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求解含有受控源的电路时,可将受控源视为独立源
受控源的电路符号抄及特性与独立源有相似之处,即受控电压源具有电压源的特性,受控电流源具有电流源的特性;但它们又有本质的区别,受控源的电流或电压由控制支路的电流或电压控制,一旦控制量为零,受控量也为零,而且受控源自身不能起激励作用,即当电路中无独立电源时就不可能有响应,因此受控源是无源元件.受控源是一种电路模型,实际存在的一种电气器件,如晶体管、运算放大器、变压器等,它们的电特性可用含受控源的电路模型来模拟.
2.电路分析过程中受控源的处理方法
在电路分析过程中,受控源具有两重性(电源特性、负载特性),有时需要按电源处理,有时需要按负载处理.
(1)在利用结点电压法、网孔法、电源等效变换、列写KCL、KVL方程时按电源处理(与独立电源相同、把受控关系作为补充方程).
(2)在利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时,受控源不能作为电源单独作用,叠加时只对独立电源产生的响应叠加,受控源在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都应在相应的电路中保留,即与负载电阻一样看待;求戴维宁等效电路,用伏安法求等效电阻时,独立源去掉,但受控源同电阻一样要保留.
② 分析电路的几种方法求解
1、定义法:
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去判断,即将电路元件收尾相连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将电路元件并列相连的电路,叫并联电路。这种方法适合于较为简单的电路。
2、电流路径法:
即从电源正极开始出发走电流的路径,一直回到电源的负极,若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的为串联电路,有多条电流路径的为并联电路。
在分析电路图时,可看有没有“小黑点”:即从电源正极开始出发走电流的路径,一直回到电源的负极,遇到的第一个“小黑点”我们把它叫作电流的“分支点”,遇到的最后一个“小黑点”我们把它叫作电流的“汇合点”;“分支点”和“汇合点”之间的电路我们把它们叫作“支路”。有“小黑点”的,多数情况下为并联电路,但也不能确定。为了进一步确定电路的连接情况,我们应该把“支路”再仔细的分析一下,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让电流从“分支点”一直走到“汇合点”,
才算走完一条支路,
有一只电流表,则这条支路就把其他支路“短路”了。
在分析实物连接图时,我们还是首先要找“分支点”和“汇合点”,找到以后,分析方法同上。
如右图,红色点为分支点,蓝色点为汇合点,黄色路径和绿色路径分别为两条支路。
若没有“分支点”和“汇合点”的,就为串联电路。
3、拆除法:
这种方法要结合“电流的路径法”。比如电路里有三个小灯泡L1、L2、L3,要看L1的电流路径,就把L2、L3拆掉,即形成“断路”,然后走电流的路径,看有没有电流通过L1,这条路径里还有没有其它的电路元件;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分析L2、L3的电流路径。这种方法可用于较为复杂
的电路,可使思路变得较为清晰。
③ 用叠加原理求解电路时,当对某一电源求解电路时,其他的电源要除去,即电压源 短路 ,电流源 开路
求解两类问题时,需要将电源置零:1、利用戴维南(诺顿)定理分析电路,需要求戴维南等效电阻时;2、利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任一电源单独作用,其他电源置零。 所谓电源的置零,就是使该电源在电路中失去作用,或者称为电源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