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来城轨列车定位技术的要求
2轨旁定位技术
2.1利用轨道电路的定位技术
2.1.1轨道电路的定位原理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并用引接线连接信号发送、接收设备所构成的电气回路。轨道电路有机械绝缘和电气绝缘两种类型。采用机械绝缘的轨道电路,需切断钢轨,安装轨道绝缘节,这对使用长钢轨线路妨碍很大,不仅需经常维修,还降低了安全性。采用电气绝缘,则无需切断钢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普遍采用“S棒”进行电气隔离的数字音频轨道电路。数字音频轨道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列车车轮运动一周,编码里程计输出64个或128个脉冲。列车车轮运动一周,编码里程计输出的脉冲数越多,测速和/或测距精度越高。
列车运动速度=单位时间内编码里程计输出的脉冲数×(πΦ/编码里程计每周输出的脉冲数)列车运动距离=编码里程计输出的脉冲数×(πΦ/编码里程计每周输出的脉冲数)式中Φ为列车车轮的直径。由于列车周而复始地运动,车轮轮径不断磨损,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允许列车车轮的轮径范围为840mm~770mm,因此(是个变量,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修正。
利用车载编码里程计确定列车运行的距离还需要考虑列车运动过程中车轮的空转和打滑。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采用信标、轨道电路分界点、电缆环线等手段传送给列车绝对位置标识,这些标识在线路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并经过精确测量。车载设备接收到这些标识后,对车载里程计的测距误差进行修正。通常车载里程计只给出列车对应地面某个标识的相对距离,保证列车在线路中运行时,车载定位设备的距离测量不会有大的积累误差。
4结束语
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确定列车在线路中的位置、对列车进行精确定位的目的是对线路中所有的列车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各列车之间安全运行的最小间隔,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同时,通过统一的调度和管理,保证线路中运营列车的均匀分布。本文介绍的各种定位技术在城市轨道系统中均有成功应用的实例,具体系统中采用何种定位技术,取决于对线路运输能力的要求。通常,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定位技术。如广州地铁一号线,正线上采用数字轨道电路,车站加装精确同步环线,利用车载编码里程仪经过轨道电路和环线的同步后的距离数据,实现列车的自动驾驶。
除了本文介绍的各种列车定位方法,还有其它各种列车定位技术,如采用雷达测速、测距的定位方法,采用计轴设备确定列车位置的技术,大铁路上还可以采用GPS、GMS-R等技术对列车进行定位,GSM-R是国际铁路联盟(UIC)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为欧洲新一代铁路开发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标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相信将有越来越多技术含量更高的先进列车定位技术问世。
② 电气化区段与相邻非电气化区段之间轨道电路技术标准
你好电气化区段与相邻非电气化区段之间轨道电路技术电气化区段与相邻非电气化区段之间轨道电路技术是一样的
③ 输入380v,线圈36v交流接触器控制行车正反转怎么接控制线回路
输入380v,线圈36v交流接触器控制行车正反转控制线回路电路图如下
交流接触器的接线方法有很多种,用的地方不一样,接线方法也不一样,一般最常见的就是利用断路器、 按钮开关、热继电器、延时继电器、数字继电器等低压控制元器件产品组合。 其实,无论用什么接触器其功能和工作原理都是一样,无非是外形不一样。
(3)轨道电路原理图扩展阅读:
交流接触器接线注意事项
交流接触器等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有很多是采用拱形垫片的。这种接线方法对一个接线端子接一个线头是不成问题的,但要同时接几个线头或粗细不等的线头时,就会产生接触不紧密、螺钉易松动的现象。
尤其当接触器用于频繁吸合和释放时,接线端子上的螺钉更易松动。这样就使拱形垫片与线头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大,甚至脱离,造成电气设备不动作或发生单相运转等故障。
针对上述情况,交流接触器接线端子是拱形垫片时的正确接线方法应是: 先在拱形垫片下加两个平垫圈,接线时先把细线或软线弯成一大半圆圈,套在两个平垫圈之间,然后把粗线压在拱形垫片下,把螺钉拧紧,这样无论怎样振动,都和接线端子只接一个线头一样牢固和安全。
④ 双线轨道电路图的画法
双线轨道电路图的画法如下:
画出用导线连接的各种电器及电机实物的图形,看起来直观、易懂,但画起来非常困难、麻烦,容易造成混乱。
故此,常常用国家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代表各种电器、电机及元件,根据生产机械 对控制的要求和各种电器的中樱动作原理,用线条代表导线连接起来,这样的线路图称为电气控制线路图。
特点:
电气控制线路图中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大部分画出,主电路是电源到电动机这部分,通大电流。辅 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指示电路及保护电路部分,一般流过较小电流。
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主电路的接通与断开;照明电路作用是实现设备或生产机械的局部照明;信号电路作用是 显示电路绝塌的工作状态;保护电路作用是卖宏丛保证整个线路不受短路、过载或突然断路等事故的损害。
一般习惯规定主电路画在左侧或上侧,辅助电路画在右侧或下侧。
图中各电器的触头都按没有通电或不受外力作用时的正常状态画出。
图中电机及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统一规定的国际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