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台电动机顺序启/停控制电路与PLC控制的梯形图。
PLC控制电路图如下:
当按下电动机M1启动按钮sB2时,其将pLc内的×2置1,即该触点接通,使得输出继电器Y0得电,控制pLc外接交流接触器线圈KM1得电。
Y0得电,其常开触Y0(KM1-1)闭合自锁,控制Y1线路的常开触点Y0(KM1-3)接通,
为Y1得电,即KM2得电,为电动机M2启动做好准备,也用于防止接触器KM2线圈先得电,使
电动机M2先运转,起顺序启动的作用。档虚
(1)顺序控制电路图扩展阅读:
KM1线圈得电,主电路中的主触点KM1-2闭合,接通电动机M1电源,电动机M1启动运转。
当按下电动机M2启动按钮sB4时,其将pLc内的×4置1,即该触点接通,使得Y1得电,控制PLC外接交流接触器线圈KM2得电。
Y1得电,其常开触点Y1(KM2-1)闭合自锁,Y0线路上的常开触点Y1(KM2-3)闭合,
锁定×1,即锁定停机按SB1,用于防止当启动电动机M2时,按下电动机M1的停止按钮SB1,
而关断电动机M1,起反顺序停机的作用。
KM2线圈得电,主电路中的常开主触点KM2-2闭合,接通电动机M2电源,电动机M2启动运转。
参考亏蠢脊资料来源:百销渗度网络-PLC控制
B. 顺序七天电路包括哪三种顺序控制方式
1、手动控制:接法一
手动控制先把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开,首先主电路就是和上面单电机的主电路相同,使用交流接触器控制,热继电器保护,不同的只是数量,主要区分在于右边的控制电路。
下面图一中的控制电路是一般电路,拥有独立启动和停止,完全是单电机的复制,这种连线方法使用不多,最常用的是图二这种。
手动控制接法一
△图一
手动控制:接法二
这种接法是常用的顺序启动手动控制接法,主电路一直,控制电路中把两个热继电器统一串联,想要启动这个电路必须先要启动M1,也就是KM1控制的电机,按下启动按钮SB1,交流接触器吸合,KM1自锁,这个时候按下SB2,KM2才会得电,吸合以后M2电机才会启动。
这是顺序启动电机常用接法,但是这个电路中如果启动一台电机过载,热继电器跳开,另外一台也是无法工作的。
手动控制接法二
△接法二
以上列举的都是在控制回路中进行改造,其实顺序控制还可以在主回路中进行修改,就是KM2的接点不是接在电源上,而是接在KM1的出线端,这样只有KM1接通,KM2在可以运行。
2、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电路就是如下图所示,也分为主电路和控制回路,主电路相同,这个电路是可以实现一台电机启动以后,延时一段时间另外一台电机启动,为自动控制,其中起到关键的是KM2的常闭串联在KM1自锁之后。
和上面一样,如果启动一台电机过载,热继电器跳开,另外一台也是无法工作的。
自动控制
总结
顺序控制电路分为手动和自动,可以选择合适的电路图进行设计,在选择元器件时,注意各个元器件电气参数适配,避免出现故障情况出现。
C. 一个按钮控制两台电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图怎么画
一个按钮控制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必须加入一只时间继电器作为延时启动第二台电机。其电路如下图所示:
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SB2→KM1得电吸合,常开辅助触头KM1闭合自保→电动机M1启动运转→时间继电器KT得电吸合→到达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延时闭合动合触头闭合→KM2得电吸合,自锁常开辅助触头KM2闭合自保→电动机M2启动运转→KM2常闭辅助触头断开→时间继电器KT失电释放,其延时闭合瞬间断开动合触头立即断开→整个电路完成启动过程。
停止时:按下停止按钮SB1→控制电路失电,各个控制器件复位并断开主回路→电动机停止运转。
(3)顺序控制电路图扩展阅读:
起动系统的使用与保养
1、正确使用
由于起动机起动时电流可达到几百安培,连续长时间起动会产生大量的热,容易烧毁电动机绝缘而造成短路。因此使用时应注意:
a、起动时间尽量短。每次起动时间不超过5s,若第一次不能起动,应停歇10~15s再进行第二次起动。
b、蓄电池亏电或冬季低温情况下起动时,应对发动机和蓄电池进行预热,对发动机“盘车”后再起动。
2、正确保养
起动机工作时间短,其使用频率的高低决定保养间隔里程,一般使用情况下所需的保养工作量不大,如需要保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a、平时注意保持起动机外部清洁,保证连接导线连接牢固。
b、注意检查蓄电池充电是否充足。
c、汽车每行驶5000~6000km,应检查电刷的磨损情况及弹簧弹力情况,发现其不符合标准时应及时更换。
d、定期检查起动机的轴承润滑。
D. 两台电动机M1,M2顺序启动,逆序停止的电气控制线路的电路图
工作原理
1、合上 QS,电源引入。
2、启动 M1
按下按钮 SB1,KM1 线圈得电,KM1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1 启动连续运转,KM1 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1启动。
3、启动 M2
当M1启动后,按下启动按钮 SB2,KM2线圈得电,KM2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 M2 启动连续运转,KM2动合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2启动。
4、停止
按下按钮 SB3, KM1 线圈失电, KM1 主触头分断,电动机 M1 失电停转,KM1 动合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KM2 线圈失电,KM2 主触头分断,电动机 M2 失电停转KM2 动合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5、停止使用时,断开电源开关 QS。
(1)在电动机 M2 的控制电路中串接了接触器 KM1 的常开触头,只要 M1 不启动,KM1 常闭触头不闭合,KM2 线圈就不能得电,这样就保证了 M1 启动后,M2 才能启动的顺序控制要求。
(2)在电动机 M2 的控制电路中串接了接触器 KM1 的常开触头,还在电动机 M1 的停止按钮 SB3 两端并接了接触器KM2 的常闭触头,从而实现了 M1 启动后,M2 才能启动;而 M2 停止后,M1 才能停止的控制要求,即 M1、M2 是顺序启动,逆序停止。
E. 顺序控制电路图如何连接
下图为三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实现顺序控制电路的线路图
此控制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M2的控制电路先与接触器KM1的线圈并接后再与KM1的自锁触头串接,这样就保证了电动机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的顺序控制要求。
顺序控制系统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工业控制系统,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主要用于自动化机器操作和制造过程控制。
顺序控制采用开关控制方式,输出变量的开通或关闭是一系列输入开关条件的函数。根据开关条件是时间函数或事件函数,顺序控制系统分为时间驱动和事件驱动两种类型。
(5)顺序控制电路图扩展阅读:
在绘制顺序控制系统原理图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表示导线、信号通路、连接线等的图线都应是交叉和弯曲最少的直线。可以水平布置或者垂直布置,也可以用斜的交叉线。
(2)电路和元件应按功能布置,并尽可能按其工作顺序排列。对因果次序清楚的简图,尤其是电路图和逻辑图,其布局顺序应该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
(3)为了突出或区分某些电路、功能等,导线符号、信号通路、连接线等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线条来表示。
(4)元器件和设备的可动部分通常应表示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或位置。
(5)所有图形符号应符合 GB 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的规定。如果采用上述标准中未规定的图形符号时应需加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