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压电路等效电路图
如图,标上了滑动变阻器上的ABC点,其中C点是滑动片的位置,会改变。
闭合开关后,AC部分电阻与R并联,然后与BC部分电阻串联,分配在R上的电压就是总电压的一部分。
通过调节P,使与R并联的电阻AC发生变化,导致分配给R的电压发生变化,达到“分压”的效果。
因此,分压电路,可以调节的电压范围是0——E(0到最大电动势)
当P在左边时,即AC重合时,分配给R的电压为0,即R被短路。
当p在右边时,即BC重合时,分配给R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贰』 电路是并连降压分流还是串连降压分流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原理:并联电阻分流,串联电阻分压
公式: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和欧姆定律
具体原理解释如下:
电路基本图:一个电阻R1接在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
1)分压的要求:由于电源电压过大,导致现在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超过了电阻的额定电压,所以现在要求想办法降低电阻R2两端的电压。
解决办法: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2,这样可以降低电阻R1两端的电压。
原理说明:
在串联电阻R2之前,电路中的各物理量计算如下:
电路中的电流是:I=E/(R1+r)
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U1=IR1=ER1/(R1+r)
电源本身消耗的电压是:u=Ir=Er/(R1+r)
此时有等式:E=U1+u
串联电阻R2之后的各物理量如下:
电路中的电流是:I'=E/(R1+R2+r)<I
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U1'=I'R1=ER1/(R1+R2+r)<U1
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U2=I'R2=ER2/(R1+R2+r)
电源消耗的电压是:u'=I'r=Er/(R1+R2+r)<u
此时有等式:E=U1'+U2+u'
2)分流的要求:由于电源的电压过大,导致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超过了R1能够承受的电流,所以要求想办法减小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
解决办法:在电路中与R1并联一个电阻R2,减小通过R1的电流。
原理说明:
在并联电阻R2之前,电路中的电流计算如下:
I=E/(R1+R)
并联电阻R2之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计算如下:
R并=R1R2/(R1+R2)
干路电流为:I'=E/(r+R并)=E/[r+R1R2/(R1+R2)]
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I1=I'R2/(R1+R2)
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I2=I'R1/(R1+R2)
此时有等式:I1+I2=I'
上面就是分压和分流的原理详解,如果楼主是初中生,不理解电动势的意义,那么可以这样理解:电动势就是电源的总电压,而由于电源本身也是导体,也会有电阻,这个电阻就是电源的内部电阻,用r表示。
『叁』 分压式电路图等效电路图是怎么样的
这个图就是来初中物理学的知识嘛自!
有三种情况:
1.当滑动变阻器位于A点时,灯泡处于短路状态,这时灯泡不亮整个电路上的电阻就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2.当滑动变阻器在中间某点时,相当于上图的第二图效果,由于后面的那一个电阻分压,所以在灯泡上得到的电压只有一部分,根据欧姆定律,这时灯泡发光,但亮度会由后面这个电阻的大小决定,当后面这个电阻越小,灯泡就会越亮!也就是滑动变阻器越往C端移动灯泡越亮
3.当滑动变阻器的B点移动到C点时,电路相当于上面第三个图,这时灯泡跟滑动变阻器并联,这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压,是最高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灯泡最亮!
所以电路中最大电阻为上图的第一图!
『肆』 这个电阻分压电路图怎么看不懂啊
这就是一个串联电路,相当于要你理解R2电阻的电压,见分析。从公式中可以看出,U0的电压的确是小于电源电压E,故为分压。
『伍』 分压式电路的原理
电阻分压电路是各种分压电路中最基本的电路,如上图所示是用电阻构成的分压电路,Rl和R2是分压电路中的两只电阻。
分析分压电路的关键点有两个:
(1)找出输入端。需要分析输入信号电压从哪里输入到分压电路上,具体的输入电流回路如何。电路分析中确定输入信号电流回路的方法是这样:从信号电压的输入端出发,沿至少两个元器件(不一定非要是电阻器)到达地线。
(2)找出输出端,即输出电压取自于电路的哪个端点。
分压电路输出的信号电压要送到下一级电路中,理论上分压电路的下一级电路输入瑞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但是识图中用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差,因为有时分析出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端比较困难,所以可以采用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分压电路中的所有元器件,从地线向上端分析,发现某元器件与分压电路之外的其他电路相连时,这一连接点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这一点的电压就是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
电阻分压电路分析
1.电阻分压电路组成
图2-43所示是典型的电阻分压电路,LM324N电路由Rl和R2两只电阻构成。电路中有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
由此电路特征可以在众多电路中分辨出分压电路。
输入电压酣加在电阻Rl和R2上,输出电压Uo取自串联电路中下面一只电阻R2,这种形式的电路称为分压电路。
2.电阻分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分析分压电路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分析输入电压回路及找出输入端;二是找出电压输出端。
图2-44是电阻分压电路输入回路示意图。输入电压加到电阻Rl和R2上,它产生的电流流过Rl和R2。
3.找出分压电路的输出端
分压电路输出的信号电压要送到下一级电路中,理论上分压电路的下一级电路其输入端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前级电路的输出端就是后级电路的输入端)。图2-45是前级电路输出端与后级电路输入端关系示意图。但是,识图中用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差,因为有时分析出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端比较困难。
更为简便的方法如下:
找出分压电路中的所有元器律≯鬻趣线尚攀爹糖i蒸豌窠攀器襻鬻雾毽电路之外的其他电路相连时,这一连接点便是分压电路的输如端,这一点电压就是粪孱电路的输出电压。
4.输出电压大小的分析方法
分析分压电路过程中,时常需要搞清楚输出电压的大小。
分压电路输出电压瓯的计算方法:Uo=R2/R1+R2·Ui
式中,Ui为输入电压;Uo为输出电压。
所以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分压电路是二个对输入信号电压进行衰减的
改变Rl或R2阻值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电压Uo的大小。
分析分压电路工作原理时不仅需要分析输出电压大小,往往还需要分析输出电压的变化趋势,因为分压电路中的两只电阻其阻值可能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