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pex电路板长什么样
从华硕ROG MAXIMUS IX开始,APEX电路板作为一款超强的超频主板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随着它的出现不断地刷新了CPU的超频记录,APEX的名号也与高端超频联系到了一起。在新一代的Intel 9代酷睿处理器出现后,8核心16线程,睿频5.0GHz的i9-9900K也为高端主板提出了难题,但最新的华硕ROG MAXIMUS XI APEX也正是为此而生的。
主带陆樱板开箱
包装盒是这一代ROG MAXIMUS的一贯风格,红黑配色加上ROG电竞暗纹,高端性能的气息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ROG MAXIMUS XI APEX采用ATX版型,虽然上一代M10A采用了E-ATX版型,但毕竟为超频而生,选用最常见的标准型也有考虑到适配性的问题,以目前主流机箱的尺寸来说,能装入E-ATX大版还是比较少的。
CPU插槽为LGA1151,支持Intel第九代处理器,并且兼容第八代处理器。
配件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些,DIMM.2扩展模块、WiFi天线、SLI桥、4条SATA连接线等等,都是之前见多过次的。
供电模组的散热装甲
供电模组背面
一款以超频见长的主板,其供电模组自然不会弱。覆盖在供电模组上方的散热装甲非常的厚实,并且悉败有热管相连,在背后的元件也有散热片覆盖,让散热效率更高。
CPU的外接供电接口位8+8PIN供电,应付i9-9900K完全没有问题。
ROG MAXIMUS XI APEX拥有2个DDR4 DIMM,采用单边开合设计,最高支持DDR4 4800MHz。
PCI-e接口方面,有3个PCI-e x16的插槽,从上到下分别走PCI-e 3.0 x16、PCI-e 3.0 x8、PCI-e 3.0 x2通道,另外还有一个PCI-e x1的插槽。
在PCI-e和CPU插槽之间有1个M.2接口,上方的散热片印有ROG的LOGO。
SATA接口共有6个,蠢丛都是采用侧向设计。
南桥芯片散热装甲的下方有一个亚克力材质的延展,能提升一定的RGB灯光效果。
华硕独家的配件ROG DIMM.2扩展模块,立式扩展M.2 SSD当然也会出现在ROG MAXIMUS XI APEX上。我们只需要把SSD安装在上面,装上散热装甲再将其插在DIMM.2插槽即可。
主板解析
将散热装甲卸下以后,我们就能够看到ROG MAXIMUS XI APEX强大的16相供电模组了。
VRM芯片的型号DIGI+ EPU ASP1405I,它能够准确检测CPU内部的电压变化,实时对每个供电相做出电压主动调整,让主板的供电更精准更高效,并提升CPU的超频稳定性。
每相供电使用了英飞凌的IR3555M整合上下桥的DrMOS设计,内建Isense技术能准确将供电负载分配到每个MOSFET上,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声卡采用SupremeFX S1220A 音频芯片以及尼康音频电容,支持8声道音频。
主板灯效
ROG身为玩灯的高手,我们自然是要好好欣赏一番ROG MAXIMUS XI APEX的灯效了。
I/O装甲上的APEX灯效
M.2插槽和南桥处的灯效
整体灯效
测试平台
为了测试这块主板的基础性能,我们选用同为华硕的ROG MAXIMUS XI GENE主板来作为对比,CPU则使用目前LGA1151最高端的i9-9900K。
性能测试
下面我们就对比i9-9900K在这两个平台的测试成绩看看会不会有很大的差异。
从结果来看,两款主板搭载i9-9900K的测试成绩相差不大,应付i9都没有问题的话,i7和i5自然也是轻轻松松。不过这么高端的主板,搭配i7以下的CPU还是有点浪费的。
超频测试
既然是拥有16相供电的ROG MAXIMUS XI APEX,除了一般的性能测试外,我们当然还要进行超频测试。
超频部分,我们还是使用i9-9900K,并将频率超到全核5.1GHz,看一下提升会有多少。
主板能稳定搭载超频到5.1GHz的i9-9900K,超频后CPU性能提升了大概8%,进一步压榨了Intel i9-9900K的性能。
温度测试
衡量一块主板设计是否优秀,温度控制能力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ROG MAXIMUS XI APEX的温度控制表现如何。
在默认频率下,待机状态时的供电模组最高为37.7°C,在经过20分钟的Prime95拷机以后,最高温度为70.5°C。
在南桥散热表现方面,我们使用高速U盘盒进行多次读写,随后记录主板南桥部分的温度,从结果来看,最高温度为36.8°C,表现良好。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作为最新一代的APEX,ROG MAXIMUS XI APEX在外观设计以及做工用料方面都是非常豪华的,16相超强供电以及优秀的散热能力都让我们看到了这块主板的实力所在。
相比前代使用的E-ATX版型,这次ROG MAXIMUS XI APEX将其改为了ATX将会适配更多的机箱,而华硕ROG的特色配件也是一样不少。
灯效方面,我们看到了华硕在ROG MAXIMUS XI APEX上将RGB进行到底,主板上的几处RGB灯效加上各种RGB硬件,再配合AURA的神光同步,为RGB爱好者带来“观感上的性能提升”。
这样一块为超频而生的主板,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亦或是寻求灯效都不为过。但在搭配CPU的选择上,尽可能还是要选择Intel 9代i7和i9,以ROG MAXIMUS XI APEX的实力来说,不用上一块性能强大的处理器,的确是有些屈才了
2. 主板背后的SUR、C/SUB、REAR SUR插口是什么
主板背后的SUR、C/SUB、REAR SUR插口是组成7.1声道的接口。
其中SUR是音响输出,C/SUB是重低音,指接5.1或者7.1多声道音箱的中置声道和低音声道,REAR SUR是后置环绕声道。
主板的工作原理:
在电路板下面,是错落有致的电路布线;在上面,则为分工明确的各个部件:插槽、芯片、电阻、电容等。当主机加电时,电流会在瞬间通过CPU、南北桥芯片、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接口以及主板边缘的串口、并口、PS/2接口等。
随后,主板会根据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来识别硬件,并进入操作系统发挥出支撑系统平台工作的功能。
(2)电路板背后扩展阅读:
主板的其他主要接口:
1、硬盘接口:硬盘接口可分为IDE接口和SATA接口。在型号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2个IDE口,通常IDE接口都位于PCI插槽下方,从空间上则垂直于内存插槽(也有横着的)。而新型主板上,IDE接口大多缩减,甚至没有,代之以SATA接口[3]。
2、软驱接口:连接软驱所用,多位于IDE接口旁,比IDE接口略短一些,因为它是34针的,所以数据线也略窄一些。
3、COM接口(串口):大多数主板都提供了两个COM接口,分别为COM1和COM2,作用是连接串行鼠标和外置Modem等设备。COM1接口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断号是IRQ4;COM2接口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断号是IRQ3。
4、PS/2接口:PS/2接口的功能比较单一,仅能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一般情况下,鼠标的接口为绿色、键盘的接口为紫色。
PS/2接口的传输速率比COM接口稍快一些,但这么多年使用之后,绝大多数主板依然配备该接口,但支持该接口的鼠标和键盘越来越少,大部分外设厂商也不再推出基于该接口的外设产品,更多的是推出USB接口的外设产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接口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很多使用者即使在使用USB也更愿意通过PS/2-USB转接器插到PS/2上使用,外加键盘鼠标每一代产品的寿命都非常长,接口依然使用效率极高,但在不久的将来,被USB接口所完全取代的可能性极高。
5、USB接口:USB接口是如今最为流行的接口,最大可以支持127个外设,并且可以独立供电,其应用非常广泛。USB接口可以从主板上获得500mA的电流,支持热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即用。
一个USB接口可同时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设的访问,由一条四芯电缆连接,其中两条是正负电源,另外两条是数据传输线。高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5Mbps。此外,USB 2.0标准最高传输速率可达480Mbps。
3. 电路板上的字母都是啥意思
一般都是电子、电容、电阻、IC等等组成的电子产品,电路板背后的英文字母,有可能是代表设计图的方法。
4. 电路板背后刮一刀会影响整个的运作吗
如果对线路没有伤害,就不会影响整个的运作,如果有伤害,不但会影响整个电路板的运作,而且有可能会使整个电路板彻底失去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