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家用电器起火的事例和原因

家用电器起火的事例和原因

发布时间:2023-11-28 12:19:13

⑴ 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电气发生火灾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1、短路。短路的时候,电流迅速升高至额定电流的10-15倍,使电线电路严重超负荷而发热,导致火灾发生。

2、过载。电气过载,电气本身及线路因超负荷而发热燃烧,导致辞火灾发生。

3、静电、电弧。 在堆放易燃物品或气体,因静电或接触不良等原因产生的电弧将可燃物品或气体点燃导致火灾发生。

⑵ 引发家用电器着火的原因有哪些

电器着火,由于气温急骤上升,人们为防暑降温纷纷使用了空调、风扇、冰箱等电器设备,线路负荷随之加重,加上线路的老化等原因,容易发生电器火灾。容易发生在夏天。家用电器着火的诱因有四种:

(1)电线负载过大,急剧发热,损坏绝缘,进而导致短路起火。

(2)热负载的家用电器电源插头没有拔出,带电时间长了,温度升高,容易起火。

(3)导线连接不良,接触不好,容易造成线间短路而发热起火。


家用电器着火的原因

(4)电器设备有缺陷,没有及时修理,内部某些原件松动,通电时产生火花,引发火灾。

扑救家用电器发生的火灾,首先应立刻切断电源。如果用拉闸方法切断电源,必须带上绝缘手套,人要离得远一些,避免切断电源时的电弧喷射烧伤脸部。用电工钳或干燥的木柄斧子切断电源时,应将电源的相线、地线一根一根分别切断,否则会引起短路,引发更大的灾难。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棉衣盖住火苗。切不可用水和灭火器喷淋电器设备的方法扑救,因为高温电器突然遇水冷却会爆炸伤人。火扑灭后,必须及时打开门窗通气。

电器用电如何防火

(1) 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

(2) 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 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 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不超负荷运行电气设备。

(5)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 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家用电器损坏后要请专业人员或送修理店修理;严禁非专业人员在带电情况下打开家用电器外壳。

(7) 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 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预防措施

一忌私拉乱接电气线路,随意增加线路负荷和不按标准安装用电设备;

二忌电气线路老化后不及时更换或电线接头氧化、松动、油污不及时重接;

三忌电器使用或停电时不拔掉插头;

四忌用钢、铁、铝丝等代替保险丝或超标准使用保险丝;

五忌电器线路不穿管保护或沿可燃、易燃物敷设等。

扑救措施

当电力线路、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引着附近的可燃物时,一般都应采取断电灭火的方法,即根据火场不同情况,及时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要注意千万不能先用水救火,因为电器一般来说都是带电的,而泼上去的水是能导电的,用水救火可能会使人触电,而且还达不到救火的目的,损失会更加惨重。发生电气火灾,只有确定电源已经被切断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水来灭火。在不能确定电源是否被切断的情况下,可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剂扑救。

电器着火中,比较危险的是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如果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即使关掉电源,拔下插头,它们的荧光屏和显像管也有可能爆炸。为了有效地防止爆炸,应该按照下列方法去做:电视机或电脑发生冒烟起火时,应该马上拔掉总电源插头,然后用湿地毯或湿棉被等盖住它们,这样既能有效阻止烟火蔓延,一旦爆炸,也能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注意切勿向电视机和电脑泼水或使用任何灭火器,因为温度的突然降低,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立即发生爆炸。此外,电视机和电脑内仍带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灭火时,不能正面接近它们,为了防止显像管爆炸伤人,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视机或电脑。

触电救护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修工作。

(1)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

(4)马上拨打急救电话120,等待过程中不可停止抢救。

⑶ 电器方面的起火原因有哪几种

电气设备安装或使用不当引起电气火灾有这样几种原因:

第一,短路。由于导线绝缘不良,绝缘层破损或导线因高压造成短路,产生大量热量或产生短路火花,引起导线绝缘层或附近可燃物着火。第二,超负荷。电流通过导线或电器的强度超过允许量时,导线或电器的线圈等元件发热,使绝缘层着火,或使绝缘层破坏后发生短路,引起火灾。超负荷现象通常是由于设备不完善,值班人员不注意检查电流变化情况,或者私接乱接电线,随意增加用电设备或增加设备负荷而引起的。第三,接触电阻过大。由于电线与电线、电线与开关、电线与用电器的温度增高到金属的熔点,迸出火星引起火灾。第四,漏电。电线和用电器带电部分因某种原因绝缘下降,与不带电的金属及其他可以导电的部件、构件接触,形成漏电回路。当漏电电流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漏电回路的物件、材料或靠近漏电回路发热部分的可燃物着火。第五,电热用具使用不慎。电炉、电褥子、电烙铁、电热水器、红外线烤炉、电暖风等电热用具因使用不当,长时间接触或靠近电热可燃物,或者用后忘记关闭电源,致使可燃物起火。

以上这些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科学试验中都可能接触到,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了它存在、发生、发展的规律,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它们严加控制和管理,就一定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⒉防火常识

⑴拨打火警电话。救火必须分秒必争。发生了火警,首先要及时扑救,同时,要立即打火警电话,报告消防机关,使消防人员和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将火扑灭在初级阶段。“报警早、损失少”就是这个道理。火警电话是专用紧急电话,现在全国统一规定使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119”,同学们应该熟。打火警电话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打电话时要沉着镇定。这种事看来很简单,但实际常常出问题。如某校电教中心失火,拨火警电话时,不是直接往消防机关的“119”拨,而是往学校保卫部门拨,来回折腾几次,延误了10多分钟,以致酿成严重火灾。如使用的电话是分机,则应首先拨通总机,再拨外线“119”。我们学生宿舍可直接拨打“119”。

B.听到对方报“消防队”时,即可讲清火灾的地点和单位,并尽可能讲清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

C.要注意对方的提问,并把自己所用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D.当对方讲:“消防车已出动”,即可将电话挂断,并立即派人在校门口和必经的交叉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

及时、准确报警,消防机关在接到报告后,就可迅速、正确地派出所在责任区的消防队,并针对燃烧物的性质,“对症下药”,出动消防车,投入灭火战斗。

⑷ 电气起火主要原因有哪几种

1、电线老化

电气线路老化是存在最多的隐患问题,电线绝缘层老化、铜铝线接触不良并且缺少专人排查维护,一旦发生漏电,电火花可能会导致绝缘层烧尽引起火灾;

2、电线短路

短路也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隐患问题,在发生短路时,电流可瞬间达到正常的数十倍,导致线路温度升高,当达到绝缘层燃烧温度时,电气火灾发生;

3、未关电闸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灯具、电热设备等电气设备时一定要远离易燃物体,无人时未关闭电闸,一旦热量触及易燃易爆物品都将会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4、电焊焊接

家庭装修避免不了使用电焊工具,使用时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因为焊接时产生的电火花溅落到易燃物品上发生的火灾;

(4)家用电器起火的事例和原因扩展阅读:

防止短路起火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避免短路发生,使绝缘层完整无损。比如,导线必须用配管,不能裸露,不能直接抹在墙内,导线应带护套、槽、索等敷设;埋地电缆应注意弯曲半径足够大,以防电缆在抽拉的过程中损坏绝缘层。

2、保持绝缘水平。导线要避免过载、过电压、高温腐蚀以及被泡在水里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多,线路负载也越来越大,用户在未经设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不应随意增大线路负载,

特别是一些老建筑物,导线截面积都较小,如果一定要增加负载的话,也一定要另外敷设电源;对于新的建筑物,建议设计部门根据线路负载不断增大的趋势,在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上留有一定余地,以保证线路绝缘的正常水平。

3、在敷设导线时,应采用阻燃配管,防火电缆、防火线槽等。

4、若已经发生短路,则应迅速切断电路,限制火势沿线路蔓延,防止线路互串。应注意在未切断电源时,不能泼水以免造成一些不应有的损失及人员伤亡等。

阅读全文

与家用电器起火的事例和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莱克维修点宁波 浏览:950
尉氏美的热水器售后电话 浏览:103
家里买整套家电需要多少钱 浏览:269
海比家居衣柜多少钱 浏览:919
江阴苹果售后维修点 浏览:198
htc怎么查询翻新机 浏览:967
木门售后服务方案 浏览:392
屋顶加盖彩钢瓦防水用什么结构 浏览:135
永嘉县家电维修电话 浏览:523
广西打外墙防水胶什么单价 浏览:961
小家电要有什么标示才安全 浏览:30
cbd家具城在哪里 浏览:988
邢台义乌二手市场家具市场在哪里 浏览:460
建房子电路排 浏览:61
外行怎么卖家具 浏览:394
安卓手机怎么查维修 浏览:551
纱窗怎么翻新 浏览:258
潍坊壁挂炉维修中心 浏览:897
戴尔电脑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873
国家电网统考之前怎么招聘的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