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路公式大全
1、电源——开关——负载——导线
合起来就是一个基本电路的内模式,
电路的计算公式容是欧姆定律
U=I*R
2、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
3、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P=P1+P2
4、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5、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6、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7、各处电压相等
U1=U2=U
8、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9、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2. 电路公式是什么呢
电路公式如下: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3、电功计算公式
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3.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要详细点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衡局r=r1+r2
⑷u1/u2=r1/r2(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电功:
⑴w=uit=pt=uq(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⑴p=w/t=ui(普适公式)
⑵p=i2^r=u^2/r(纯电阻公式)
p=u2i(适用于纯电阻并联电路)
焦耳定律:(当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q=w)家庭电路干路电流陪耐:i=p/u
看芦拦春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i=p/u看铭牌求电阻:r=u2/p
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r=nr0)
并联电路:i=i1+i2u=u1=u2(纯并联电路)
公共(适用于同时串联或并联电路):w=w1+w2p=p1+p2
4.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有哪些?正在备考的考生可以看看,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1)电流强度定义式:I=Q/t
(2)电阻与电阻率:R=馤/S
注:裎牧系缱杪剩琇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中考不要求用该公式计算。
(3)欧姆定律公式:I=U/R
(4)串联电路公式
电流处处相等:I=I1=I2
电压累加关系:U=U1+U2
电阻累加关系:R=R1+R2
(5)并联电路公式
电压则旁处处相等:U=U1+U2
电流累加关系:I=I1+I2
等效电阻公式:R=R1R2/(R1+R2)
(6)电功公式:W=UIt
(7)电功率公式:P=UI
(8)电功与电功率关系式:W=Pt=UIt=UQ
(9)电功率推导式:P=I2R=U2/R
(10)电功推导式:W=I2Rt=U2t/R
(11)焦耳定律公式Q=I2Rt
(12)焦耳定律推导式:Q=I2Rt=U2t/R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正旁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考试难点
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面对电学计算题,难以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解题存在畏难情绪,要么不知从何入手,要么解题中出错。这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要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熟记公式,然后认真读懂题目,充分了解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题目中如果有图像,就要充分利用图像,从图像中获得有用信息,用在解题当中。
(1)向下推导,认真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联系相关的物理公式,顺向思维,推想:已知这些条件,根据相关公式,就可求出另一物理量。例如:关于某一元件的电压U和电阻R已知,求出的新物理量也许是题目所要求出的,也许对后续解题有帮助。
(2)向上倒推,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联系相关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维,倒推:要求出该物理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呢?电学计算题孙清橡确实不难,从上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电学公式(除计算电功的公式外)都是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电学题的解法我们可以归类为“已知两个物理量求第三个物理量”的简单题型中。电学题无非就是建立串、并联电路进行出题,而已知条件就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或电功率),如果其中两个已知条件恰是某一公式中两个对应的物理量,即为突破口,下一步的计算就显得顺理成章。
5. 常用电路公式大全有哪些
1、电源——开关——负载——导线 合起来就是一个基本电路的模式, 电路的计算公式是欧姆内定律 U=I*R
2、串联电路 P(电容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
3、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P=P1+P2
4、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5、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6、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6. 电学所有计算公式
一、 欧姆定律部分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定理的微观解释
设有一段金属导体,横截面积为S,长为L,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U,则导体中的场强E=U/L.这时,一自由电子在电场力F=eE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动。设电子的质量为m,则定向移动的加速度为a=F/m=eE/m=U(e/mL)。
运动的自由电子要频繁地与金属正离子碰撞,使其定向移动受到破坏,限制了移动速率的增加。自由电子在碰撞后向各个方向弹射的机会相等,失去了之前定向移动的特性,又要从新开始做初速为0的定向加速运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