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延时开关的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电路分析
电路分为主电路、电源电路、光控电路、声控电路、逻辑电平反转及触发电路、延时电路等几个单元电路:
1)主电路和电源电路
主电路由整流桥D1~D4、晶闸管T1组成。T1为开关执行器件。晶闸管T1被触发导通后,电路接通,白炽灯发光。当晶闸管的控制极上无触发信号时,晶闸管T1正向阻断,电路呈关断状态。电源电路其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源,使电路能正常的工作。由R1、D5、C1、C2等元件组成,它是一个简单的直流稳压电源,给整机供电。先将交流220v进行桥式整流,变成脉动直流电,又经R1降压,C1滤波使波形变得平滑,最后经稳压二极管稳压得到较为稳定的直流电源,为驻极体话筒(MIC)、放大电路(VT)、逻辑电平反转及触发电路(CD4011芯片)等供电 。
2)光控电路
主要由R5、RG组成。电路中晶闸管的通断,取决于控制极信号的有无。光敏电阻RG的阻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其阻值变小到与R5分压后使IC(a)的(13)脚处于逻辑低电平,(13)脚所在的与非门被封死,这时不管有无声音信号输入,IC(d)的(10)脚都是低电平,晶闸管正向阻断。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RG阻值逐渐增大,(13)脚电位逐渐上升,当(13)脚电位上升到逻辑高电平后,即满足了开门条件,此时声控开始起作用。(11)脚是否反转只取决于IC(a)的(12)脚电位(声控电路的输入端)是否达到了逻辑高电平 。
3)声控电路
由麦克风MIC、三极管T2、电容C3及电阻R2~R4等组成,其中MIC为声检测元件。当环境声音信号很弱时,三极管T2处于饱和状态,IC(12)脚为低电平,(10)脚亦为低电平,晶闸管T1阻断。当环境声音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通过MIC拾音输出经C3耦合到T1的基极,使集电极亦即IC(12)脚电位随着声强而高低变化,当(12)脚处于高电平时,由于(13)脚早已处于高电平而满足了与非门反转条件,(11)脚跳变为低电平 。
4)逻辑电平反转及触发电路
由四二输入与非门IC(CD4011)及R7等组成。图中看出,当白天或光线很亮时,与非门IC(a)的(13)脚为低电平,(11)脚输出为高电平,经过IC(b)、IC(c)、IC(d)的电平转换,IC(d)的(10)脚输出为低电平,晶闸管T1不被触发,灯不亮;当环境光线较暗使IC(a)的(13)脚为逻辑高电平时,为IC(a)的翻转提供了条件,IC(a)翻转与否受控于IC(a)(12)脚的电平高低(声控电路的输入端)。当有声音信号输入使IC(a)的(12)脚为高电平时,输出端(11)脚跳变为低电平,(3)脚跳变为高电平并经D6向C4充电,C4上的电压不断升高,当C4上的电压上升到IC逻辑高电平时,(4)脚变为低电平,(10)脚输出高电平,经R7加到晶闸管T1的控制极,晶闸管T1被触发导通 。
5)延时电路
由R6、C4、D6等元件组成。结合声控电路及主电路分析,当晶闸管T1被触发导通时,C1上的电压降低,MIC拾音灵敏度降低,T2重新饱和,(11)脚为高电平,(3)脚变为低电平,由于D6的隔离作用,C4上的电压仍维持(5)、(6)脚高电平,(10)脚也为高电平。C4上的电压通过R6放电,直至C4上的电压降至IC逻辑低电平时,(10)脚变为低电平,晶闸管T1在正、负极间的电压过零时被正向阻断,C1上的电压重新升高MIC恢复拾音灵敏度,等待下一次声控信号输入,IC(5)、(6)脚电位从高电平降低为低电平的时间,即为开关接通的维持时间,由C4和R6的数值确定 。
⑵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图及原理
触摸来式电器开关电路
关键字:
基极自
导通
回路
功率
如下图所示为一触摸式电器开关电路,电路简单,容易制作。
原理及制作:开始通电时,由于继电器不吸合,电器电源回路未接通而不工作。
当用手指接触金属片A时,人体感应信号加至BG3基极,令其导通.R1获得压降,使BG2正偏导通,继而BG1导通,LED点亮,同时继电器J得电流动作.其常开触点吸合,接通电器电源回路,电器开始工作。此时,手指离开金属触片A,继电器常开触点Jk仍可靠地吸合。当需要关闭用电器时.用户只要触摸金属片B,使BG4导通,此时相当于BG1基极对地短路.因此BG1、BG2同时截止,继电器失去电流触点Jk释放,从而切断电器供电电源。所需元件按照电路图中的标注选择,继电器可根据用电器的功率选择触点电流合适的即可
家用电器上“好店123”呀!
⑶ 延时开关电路,首先接通电源后,此电路要延迟5秒左右接通
1、鉴于只需延时功能没有循环、轻触保持、计数、自启动等等,可简单选择欧姆龙(牌子过硬)随便一个符合你电路电流要求的时间继电器,单双向没有关系,看说明书接主触点,控制线路串接在常开触点或根据电流大小判断是否需要添加电磁继电器(等于时间继电器常开串入市电回路来延时控制电磁继电器工作,电磁继电器常开串入主电路即可),延迟的时间准确性一般。
2、利用单片机,如2051烧录延时程序,可在网上搜索或自己写一个,要求高一点可以出图、制板、焊板子完成外围线路或者干脆洞洞板甚至可以元件导线直连代替,选择合适的直流继电器或可控硅来实现主电路功能可视情况和需要来定,电流要求严格的可按照阶梯控制,弱控强,强控更强原则去改变线路,电路图可在电子技术吧等网站找到类似的,延迟的时间准确性较高。
3、找相应的延时开关 串接在你的电路中,比如正泰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延迟的时间准确性很高。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用没用。,
⑷ 求一个光控延时开关的电路图,求原理啊!
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如下图所示,它由电源电路、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和延时电路四部分组成。
电路原理如下:
被控制的对象是普通灯泡(适合100W以下的灯泡),220V交流电与灯泡串联后接整流全桥,经整流全桥后得到脉动直流电,提供给晶闸管vs和控制电路使用。由于脉动直流电压在200V左右则通过R1(150k)降压后提供给控制电路使用,VD1在此具有双重作用,利用它的正向特性稳压,同时利用工作时发光作电源指示灯。C1为滤波电容与VD1配合,为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约1.5—2V之间)。
控制电路由R2、MC驻极体话筒、C2、R3、R4、VT1(9014三极管)组成。白天或周围环境光线较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约1kΩ左右,由电路可知,光敏电阻与VT1的c、e两极并联,因此VT1的集电极电压始终处于低电位,此时即便有声响,电路也无反应,正好符合了白天不工作的要求。而到了夜晚,光敏电阻的阻值上升到1MΩ左右,对VT1解除了钳位作用,此时VT1处于放大状态,如果无声响,VT1的集电极仍为低电位,晶闸管因无触发电压而关断。当拍手时声音信号被MC接受,驻极体话筒两端电压变小,通过C2影响VT1基极电位下降,使集电极电位上升,触发晶闸管导通(灯亮)。
因为VT1基极电位的下降,导致C2通过R3缓慢的充电,使VT1的基极电位回到原来使VT1正常放大的状态,晶闸管关断,电灯熄灭。
对元器件的要求:整流全桥采用1A600V(或4只1N4007);VS单向晶闸管1A600V;VT1(9013或9014均可);VD1发光二极管(型号不限);RG光敏电阻:亮阻1kΩ左右、暗阻1MΩ左右。
注意:当电路第一次接通电源时,会自动点亮,属正常现象,这是电源接通瞬间产生脉冲电压造成的误触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R4的阻值越小灵敏度越高,如果灯泡无法延时熄灭,一般是由于R4阻值选取过小所至,经实验取10kΩ可以满足一般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