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
如图所示:
正弦交流电是指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势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这种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交流电可以通过变压器变换电压,在远距离输电时,通过升高电压以减少线路损耗,获得最佳经济效果。
而当使用时,又可以通过降压变压器把高压变为低压,这即有利于安全,又能降你对设备的绝缘要求。此外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比较,则具有造价低廉、维护简便等优点,所以交流电获得了广泛地应用。
(1)交流电的电路图扩展阅读
正弦交流电在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在生产、输送和应用上比起直流电来有不少优点,而且正弦交流电变化平滑且不易产生高次谐波,这有利于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性能和减少电器设备运行中的能量损耗。
另外各种非正弦交流电都可由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叠加而成(用傅里叶分析法),因此可用正弦交流电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非正弦交流电。
2. 怎么画高频交流等效电路
直流电源高频时接地(即电源短路),扼流电感(即大电感)等效开路,隔离电容(即大版电容)等效短路,其它小权电容、小电感照画,精简一下,这样就形成了高频交流通路。
为了降低接地线阻抗及其减少地线间的杂散电感和分布电容造成电路间的相互耦合。高频电路采用就近接地,即多点接地的原则,把各电路的系统地线就近接至低阻抗地线上。
当电路的工作频率高于10MHz时,应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由于高频电路的接地关键是尽量减少接地线的杂散电感和分布电容,所以在接地的实施方法上与低频电路有很大的区别。
(2)交流电的电路图扩展阅读:
高频小信号放大有谐振放大和宽带放大两种电路形式,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1、增益高频电路与低频电路一样,有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的指标。对于谐振放大电路,是指在谐振频率f0处,对于宽带放大电路,是指在一段频率泡围。
2、通频带与低频电路概念相似,对于谐振放大电路,通频带是指相对于谐振频率f0,归一化幅竟下降到0.707的两个对应频率之差;对于宽带放大电路,则是相对于一段频率的相应定义。
3. 交流电焊机原理图
如图所示:
电流电压经三相主变压器降压,由可控硅元件进行整流,并利用改变可控硅触发角相位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从整流器直流输出端的分流器上取出电流信号,作为电流负反馈信号,随着直流输出电流增加,负反馈也增加,可控硅导通角减小,输出电流电压降低,从而获得下降的外特性。
推力电路是当输出端电压低于15V时,使输出电流增加,特别是短路时,形成外拖的外特性,使焊条不易粘住。引弧电路是每次起弧时,短时间增加给定电压,使引弧电流较大,易于起弧。
从以上叙述可以知道,电焊起弧的时候电路是处于短路状态,电压急剧下降,电流需要很大;起弧后要稳弧,这时候焊条和容池的溶液还是短路过渡状态,电压还是下降,电流还是大;过渡完毕后处于正常焊接状态,电压回升,电流下降。
(3)交流电的电路图扩展阅读
交流电焊机实际上就是一台焊接变压器,由于一次线圈余二次线圈相互绝缘,所以一次侧加装漏电保护器后,并未减轻二次侧的触电危险。
二次侧具有低电压、大电流的特点,以满足焊机工作的需要。二次侧的工作电压只有20多伏,但为了引弧的需要,其空载电压一般为45-80V(高于安全电压),所以要求电焊工人戴帆布手套、穿绝缘鞋,防止电弧熄灭和换焊条时发生触电事故。
由于作业条件的变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空载电压引起的触电死亡事故屡有发生,我国早在1985年就颁发,但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
因此后来修订标准时,增加了此项规定,强制要求弧焊变压器加装防触电装置,由于此种装置能把空载电压降到安全电压以下(一般低于24V),因此完全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空载降压保护装置:当弧焊变压器处于空载状态时,可使其电压降到安全电压值以下,当启动焊接时,焊机空载电压恢复正常。不但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由于切断了空载时焊机的供电电源,降低了空载损耗,起到了节约电能的作用。
防触电保护装置是将电焊机输入端加装漏电保护和输出端加装空载降压保护合二为一而采用的一种保护装置,对电焊机的输入和输出端的过电压、过载、短路和防触电具有保护功能,同时也具有空载节电的效果。
电焊机的一次侧与二次侧比较,一次侧电压高危险大,如果一次线过长(拖地),容易损坏或机械损伤发生危险,所以一次线安装的长度以尽量不拖地为准(一般不超过3m),焊接尽量靠近开关箱,一次线外最好穿管保护和焊机接线柱连接后,上方应设防护罩防止意外触碰。
焊把线长度一般不超过30m,并不准有接头、接头处往往由于包扎达不到电缆原有的防潮、抗拉、防机械损伤等性能,所以接头处不但有触电的危险,同时由于电流大、接头处过热、接近易燃物容易引起火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容量大于5.5KW的动力线路应采用自动开关器或降压启动装置控制”。电焊机一般容量都比较大,不应采用手动开关,防止发生事故。露天使用的焊机应该设置在地势较高平整的地方并有防雨措施。
4. 220V交流供电延时电路
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如下图所示,它由电源电路、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和延时电路四部分组成。
电路原理如下:
被控制的对象是普通灯泡(适合100W以下的灯泡),220V交流电与灯泡串联后接整流全桥,经整流全桥后得到脉动直流电,提供给晶闸管vs和控制电路使用。由于脉动直流电压在200V左右则通过R1(150k)降压后提供给控制电路使用,VD1在此具有双重作用,利用它的正向特性稳压,同时利用工作时发光作电源指示灯。C1为滤波电容与VD1配合,为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约1.5—2V之间)。
控制电路由R2、MC驻极体话筒、C2、R3、R4、VT1(9014三极管)组成。白天或周围环境光线较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约1kΩ左右,由电路可知,光敏电阻与VT1的c、e两极并联,因此VT1的集电极电压始终处于低电位,此时即便有声响,电路也无反应,正好符合了白天不工作的要求。而到了夜晚,光敏电阻的阻值上升到1MΩ左右,对VT1解除了钳位作用,此时VT1处于放大状态,如果无声响,VT1的集电极仍为低电位,晶闸管因无触发电压而关断。当拍手时声音信号被MC接受,驻极体话筒两端电压变小,通过C2影响VT1基极电位下降,使集电极电位上升,触发晶闸管导通(灯亮)。
因为VT1基极电位的下降,导致C2通过R3缓慢的充电,使VT1的基极电位回到原来使VT1正常放大的状态,晶闸管关断,电灯熄灭。
对元器件的要求:整流全桥采用1A600V(或4只1N4007);VS单向晶闸管1A600V;VT1(9013或9014均可);VD1发光二极管(型号不限);RG光敏电阻:亮阻1kΩ左右、暗阻1MΩ左右。
注意:当电路第一次接通电源时,会自动点亮,属正常现象,这是电源接通瞬间产生脉冲电压造成的误触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R4的阻值越小灵敏度越高,如果灯泡无法延时熄灭,一般是由于R4阻值选取过小所至,经实验取10kΩ可以满足一般环境的要求。
5. 交流电充电桩电路图以及线路的名称。求解,谢谢
这是一个小功率的充电器电路。AC220V交流电经过D3整流,在C1上形成154V左右的DC电压。Q2与变压器L1、L2构成内自激振荡电路。R3是启容动电阻,通电瞬间为Q2基极提供电压,Q2开始进入导通至饱和,L1电流从0逐渐增大,自感电压方向上负下正,L2自感电压上正下负,经D1整流在C4上形成电压,当电压值大于5.6+0.7V时,VD1击穿,Q1导通,Q2基极电压被旁路,Q2从饱和退出,L1自感电压上正下负,经R7泄放,L2自感电压方向上负下正,C4放电,VD1和Q1相继截止,同时经R8和C2迫使Q2基极电位重新上升,至一定值后Q2又饱和导通,开始下一周期。Q1、Q2、R4、R6又构成一个反馈电路,可以限制Q2射极电流,同时决定了变压器的储能大小,进而决定了输出电压的高低,实际上是一个稳压环路。
6. 怎样能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呢用什么管简单点的线路图。
可以用逆变器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
电路图如下:
逆变器(inverter)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或方波)。应急电源,一般是把直流电瓶逆变成220V交流的。通俗的讲,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
7. 单相交流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及原理
根据下面的原理就可以得到正反转的原理了;
单相电机流过的单相电流不能产版生旋转磁场,需要权采取电容用来分相,目的是使两个绕组中的电流产生近于90゜的相位差,以产生旋转磁场。
电容感应式电机有两个绕组,即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两个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在启动绕组上串连了一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当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通过单相交流电时,由于电容器作用使启动绕组中的电流在时间上比运行绕组的电流超前90度角,先到达最大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两个相同的脉冲磁场,使定子与转子之
间的气隙中产生了一个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电机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场转矩,使电机旋转起来。