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脉冲点火燃气灶工作原理,带图,越详细越好
工作原理:脉冲点火器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一个脉冲高频振荡器,由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成15KV的高电压,进行尖端放电,由放电的火花引燃燃烧器上的燃气。这种点火器点火率高,可连续放电。按下旋钮,脉冲点火器开始点火;松开旋钮,脉冲停止点火。
电脉冲点火器,是利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炉具的可燃气体的装置。其输入的工作电压可分为直流1.5V,3V,6V,9V等和交流120V,240V等。按其输入的工作电压可分为直流1.5V,3V,6V,9V等。按其输出的功能可分为一至八头输出端。现以DC1.5V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T1,BG,R组成振荡升压电路,将1.5V直流电升高到400V左右的交流电,经D整流后,向C1,当C1两端的电压升高至一定值时,BG2管突然寻通,如此开关接通一样内阻很小,此时C1经过,T2的初级线圈,放电,这个放电的时间很短,电流很大,所以在T的次级,应出很高的电压,(可达15-30KV)它的两个引出头之间可产生火花放电。
另外,在BG2寻通时,T1次级相当于短路,BG1停止振荡。当C1放电完毕,BG2又恢复到断路状态。BG1立即又开始振荡升压,重复前述的工作过程,所以产生的电火花是有一定间歇的连续火花。放电频率,大约在2.5-12次/秒左右
拓展资料:
脉冲点火器是利用脉冲原理产生连续性瞬间电火花,从而点燃燃气具火焰的电子产品。早期的脉冲器多以干电池作电源,但近年来的大部分产品已改用交流电作为电源。随着工业技术的提高,脉冲器的生产成本已经面试降低,已普遍应用到了中高端燃气具产品上,极大地方便了顾客的使用,提高了产品自动化水平。相比于早期的压电式点火装置,脉冲点火稳定性高,操作简单。
脉冲点火器可用于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燃烧器或火炬的直接点火,不再需要其它辅助点火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热水器工业炉窑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燃烧器的明焰点火,通过自行设置点火时间,实现燃烧系统的稳定点火,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靠性高。
特点:
1、点火频率稳定,电弧长,性能可靠;
2、脉冲放电,总放电时间一般在6-15S;
3、功率强大,可直接点燃液体燃料如雾化重油等;
4、点火杆、高压橡胶线、点火器等连接方便,安全可靠;
5、点火头,点火时间,点火功率可按照客户的要求制造。
脉冲点火控制器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安全自检;点火控制;熄火保护;故障报警。
整个系统由点火开关控制,当用户按下点火开关时,点火针产生高压火花,并通过火焰检测判断点火是否成功,若有火焰信号则停止点火,同时启动反馈检测功能。整个过程能有效避免出现燃气阀打开而未燃烧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脉冲点火控制器系统比普通燃气灶增加了脉冲点火控制电路、电磁阀控制、火焰探测针等装置。即在工作时,由单片机先输出控制信号触发点火控制电路、火焰检测反馈电路。
通过火焰检测反馈电路检测火焰,并将检测的结果反馈至单片机,单片机可根据输入的火焰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从而保证了燃气灶在发生意外熄火及回火状态时,控制系统能及时关闭电磁阀,关断燃气通路,避免了因熄火引发的安全事故。
系统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器件,实现燃气灶脉冲点火控制器设计,更新现有燃气灶,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在硬件中增加脉冲点火电路、火焰检测电路,在软件中优化点火控制顺序,从而保证了整个燃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为了安全需要,燃气灶的熄火保护装置是非常必须的,相关国家标准对此也有强制性规定。市场上常用的熄火保护方式有三种:热敏式、热电式和光电式。
热敏式:又称双金属片式。双金属片是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制合而成,在温度的作用下,膨胀系数大的金属一面会向膨胀系数小的金属一面弯曲,当失去温度时,原已膨胀弯曲的金属又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双金属片又称为记忆合金。将双金属片用作安全保护装置的传感器,正是利用了双金属片在温度作用下膨胀弯曲的特性。
双金属片保护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安装困难,对双金属片的安装位置及旋塞阀和燃气阀的配合都有很高的要求,且热惰性大,开阀及闭阀的时间较长,使用寿命短。
热电式:该装置也是利用了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热能。热电式熄火安全保护装置由热电偶和电磁阀两部分所组成,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的合金材料组合而成。不同的合金材料在温度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热电势,热电偶正是利用不同合金材料在温度的作用下产生的热电势不同制造而成,它利用了不同合金材料的电热差值。
热电式安全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此种保护装置以热电偶作为热传感器,缺点是热惰性大、反应速度慢,使人感到操作不方便,且使用寿命短,旋塞阀与电磁阀的配合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光电式:也称离子感应式。该装置是利用燃气在燃烧时火焰带有离子并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这种安全保护方式最早被应用在燃气热水器上,并已由直流感应发展到交流感应,使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应用在灶具上还只有三四年的历史。
2. 燃气灶微动开关的原理
工作原理:
在微动开关之中,其转动元件有按钮、按销、滚轮以及杠杆等,只要把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按销、按钮、杠杆、滚轮等)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
当传动元件上的作用力移去后,动作簧片产生反向动作力,当传动元件反向行程达到簧片的动作临界点后,瞬时完成反向动作。
微动开关的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其动触点的动作速度与传动元件动作速度无关。
(2)炉盘电路图扩展阅读:
微动开关的用途:
微动开关体积很小,但是作用却很大,在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可以看到。比如电脑鼠标、汽车鼠标器、汽车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军工产品,测试仪器、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煤气灶、小家电、微波炉、电饭锅、浮球设备配套、医疗器械、楼宇自动化、电动工具及一般电气和无线电设备、24小时定时器等。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微动开关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开关的机械寿命有3W次至1000W次不等,一般有10W、20W、50W、100W次、300W次、500W次、800W次,国内一般使用铍青铜、锡青铜、不锈钢丝做簧片,国外的ALPS最高可以做到1000W次,他们的簧片是用稀有金属钛做成的。
3. 燃气灶熄火保护装置有哪几种
燃气灶熄火保护装置有热电式和离子感应式两种。
热电式
是通过热电偶感知温度,而产生热电势来开闭电磁阀的原理。这种熄火保护装置是一套热电偶、电磁阀只控制一个气路通道,安全系数高:即如果其中一个损坏,不会影响另外一个炉头的正常使用,稳定、可靠,一般不需外接电源。
但它存在一定热惰性,使热电偶输出的电流不能随着火焰熄灭而立即消失,对意外熄火的反应较慢,一般需要5-10s左右才能关闭燃气阀,不过这点泄露量是不会引起任何安全问题的。大部分品牌厂家的灶具都是选用的这种方式。
离子感应式
主要利用火焰中带有电离子,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原理而发明(火苗相当于一段导线)。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切断燃气速度很快。
但只能适用于单气路通道,经过此保护装置后的气路通道不能再分开,否则会产生误动作而造成漏气;所以如果熄火保护装置损坏,则整个炉灶都不能使用,其次需要外接电源,耗电量大,一般2-3个月就需要换一次电池。
(3)炉盘电路图扩展阅读
燃气灶的日常维护保养。
1、及时清理。使用中,稀饭、汤菜等溢出要及时擦净,每餐做完后,要清洁整个灶台。燃气灶上的污渍要用软抹布蘸水擦拭干净。
2、保障通气孔畅通。出现火苗变小或灶头发黑等,都是油污堵塞通气孔造成的。建议定期用小铁丝疏通灶具通气孔,防止阻塞,保持其良好的受热状态。
3、定期检查是否漏气。要经常检查燃气灶管道连接处、胶皮管有无漏气,可将肥皂水涂在上面,如发现冒气泡,就说明有漏点,应联系燃气公司或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切勿自行拆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嵌入式燃气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燃气灶,最多用八年
4. 请问家用燃气灶的原理和结构
工作原理:
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结构如下图:
选择安全的燃气灶:
对于燃气灶的安全,主要是燃气灶意外熄火时关闭气源的保护问题。熄火保护就是当燃烧意外停止的时候,它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自动将气源切断,以此来保护使用的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关于熄火保护,国标的规定是熄火后闭阀时间≤60 秒,熄火保护装置产生作用的时间越短性能越好,意外保护作用越强。
有三种熄火保护方式:
1、第一代熄火保护方式:热敏式,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安装困难,熄火后反应时间较长,使用寿命短,现在已经被淘汰。
2、第二代熄火保护方式:热电偶式熄火保护方式,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缺点是低敏感性,反应迟钝,开、闭阀时间长,点火需要5-8秒,熄火需要30-60 秒,低耐久性,低可靠性,容易发生老化和金属疲劳,是现在主流产品的熄火保护方式。
3、现在最先进的第三代:离子熄火保护装置,其优点是高敏感性:对不同火焰的反应速度快,真正做到了 0.1s 开、闭阀;高可靠性:利用火焰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作为元器件使用参与工作,防止了误动作及假性故障的发生;高耐久性:采用电子控制方式,杜绝了机械磨损。
5. 燃气灶脉冲打火器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