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用74ls194 构成奇偶分频电路
利用194来设计奇数或偶数型的计数器,可以用反馈移位的方法来设计,具体可以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杨颂华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关于74LS194的部分 。设计时请注意能否自启动的问题。
分频器和计数器有本质联系,比如把输入信号作为模4计数器的时钟信号,那么计数器的输出就可以将输入信号4分频。
(1)分频电路设计扩展阅读:
第一,偶数倍分频:偶数倍分频应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分频,通过计数器计数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进行N倍偶数分频,那么可以通过由待分频的时钟触发计数器计数,当计数器从0计数到N/2‐1时,输出时钟进行翻转,并给计数器一个复位信号,使得下一个时钟从零开始计数。以此循环下去。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任意的偶数分频。
第二,奇数倍分频:奇数倍分频有两种实现方法:
首先,完全可以通过计数器来实现,如进行三分频,通过待分频时钟上升沿触发计数器进行模三计数,当计数器计数到邻近值进行两次翻转,比如可以在计数器计数到1时,输出时钟进行翻转,计数到2时再次进行翻转。即是在计数值在邻近的1和2进行了两次翻转。
另外一种方法:对进行奇数倍n分频时钟,首先进行n/2分频(带小数,即等于(n‐1)/2+0.5),然后再进行二分频得到。得到占空比为50%的奇数倍分频。
B. 如何设计一个多级分频电路
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100KHZ的时标信号,并不能直接用来计时,需要将它变成周期为版1s的脉权冲信号—“秒”信号。为此,需对时标信号进行 次分频,这里用5级十分频来实现采用5个C180十进制加法计数器串联起来,作为分频器。C180的功能表见 表4—1。
表4—1 C180功能表
输入 输出
CP EN cr QD QC QB QA
X X 1 0 0 0 0
↓ X 0 保持
X ↑ 0 保持
↑ 0 0 保持
1 ↓ 0 保持
↑ 1 0 计数
0 ↓ 0 计数
当控制端EN=1时,CP上升沿到来时计数;CP=0,EN下降沿到来时计数。Cr为正脉冲置0端, 为十分频输出。将5级十分频器串联起来,如图4—2所示。
C. 怎样做一个二分频电路
用一个2、2μF电容与高音喇叭串联,低音喇叭直接接在功放上。高音喇叭千万不要直接接在功放内上,要烧了。低容音喇叭本来就是一个电感,对高频信号影响很小,低音其实可以不要分频。实在要的话,串联一个电感,可以自己绕1mm的漆包线在中性笔上绕20至30圈。
(3)分频电路设计扩展阅读:
电原理图只需易看易懂、图形美观及制图方便即可,而从普通的电原理图要想象出实际电路的构造是很困难的。尤其是高频电路,更与一般电路有所不同。它需要考虑引线长短,元器件安排等。如果不考虑电路实际情况,根据原理图装配电路。
会遇到许多问题,重则会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在实际装配之前应有一个指导装配的装配图,在装配图上,不仅应反映各元器件的装配位置.还应指出某些重要线路如信号线、地线等的具体要求。当然画成正规的更接近实际的装配罔更好,一般要在搭成电路完成调试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画成正规装配图。
在高频电路中,原理罔设计完成后,即使改画成具有指导意义的装配图,马上着手进行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具有较大风险。应根据装配图先组装一个实验电路进行性能试验,然后考虑是否用PCB进行装配.如果用PCB装配,则应尽量接近实验电路。
D. 如何用下沿触发JK触发器设计一个同步二,四分频电路
沿触发的JK触发器设计一同步时序电路,其状态图如下图所示,要求电路使用的门电路最少。
试用上升沿触发的JK触发器设计一同步时序电路,其状态图如下图所示,要求电路使用的门电路最少。将D触发器接成T'触发器,信号接clk,这就成二分频电路了。再接一级就是四分频电路。另外七分频电路输出信号,如果不是一个窄脉冲,而是方波脉冲,还需要一个D触发器。
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以及各种复杂数字系统的基本逻辑单元。触发器的线路图由逻辑门组合而成,其结构均由SR锁存器派生而来(广义的触发器包括锁存器)。触发器可以处理输入、输出信号和时钟频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4)分频电路设计扩展阅读:
触发器的作用:
可在写入数据表前,强制检验或转换数据。触发器发生错误时,异动的结果会被撤销。可依照特定的情况,替换异动的指令 (INSTEAD OF)。
约束和触发器在特殊情况下各有优势。触发器的主要好处在于它们可以包含使用 Transact-SQL 代码的复杂处理逻辑。因此,触发器可以支持约束的所有功能;但它在所给出的功能上并不总是最好的方法。
实体完整性总应在最低级别上通过索引进行强制,这些索引或是 PRIMARY KEY 和 UNIQUE 约束的一部分,或是在约束之外独立创建的。假设功能可以满足应用程序的功能需求,域完整性应通过 CHECK 约束进行强制,而引用完整性(RI) 则应通过 FOREIGN KEY 约束进行强制。
在约束所支持的功能无法满足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时,触发器就极为有用。
E. 音箱分频器电路图册
详解几款常用分频器及音箱分频器电路图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作者:wuzhan2016年10月27日 15:22
[导读]虽然中频单元的有效频响宽达800Hz~10kHz,L2、L3与C2、C 3组成的带通滤波器仅取其1.5~6kHz的一段频带,这也是它的黄金频段。L4、C4构成的高通滤波器将YDQG5-14的分频点定为6kHz,本单元的下限截止频率也取得较高,将更加轻松自如地在高频段发挥它的特长。
如下图所示的是一款简单的分频器电路图。其中L1与C1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将200-54的分频点选在1.5kHz,这里将它的分频点适当提高,主要是单元特性好,更重要是音频的功率多半都集中在中低频,适当提高低频单元的截止频率,可以充分发挥单元特长,给出的声音将更加饱满有力度。如果分频点过低,不但丧失了单元优势,反而还会加重中频单元的负担,引起振幅过载、失真增大等弊病。
虽然中频单元的有效频响宽达800Hz~10kHz,L2、L3与C2、C 3组成的带通滤波器仅取其1.5~6kHz的一段频带,这也是它的黄金频段。L4、C4构成的高通滤波器将YDQG5-14的分频点定为6kHz,本单元的下限截止频率也取得较高,将更加轻松自如地在高频段发挥它的特长。由于合理的选择分频点,3个单元各自都工作在声效率最高的频带,故系统的综合灵敏度也要比各单元的平均特性灵敏度高出1~2dB.
此分频器元件少,电路也很简单,对于分频电容器最起码的要求是高频特性好,耗损及容量误差小。目前的聚丙烯CBB无极性电容器的耗损角正切值仅为0.08% ~0.1% ,高频性能优异,体积小、无感、价廉,完全能胜任Hi-Fi系统分频电路的需要。本音箱选用耐压为63V的CBB21、CBB22电容器,9.4 uF的用2只4.7 uF的并联即可。
F. 求用74LS74设计的二分频,四分频电路图
CLK脚接输入信号,Q非(即Q上有一横杠的脚)接D脚,Q或Q非作输出,这是二分频电路,像这样只用单级(一个D触发器)就是二分频,如果用两级就是四分频,用三级就是八分频。
分频: 1,2,3,4,5,6为一组,8,9,10,11,12,13为一组 如果要得到二分频,原时钟需接3端或11端,5端或9端为变换后的时钟输出端。如果要得到四分频,原时钟需接3端并且5端接11端,9端为四分频输出端;或者是原时钟接11端。
(6)分频电路设计扩展阅读:
最简单的分频就是二分频,将声音分为高频和低频,分频点需要高于低音喇叭上限频率的1/2,低于高音喇叭下限频率的2倍,一般的分频点在2K到5K之间。但是这样分频对低音照顾仍然不够完善,因为低音为了获得更好效果,往往需要单独处理,并且扬声器的切割失真对低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近些年三分频逐渐流行起来。
三分频是将声音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有两个分频点,低音分频点一般在200Hz以下,或者120Hz,甚至更低,高音分频点一般为2000Hz-6000Hz。此外也有少量的四分频或者多分频系统。显然更多分频数理论上更有利于声音的还原,但过多的分频点会造成整体成本上升,并且实际效果提升有限,因此常见的分频数仍然是二分频和三分频。
G. 三分频双中音分频器怎样设计
分布设计(7)分频电路设计扩展阅读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1 引言 扬声器系统的分频器分为前级分频和功率分频2类。前级分频是前级电路中由电子元件产生的分频,再由各自的功放分别驱动高﹑中﹑低音扬声器系统,如图(1a)所示,属于小信号有源分频。而功率分频则是由电感、电容、电阻元件构成的位于功放与扬声器之间的无源分频电路,如图(1b)所示。
资料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
采用功率分频的扬声器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又能获得很高的放音质量,因而在现代高保真放音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其性能的好坏与扬声器的各项指标以及分频电路、电感元件的性能、精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精确计算电感参数便是成功的关键。2 对分频器电路、元件的要求(1)电路中电感元件直流电阻、电感值误差越小越好。而且为使频响曲线平坦最好使用空心电感。(2)电路中电容元件损耗尽可能小。最好使用音频专用金属化聚丙烯电容。(3)使各扬声器单元分配到较平坦的信号功率,且起到保护高频扬声器的作用。(4)各频道分频组合传输功率特性应满足图2所示特性曲线的要求(P0为最大值,P1为对应分频点f1、f2的值)。分频点处的功率与功率最大值之间幅度应满足P1(=0.3~0.5)P0的范围。(5)整个频段内损耗平坦,基本不出现“高峰”和“深谷”。资料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