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并双硅后级工作原理
1.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
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
2.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条件如下:
A、从关断到导通1、阳极电位高于是阴极电位,2、控制极有足够的正向电压和电流,两者缺一不可。
B、维持导通1、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2、阳极电流大于维持电流,两者缺一不可。
C、从导通到关断1、阳极电位低于阴极电位,2、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任一条件即可。
触发导通
在控制极G上加入正向电压时因J3正偏,P2区的空穴时入N2区,N2区的电子进入P2区,形成触发电流IGT。在可控硅的内部正反馈作用的基础上,加上IGT的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导通,导致伏安特性OA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
❷ 双向可控硅相位角控制电路图
TRIAC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别为T1 (第二端子或第二阳极),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阳极)和G(控制极)亦为一闸极控制开关,与SCR最大的不同点在于TRIAC无论于正向或反向电压时皆可导通,其符号构造及外型如下图3所示。因为它是双向元件,所以不管T1、T2的电压极性如何,若闸极有信号加入时,则T1 ,T2间呈导通状态;反之,加闸极触发信号,则T1 ,T2间有极高的阻抗。
❸ 电路基础 双向可控硅BT136,应用电路是什么样的,附上简单的电路图,然后跟我讲下原理
在电路图上双向可控硅如图 单向就是一个箭头单向导通 G脚为可控硅3脚,假如一专个30V的交流电压通过T2,这属时T1无电压输出,这时只需重T2拉一个电流到G可控硅就导通了T1有一定的电压,给G电流大小可控硅的导通程度不同...所以叫可以控制 简称为 可控也就是可以控制输出的大小,但是最大电压不会高于输入T2。
❹ 混频电路
是指Mixer的话,其实就是在原来的讯号中,参杂进新的讯号。
一般是在原有的讯号路径中,以开关进行切换,混入其他频率的讯号。
在频谱图上会看到多了其他频段的power tone。
在时域上会看到除了原来频段的讯号波形中,混入了其他的讯号波形,造成信号波型的形变。
❺ 5200/1943八大管功放电路图
电路如下图,先介绍一下吧
该机属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图一是单个声道的前置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的卡侬插座和6.5大插座均采用平衡式输入方式,能与调音台进行标准的平衡配接。由三芯线输入的热冷端信号分别送到运算放大器NE5532的正反相输入端,放大后信号经音量电位器控制后送到OCL功率放大电路。该机把OCL的差分输入和电压放大部分与后面的推动输出分开,与前置电路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这是该功放的特点之一。这样设置能有效的减小后边大电流电路分布干扰和功率元器件温度升高的影响。
输入级采用双差分电路,正负电源稳压成15V后为差分电路提供恒流源,同时也为运算放大器提供双电源。电压放大采用复合管放大方式是又一特点,高倍率的电压放大为后级提供足够的驱动电压。左右声道这部分电路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用插接线与后级电路连接。两个声道各成一块电路板安装在各自的大散热片上。连接线把前置的正反相驱动电压送到功率板,又把功率板上的正负电源、接地线、末端反馈信号送到前置板。电流放大采用两级放大是它的第三个特点,先是一对中功率管,接着又是一对大功率管。推动级采用大功率的2SC5200、2SA1943可见其输出功率非同一般。功率输出使用六对2SC5200、2SA1943,供电电压是正负90V,最大输出功率应接近千瓦。
❻ 直流电机可控硅调速电路图
如图所示:
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其等效图解如右图所示。
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是一种硅可控整流器件,也称作双向晶闸管。这种器件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以及简化电路结构等优点。从外表上看,双向可控硅和普通可控硅很相似,也有三个电极。
但是,它除了其中一个电极G仍叫做控制极外,另外两个电极通常却不再叫做阳极和阴极,而统称为主电极Tl和T2。
晶闸管(即可控硅)调速技术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运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高科技电子自动化控制学科,晶闸管(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成熟。
这不仅是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大大提高,而且使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有了更广阔的运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简单说来,主要由以下几点:
1、首先是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广,从零速到预定速度,非常易于平滑调速,即无极调速;
2、启动、制动力矩大,易于快速启动和制动,尤其是低速启动效果非常好;
3、过载能力强,能承受较为频繁、较大的冲击载荷。
(6)并双硅混频后级电路图扩展阅读
直流电动机晶闸管(可控硅)调速装置这些优点,是非常适合于客运索道的使用范畴,比如:低速大扭矩,客运索道的运载力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必要时刻要做出一定的速度调节。
在实际的运用中,无论是速度如何调节,客运索道的直流调速系统总是能够使直流电动机输出足够的扭矩,使客运索道的速度都能够平滑稳定地运行自如,这就足可见到晶闸管(可控硅)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满足直流电动机的良好的启动和制动性能。
晶闸管(可控硅)调速装置的种类很多,在客运索道中直流电动机的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最为广泛运用的是可编程控制晶闸管数字触发器,是一种集成电路组成,可由用户现场编程和配置内部参数。
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功能,输出触发脉冲安全可靠,电路响应速度快,可提高触发脉冲的对称性和稳定性。这种调速装置的特点就是体积小,移相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在业界受到很好的评价。
直流电动机尽管比交流电动机有着良好的调速性能,但是与交流电动机相比,它的一些缺点却始终不能弥补的,比如:
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复杂,具有碳刷和整流子,滑环和碳刷需要经常维护或更换,碳刷在运转过程中还会产生火花。
这不仅仅是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增加,电动机的容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环境也不能在易爆气体及尘埃较多的场合下使用;
2、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换向器的结构,所以它的结构强度上就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它的转速一般仅为每分钟几百转到一千转,而交流电动机每分钟最高可达几千转,在转速上,交流电动机比直流电动机有着更绝对的优势。
除此之外,直流电动机受换向的限制,电枢电压也受到限制,最高只能做到一千多伏,而交流电动机可达10千伏,甚至还高,所有的直流电动机的缺点,交流电动机几乎都可以来弥补。
❼ 三相10瓦发电机用四硅做后级输出电伏多少伏 电路图怎样画的
三相10瓦发电机用四硅做后级输出电压为12V。
电路图如图:
发电机(英文名称:Generators)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❽ 求555混频电路图
上图仅供参考,连接方法好多。望玩的开心!
❾ 220v交流双向可控硅控制电压电路图
如上图1
所示,左侧为两个30K/2W的电阻,这样限制输入电流为:220V/60K=3.67mA,由于该版路仅仅是为了提取交流权信号,因此小电流输入即可。整流桥芯片采用小功率(2W)的KBP210,之后接入一个光耦(P521),这样如图1整流后信号电压值超过光耦前段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即产生一次脉冲,光耦右侧为一上拉电路,VCC为单片机供电电压:+3.3V。光耦三极管导通时,输出低电平,关闭时输出高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