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路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以及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其为电路。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
电流流过的回路叫做电路。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电路处处连通叫做通路。只有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电路某一处断开叫做断路或者开路。电路某一部分的两端直接接通,使这部分的电压变成零,叫做短路。
电流流通的路径叫电路。构成一个电路必须具备以下三种部件:
●电源 它是电路中供给电能的装置,也是产生和维持电流的源泉。常用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和各种类型的发电机。
●负载 它是电路中耗用电能的装置,比如白炽灯泡、电炉、电动机等都是电路的负载。
●连接导线 通过导线把电源和负载连接成闭合回路。电流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流通。
此外,在实际电路中还接入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部件。如用以接通和断开电路的各种开关;用来测量电流、电压和耗电量的多种测量仪表;用以保护电源或电路不受过电流伤害的继电器和熔断器等。
1.2 电流
在电路中电荷有规则的运动称为电流。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称为恒稳电流,简称直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用字母 A 表示。
1.3 电压
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字母 V表示。
1.4 电力系统
由发电厂的电气设备、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和用户的电气设备所组成的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及用户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输电是从发电厂或发电中心向消费电能地区输送大量电力的主干渠道或不同电网之间互送大量电力的联网渠道。配电是在消费电能地区之内将电力分配至用户的分配手段,并直接为用户服务。
输电设施包括输电线路、变电所、开关站等。配电设施包括配电线路、配电变电所、配电变压器等。输电主干线及其送端与受端的同一电压等级的电网,包括途中连接的同级电压电网,均属于输电网范围。从输电网到用户之间,都属于配电网范围。输电网与配电网,有时也分别称为输电系统与配电系统。
我国规定输电电压等级分为超高压(1100kV、750kV、500kV)、高压(330kV、220kV、110kV、35kV、10kV、6kV)、低压(380V/220V)。配电电压分为高压配电电压(110kV~35kV)、中压配电电压(10kV)、低压配电电压(380V/220V)。
B. 请问这个电路图是怎么工作的
SP3485是+3.3V电源的半双工收发器,符合RS-485和RS-422串行协议标准。SP3485采用差分输入、平衡输出方式,输出、输入共用一对线路,管脚功能如下:
A,同相端;B,是反相端;R0,接收器输出;DI,发送器输入;/RE(低电平有效),接收器输出使能;DE,发送器输出使能 。
上图电路由DRE选择传输方向,RXD、TXD传输串行数据,电阻是终端匹配,二极管是负压、过压保护。
http://ke..com/view/2391824.htm
http://wenku..com/view/b566a86427d3240c8447ef10.html
C. 四层电梯 电路图
PLC在十层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自1889年美国奥梯斯升降机公司推出世界第一部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以来,电梯在驱动方式上经历了卷筒式驱动、牵引式驱动等历程,逐渐形成了直流电机拖动和交流电机拖动两种不同的拖动方式。如今电梯已成为人们进出高层建筑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而且作为载人工具,人们在运行的平滑性、高速性、准确性、高效性等一系列静、动态性能方面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早期的电梯继电器控制方式存在故障率较高、可靠性差、接线复杂、一旦接收完成不易更改等缺点,所以需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的控制方式。可编程控制器(PLC)既保留了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控制程序可随工艺改变、易于与计算机接口、维修方便等诸多高品质性能。因此,PLC在电梯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一、电梯控制系统组成
电梯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两个主要部分。电力拖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梯垂直方向主拖动电路和轿箱开关电路。二者均采用易于控制的直流电动机作为拖动动力源。主拖动电路采用PWM调试方式,达到了无级调速的目的。而开关门电路上电机仅需一种速度进行运动。电气控制系统则由众多呼叫按钮、传感器、控制用继电器、指示灯、LED七段数码管和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PLD)等组成。PLC集信号采集、信号输出及逻辑控制于一体,与电梯电力拖动系统一起实现了电梯控制的所有功能。
十层电梯控制系统由呼叫到响应形成一次工作循环,电梯工作过程又可细致分为自检、正常工作、强制工作等三种工作状态。电梯在三种工作状态之间来回切换,构成了完整的电梯工作过程。
(一)电梯的三个工作状态
1.电梯的自检状态
将程序下载到AB公司的MicroLogix1000型PLC后上电,PLC中的程序已开始运行,但因为电梯尚未读入任何数据,也就无法在收到请求信号后通过固化在PLC中的程序作出响应。为满足处于响应呼叫就绪状态这一条件,必须使电梯处于平层状态已知楼层且电梯门处于关闭状态。电梯自检过程的目标为:为先按下启动按钮,再按下恢复正常工作按钮,电梯首先电梯门处于关闭状态,然后电梯自动向上运行,经过两个平层点后停止。
2.电梯的正常工作状态
电梯完成一个呼叫响应的步骤如下:
(1)电梯在检测到门厅或轿箱的呼叫信号后将此楼层信号与轿箱所在楼层信号比较,通过选向模块进行运行选向。
(2)电梯通过拖动调速模块驱动直流电机拖动轿箱运动。轿箱运动速度要经过低速转变为中速再转变为高速,并以高速运行至减速点。
(3)当电梯检测到目标层楼层检测点产生的减速点信号时,电梯进入减速状态,由中速变为低速,并以低速运行至平层点停止。
(4)平层后,经过一定延时后开门,直至碰到开关到位行程开关;再经过一定延时后关门,直到碰到关门到位行程开关。电梯控制系统始终实时显示轿箱所在楼层。
3.电梯强制工作状态
当电梯的初始位置需要调整或电梯需要检修时,应设置一种状态使电梯处于该状态时不响应正常的呼叫,并能移动到导轨上、下行极限点间的任意位置。控制台上的消防/检修按钮按下后,使电梯立刻停止原来的运行,然后按下强迫上行(下行)按钮,电梯上行(下行);一旦放开该按钮,电梯立刻停止,当处理完毕时可用恢复正常工作按钮来使电梯跳出强制工作状态。
(二)电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轿箱内指令电路、门厅呼叫电路、主拖动电机电路、开关门电路、档层显示电路、按钮记忆灯电路、楼层检测与平层检测传感器及PLC电路等组成的。
图1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三)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按钮编码输入电路、楼层传感器检测电路、发光二极管记忆灯电路、PWM控制直流电机无线调速电路、轿箱开关电路、楼层显示电路及一些其他辅助电路等。为减少PLC输入输出点数,采用编码的方式将31个呼叫及指层按钮编码五位二进制码输入PLC。
图2 电梯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1.系统输入部分
系统输入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直接输入到PLC输入口的开关量信号部分,包括:控制台上的启动按钮、恢复正常工作按钮、消防/检修按钮、强迫上行(下行)按钮部分以及开关门行程到位开关。二是按钮编码输入信号部分。本系统为十层电梯系统,在轿箱内的选层按钮和门厅旁的向上、向下呼叫按钮共有28个之多,采用优先编码的方法将31个按钮信号编为五位二进制码。这里采用四片8位优先编码器4532和五个四二输入端或门4072组成32级优先编码器。
2.系统输出部分
系统的输出部分包括发光二极管记忆灯电路、PWM控制调速电路、轿箱开关门电路和七段数码管楼层显示电路等。
在PWM控制直流电机无线调速电路中,PWM产生电路接收来自PLC的八位二进制码,随着码值的改变,其输出的脉冲占空比也相应改变。轿箱开关门电路使用两个继电器、两个行程开关、直流电动机、功率反相器2003等构成控制电路。在七段数码管楼层显示电路中,七段数据管不经专用驱动芯片驱动而由PLC提供特定的二进制码直接输入。
二、系统的软件设计
(一)软件流程
软件流程图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电梯控制主程序流程图
图4 楼层现实程序流程图
(二)模块化编程
本系统是集选式控制系统,控制比较复杂,适合采用模块化编程方法。首先要将各个输出信号的属性分类,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可以用中间寄存位来传递信息。如:门厅呼叫电路和轿箱内指层电路均要求读入按钮呼叫信号,并保持至呼叫被响应完成为止。将门厅呼叫按钮、箱内指层按钮、箱内开关门按钮、报警按钮等通过32级优先编码电路编码后输入PLC,在软件上就形成了读按钮编码电路模块。
系统软件大致分为八个模块:读按钮编码电路模块、楼层检测电路模块、控制七段数码管显示楼层电路模块、电梯选向电路模块和系统非正常工作状态及电机调速拖动电路模块、减速点信号产生电路模块、电梯轿箱开关门电路模块和按钮记忆灯显示电路模块。
楼层检测电路模块主要是读入楼层编码并将该记忆信号存入对应的中间寄存位,直到楼层改变为止。
控制七段数码管显示楼层电路模块主要控制两片七段数码管的显示。
电梯的选向模块主要是完成电梯在响应呼叫时作出的向上运行还是向下运行的判断。该模块有两个对系统来说特别重要的中间量输出,即上行中间寄存位和下行中间寄存位。
系统正常工作状态及电机调速拖动电路模块将系统初始化过程、强制工作过程及电机调速拖动过程合并为一个模块。
减速点信号产生电路模块完成将减速点信号通知系统的任务。电梯在运行到目标楼层检测点时要进入减速状态,而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楼层检测点,只有到目标楼层的检测点时才会发出减速通知,电梯在经过目标楼层检测点时接到这个信号就开始减速了。
电梯轿箱开关门电路模块和按钮记忆灯显示电路模块是为了便于控制组成的模块,分别控制轿箱的并关门和按钮接过之后需要记忆显示的发光二极管电路。
(三)系统调试
电梯系统为模拟实用旅客电梯系统的教学实验装置。它能实现实际旅客电梯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包括:门厅召唤功能、轿箱内选层功能、顺向截梯功能、智能呼叫保持功能、电梯自动开关门功能、电梯手动开关门功能、清除无效指令功能、智能初始化功能、消除/检修功能、楼层显示功能和电梯平滑变速功能。
虽然本电梯控制系统已能满足基本的电梯运行要求,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增加与微机通信的接口,实现联网控制,多台电梯的综合控制由微机完成。
2.优化电梯的选向功能,使之能随客流量的变化而改变,达到高效运送乘客的目的。
3.增加出现紧急情况时的电梯处理办法。
4.需输入密码才能乘电梯到达特殊档层功能,且响应该楼层呼叫时不响应其他楼层呼叫。
5.设置电容感应装置,如关门时仍有乘客进出,则轿门未触及人体就能自动重新开门。
D. 手机射频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详解
一、射频电路组成和特点:
普通 手机射频 电路由接收通路、发射通路、本振电路三大电路组成。其主要负责接收信号解调;发射信息调制。早期手机通过超外差变频(手机有一级、二级混频和一本、二本振电路),后才解调出接收基带信息;新型手机则直接解调出接收基带信息(零中频)。更有些手机则把频合、接收压控振荡器(RX—VCO)也都集成在中频内部。
(射频电路方框图)
1、接收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接收时,天线把基站发送来电磁波转为微弱交流电流信号经滤波,高频放大后,送入中频内进行解调,得到接收基带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逻辑音频电路进一步处理。
1、该电路掌握重点:
(1)、接收电路结构。
(2)、各元件的功能与作用。
(3)、接收信号流程。
电路分析:
(1)、电路结构。
接收电路由天线、天线开关、滤波器、高放管(低噪声放大器)、中频集成块(接收解调器)等电路组成。早期手机有一级、二级混频电路,其目的把接收频率降低后再解调(如下图)。
(接收电路方框图)
(2)、各元件的功能与作用。
1)、手机天线:
结构:(如下图)
由手机天线分外置和内置天线两种;由天线座、螺线管、塑料封套组成。
作用:
a)、接收时把基站发送来电磁波转为微弱交流电流信号。
b)、发射时把功放放大后的交流电流转化为电磁波信号。
2)、天线开关:
结构:(如下图)
手机天线开关(合路器、双工滤波器)由四个电子开关构成。
(图一) (图二)
作用:其主要作用有两个:
a)、 完成接收和发射切换;
b)、 完成900M/1800M信号接收切换。
逻辑电路根据手机工作状态分别送出控制信号(GSM-RX-EN;DCS- RX-EN;GSM-TX-EN;DCS- TX-EN),令各自通路导通,使接收和发射信号各走其道,互不干扰。
由于手机工作时接收和发射不能同时在一个时隙工作(即接收时不发射,发射时不接收)。因此后期新型手机把接收通路的两开关去掉,只留两个发射转换开关;接收切换任务交由高放管完成。
3)、滤波器:
结构:手机中有高频滤波器、中频滤波器。
作用:
其主要作用:滤除其他无用信号,得到纯正接收信号。后期新型手机都为零中频手机;因此,手机中再没有中频滤波器。
4)、高放管(高频放大管、低噪声放大器):
结构:手机中高放管有两个:900M高放管、1800M高放管。都是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后期新型手机把高放管集成在中频内部。
但是另一方面,智能眼镜、 智能手表 推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5年达到2亿台的规模, 智能家居 的火热更是带动了一波新的硬件狂潮,新型的硬件产品正在走向价值链的中心,硬件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吕俊宽认为:“就如同 MTK手机 缔造了小米一样,这一波的智能硬件,也会缔造一批新的主导者。”
智能终端的“衰落”
2015年1月-3月,Gartner先后发布了关于PC、平板、智能手机的研究报告。
2014年,全球PC市场销量为3.15亿台,同比减少0.2%;全球平板电脑销量为2.16亿台,同比增长4.8%。吕俊宽分析表示:“PC已经是明日黄花,而平板电脑的辉煌只延续了不到三年时间,现在也开始走下坡路。”
至于智能手机,相对乐观。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到12亿台,比2013年的9.7亿台增长了28.4%。根据Gartner预计,2015年,智能手机市场依然能保持26%的增长速度。
但是,“这部分增长将主要来自新兴市场,比如非洲、东南亚。”吕俊宽表示,这些新兴市场的用户收入水平有限,并且短期内很难改变,“这也意味着,未来智能手机的增长空间主要是低端手机。”他预测,这些新兴市场的绝大多数手机的价格会维持在100美元左右。
更
需要指出的是,吕俊宽指出:“到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速骤降,只有12%。而到2018年,智能手机的增速就只剩下5%了。”很快,智能手机会陷入
与PC、平板类似的困境。更何况,苹果公司以20%的市场份额控制了90%的全行业利润,对其余智能手机厂商而言,今后几年的境况会更加窘迫。
庆幸的是,新兴智能硬件的崛起,为硬件市场注入了活力。
布局数据交互
2014
年,Google Glass、Apple
Watch带动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崛起。Gartner预测,201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亿台,其中中国市场约1亿台。同
时,Google、Apple、三星均开始通过收购方式布局智能家居、车联网。而在国内,小米、BAT已陆续开始启动“IOT(万物互联)”布局。
吕俊宽介绍,根据GSMA对全球市场的最新调查,目前最受关注的硬件产品是智能家居,37%的调查消费者关注这一产品。排在第二位的则是水、电、交通,这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占比25%。其次是可穿戴设备,占比约13%。
“机会就在这些领域,但是,硬件企业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吕俊宽看来,智能硬件是碎片化的,跟当前企业执着于硬件、价格的游戏规则不同,“目前很多智能硬件产品,其实并没有找到价值定位,他们还只是把产品智能化了而已。”
他认为,“布局智能家居的企业,必须要考虑到智能家居与智能城市的结合。”他举例介绍,比如,如果做空气净化器,那么应该意识到,智能空气净化器可以成为城
市空气质量的监测点,为城市环境提供数据支撑。而布局智能电器、智能电表的企业,则可以生成家庭的用电数据,并为城市提供能源数据。“更进一步,智能家居
企业可以根据家庭的智能化情况,分析一个小区、某个区域的智能化程度,并且生成这些地区的安全指数、房价指数、消费水平等等数据。”
E. 电路的概念
电路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或称电子回路,是由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用电器),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电源和开关等,构成的网络。 共15张各种不同电路板、电路图电路规模的大小,可以相差很大,小到硅片上的集成电路,大到高低压输电网。根据所处理信号的不同,电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将连续性物理自然变量转换为连续的电信号,并通过运算连续性电信号的电路即称为模拟电路。模拟电路对电信号的连续性电压、电流进行处理。最典型的模拟电路应用包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线性运算电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微分和积分电路)。运算连续性电信号。数字电路数字电路亦称为逻辑电路将连续性的电讯号,转换为不连续性定量的电信号,并运算不连续性定量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数字电路中,信号大小为不连续并定量化的电压状态。多数采用布尔代数逻辑电路对定量后信号进行处理。典型数字电路有,振荡器、寄存器、加法器、减法器等。运算不连续性定量电信号。·集成电路亦称为IC (Integrated Circuit)。·运用集成电路设计程式(IC设计),将一般电路设计到半导体材料里的半导体电路(一般为硅片),称为积体电路。·利用半导体技术制造出集成电路(IC)。类型及概念·电源电路:产生各种电子电路的所需求电源。·电子电路:亦称电气回路。·基频电路,基频,低频率,使用基频元件。·高频电路,高频,高频率,使用高频元件。·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体…等,有分基频被动元件、高频被动元件。·主动元件:如电晶体、微处理器…等有分基频主动元件、高频主动元件。微处理器电路:亦称微控制器电路,形成计算机、游戏机、(播放器影、音)、各式各样家电、滑鼠、键盘、触控…等。电脑电路:为微处理器电路进阶电路,形成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脑、掌上型电脑、工业电脑…各样电脑等。通讯电路:形成电话、手机、有线网路、有线传送、无线网路、无线传送、光通讯、红外线、光纤、微波通讯、卫星通讯等。显示器电路:形成萤幕、电视、仪表等各类显示器。光电电路:如太阳能电路。电机电路:常运用於大电源设备、如电力设备、运输设备、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2]集成电路发明杰克·基尔比(Jack S. Kilby) 集成电路之父1958年9月12日,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发明诞生1947年,伊利诺斯大学毕业生杰克·基尔比怀着对电子技术的浓厚兴趣,在威斯康星州的密尔瓦基找了份工作,为一个电子器件供应商制造收音机、电视机和助听器的部件。工余时间,他在威斯康星大学上电子工程学硕士班夜校。当然,工作和上课的双重压力对基尔比来说可算是一个挑战,但他说:“这件事能够做到,且它的确值得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