有两个回,如果输入都用0和1表示的话,那答么与运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如1和1(两端都有信号),则输出为0;1和0,则输出为1;0和0,则输出为1。与非门的结果就是对两个输入信号先进行与运算,再对此与运算结果进行非运算的结果。简单说,与非与非,就是先与后非。
与非门真值表:有0出1,全1出0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ttl与非门工作原理与解析
TTL非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反相器
2008-06-12 00:02:58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0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反相器 TTL非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典型TTL与非门电路电路组成� 输入级——晶体管T1和电阻Rb1构成。� 中间级——晶体管T2和电阻Rc2、Re2构成。� 输出级——晶体管T3、T4、D和电阻Rc4构成, ...
反相器
TTL非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典型TTL与非门电路电路组成�
输入级——晶体管T1和电阻Rb1构成。�
中间级——晶体管T2和电阻Rc2、Re2构成。�
输出级——晶体管T3、T4、D和电阻Rc4构成,推拉式结构,在正常工作时,T4和T3总是一个截止,另一个饱和。
工作原理:
当输入Vi=3.6V(高电平)
Vb1=3.6+0.7=4.3V 足以使T1(bc结)T2(be结)T3 (be结)同时导通, 一但导通Vb1=0.7+0.7+0.7=2.1V(固定值),此时V1发射结必截止(倒置放大状态)。
Vc2=Vces+Vbe2=0.2+0.7=0.9V 不足以T4和D同时导通,
T4和D均截止。
V0=0.2V (低电平)
*
o 当输入Vi=0.2V(低电平)
Vb1=0.2+0.7=0.9V不 足以使T1(bc结)T2(be结)T3 (be结)同时导通,
T2 T3均截止, 同时Vcc---Rc2----T4---D---负载形成通路,
T4和D均导通。
V0=Vcc-VRc2(可略)-Vbe4-VD=5-0.7-0.7 =3.6(高电平)
结论:输入高,输出低;输入低,输出高(非逻辑)
TTL反相器各自特点
•TTL优势:
•1、工作速度快 •2、带负载能力强 •3、传输特性好
TTL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电压传输特性是指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即UO=f(uI)函数关系。如图2.3.2所示曲线大致分为四段:��
AB段(截止区):当UI≤0.6V时,T1工作在深饱和状态,Uces1<0.1V,Vbe2<0.7V,故T2、 T3截止,D、T4均导通, 输出高电平UOH=3.6V。
TTL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BC段(线性区):当0.6V≤UI<1.3V时,0.7V≤Vb2<1.4V, �T2开始导通,T3尚未导通。此时T2处于放大状态,其集电极电压Vc2随着UI的增加而下降,使输出电压UO也下降。CD段(转折区):1.3V≤UI<1.4V,当UI略大于1.3V时, T2 T3均导通, T3进入饱和状态,输出电压UO迅速下降。
DE段(饱和区):当UI≥1.4V时,随着UI增加 T1进入倒置工作状态,D截止,T4截止,T2、T3饱和,因而输出低电平UOL=0.3V。
CMOS反相器
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CMOS反相器电路如图2.7-1(a) (b)所示它由两个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组成,其中V1为NMOS管,称驱动管,V2为PMOS管,称负载管。 NMOS管的栅源开启电压UTN为正值,PMOS管的栅源开启电压是负值,其数值范围在2~5V之间。为了使电路能正常工作,要求电源电压UDD> (UTN+|UTP|)。UDD可在3~18V之间工作,其适用范围较宽。
工作原理:
(1)当UI=UIL=0V时,UGS1=0,因此V1管截止,而此时|UGS2|>|UTP|,所以V2导通,且导通内阻很低,所以UO=UOH≈UDD, 即输出为高电平.
(2)当UI=UIH=UDD时,UGS1=UDD>UTN,V1导通,而UGS2=0<|UTP|,因此V2截止。此时UO=UOL≈0,即输出为低电平。 可见,CMOS反相器实现了逻辑非的功能.
CMOS反相器的主要特性�
�CMOS�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2.7-2所示。
CMOS 反相器的电流传输特性2.7-3图 2.7-2 CMOS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在AB段由于V1截止,阻抗很高,所以流过V1和V2的漏电流几乎为0。 在CD段V2截止,阻抗很高,所以流过V1和V2的漏电流也几乎为0。只有在BC段,V1和V2均导通时才有电流iD流过V1和V2,并且在UI=1/2UDD附近,iD最大。
Ⅳ 与非门电路图原理
1)先温习三极管构成,在基极看去,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表专现为两个二极管;属
2)当A、B都为高电平时,发射结为截止,而T1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二极管,和T2、T3的发射结(三个二极管)正向串联,通过R1接上电源就会导通,所以此时T1基极电压Vb1=2.1V。T2基极电压 Vb2=1.4V,T3基极电压 Vb3=0.7V,T3导通使输出端Y输出低电平;
3)当A、B其中一个为低电平时,T1发射结导通,使基极电压 Vb1=0.7V,这个电压不足以让后级的发射结导通,所以T2、T3就截止,T4导通使Y输出高电平;
从逻辑表现上,就实现了与非门功能。
Ⅵ 与 , 或 , 非 。 的电路 原理 电路图,有人知道不 要详解!~!谢谢啦
简单的与、或电路一般用二极管就可以实现,非一般是使用三极管实现的,类似的数字电路一般都做成集成电路的形式,在计算机及相关域里发挥着很大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