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电路分解方法

电路分解方法

发布时间:2023-09-19 10:47:27

电路分析方法有哪些(定律、定理、步骤、原则)

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连通时即可工作。

电流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测试出来,如电压表或电流表偏转、灯泡发光等;按照流过的电流性质,一般把它分为两种: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电路问题计算的先决条件是正确识别电路,搞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较复杂的电路应先将原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以便分析和计算。识别分析电路的方法很多,现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十种方法。

01特征识别法

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串联电路中电流不分叉,各点电势逐次降低,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叉,各支路两端分别是等电势,两端之间等电压。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征识别电路是简化电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02

伸缩翻转法

在实验室接电路时常常可以这样操作,无阻导线可以延长或缩短,也可以翻过来转过去,或将一支路翻到别处,翻转时支路的两端保持不动;

导线也可以从其所在节点上沿其它导线滑动,但不能越过元件。这样就提供了简化电路的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伸缩翻转法。
电流走向法

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从电源正极出发(无源电路可假设电流由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顺着电流的走向,经各电阻绕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分别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等电势法

在较复杂的电路中往往能找到电势相等的点,把所有电势相等的点归结为一点,或画在一条线段上。当两等势点之间有非电源元件时,可将之去掉不考虑;当某条支路既无电源又无电流时,可取消这一支路。我们将这种简比电路的方法称为等电势法。

❷ 电路分析方法有哪些

1.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首先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再分析电路的交流状态,即:电路有信号输入时,电路中各环节的电压和电流是否按输入信号的规律变化、是放大、振荡,还是限幅削波、整形、鉴相等;
2.直流等效电路分析法。画出直流等效电路图,分析电路的直流系统参数,搞清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和偏置性质,级间耦合方式等。分析有关元器件在电路中所处状态及起的作用。例如: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饱和、放大、截止区,二极管处于导通或截止等;
3.频率特性分析法。主要看电路本身所具有的频率是否与它所处理信号的频谱相适应。粗略估算一下它的中心频率,上、下限频率和频带宽度等,例如:各种滤波、陷波、谐振、选频等电路;
4.时间常数分析法。主要分析由R、L、C及二极管组成的电路、性质。时间常数是反映储能元件上能量积累和消耗快慢的一个参数。
电子电路图的分类:常遇到的电子电路图有原理图、方框图、装配图和印版图等。
01.
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电路图,又被叫做“电原理图”。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
02.方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没有别的符号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单地将电路安装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
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详细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
03.装配图
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外形图。我们只要照着图上画的样子,依样画葫芦地把一些电路元器件连接起来就能够完成电路的装配。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初学者使用的。
装配图根据装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样,大多数作为电子产品的场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绍的印刷线路板,所以印板图是装配图的主要形式。
04.印板图
印板图的全名是“印刷电路板图”或“印刷线路板图”,它和装配图其实属于同一类的电路图,都是供装配实际电路使用的。
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由于这种电路板的一面或两面覆的金属是铜皮,所以印刷电路板又叫“覆铜板”。印板图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图中大不一样。
这主要是因为,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中,主要考虑所有元件的分布和连接是否合理,要考虑元件体积、散热、抗干扰、抗耦合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设计出来的印刷电路板,从外观看很难和原理图完全一致,而实际上却能更好地实现电路的功能。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印刷线路板的制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单面板、双面板外,还有多面板,已经大量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建设、航天事业等许多领域。
在上面介绍的四种形式的电路图中,电原理图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够看懂原理图,也就基本掌握了电路的原理,绘制方框图,设计装配图、印板图这都比较容易了。
掌握了原理图,进行电器的维修、设计,也是十分方便的。因此,关键是掌握原理图。
电路图的组成:电路图主要由元件符号、连线、结点、注释四大部分组成。
1.元件符号:表示实际电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状与实际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样。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点,而且引脚的数目都和实际元件保持一致。
2.连线:表示的是实际电路中的导线,在原理图中虽然是一根线,但在常用的印刷电路板中往往不是线而是各种形状的铜箔块。就像收音机原理图中的许多连线在印刷电路板图中并不一定都是线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状的铜膜。
3.结点:表示几个元件引脚或几条导线之间相互的连接关系。所有和结点相连的元件引脚、导线,不论数目多少,都是导通的。
4.注释:在电路图中是十分重要的,电路图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归入注释—类。细看以上各图就会发现,在电路图的各个地方都有注释存在,它们被用来说明元件的型号、名称等等。
若不知电路的作用,可先分析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如信号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位问题是同相位,或反相位。电路和组成形式,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电路,还是解调电路。
电器修理、电路设计的工作人员都是要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了解电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才能得心应手开展工作的。会划分功能块,能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整机电路的元件进行分组,让每个功能块形成一个具体功能的元件组合,如基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波形变换电路等。

❸ 分析电路的几种方法求解

1、定义法:
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去判断,即将电路元件收尾相连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将电路元件并列相连的电路,叫并联电路。这种方法适合于较为简单的电路。
2、电流路径法:
即从电源正极开始出发走电流的路径,一直回到电源的负极,若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的为串联电路,有多条电流路径的为并联电路。
在分析电路图时,可看有没有“小黑点”:即从电源正极开始出发走电流的路径,一直回到电源的负极,遇到的第一个“小黑点”我们把它叫作电流的“分支点”,遇到的最后一个“小黑点”我们把它叫作电流的“汇合点”;“分支点”和“汇合点”之间的电路我们把它们叫作“支路”。有“小黑点”的,多数情况下为并联电路,但也不能确定。为了进一步确定电路的连接情况,我们应该把“支路”再仔细的分析一下,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让电流从“分支点”一直走到“汇合点”,
才算走完一条支路,
有一只电流表,则这条支路就把其他支路“短路”了。
在分析实物连接图时,我们还是首先要找“分支点”和“汇合点”,找到以后,分析方法同上。
如右图,红色点为分支点,蓝色点为汇合点,黄色路径和绿色路径分别为两条支路。
若没有“分支点”和“汇合点”的,就为串联电路。
3、拆除法:
这种方法要结合“电流的路径法”。比如电路里有三个小灯泡L1、L2、L3,要看L1的电流路径,就把L2、L3拆掉,即形成“断路”,然后走电流的路径,看有没有电流通过L1,这条路径里还有没有其它的电路元件;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分析L2、L3的电流路径。这种方法可用于较为复杂
的电路,可使思路变得较为清晰。

❹ 高中物理电路简化的方法 详细点

1、节点法
就是标出所有的连接点(电路元件左右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的算一个连接点,用同一个字符来标示,然后画出串、并联关系非常明确的等效电路图,再进行简化。
2、局部化简法
从局部入手,找出其中的串联、并联部分。例,某段电路有r1、r2两个电阻串联,又与r3并联。则把r1、r2这两个电阻去掉,换成一个电阻,记为r12,连入原图中。然后把r12和r3都去掉,换成一个电阻,记为r(12)/3连入原图中。你会发现这样下去,电路图越来越简单,并且看你自己标记的电阻符号,你就知道其关系了。
如果1、2两电阻串联,3、4两电阻串联,然后再并上。记为r(12)/(34)
如2、3并联,前串1、后串4,记为r1(2/3)4

❺ 如何分解电路图,如何辨别短路

电路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串联,就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电路中所有用电器,只有一条路,没有叉道。二、并联,就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电路中所有用电器在,不只一条路,有叉道,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到分叉点这一段叫并联电路的干路;从一个分叉点到另一个分叉点有若干条路,叫支路。三、混联,就是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这是高中所学内容。

在电路中的电流表可以看成一根导线,因为它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电压表可以看成断路,因为它的电阻很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时,可以看成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极值接入电路,一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等于0,另一个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等于它的最大值。

还要注意,电路中的开关,它的闭合与断开会引起电路的连接发生变化,如下图

当只闭合S时电路是灯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闭合S和S1时电路是混联,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再与灯L串联;当闭合S、S1和S2时电路是并联联,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当闭合S和S2时电路中只有滑动变阻器。

短路:短路分整个电路短路和部分电路短路。一、整个电路短路就是用一根导线直接接在电源正、负极两端或是将电流表直接与电源并联,这会使电流只经过直接接的导线或电流表,产生很大电流烧毁电源。二、部分短路,就是上图中开关S2闭合后,与灯L并联,灯L被短路。

就说这些,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请再问。

❻ 请问关于初中复杂电路图的分解如何下手

其实挺简单的 分清正负极 电源 开关 和各个元件间的关系
画电路图首先克服怕难思想,然后要掌握方法。
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2、看图连元件作图。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4、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并标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二)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
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三)设计电路方法如下:
首先读题、审题、明电路,(混联不要求)一般只有两种电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比较容易,关键在并联要注意干路中的开关和电流表管全部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只管本支路的用电器,明确后分支路作图,最后电压表并在被测用电器两端。完毕检查电路,电路作图必须用铅笔,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画元件,作图应规范。
(四)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下列几种情况:
1、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
2、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3、是否电压表、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
4、滑动变阻器错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学生比较棘手的是 给出电路图各元件的位置,按要求画电路图
一般我这样讲解,比如要求两灯并联,灯1由开关1控制
开关2控制总电路
那一般我们不考虑题目所给的各元件的位置自己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应该问题不大
然后再按自己画的电路图的元件顺序在题目的元件上连接就行了,这一步也仅仅是照葫芦画瓢的问题
所以就把一个困难的问题转化成两个简单的问题

先用把个器件标出
用曲线把结点连好,
最后把曲线变成直线
我当初就是这么干的
几乎没错过
画电路图有技巧: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按实物图的电子元件,一个一个的连上就可以了,其中要懂得‘串并联’,知道什么样的用电器不能怎么连(如伏特表并联与被测电压的用电器,安培表则串联到电路中),弄清楚实物图中给出的谁和谁并联,然后除了并联就是串联,再按实物图一步一步的连接即可获得正确的 电路图
最好和同学交流着学习,取长补短嘛,都有自己的不足,时间长了,就都会了……希望我说这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98730834.html

❼ 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

常用分析电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在分析电路原理时,要搞清楚电路中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直流通路是指在没有输入信号时,各半导体三极管、集成电路的静态偏置,也就是它们的静态工作点。交流电路是指交流信号传送的途径,即交流信号的来龙去脉。

在实际电路中,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共存于同一电路中,它们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

直流等效分析法,就是对被分析的电路的直流系统进行单独分析的一种方法,在进行直流等效分析时,完全不考虑电路对输入交流信号的处理功能,只考虑由电源直流电压直接引起的静态直流电流、电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直流等效分析时,首先应绘出直流等效电路图。绘制直流等效电路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电容器一律按开路处理,能忽略直流电阻的电感器应视为短路,不能忽略电阻成分的电感器可等效为电阻。取降压退耦后的电压作为等效电路的供电电压;把反偏状态的半导体二极管视为开路。

2: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就是把电路中的交流系统从电路分分离出来,进行单独分析的一种方法 。

交流等效分析时,首先应绘出交流等效电路图。绘制交流等效电路图应遵循以下原则:把电源视为短路,把交流旁路的电容器一律看面短路把隔直耦合器一律看成短路。

3:时间常数分析法

时间常数分析法主要用来分析R,L,C和半导体二极管组成电路的性质,时间常数是反映储能元件上能量积累快慢的一个参数,如果时间常数不同,尽管电路的形式及接法相似,但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常见的有耦合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钳位电路和峰值检波电路等。

4:频率特性分析法:

频率特性分析法主要用来分析电路本身具有的频率是否与它所处理信号的频率相适应。分析中应简单计算一下它的中心频率,上下限频率和频带宽度等。通过这种分析可知电路的性质,如滤波,陷波,谐振,选频电路等。

阅读全文

与电路分解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派电动车维修点 浏览:309
一次性保修 浏览:150
白石洲博耐家居广场 浏览:631
美的空调售后维修官方 浏览:755
左岸风情家具哪里的 浏览:2
深圳机器人维修培训中心 浏览:999
kindle去哪里维修 浏览:339
南通哪里有东芝电脑维修店 浏览:823
维修费怎么写摘要 浏览:983
如何用真菌做家具 浏览:587
如何调防水墨 浏览:709
家电维修费属于劳务还是服务 浏览:101
中式摆件家居饰品 浏览:288
家具清洗用什么软件接单 浏览:254
二级汽车维修工证书多久年审 浏览:531
网上家电怎么售后 浏览:923
唐陆路家具城 浏览:696
萧邦表上海售后维修中心 浏览:374
十堰移动硬盘维修点 浏览:394
装修时如何换新家具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